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休庵隨舉
休庵隨舉 公案五十三參--十二
誘因:人慾橫流,何以如此?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403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勝德者:離諸過患,與眾生樂,化導之。
無等者:行無畏施,皆令欣慶,心清淨。
最勝者:調伏意業,離諸戲論,口無過。
滅有者:實義得度,功德寂處,佛護念。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二十五章 欲火燒身(上)
這種習慣性,是過去造作形成的,所以叫做業習,就是業的習氣.
其實業的習氣,往往可以成為最好的修行機會;如果不能把握道理,就不能把握煩惱跟菩提的關係。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金剛經研討》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頭一個,緣起的現象,不要把它當成引發煩惱的誘因,必須要把握這一點!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
佛遺教經法句 戒憍慢八頌
憍慢妄自尊 如盲人執燭
光明顯在外 內裡闇癡醜
- 文:智障出處:溈山夜話
溈山夜話 《南嶽單傳記》評唱 三十四祖南嶽懷讓禪師
茫然香板一點通
蔭蔭旱雨洒禾頭
拂袖而去江心底
不教歸人把識留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五蘊的內涵與修養 (下)
佛陀對弟子說法,為的是使聞法者能夠心開意解,化解煩惱,出離輪迴。如果執著法而不捨,法就成了非法,更成了障礙,如何能夠得到解脫呢?
- 文:潛出處:雲語書摘
雲語書摘 如來藏的認識
如來藏既不是覺悟的果實,也不是迷惑的因由;如果要說明,姑且以唯識學中的阿賴耶識名之,或以般若學中的空性,或是法華學中的真如,或是華嚴學中的法界,或是禪那學中的自性,似乎都可以作為肯定的答案。
- 文:鍾玲出處:佛研院園地
佛研院專題演講 覺悟的時刻(上)
後來他拜見高旻寺的月朗和尚,他就去見月朗和尚,也不對月朗和尚說墮水差點死掉之事,只求在禪堂中打七,不是只有一期,應該是打七期共四十九天。
- 文:恕出處:衲衣下的故事
衲衣下的足跡 詠桂花
桂魄清蔭何留影
暗香細蕊不生生
- 文:紀淑文出處:人物採訪
人物採訪 成為最好的自己-談淺淺地成長
「我、愛什麼?我恨、為什麼恨?我喜歡,喜歡多久,執著有我,不過是一份強烈的自我意識,分別定位於貪欲之心,瞋恚之心,愚癡之心的計較與執著!」
- 文:鍾文音出處:菩提叢林沉思
精進即報恩 記人間與焰口的法會之情
「欲報父母、師長恩、佛恩、眾生恩,唯有此世精進才能報恩。」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
漫談身心互動(續三)
常生氣對健康的傷害是十分多元的,包含傷害免疫系統、傷肝臟及肺臟、傷口癒合速度慢、內分泌系統失調、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是平時的4.7倍、容易引起情緒性胃腸疾病、使腦細胞衰弱及增加腦血管壓力等。
- 文:陳家福出處:徵文廣場
《老禪師的話》讀後感:老禪師助我覺醒的一句話(上)
「不應該有自己!」
「凡事,力求盡心盡力,但不勉強。」
- 文:詹天賜出處:思惟園地
漫談複雜問題的分析(續六)
我看健康新聞時,有時會看到某名人因一時不適,去醫院檢查,結果就是大病。不良的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常具有較長時間的遞延性,一旦到了臨界點,就可能發大病。
- 文:編輯部出處:封面裡
千佛山雜誌2024年十月(403期)雜誌翻頁書
千佛山雜誌2024年十月(403期)雜誌翻頁書
https://pse.is/6jd5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