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382期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佛子!有十種法,令諸菩薩、所行清淨。何等為十?一者悉捨資財、滿眾生意。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大乘起信論法義 覺的層次
談層次,以覺來講有層次,以智慧來講不是層次,而是智,能發揮慧的力量的大小.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
因為那些佛已經成就了,而正在往這條路上走的修行人,如果以飯食供養他,等於他唯有維護色身,才能成就法身。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佛門清規認知(三)
彼佛滅後,有諸比丘於山澤中修行佛法,具阿練若十二頭陀,堅持禁戒如人護眼;因是即得阿羅漢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脫。
- 文:冷月出處: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讀「休庵詩詞」
有人說:
最飽滿豐碩的稻穗,總是最貼近地面。
重點不是屹立或柔和,而是其中一連串的「為什麼」?
- 文:信解出處:佛法看故事
佛法看故事 只相信自己的兒子
「但是,如果僅是分別,無異是表現強烈的自我,陷於計較的諍辯之中;因此,深入的認識,始於分別中珍惜,攝取相對法的價值,出離平常人的許多束縛或造作的不安」
- 文:恕出處:衲衣下的故事
衲衣下的足跡 笑問客從何處來?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童言童語本來天真自然,但這無心的一句話,卻重重的打在賀知章的心上,離鄉多年,似被故鄉所忘!
- 文:編輯部出處:人物採訪
人物採訪 慈悲接引 本願前行
一次騎機車的路上看到了本願寺,心裡想著:「這是別墅還是寺院?說別墅也不像,因為主體都是圓柱的設計,圓柱是當官用的呀!」
- 文:鍾玲出處:文章轉載
【極短篇】鍾玲/達摩祖師的女弟子(下)
總持知道母親的信等於是遺書,心中狂湧出哀傷,立即行第四波羅蜜精進,繞室經行,攝心一處,念念都在「願求無上道,我得一切智」,安住心不再亂。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
氣血、經絡、與健康(131) 金匱真言論(續一)
冬天不按摩,不擾動筋骨,以藏好精氣,來年春氣升發,正氣充足,就能抵抗外邪,而避免常流鼻血、鼻水的症狀。
- 文:徐正雄出處:徵文廣場
徵文廣場 疫外的旅程--蓮華寺與慈修禪寺
我們都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蓮花,我們必須立足於淤泥,我們都在等待一場又一場的大雨,如同蓮華寺,在東北季風的肆虐下,依然靜靜地綻放。
- 文:編輯部出處:封面底
千佛山雜誌2022年十一月(382期)雜誌翻頁書
請前往觀看:千佛山雜誌2022年十一月(382期)雜誌翻頁書
https://pse.is/4mdk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