-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78期2022年7月
由上古天真論,我整理出了養生的三個層次:生活方式、養心與修行的層次,其中“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為生活方式的層次,“德全不殆”為養心、德養的層次,而“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則為修行的層次。
健康問題探原記(續)
/詹天賜
充實了一些經絡保健的知識後,再回顧保健的經驗,我發現自己對酸痛保健及取穴保健依然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對於長年的局部酸痛,只是舒通經絡或取穴對治,有時只能緩解,而無法解決再度疼痛的問題;而對較為虛弱的人該如何保健,才能取得緩解亞健康的效果等。這時的二八定律,漸漸轉為八二法則,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累積更多的知識經驗,才能更深入一點。還好退休後時間較為充裕,加上網路上又有許多有關經絡保健的知識經驗,於是我又花了一些時間到網路去尋找,最終找到了清代按摩經、腧穴功效分類法等資料。經一番吸收消化後,在酸痛保健方面,重點轉至經筋的保健,果然有著更顯著的保健效果;而在取穴方面,也有了更多角度的看法,對經絡保健十分受益。
經絡保健的經驗十分多元,除局部的經絡、經筋保健外,取穴保健各家有各家的說法,莫衷一是,最主要仍是臟腑間的互動關係十分複雜,人體的自我規律機制十分多元,這導致不舒服的症狀與穴位的關係會隨著身體的變化而變。我的心得是掌握簡易的方法容易,要掌握較進階、更有效的方法,則需要更多的知識經驗才行,而且需要融會貫通的應用到實際的保健上。在這方面,我發現諸多的針灸歌賦是一大寶藏,言簡意賅,值得挖掘,於是我又花時間去讀與經絡保健較有關的歌賦,並整理出心得來,至此經絡保健部份可謂暫告一段落。
我學習經絡保健,主要是針對亞健康狀態,有不舒服的感覺,但又沒有顯著的生理病徵,這是一種“小病”狀態,可以看成是醫聖張仲景所提“千般疢難”中所謂的“經絡受邪”、“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的狀態。小病是經絡受邪、不通的狀態,因此經絡保健可以疏通經絡,驅離停駐在經絡中的邪氣,故有良好的保健效果。但若是追問為何會產生經絡不通的現象,就涉及到養生的問題,於是我把健康問題的重點,由經絡保健逐步轉移到養生方面。我買了一些中醫養生的書,包含體質養生、食療養生、養心等方面的養生之道,也從網路中查到了一些養生流派、養氣、養心方面的內容。由於養生重在精氣神的調養,因此如何善養各臟腑的氣血,便成了探討的重點。但五臟的氣血是如何形成的,氣血對人體的健康有何重要性,都需要作進一步的探討。而探討氣血,與人的生活方式又有著密切的關係,於是我探討的重點放在養生及健康管理上,就這樣一路追問,由養身又探討到養心層次的問題。
看了一些中醫養生的書,最終仍回歸到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這部包含 [素問] 與 [靈樞] 兩部論著 (每部均含八十一篇文章) 所形成的醫學經典,至今依然能作為中醫理論的活水泉源,說明它是天人之學,能跨越時空,貫通古今。但研讀黃帝內經有其難度,雖然有考証釋要、精讀、述要、解說之類的書,但對我而言,依然十分吃力。還好我只是選取養生保健的部份,因此依二八定律,我還是可以由這兩部著作中讀取一些我所需要的知識。加上我過去對老子、莊子的興趣,也可以彌補一點不足之處。另外,在系統領域中,整體系統思維、生命系統思維、系統動態學方法等,都有助於我吸收這些養生保健的知識經驗。
例如在養生部份,我選取了 [素問] 的 [上古天真論] 、 [四時養生] 及 [靈樞] 的 [天年] 作為主要的研討內容,後來又加上了 [莊子] 的 [養生主],作為我吸收養生概念的基礎。由上古天真論,我整理出了養生的三個層次:生活方式、養心與修行的層次,其中“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為生活方式的層次,“德全不殆”為養心、德養的層次,而“真人、至人、聖人、賢人”則為修行的層次。前兩個層次可養天年,可以達到人壽百歲,而最高層次的真人、至人則可達到與天同壽的境界。莊子 [養生主] 一開始提到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看法,指出了世間知識的侷限,最後又提到“縣解”、“薪盡火傳”;色身總有薪盡火滅的現象,但也有薪盡火傳,“不知其盡”的部份。這涉及到生死問題,對不可知世界的描述,或是一種“道可道、非常道”、“可知而不可言”的境界,這些也許不是純由思辯可以了解的。
對養生的探源,一開始是良好的生活方式,這是養身層次的問題。進一步深究是養心的問題,所謂“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心主神明,常保心神清明,是養生的關鍵,故德養是長壽之道。再進一步探究是天年的問題,要突破天年,靠的是修行,真人、至人的修行,“恬淡虛無”、“精神內守”等是其中的關鍵,這就不是思辯的問題了。
以健康問題為例,經過一連串的追問,終將追到生命問題的核心:生死問題,也就是會追問到不可知的世界,世間知識至此將遭遇到難以突破的困難。以世間學來看,這些問題是宗教的問題,是一連串難知難解的問題。在 [上古天真論] 提到了真人,他們能具有“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的知見修養,因此能達到“壽敝天地,無有終時”的境界,這已是道的層次的問題了。
在家修行,可先由俗諦著手,先利用世間的知識經驗,來研究、分析、認識所面臨的種種困擾,經過不斷的探究,對於許多現有知識所不及的部份,則可借助出世的知識經驗,當問題的研究愈深入時,就愈需要出世的知識經驗,也就愈需要請教善知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