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圈子之外

    「人與人之間的是非,知道的越少越好,最好不要知道;如果無意而知道了,最好的處理就是算了;否則,必然惹來許多的麻煩,以後的日子也就離不開是非了。」

  • 文:出處:雲語書摘期數:400期2024年07月

雲語書摘 圈子之外
/潛

 

 是,是圈子;非,同樣是圈子。

 有所謂搬弄是非、是非口舌之詞,乃因言語而引起的誤會或糾紛。或謂「是」是正確,「非」是錯誤,例如是非自有公論,不必強辯。《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老禪師的話》(莫染著是非)一文謂:「人與人之間的是非,知道的越少越好,最好不要知道;如果無意而知道了,最好的處理就是算了;否則,必然惹來許多的麻煩,以後的日子也就離不開是非了。」

 

 世間的是與非,對與錯,善與惡,美與醜,愛與恨,生與死,樂與苦...等一切相對的法,都是一個個不同的圈子。佛法告訴世人,必須了解相對的本身,原就是世間的人與事所造成問題的癥結,是一種繁複的循環現象,或說是一種因果關係。佛法告訴學佛的人,不要迷惑在圈子裡,要認識圈子,要了解圈子;尤其,必須從圈子裡發現一些什麼,才不會被圈子所轉,更有機會突破圈子。

 

 例如甲乙二人因為立場不同,彼此諍論相持不下;如果丙是旁觀者,首先冷靜的分析甲乙二人孰是孰非?然後出面做公證評理之人,但是以常理論是非,免不了見仁見智;以常情定是非,少不了親或疏的分別;以客觀辨是非,解決不了甲乙的諍論。結果,旁觀者也變成了參與者,仍舊陷在是非之中。

 依佛法來說,首先要求甲乙二人停止諍論,不要涉及是非,必須分析為什麼諍論;當確定了癥結之後,再檢討利害得失;然後,以智慧調和紛爭,務必排除後遺症,莫使發生二次循環。

 

 可知,佛法於世間的相對法,並不否認現實,而是去面對現實,去認識問題,了解問題;然後以智慧去突破,獲得圓融性的發現;也就是不捨棄相對法,而是辨知相對,但是不參與相對法。例如面對善與惡,佛法的理念是:怎麼使惡的轉變為善的,使善的更好;進一步,於更善的也要清淨;因為積累善的,會成為福報,將來往生天道享受樂報,待到樂報享盡,仍須隨未清淨的惡業,墮入三惡道,所以不究竟,故不可以執著善業福報。佛法中說:凡所有功德,悉皆迴向,方得清淨。

 

《法句經故事集》(智者品)有智者不為得失所動的故事:

有一年,佛陀和比丘們被某位婆羅門邀請至鞞蘭若結夏安居。當他們到達時,這婆羅門受魔王波旬的影響,而不護持佛陀夏安居。當時又鬧饑荒,鞞蘭若的居民只能供養佛陀與比丘們極少的食物。面對這樣的困境,目犍連懇求佛陀允許他用神通往別處去穫取食物,然為佛陀所不准。儘管情況如此困難,所有比丘們並不頹喪,仍是知足於馬商所供養的少許食物。

 

 結夏安居圓滿後,佛陀和比丘們又回到祇樹給孤獨園。舍衛城的人歡迎佛陀等人的回來,並供養佛陀。此時有一群人由於比丘們的慈悲,而留居精舍;這些人只貪心地食用比丘們剩下的食物後,卻只知道睡覺,醒來後又會到河邊嬉戲,行為不檢點,一味地放逸懈怠。

 有一天,比丘們互相討論這群人難以調伏的行為:「在鞞蘭若時,由於饑荒,他們還相當恭敬有禮,舉止也合乎規矩。然而現在食物充足,他們卻行為不檢了!」當佛陀聽了眾人的議論,說:「愚癡的人在諸事不順意時,只會滿心哀愁,神情沮喪,一旦事事如意時,則又得意忘形。這就是愚癡人的特性,智者則不因生命中的得失而動搖心志。」

 

 在人的環境裡,總會有問題發生,而問題也會隨著時空慢慢消失,可是卻一直在重複又重複中發生問題;如果只是以人的方式面對,那麼會在問題的重複中過日子。如果有機會熏習佛法,就會明白問題總是會有,而怎樣使嚴重的、會造成傷害的慢慢減輕,以至最後連傷害也沒有,才是目的。所以,能理解世間的知識經驗,也必須修學佛法,以智慧的方法面對問題,並且化解問題,而不會再有後遺症了。學佛的人是否在作自我調理?或完成某種修養?可以從身、口、意的行為表現上,很容易看出來;如果有,不管多嚴重的問題也會慢慢減少、減輕,直到化解了;也就是有多少修養,就能做到多少,有修養或智慧就可以達到某種境界。

 

 總之,在是非相對的圈子裡,若要脫離是非,不是不明了是非,而是不可以參與是非;也就是不惹是非,要明了是與非,不做是非人;要排解是與非,並且置身是非之外。如此,才是寂滅是非之道,遠離是非的圈子,安穩的面對是非的世間,做個清淨是非的學佛人。

 

 所以,相對是圈子,突破相對顯現絕對是圓滿。認識相對,不淪陷在圈子裡;刻意了解相對,不參與任何一方,必能有所發現;久而久之,努力不懈怠,自然有突破圈子的一天,以至入達絕對自在的殊勝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