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看故事 守株待兔

    無勤的「無」,不是沒有,是從「有」而來;內涵上有莊嚴精進、攝善法精進、利樂眾生精進三者.

  • 文:信解出處:佛法看故事期數:387期2023年05月

佛法看故事 守株待兔
/信解

 

宋國有個農夫,有天在耕作時,看見一隻兔子疾奔過去。正好就撞上一棵樹,把脖子撞斷死了,農夫便不勞而獲地得到那隻兔子。他想以後如果都可以這樣得到兔子,就不需要再辛苦耕作了。於是扔掉手中的耕具,天天守在樹旁等兔子送上門來。結果從此再也沒得到第二隻兔子來碰樹了。(韓非子)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凡事要積極地去做,不能拘泥而不知變通或寄望於意外的收穫。自己要努力才能有良好的結果,不要把偶然的事情認定為會不斷發生的好事。所以,要勤勞務實,不能存僥倖的心理。

 

《古文觀止》謂:「業精於勤而荒於嬉。」佛法中說「勤」是精進的精神,但必須強調是「正勤」;因為勤勞有正當的,也有不正當的。精進的精是指好的,選擇好的、正當的、精華的;進是要往前,不停留,不後退。所以,佛法所謂的「無勤」,是以「勤」為大前提,不一定「勞」;因為勞有勞身、勞心的差別,不管是身體的劬勞或精神的勞倦;久勞就會倒下,起不來,所以「勤」不以「勞」為標準。然無勤的「無」,不是沒有,是從「有」而來;內涵上有莊嚴精進、攝善法精進、利樂眾生精進三者,試說如下:

 

1、莊嚴精進:不是針對精進的行為談如何莊嚴的行為,而是說有些打麻將、玩牌、玩手機等,連著三天三夜不休息,這樣的精神十分精進,但不莊嚴,因為這種行為的本身,是不好的。所謂莊嚴,就是端莊行止,嚴肅威儀的意思。

 

2、攝善法精進:謂精進是以善的行為來說,會強調善法,是因為有善法也有惡法;善法可以表現精進,行惡也有精進的現象。例如:社會上的搶案,許多搶劫都是事先縝密規劃才行動的,他們勘察環境、預擬下手的時機,研究如何控制現場才能得到東西,又如何成功的逃逸等,這期間要費他們多少精進的工夫?但是於莊嚴而言,是不莊嚴;於善法來說,是惡的行為。

 

3、利樂眾生精進:謂行為的表現,於結果不能只利益自己,除了自己還要能幫助更多的人,使眾人得到利益。

 

可知,無勤於精進必須具足莊嚴、攝善法、利樂眾生三個修養條件,而這種修養境界已入達了「無我」。所以,「我」行於精進時,這種精進有沒有問題?精進些什麼?為誰而精進?依於這種種要求,可以肯定精進的行為於過程中涉及了莊嚴、攝善法、利樂眾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相處,如果對他人挑剔、責備,認為是為他人好,可是當事人不歡喜,這樣的行為就不莊嚴了。或板起面孔、一本正經地說教,如此教訓別人,怎能說是莊嚴?佛法談修養,是審視自己的我,不是計較他人的我。所以,談莊嚴是對自己行為要求莊嚴,希望自己的行為造作是善的,能使更多的人受益。

 

那要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才是莊嚴?於善要好到什麼才是善?能利樂多少眾生才稱得上利樂眾生?標準是什麼呢?其實,只要能選擇好的,不斷地往前進,不停留在原地打轉,一定能有所進步,這中間無所謂標準限制;因為,它有層次、高下、深淺,但不一定要怎麼樣才算莊嚴。

 

例如以大殿裡的佛菩薩像來說,佛菩薩的精神是莊嚴的,可是精進嗎?佛像巍巍不動,安坐在佛龕中,如果不涉及到「我」,則與我無關,就無所謂精進不精進了。有時自己的行為做錯或作不了主,此時步入大殿,對著佛菩薩,當下感受了佛菩薩莊嚴的精神,往往能生起一份精進心,這是從佛菩薩的精神引發莊嚴的心,生起精進力,而促使行為達到正當、不偏邪的表現。

 

又看著佛像作觀想念佛,比自己一個人念佛容易胡思亂想來說,算是種好的方法,也就是攝善法。觀想念佛能達利樂眾生嗎?雖然念佛是自己的事,可是如果能把握「利樂眾生」的法義,自己一個人在佛堂或大殿裡念佛,也可以影響他人,使旁人看了以後跟進學習;尤其,如果念佛有心得,更可教他人念佛,幫助更多的人,達到利樂眾生。

 

可見「莊嚴、善法、利樂眾生」的精進,不是針對特定對象而說,自己或他人都可以這麼去做,但不能流於自我意識;例如要成為莊嚴的佛弟子,就必須皈依「佛法僧」三寶,以佛法僧為依歸,如此精勤地行修,最後才能達到莊嚴,才屬於善法,才能利樂眾生。

 

又好比父母教育孩子,有的父母為使兒女學好,在教育上十分嚴厲,孩子不聽話就揍一頓或罵他,這從善法來說,是不善。教導孩子,用打罵的方式不一定錯,可是能不能得到利益呢?難道打罵之後,孩子就乖巧懂事了?當然,本著愛心和孩子溝通,像朋友一樣地規勸他,或安慰他或獎勵他的方式也不一定對。總之,不管用什麼方法,最後的結果要能達到莊嚴、善法、利益為原則。

 

莊嚴肯定是端正的,是善法的,最後結果是利益的,所以教育孩子的種種方法中,說不定打罵的教育是好的方法,愛的教育也可能是好的方法,甚至特殊教育也可能是好的方法。有的孩子天生膽小,一點小事就害怕膽怯,如果給些特殊訓練,反而幫助他增加膽量,使他不那麼縮頭畏尾。這在別人看來,或許覺得太沒有愛心,但如果能幫助他得到利益,不管是什麼方法,都是好的方法,都是善法。

 

總之,要達到「莊嚴、善法、利益」,不能以自我意識看問題。佛法向來強調緣起與過程,雖然需要可信的道理和方法作為依循,但絕不是預設道理和方法。依循道理和方法,是為了完成利益的結果,這是佛法中經常談到的「饒益」。饒益眾生就是利樂眾生,所以學佛人不論做什麼,在修養上是針對自己的我,而利益上是以眾生為前提。(參閱《大般若經要解》中〈無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