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二十五章 欲火燒身(上)

    這種習慣性,是過去造作形成的,所以叫做業習,就是業的習氣. 其實業的習氣,往往可以成為最好的修行機會;如果不能把握道理,就不能把握煩惱跟菩提的關係。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403期2024年10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二十五章 欲火燒身(上)
/白雲老禪師

 

佛言:愛欲於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這章題目是「欲火燒身」,前面談到了對色的認識,這裡談的欲不是單純的欲,可以說「財、色、名、食、睡」都是欲;所以所談的欲,包括有欲念、欲求,概念上稱之為貪欲。欲究竟是什麼現象?能不能說是欲望?如果說是欲望的話,很難把握它;如果說是欲念,而後產生欲求,就比較容易把握。

 

因為人,就是依於業成為一種動力,這種業的動力,是來自過去已經有的,是什麼現象呢?普通講就是業的習氣,以白話來解釋,就像喝酒會染上酒癮、吃檳榔不嚼就不好過,就是所謂的習慣性。這種習慣性,是過去造作形成的,所以叫做業習,就是業的習氣──過去造作形成的。有兩種方式:一是隨著過去的業成為了習氣,不斷地做下去;還有一種方式呢?面對這種業去認識、瞭解,而後知道,究竟好,好在哪裡?不好,又不好在哪裡?或者好能得到什麼好處?或得到什麼喜樂?不好會怎樣使自己造成傷害或悲哀?

 

其實業的習氣,往往可以成為最好的修行機會;如果不能把握道理,就不能把握煩惱跟菩提的關係。談到欲,為什麼談煩惱還要談菩提呢?應該欲都是煩惱,其實菩提也會成為欲!煩惱是因為欲而起,一旦這種欲發起,或說欲念、欲求,都會顯現出煩惱。那麼菩提跟欲,又有什麼關係?不要忘了!欲念是誰的欲念呢?是自己個人的欲念;欲求又是誰?也是自己。只是說,欲不能只歸之於業,還包含了道;或是只說煩惱不說菩提,所以同樣的也很難去瞭解,究竟這個欲是好,是壞?如果能夠把握欲念、欲求都是欲的現象,就知道煩惱是如此,其實菩提還是如此。可能大家會想:這麼說,菩提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知道煩惱是不好,也要瞭解菩提是什麼?一旦煩惱起來了,也就是煩惱生起時,面對煩惱,而去真正認識、瞭解,就會發現什麼,顯現菩提;如果煩惱生起了,只是隨著煩惱在那裡打轉,那永遠都是煩惱。

 

如果煩惱生起了,還能夠面對它,去認識、瞭解它就會發現什麼,那些發現就叫做菩提。所以菩提翻譯成為「覺」!是什麼意思?發現、體會、感受一些什麼,都叫做「覺」,所以說它就是菩提。一旦菩提顯現了,是什麼現象?是煩惱化解了,煩惱不存在了,這時能不能說出來?而菩提就是這個東西!什麼東西?所以說,煩惱是一種現象,菩提同樣還是一種現象!如果說是境界也可以。只是現象是表面可以容易理解的,而境界則比較不容易瞭解,為什麼呢?自己知道,別人並不知道。

 

談到欲念、欲求很容易把握,大家都能體會;談到菩提也離不開欲念、欲求,一般可以說都很難接受。如果認為煩惱是不好,菩提是好的,就產生計較、執著,產生分別心,我說那就是欲念、欲求!如果煩惱經過認識、瞭解、發現、體會,感受到什麼,顯現了菩提的現象,而煩惱已經消失了;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叫做轉業成道!

 

為什麼說這種現象或這種境界,還是離不開欲念、欲求?我剛剛說了,一旦這種現象顯現出來了,假使形容煩惱是病,說菩提是藥呢?就錯了!因為菩提不是藥。說菩提不是藥,煩惱是病,那麼什麼是藥?這是佛法的關鍵性──「智慧」才是藥!因為唯有智慧,才能夠面對煩惱,去認識煩惱、瞭解煩惱、發現煩惱,甚至於可以體會、感受什麼,都是要有智慧的!也就可以發現我剛剛說的,菩提如果去計較、執著、分別,也是一種欲念、欲求。

 

要去了解它的「為什麼」!也就是說,能夠把握煩惱、菩提、智慧之間相互的關係。因為真正要化解煩惱,需要有力量,這種力量靠智慧,顯現出來的現象稱之為菩提。為什麼肯定不能說菩提是藥?因為這是種現象,假設現在為錢而煩惱,是少了錢或沒有錢,等到有了錢,原來沒錢的煩惱就化解了;那個錢是不是菩提?錢可以說是菩提,但錢從哪裡來?需要有智慧,所以它的力量是來自智慧,不是來自菩提。因為原來為錢煩惱,可以說是沒有錢而煩惱;現在有了錢,煩惱不存在了,就顯現了另外一種現象。

 

只能假設,或用形容詞來說它是菩提。這種菩提是什麼?感受到了什麼、發現了什麼、體會到什麼,這樣做,就可以化解原有的問題,這是完成的現象,可以說是結果,但要完成這種結果,就必須要有智慧。我們一講什麼,大家千萬不要把它擺在同一個時間、空間裡面,講什麼就要涉及到不同的時代背景,或不同的時間、空間。

 

譬如:要有飯吃,必須要有米;要有米的話呢?就必須要種稻子;要種稻子,就必須要有田地;有了田地,必須還要有稻的苗;要有稻的苗,就必須要有稻的種子;有了稻的種子,播下種子到成為苗,到成長、開花、結果,完成的還是稻子。在這中間,會發生什麼問題?何必費那麼多事,乾脆我就拿這種子煮了吃了就算了,不就飽了嗎?這叫做愚癡!為什麼?

 

把種子吃完了,就沒有機會得到更多的稻子。所以說原來餓,雖然現在有稻子,可以成為米、變成飯,可以暫時使餓消失了,有了飽的樣子,有了飽的現象,但是種子吃完了就沒有機會了。即使有田地,沒有稻的苗,就不可能有一系列的過程,得到更多的稻子。其實把種子吃掉,飽了,也是知識經驗,為什麼?可以止餓;但這是愚癡,所以需要智慧的力量,必須要把稻的種子,種到田地,使稻子成為苗;然後去灌溉,慢慢成長以至開花,可以結更多的稻子,可以得到更多的收成,不但可以把收成的拿來吃,還可以保留同樣的種子,這麼永遠循環下去,

這種行為就是智慧的行為。

 

這就關係到所謂的欲,欲念、欲求。我們看看,把種子吃掉,也是欲念、欲求;把種子成為苗,將來得到更多的收成,也是欲念、欲求。大家就可以聯想到,說「煩惱」是不好的,當然會成為障礙;如果使原來的煩惱轉化,要靠智慧,有了智慧,才有機會顯現菩提。最近有人問:「師父,為什麼要蓋般若寺?」我說:「現在千佛山,有菩提沒有般若,沒有般若,怎麼會成就菩提?」可能你們會說:「這講得未免有一點牽強附會了!」

 

當然這個不是叫講道理。所以說欲念、欲求,這種欲的問題,以世間的知識經驗,也可以完成一些什麼;以佛陀的道理方法,或是佛陀的知識經驗,也可以解決問題。可是世間的知識經驗,可能的結果,是一個很大的缺失,或多或少都有缺失,少不了缺失;如果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知識經驗來做,至少缺失是愈來愈少,少到最後呢?可以成為零缺點的結果。

 

所以說煩惱,是因為欲念、欲求,其實菩提還是欲念、欲求。如果沒有這種欲念、欲求,就不可能有菩提的顯現,可是這中間一定要有智慧,才知道該怎麼辦。否則,就像《金剛經》講的:如果要渡一條河,最好的辦法是什麼?用個竹筏子,就可以渡河,這是得渡的方法,對不對?從此岸渡到彼岸,這裡面是智慧,完成的是菩提。如果執著於竹筏子就是菩提,是不是要把竹筏子背在背上往前走?遇著河又可以用來渡河呢?這就是計較執著了,為什麼?這一條河,可能找不到橋,才需要竹筏子,其實下次遇到的河,可能有橋,可能有別的方法。絕不是說,不同的煩惱,都用同樣的方法。所以欲念、欲求的本身,事實上是說怎麼去

看問題,去認識、瞭解問題;然後,加以研究、分析;最後必然就有突破的機會,而且是正面的;如果不懂得道理,也會變成負面的,也就是好的也會變成不好的。同樣如果懂得道理,也知道方法,有這些修行完成修養,不好的也可以轉變為好的,負面的也可以轉變為正面的。

 

由此可以發現:常會感嘆:「唉,現在是末法時期!」好像是現在佛法、佛教到達末法時期,所以就變成什麼呢?現在佛教所有不好的現象就變成理所當然,因為是末法時期了。如果看過《大般涅槃經》就知道,經裡說:如果能夠依照佛陀所講的道理方法,有修、有證,即使是末法時期,也可以成為正法!同樣各位也要知道,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也有像法、也有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