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82期2022年11月
談層次,以覺來講有層次,以智慧來講不是層次,而是智,能發揮慧的力量的大小.
大乘起信論法義 覺的層次
/白雲老禪師
現在來談覺的層次,「覺」以梵文來講就是菩提,覺是普遍性的一種翻譯。可是要談覺的成就,就不能用菩提來講,以覺的名相來說,是翻成為「菩提」。不過要知道,菩提通常講是一種道路,包含的內涵,有察覺跟覺悟的不同。至於說到「覺的層次」,的確它的差異性很大,所以有的人說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就是佛陀的意思。
為什麼說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不能叫做菩提呢?而叫做佛呢?就是我剛說的,因為覺以果位而言,不能翻成為菩提,它是屬於佛陀。在名相上是叫做菩提,因為菩提是一種道路,根據這種道路去走,可以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境界,可以完成道果,這才是菩提所謂名相的認識,跟佛陀成就的一個果位的境界。
於梵語如果搞不清楚,就無法理解為什麼菩提也叫覺?佛陀也叫覺?其實菩提薩埵,這個菩提不還是覺!首先來看看覺的層次,究竟它的內涵從覺察到覺悟,究竟依於什麼樣的條件,以及具備些什麼樣的道理方法,而完成這一個覺。不管是從法義,到達修養的境界,都是有其不同的,或說有差別的,當然還是以智慧來說。
所以要有覺悟,必須要有智慧,有了智慧才有機會覺悟,也可以發現智慧的多少,可以決定覺悟的層次,智慧裡面究竟包涵什麼?在前面也談過,智是以世俗的知識經驗而來,依於這些知識經驗,當然也包涵了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也是知識經驗,不管是世俗的,或者是佛陀所說的,都屬於「智」的方面。要把這一種知識經驗能發揮它的作用,成為一種效益性的力量,才叫做「慧」。
我在前面介紹智慧,智是「闍那」,慧是「般若」,就解釋得很清楚。既然談到知識經驗,世間的也好,佛陀的也好,究竟怎麼去認識?就有所謂的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的說法。什麼是「一切智」呢?就是世間一切普遍性的知識經驗,這是一般普遍的、種種的知識經驗,都在一切智裡面。
「道種智」呢?於世間而言就是專業性的智,可是這兩者,一定要能辨別清楚;一切智,除了世間普遍性的之外,也有佛陀所說的知識經驗,都屬於一切智,這是在理上面來說。道種智呢?世間的也有專業性的,以佛法來說,有十大學派,或有十六宗,這專門性的也稱為道種智。以世間的道種智來分別,怎麼分別呢?講土木工程、電子工程、企業管理,這種種都是屬於專門性的。
在佛教裡面,以佛陀所說的理呢?就是分別於這個所謂「成實」、「俱舍」、「三論」,甚至「律學」,一直到淨土、華嚴、法華、禪宗,這種種都是道種智,也就是專門性的。可是一切智與道種智,要把握什麼呢?除了有佛陀說的知識經驗,還有世間的這些知識經驗,不能把它撇開。
因為佛陀的知識經驗,是來自世間的知識經驗的缺失,而加以調整之後,使原有的缺失減少,而完成的一切智跟道種智。也就是依於世間的一切智與道種智,釋迦牟尼佛加以調整之後,顯現出更圓滿的那就是佛教的一切智跟道種智。
可是不要忘了,是以世間的一切智與道種智做基礎。現在是談理,一切種智又是什麼呢?所謂一切種智就包涵了,世間的一切智與道種智,以及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裡面的一切智跟道種智,這些融合起來完成的,叫做一切種智。這是於理而言,於法的修養而言呢?佛陀的涵義有自覺、有覺他、覺行圓滿,菩提薩埵,或講菩薩呢?菩薩有自覺覺他,可是沒有覺行圓滿。一般說菩提薩埵,如果以梵文翻成中文就是一個已經覺悟了的有情眾生,這是成就的,因位上的菩薩是什麼呢?正在修行覺悟的有情眾生,這就是佛陀與菩薩在果位上的差別。
有很多人不太了解一切智、道種智與一切種智,是怎麼樣形成的?認為一切智是世間智,道種智是佛法的智,一切種智又是什麼智呢?千萬不要把一切智只定位於世間智,因為一切智包涵了,佛陀所說的一切知識經驗。
道種智呢?世間專業性的智,以及佛陀所說的一切智裡面,由後人分別出來的各家各派,這些專業的也稱為道種智,這是以理來說。當然佛法除了談理,必須要談它的行就是修行,修行才能證果!所以就會說到,要到達世間的一切智,與佛陀所說的一切智,以及世間的道種智,與佛陀所說的道種智,在這中間究竟能把握到什麼程度?也就是修行完成的修養到什麼程度?完成修養愈高,成就就愈高;完成修養不夠,成就就不夠。
才會知道菩提道上,如果照著這條路去走,可能到達的目的地是什麼?有聲聞乘、有緣覺乘、有菩薩乘、還有佛乘。除了果位之外呢?為什麼往往談到菩提薩埵,後面會談到一個有情眾生呢?就是我們談人的問題。
為什麼講「五乘」?五乘是以人乘為基礎,這人乘的覺,通常能看見的就是世間的一切智,或是道種智,至於到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以至佛乘,就可以分別有一切智、道種智,到達佛的境界還有一切種智。
一切種智是什麼?就是「圓智」,圓滿的智慧,在這上面有理、有法,在修行的行為上面,怎麼樣完成修養?就要知道智只是屬於一些理,要使它能發揮成為饒益性的力量,顯現成為慧或般若,就必須要有所行。經典上,到處看都是談智、智、智…,什麼智?很少談到什麼慧?為什麼沒有談到?因為慧是要依於這些智去修行完成修養,表現出饒益性的力量,這種力量是慧的力量,或叫做般若,才是所謂有智慧才能圓滿覺悟。
智慧還得看到達什麼樣的修養,成就覺的果位,或境界就有其差別。談覺的層次,不是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叫覺的層次,而是談聲聞、緣覺、菩薩、佛的層次。可是不要忘了這四者是果位,是誰在那裡修行呢?是那個人,或說行者,如果捨棄了那個人、或修行者,談聲聞、緣覺、菩薩、佛,只是一些理論而已。
要這些幹什麼?跟我有什麼關係?就關係到是人在那裡修行,不是聲聞、緣覺、菩薩、佛在修行。因為是依於人的修行,完成修養到達覺的某一種境界或者果位,就有所謂的聲聞果、緣覺果、菩薩果、佛果。
也就是說行者才是一個修行的人,這個人才是成就聲聞、緣覺、菩薩、佛的一個因,而到達聲聞、緣覺、菩薩、佛的果的一位行者。所以談覺的層次,很多人不太容易把握,就認為自覺是聲聞,覺他是菩薩,覺行圓滿是佛。
誰自覺?誰去覺他?怎麼樣覺行圓滿?我常說佛法是對人說的,如果把人放在一邊,儘談這些聲聞、緣覺、菩薩、佛,跟人沒有關係,談這些有什麼用。就等於說世界上有些什麼珍寶?有些什麼好吃的?有些什麼好穿的?本身不去實際接觸它,跟你有什麼關係一樣的道理。
所以,人先要於理能解,於法要能行,於理要知道一切智、道種智,是怎麼樣成為一切智、道種智?這裡面就有世間的,也有佛法的。進一步可以發現,從理上面除了認識世間的一切智、道種智,還要認識佛陀所說的一切智、道種智,最後到達圓滿的一切種智。
於理知道了,才知道怎樣去法行──依法而行,唯有依法而行才有機會成就到什麼?聲聞的境界、緣覺的境界、菩薩的境界、佛的境界。可是我在這裡要特別提出來,我們不要把學佛認為《法華經》裡講「唯一佛乘」,講這麼多幹什麼呢?學佛就成佛!要了解,如果說學佛就成佛,還談什麼覺的層次!為什麼有層次?就是根據於一切智、道種智,於智的這些知識經驗,具備了多少?也就是你有多少修養?再加上佛陀所說的一切智、道種智,以至到一切種智,有多少修養?達到覺的境界,就可以依於智慧的修養,而展現出從修行上面得到的一個道的果,或講一個聲聞的果、緣覺的果、菩薩的果,或佛的果。
千萬不可以動不動,《法華經》上面講唯一佛乘,學佛就是成佛,學佛是可以成佛,但不一定能成佛。為什麼?就看智慧修養到什麼程度?如果智慧修養的程度低,可能連聲聞的果都沒有機會,即使有機會可能還在那個人的二十七賢位,還不能進入到所謂聲聞的初果,只是說不同於人,有了什麼賢聖的樣子,可是沒有賢聖的修養。為什麼?聲聞乘有二十七賢位呢!二十七賢位就是談,人在世間法裡面的一切智、道種智,就有機會到達這種賢聖位。
可是賢聖位如果不能進入到佛陀說的一切智、道種智,沒有機會進入到聲聞的初果像須陀洹,以至斯陀含、阿那含,最後完成阿羅漢。談到菩薩,還有十地呢!這都關係到覺的層次,聲聞也有覺的層次,就是從二十七賢位,由人轉為賢聖,而後證到聲聞的果位,還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也就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跟阿羅漢。
菩薩也有覺的層次,就有十個等分,這十個等分其實以層次而言,是三個層次。初地到四地,是變化的一個層次,四地完成進入到七地,這是提昇的層次,七地完成之後到十地,才是一個增上的層次。為什麼十地完成了還只是增上呢?因為增上成佛,才是叫唯一佛乘,佛的修養、佛的果位是沒有層次的,就是叫做唯一佛乘,還有層次就是從人轉為賢聖,到聲聞,到緣覺、菩薩、佛。
尤其在中國,幾乎不談緣覺乘,為什麼呢?因為緣覺乘在印度的環境中間,難免有什麼?其他不是佛教的,也可以到達緣覺的境界,叫做「外道緣覺」,還有一個「內附緣覺」,就是依於佛法而成就的。中國的佛教來自印度,所以緣覺乘在中國,幾乎都不願意去談這問題,為什麼?因為中國的一些宗教,以及所謂的神教太複雜,怕人家去牽強附會,認為這也是緣覺,所以在中國只談聲聞、菩薩、佛。
可是不管怎麼樣,還是以人作為一個修行的人,或者叫做行者。談層次,以覺來講有層次,以智慧來講不是層次,而是智,能發揮慧的力量的大小,即使具備有一切種智,如果發揮的力量不夠,成就還是不會到達一個最高的層次。
在這裡談覺,這種行位上覺的層次,果位上覺的層次,這一點要搞清楚,千萬不能說覺的層次有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或是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叫覺的層次,不可以這麼講。於理怎麼去認識覺的層次,於法怎麼去實際的行,而到達顯現覺的層次。這依靠什麼?依靠智,智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這又包涵了世間的一切智、世間的道種智;能夠把這一些智從修行上面展現出饒益性的力量,才叫做慧或者叫做般若。
講般若,其實般若是以智為基礎,就是以闍那為基礎,佛教的經典通常依翻譯,都是把智慧兩個字擺在一起,往往一看經文,就很少談到慧,都是談智。所以這些智與慧的關係要把握,知道智慧的修養是來自覺的理,覺的理中有其法,怎麼樣去行?才能夠完成,真正了解什麼叫做覺的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