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82期2022年11月
基於佛陀以智慧而行道,而步入覺悟的境地;因此,有「先起信而後入道」或「先入道而後起信」的不同。
雲語書摘 入佛之道
/潛
入佛,就是歸入佛門。基於佛陀以智慧而行道,而步入覺悟的境地;因此,有「先起信而後入道」或「先入道而後起信」的不同。說明了學佛行者入佛有兩種方式:
先起信而後入道:信是入佛之教,由於人與事的引導,而生起信心,進而入於道理方法,如法奉持,依教而行;熏習久了,則逐漸步入菩提大道。
先入道而後起信:道是見佛之法,乃於教的好奇,於學的探討,於理的究竟,在見廣多聞相較之下,獲得饒益,因而逐漸進入虔信之道。
《續高僧傳》記載達摩大師對慧可大師說:入道有多途,要言之不出「理、行」而已;謂理入者,則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想所覆,不能顯了,若捨妄歸真,則聖凡一等,無有分別。若以行入者,乃有四焉,謂報冤行、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等四者。
可知,佛法入道的法要,總在理、行二門;於理者,依佛陀所教;於行者,遵佛陀之法。也就是依教如法,信受奉行的義諦。一向以來,修學行人皆先理而後行,或行兼學理,解行並進,才是正道正行;很少有遠諸教法,能得解脫的人,而自作聰明的人,往往淪於左道邪途,很難能出離無始無明,卻陷於煩憂苦惱的障礙。
所謂理,就是佛陀的教誡,以戒、定、慧三無漏學為道理和方法;也就是開佛、示佛、悟佛、入佛四種知見的流程,而達理入的修養功德。
所謂行,就是依教如法的行修,而得入解行並具的實證饒益功德。所謂四行,列述如下:
- 報冤行:謂修行的人,若受苦時,當念我從往昔劫中,捨本逐末,流浪諸有,多起愛憎、傷害無算;今雖無犯,是我宿作,惡業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無怨恨;作是觀時,與之相應,體冤進道,故稱報冤行。
- 隨緣行:謂眾生無我,皆由業轉,苦樂齊受,皆從緣生;若得勝報、榮譽等事,皆是過去宿因所招感,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冥順於道,故稱隨緣行。
- 無所求行:謂世人常迷,處處貪著,名之為求;智者悟真,安心無為,萬有皆空,無所希冀;三界久居,猶如火宅,有身皆苦,誰得所安?若了達者,息念無求,真為道行,故稱無所求行。
- 稱法行:謂性淨之理,不受眾諸之污染,遵此而行,即得入道;智者信解此理,應當稱法而行,無慳於身命財,行檀施波羅蜜,深解施者、受者、所施物,三輪體空,自利利他,莊嚴菩提之道,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故名稱法行。
除了理、行入道之外,必須於觀行中深解自我,念諸煩惱障道,覆蓋智慧,常住迷惑,捨離善行,不能出離苦受;為了作自我行為的調理,需常行懺悔,遠諸業作。所謂懺即是檢討,悔即是改錯;因此,有四種觀行,可以作為重點的道徑,而入達菩提殊勝境地。
- 觀因緣:觀自我的業感果報,源自無始無明所作所行;所謂「因」隨「緣」生,往昔所作之因,隨緣而發,故相應「作、受」的感報;所以,鑑於往昔因現前果,當知警策,遠諸惡友,不作惡行,則不發緣生之事,將來即住自在之境。
- 觀果報:觀現在所受的果,源自過去所作的因;則當知現在所作的因,即是未來所受的果。吾人輪迴六道,三世因果,是業力之所至;所以,為出離故,知果緣因,業作業受,唯有清淨諸造作,行於菩提道,聚功德而成淨境。
- 觀自身:身為業作之本,身淨則意念淨,意念淨則「我」淨;我為主宰,淨熏成習,而成功德聚,則於業報顯現時,可以歡喜承受,不以為苦;於現前,身行菩提大道,未來則圓成淨法身。
- 觀如來身:如來清淨法身,眾德具足,湛然常住;雖然方便入滅,而慈悲救度眾生的心未捨,行者常作如是觀行,則是行於菩提道,不僅可以遠惡向善,更能除苦去障,成就如來清淨莊嚴法身。
總之,入佛之道,雖有起信與入道的不同,然二者均屬度門,只是每個人的時節因緣不一樣。不過,信教或行法,必須相輔相成,不可拘泥於「信、道」或「理、行」的偏執;因為學佛的目標在成佛,也就是學於佛,獲得同樣的成就。
因此,出家的佛子是教下的代表者,代表世尊廣弘佛陀的教法,以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佛菩薩的胸懷,以布施、持戒、安忍、正勤、禪定、智慧等六波羅蜜行為修養,面對無量無邊的娑界眾生,從事自覺覺他,自度度他的佛菩薩行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