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95期2024年1、2月合刊
「菩薩行施,無所希求;其所獲功德,如十方虛空,不可較量。」
雲語書摘 布施概念
/潛
布,是普遍性的。
施,是給與,但不是可憐他人而施捨。
布施,就是普遍性的給與,然而「給與」有物質和精神的差別,及是否能長久的差別。例如有人貧苦,甚至三餐不繼,如果能施與飽足,不僅受者歡喜,甚至這份布施幫助了對方維護色身而成為一種力量;可是,這種幫助能維持多久呢?一旦施者過世或不再有能力給與時,又該如何?可見物質的布施,不是一個圓滿的作法;因此,布施除了物質之施,尚有精神的給與。
物質的給與,只是暫時的,而精神的給與,才是長久的。例如一個家庭的經濟來源是父親的收入,如果父親生病或發生意外,家庭的生活所需就會陷入困境,如果有人伸出援手,給與物質的幫助,那只是暫時的,不可能長久。如果能給與精神布施,傳授他們屬於精神層面的知識和經驗,並教授技藝,或以金錢幫助他們學習一技專長,賦予他們賺錢的能力,擁有求生的條件,那麼就可以不再依賴他人布施,而能憑個己的能力掙取物質之需。《易知篇》〈布施概念〉謂布施有凡聖之分:
- 凡俗者:於清淨施來說,乃不求世間的名譽、福利等果報,但為善法資助之因,而以清淨心去行布施。於不清淨施來說,乃以妄想心求於福報而行布施;如《般若經》說的或畏懼失財,或恐怕訶駡,或為求勢力等,如是因緣而布施,稱為不淨施。
- 菩薩者:於生身行施,乃以父母所生之身,能將一切寶物及身命,悉皆布施而不悋惜。於法身行施,既捨身已,得法身時,能於十方世界,能於一時頃,隨眾生音聲,普為說法,得菩提道。
故知,物質的給與,即所謂的財施或謂資生施,而財施的福報,不出三界,唯伏貪愛,但濟一世之貧困,而不能令其得道果;譬如燈光,止明一室,而財施包括了飲食、衣物、田宅、珍寶等。
精神的給與即所謂的法施,把所擁有的技能、知識、經驗、價值、觀念等傳授給他人,幫助他人自力更生,維護其法身精神。以法施而言,知識經驗的給與,是一種傳授,就像老師將累積幾十年的知識、經驗、技藝等精神內涵傾囊相授給學生,絲毫不含「捨」的意味;其實,並不因傳授而有任何的減少或失去。而佛法即屬於精神的部分,講說佛陀的道理方法,讓他人能培養智慧,覺悟生命的無常、苦、空、無我,解脫輪迴之苦,這就是精神的給與。
除了財施、法施的給與之外,更須具備「無畏」的精神,也就是以無所畏懼的精神,給與他人物質上、精神上的幫助;無畏不是冒失,不是魯莽,也不是不在乎,而是依於人們有所畏懼的本能,去深入探究和認識,而於中刻意突破並展現出持久不變的無所畏懼的精神。因此,無畏精神的表現,在於深入了解並確定他人的實際需要,所以不擔心被騙或被利用,也不分別親疏關係,於個己能力範圍內,盡力幫助真正需要的人。
一般說布施有資生施、法施、無畏施三種,然而「無畏施」是一種精神作用,不論物質和精神的給與,都必須以無畏的精神而行布施,所以布施只有二種,而無畏是深入探究和認識,並考量自己的能力,不分親疏,視眾生皆平等而給與適當的幫助,依此而表現出無所畏懼的精神。如果錯解了無畏的法義,就會造成許多的困擾和傷害。
例如曾經有人失足落水,有位路人看到了,立即躍身入河救人,可是他根本不會游泳,所以救人的人與落水的人一起在河裡喊救命;接著又有一位路人跳下水去,把這二人一起救上岸,而圍觀的人就問原欲救人卻反而大喊救命的人:「你不會游泳,為什麼要跳下去呢?」答:「我是修行菩薩道的學佛者,為了救人,當然要有無畏的精神。」由此可知,如果不考量自己所具備的條件而談救人,結果會自身難保,反而還要別人來救援,這是菩薩行道的無畏精神嗎?所以要表現無畏,必須具備能力、修養,在任何的時空中,於物質或精神層面,對人的親疏分別,都能突破有所畏;如果還有任何的畏懼存在,都是障礙,都是不圓滿的。
再說布施的功德,分別為有相功德,如世間人以善愛之心而行財或資生施;及無相修養,如出世間的菩薩行者以平等心而行法布施。
資生施是以物質的奉獻,行為資養色身的功德;可以說是完全的濟困救貧事業,是愛心,也是善心,屬於世間的落實行為,頗具現實的積極功德。
法施是以智慧的啟示,開展精神層面的效益,使色身的調理之後,孕育法身而入達無上般若性境;法身的成就,屬於出世間的究竟之作,是一種看似消極,實為積極的圓滿功德。因為世間功德,止於福德的善愛,而出世間功德,是大慈悲的菩薩行為。所以,布施必須著重「捨」的旨趣,也就是:
無能施之心。
無所施之物。
不分別受施之人。
如惠能大師所說:「菩薩行施,無所希求;其所獲功德,如十方虛空,不可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