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87期2023年05月
使的含義,謂驅役心身失去輕安,由於欲而愛則成使力,乃導引煩惱的源頭,而根本煩惱的生起,則源於五鈍使和五利使的迷惑,鈍與利乃止於差別之相,但總不外為「欲」所使,隨逐繫縛,在三界六道中流轉不已。
雲語書摘 鈍利十使
/潛
使的含義,謂驅役心身失去輕安,由於欲而愛則成使力,乃導引煩惱的源頭,而根本煩惱的生起,則源於五鈍使和五利使的迷惑,鈍與利乃止於差別之相,但總不外為「欲」所使,隨逐繫縛,在三界六道中流轉不已。
所謂鈍使,乃遲鈍而不容易突破的煩惱,共有五鈍使,即貪、瞋、癡、慢、疑等五種煩惱。由於生生世世長久熏染,以致成為習氣,必須透過修行調整,才能轉化消除。
所謂利使,乃對於「理」的迷惑,共有五利使,即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取見等五種煩惱,皆起於對「理」的迷惑,因其性極為猛利,故稱為五利使。
十使以鈍、利而分別,鈍取我相,利取法相,或鈍或利,總歸煩身惱心,而執我執法,亦不離知見取相,今試說如下:
- 貪:謂貪求種種愛樂,就會障礙無漏的戒學;貪因欲望而生起,而愛為欲之本,清淨愛欲,少欲是為起步,逐漸離欲,則貪心方始息止。例如談色欲,於色有物質的,即外在的色塵,而精神的色就是內在的境;所謂的欲,就是一個自我,一種意識所產生的作用,這種作用是沒有止境的,它發起的力量就是追求,或佔有。色包含非常廣,人的五根接觸五塵都是物質體,而進入到意根,才會轉變為法,即所謂的精神層面;因為意的本身不會起作用,讓意生作用、起變化,是那個自我的五蘊。
所以不管人與人、人與事,都離不開色;然涉及到色,就涉及到欲,「欲」以概念來說,就是自我的情感作用,是掌握在人的五蘊變化作用。自我相應了六根六塵而完成色蘊,才會有感受,這感受就是一種作用,經感受之後進入到想,就會起變化了。如果從色蘊形成到感受、想法,馬上有所行為,完成一個結果,這是世間法,本來就是如此。因為世間法的「想」,是根據每個人的知識經驗、根機、教育、修養的不同,所「想」的有差別而已。
那佛法的「想」,必須在「想」、「行」之間建立間隔,這間隔就是一個空間,也就是調理「想」的一種方法,一定要有空間才能思考,否則沒有機會思考的餘地。在禪定工夫裡有「想、非想、非非想」的方法,就是在想未行之前,建立一個間隔,怎樣使原有的想轉變為「不同於原有的想到非想」,而後把不同於原有的許多非想,再加以比較、選擇,最後得到一個缺失最少的,可以少到完全沒有!這就要取決於本身在禪定所下的工夫的深淺,那完成的境界就不一樣。
所以涉及到色與欲的關係,能夠把握這種道理方法,就容易認識原來色的欲望,是一種貪念,就可以減輕、減少,慢慢減到沒有,最後就是清淨的境界。
2、瞋:就是抹煞事理,情識迷惑,憤怒和恚恨交加,阻礙了三昧正行;也就是定力不夠,識心散亂,應當從靜坐開始,修三摩鉢提,有止有觀,那麼瞋火方始息滅。
3、癡:就是愚行,不明了事理,強求力爭之作,遠離智慧之德。因此從多看、多聽、多問、多思考、多體驗中豐富知識,累積經驗,方能步入不愚之道,與無漏般若為伍。
4、慢:就是憍誑怠慢,以優越感待人,往往發生於強烈的自我意識;因此,虔誠恭敬,虛懷若谷,謙遜以之為道,禮達以之為德,才能突破自我意識。
5、疑:就是猶疑不信,懷疑、猜疑、疑惑,恐慌畏縮,長期處於徬徨之中,甚至懼怖不安;因此,唯有打開自閉自塞之門,建立自信信他之信念,疑懼之心,自然逐漸消除。
6、身見:謂地水火風四大種性假合之體,原本污濁不淨;於種性,合而有,分為亡,失調則病,實難融合;於濁,九孔漏泄,實無淨物;如此假合不淨之體,於其中,我何所住?所執何物?所以,所謂身見,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想法,叫做身見。
7、邊見:就是偏見,偏於一邊的見解;也就是對事物的看法,會以孤立來看,不是持常見,就是持斷見。謂人死如燈滅,就是斷見,乃唯物論;佛法謂生命是一種相似相續的流轉延續,不是斷滅了。因此,斷、常、空、有之相,悉皆偏執,遠離正法。
8、邪見:就是否定因果關係,不以為於因的種子,會感果報的不變;認見聞與所,相互間毫無影響;凡世間所有,無非造物者的主宰,即使是智慧及名利的擁有,亦為造物者所給予。
9、見取見:就是依自己的知識經驗,而表現出來去作自我意識的認定;也就是自我主觀意識,來自見聞而起分別,於相對的世間法中,確定自以為「是」,如所謂的「我認為」或「我所感受」等,於中分別而執著。
10、戒取見:就是依於某一些要求禁制而去限制在某個範圍內,例如「你看你一個學佛的人還這個樣!」就是一種戒取的意思,或說「你看他學佛了還吃豬肉!」依於戒來看這事,學佛的人跟吃豬肉的人,於戒根本沒有關係,如果學佛的人還去殺豬,就不一樣了,因為殺和不殺有戒律,而吃和不吃沒有戒律。
(編按:不食眾生肉是菩薩戒的要求。)
總之,為了遠離「使」法,不住於三界,必須突破欲愛之心;如此,才能厚植菩提,出離諸煩惱,清淨隨眠,粗惑細惑,盡皆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