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五蘊的內涵與修養 (下)

    佛陀對弟子說法,為的是使聞法者能夠心開意解,化解煩惱,出離輪迴。如果執著法而不捨,法就成了非法,更成了障礙,如何能夠得到解脫呢?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期數:403期2024年10月

雲語書摘 五蘊的內涵與修養 (下)
/若知

 

佛陀對弟子說法,為的是使聞法者能夠心開意解,化解煩惱,出離輪迴。如果執著法而不捨,法就成了非法,更成了障礙,如何能夠得到解脫呢?所以佛陀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所說「如筏喻者」是佛陀用的比方。佛陀說法,為度眾生出離生死苦海,如同以竹筏子渡河。既渡過了河,竹筏子就應當放下,不能執著不捨;所以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千經萬論,只為明心,就是這個道理。佛陀說法,不外要我們透過語言文字之外去明白道理,悟取法要宗旨。

 

初度止觀:看圖表1,於五蘊作用中,發現業的輕重與利害關係,必須修養;接著請看圖表所示2下方,想行之間建立間隔……

 

 

 雲老禪師在指導禪觀靜坐的時候,教我們調適自我──五蘊的方法,在想蘊行蘊之間建立起間隔,要做到改變自己原來的受、想。

 

這個圖表也可以說是千佛山止觀法門的三止三觀;圖中2所示說明──這是度止觀後的進階,先發現意念變化之快瞬間造作,無從做主;學佛之後,有了道理方法做基礎,就可以去調適自我,轉化五蘊;當心色相應,色蘊起來,受蘊發動了,還是不好受,但於想打住,不讓自己的想馬上去馳騁;於止觀時,慢慢練習,使自己的想、行之間能夠建立起一個間隔,所以圖中以曲折的線來顯示,表示想行之間能夠有一個緩衝,建立起間隔;使想有個轉圜的餘地,行就有轉化的可能,此一轉圜的空間,把佛法的道理方法放入,這個「想」就可以不同於原想。

 

比方說,遇到對方不友善,對我們講不好聽的言語,我們感到不好受;可是學佛要長養慈悲心,要發菩提心,對於四生九有的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於大乘佛法而言,我們要學六波羅蜜,要行布施波羅蜜,要行忍波羅蜜,那麼如何面對眼前呢?所以雖然不好受,但是我們可以暫時捨下自己,不妨先去探討一下原因,他為什麼會這樣?是不是自己曾經傷害過他呢?或者做過什麼事情,讓別人反感呢?做種種的自我檢討;或者將心比心,替對方想想。這時候,我們的「想」就成了「非想」──不同於原來的想了。

 

原來的是什麼想呢?通常是直截的感性反應,對立的或傷害性,不懷好意的語言。當我們把想轉成非想的時候,行蘊自然就有了一個轉化的可能,也就不會立刻採取什麼行動,否則馬上它就會產生一個結果──業的造作,這麼一來,只是結下惡緣,使問題惡化,結果沒完沒了。所以想行之間建立起一個間隔,至於用什麼方式才能化解紛爭或誤會呢?你就會考慮了;而且想行之間,間隔如果越大,轉化的結果將會越好。(思慮周全故)

 

最後理想的結果,就是把情識分別轉為智慧修養,把業轉為道。常常這麼運用止觀,做自我五蘊的調理,慢慢的,「受」就會維持於一種「正受」的情況,就是面對不好的色塵緣境,逐漸培養出包容的雅量,不再去計較執著了。 

再看圖表中3的下方,這是二度止觀後的進階,是修養層次的提昇。

 

當我們在做第二類──止觀五蘊調適的時候,一旦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你就可以做到不隨色塵緣境起舞,加上不間斷的佛法熏習,久而久之,我們的「受」就有改變的可能。

 

因為「不好受」起源於自己的計較執著,如果懂得運用〈學佛方程式〉,凡事反觀自省,而不去計較執著於色塵緣境,我們的受就可以維持在「正受不亂」的情況。能夠保持正受不亂,當然不好的色塵緣境也引發不了你的心動,所以這個時候是色蘊不會生起,色蘊不起,五蘊不動,那就不會造作「有」了。

 

提到「有」,圖表1下,業的造作就是「有」的結果,有業肯定就要受生死輪迴的果報。所以在佛教當中,常有這樣的話:「假使經塵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為此我們要調適自我,唯有如此,才能夠出離生死輪迴的苦海。

 

這是三度止觀的增上修養,也是突破「有」,顯現「無」的修養。

 

能夠保持「正受」,「受」經過「非想」的調適,受,就可以維持正受。圖表以虛線表示其間的關係:不隨色塵緣境起舞去造作業,就能突破「有」,但不是否定色塵緣境的存在,事實上我們還是生活中的一員,這個立場確定非常重要,否則就成自了漢了。

 

《金剛經》講「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隨緣不住的一種妙用。所以「無」不是沒有,無是「有的突破」,或者在修行過程中,有一種「不一定」的現象。於色塵緣境當前之時,不隨之而起舞;色蘊不起,受想行蘊不動,不造作「有」,於是能夠維持正受而不亂,並在適當的情形之下,伸出援手;在現實生活當中,如果遇到什麼問題,就能伸出援手化解問題,這就是老禪師的修行法寶,運用思想發揮智慧的妙處,此即是隨緣不住而妙用。

 

從圖表的一系列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知道,我們的心是如此微妙的,既可造作成業,無明的在貪瞋癡中打轉,輪迴於三界六道的生死苦海之中;也可以藉佛法的道理方法去修養自己,轉識成智,使自己不致陷於衝動的感性的情識作用中,也不致於陷於自以為是的理性認知中;因為感性與理性的自我,都是無明的自我意識;《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說:「理障礙正知見,事障續諸生死。」理性的是知見障礙,先天習性加後天的熏習,形成所知障,障礙正知見;感性的是事障,先天的無明熏染成習性,即煩惱障,隨習染而造作入生死輪迴。學佛人不能以自我意識去面對問題,所要調整的,也就是這個業性的自我意識。

 

人,只要有我執,就是一種慢心。所以學菩薩法,就要放下那個自我,這也是《金剛經》要菩薩行者破除四相的道理。因為眾生跟我一樣,迷就是眾生,而眾生覺悟就可以成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尊重眾生就是尊重自性,所以有一位常不輕菩薩常作示範,頂禮眾生:「我不輕汝,汝莫自輕,汝當成佛。」

因此當我們如果能夠在法義道理上契入的話,我們的「我」就會放下,然後才能夠做到「不住法而行布施」。

 

時代越進步,覺的意識越抬頭,佛法就越興盛。因為它所示現的是:人生生命的真理,極具實用的價值,幫助我們如何去面對自己,去思考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價值,而後如何把生命做圓滿的發揮。要如此,首先要覺悟;然後才能夠呈現出來慈悲喜捨,捨我其誰的服務人群的精神。

 

所以《金剛經》中佛陀說:菩薩應如是:「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唯有這樣,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也就是因為色塵緣境——色、聲、香、味、觸、法,它就是一個相境,我們在眼耳鼻舌身意的這種分別之中,就是一種對相的執著。「相」就是一個外在的形象,或者它有一個現象;以法來講,它有「法相」;佛法中另外還有一個名詞,叫做「行相」。「行相」,它不是表面的樣子,行是五蘊中行蘊的行,相不是現象的象,這個行相它是有涵義的,它是有內容的。雲老禪師有句名言:「法義是行相的準則,生死是道業的依皈。」如果認識體、用、相、境的話,那就知道法所顯現的,它不止有外表的樣子,它還有精神層面的內心世界。

 

內心世界我們看不到,內心的思想,它也是一個相狀,因為一切行為是依相狀所流露出來的;但外表的相,並不能夠代表他內心的思考。我們看,一個人若流眼淚,他不見得是悲傷,而一個人的悲傷,他所表現出來的,也不見得是流眼淚的。古辭裡說:「長歌可以當哭,遠望可以當歸」。所以如果談「行相」,或者說「非法相」,它不一定是顯出來的,而是裡面的意境內涵。

 

所以在佛法當中,它要我們從表面,再去探討裡面,它有一連串的「為什麼」的內涵。佛法就是要我們去瞭解、去認識那一連串的「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就會減少很多問題,也會化解很多問題。

 

總之,面對「我」去調適,面對「五蘊」去做修養;是要能做到:當分別心生起時,不要一味地去計較執著,要去認識瞭解;常常著力於此,慢慢就會有所發現,久而久之就會有所突破:原來一切都取決於自己!可不可以改變?也掌握於自己!轉化也都在於自己!這就是佛法對於我們的實際效用。人人在實際的效用當中去學習、去成長的話,當然,我們眼前不順心不如意的一切,就會隨之而改變。

 

學佛過程中,我們常聽人家說「我要挖寶」,好像寶都在別人的身上。其實千萬別錯會,寶在那裡?如果離開了自己,價值即使上千萬億,與自己也是毫無關係。古人不是說:「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嗎?如果珍惜自己,好好開發,那就是「一本萬利」。

 

比方布施,當你能夠捨自我去成全別人的時候,沒有絲毫分別的計較執著,你會得到內心的一種祥和自在的愉悅。內心的愉悅,那是無價的,內心如果能達到真正的清涼、愉悅、無所求,可以說,那就是一種「無相布施」的意境。

所以:佛法中沒有斷滅法,佛法的「無」不是沒有,而是「有的突破」。轉化自我,它會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