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下)

過去在菩提寺,每一年的除夕,我都會跟常住大眾講:「看看你們這一年的成績單,留下了什麼?」其實要是非常認真修行的人,一年再跟自己算一次帳,時間太長,一個月還太長,如果每天,當事情都完成了,這一天結束,當你把鞋子脫了、要上床的那一刻,就可以開始檢討今天這一天怎麼過去的?不是要你們寫日記喔,我常常說:寫日記是在編故事、寫劇本,而是要對自己做檢討!檢討時,好的不要歡喜、壞的不要難過,而是好的如何更好?壞的如何轉變為好的?那才是最要緊的。

尤其現在這種功利社會,很多年輕人受很大影響,如果要提「安貧樂道」,幾乎都是「我為什麼要活受罪?我為什麼要跟自己過不去?」這種反應,為什麼?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幾乎都是這樣的環境。寺院本身表面看來沒什麼差別,每個人同樣還是衣食住行,問題是:當你成為佛弟子,每天在修行辦道,對自己認識有多少?缺點是否愈來愈少?優點是不是愈來愈多?為什麼有句話說「習氣難改」?學佛的人很容易被習氣左右,使這個“我”因過去的業養成的習氣,不想辦法去清淨它。譬如:看到人家的缺點就馬上指責人家,對方聽了不歡喜呢,還說:「直心是道場,因為我們是同參道友,我才跟你講。」找很多理由,好像自己很不錯……,從沒想過:「當你看到別人的缺點時,有沒有返照自己?有沒有同樣的缺點?」千佛山有六個字:「謙虛、包容、共識。」這六個字世俗都會,如果以佛法而言,謙虛是什麼?很簡單,就是“忍波羅蜜”,包容是什麼?就是“般若波羅蜜”,講謙虛是忍波羅蜜大家容易理解,為什麼說包容是般若波羅蜜?要包容別人要有智慧,如果真為人家好,看出人家的缺點,不要直接了當告訴對方,其實那是挑剔、責備人家,如果有智慧的話,就會採用經典裡講的:「善巧、方便」;譬如:有件什麼事,現在看到人家那麼做,「你這樣做不可以」……當你說出口就是否定了人家,如果用善巧方便呢?能否跟對方說說:「我們有沒有別的方法?或者更好的方法,把這事情做好。」因為人的自我意識太強烈,自我意識是依於自己的知識經驗來表現自己的意識,而不會去思考。

記得我以前講過一個故事,那時菩提寺剛開始不久,有位外單比丘尼來寺「趕齋」,就是中午在這吃飯,我以前都跟常住一起吃飯,齋堂旁有個水槽,有清潔劑跟絲瓜布給大家洗碗用,我走過去時,那位外單把碗拿得很高,用絲瓜布沾了清潔劑在洗碗,就提醒她說:「不要拿那麼高,清潔劑是滑的,一不小心就會把碗打破。」說完走出門口,拐個彎旁邊就是窗戶,聽到「砰」,有人摔碎了碗,我往窗戶一看,是我們的常住,我沒有吭氣,那外單就講話了:「你看你們師父好偏心,我還沒有打破碗他就講我,你打破碗了,我就不相信他沒有聽到,他連理都不理。」你們從中能體會什麼?人、不可能不會有錯,提醒你是一種善意,通常跟我出家幾十年的,我的作法:錯了沒有關係,這次錯了以後就不要錯了,至少少錯一點,因為人是從錯誤中走出來的,人絕不是都從對的、好的、圓滿的上面走出來的,人會有過是因為業,所以我們要清淨業,那怎麼走出來!要走在什麼道路上?菩提道上!真正說,那碗打破了,我回過頭去罵他一頓嗎?誰願意心甘情願把好好的碗打破?除非他在生氣,摔東西。再說一句話,如果換了那位常住,本來打破碗就很後悔了,心裡就難過,還責備他?那是火上加油;如果他拿東西一摔,說我賠一個好了,那是自取其辱!什麼叫善巧方便?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可以達到目的,不一定要講出讓人家受不了的話來。像那位外單比丘尼,她把碗拿得高高的,只是提醒她「不要舉那麼高,因為清潔劑很滑,放低一點」,這並不是責備,只是一種建議,可是她不以為然,認為我在罵她,對真正打破碗的人我反而裝作不知道。

修行辦道時時刻刻都有機會,可是人不是如此,常以自我意識去面對人、面對事,因為用自己的知識經驗,你過去所處的環境,是很單一的環境,要想施展在一個廣面的環境,那是不可能的。一位修行者最怕的就是自我意識,因為它不僅僅會障礙我們的道行,而且還會隨業再造業。像過去,我並不是說過去在大陸多好,告訴各位,我們天岳山兩千七百多位比丘,至少有三分之一不認識字,可能你們會想,大概因為沒有受教育,因為不識字、沒有智慧,所以就心甘情願過那種日子,不能用這種方式去想,至少看電視上報導,科學園區的工程師,放棄工作,去賣紅豆餅、去賣小點心之類,常常在電視上看到很多場景,其實處處都是道,能把握住就是道!把握不住就是糊里糊塗在過日子。若一定要等到自己有了什麼,再去修正行為,再來調理的話,那是最不聰明的人;不是有句話說「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嗎?可是人很奇怪,好像自己沒有親身體驗,就不以為然,好像事情一定要親身體驗……,講到「親身體驗」要舉個例子,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現實生活中,小孩子剛學會走路,一不小心碰到椅子或桌子,痛得哇哇叫,這時候母親一定趕快跑過去,去打那個椅子、打那個桌子,安慰她的小孩子,為什麼媽媽這麼做,小孩子難道不疼了嗎?可是他不哭了,為什麼?媽媽替他報仇了?!小孩子還是疼呢!這就是人。

我從小沙彌開始,額頭上有道疤痕很大,小時候常賴著師父不肯走路要他揹我,有一次我們要回山,山路旁都是陡壁懸崖,路上都是岩石,走走不小心摔倒了,有個尖銳的石頭把我的額頭刮破了,我就趴在那裡不動就哭,老老和尚就認為我又在耍賴了,可是看我半天沒有爬起來,因為他教育我,摔倒了自己爬起來,他就站在旁邊等你,不會過去拉你一把的,那天看我趴在那個地方,他走近一看有血才知道不是耍賴了;從這上面你們就可以知道,所謂的“有機”,有正面的、有負面的,有好的、有壞的,從中都可以發現道。就好比:早出家的常住都體驗過,如果感冒生病了,碰到我我會問:「怎麼了?」回:「感冒了。」我說:「誰叫你生病的?」這種話要是外面的人聽了會受不了。「這什麼師父?對我一點都不關心。生病了還問我誰叫我生病?我還願意生病嗎?」……,會生病不是別人叫你生病,還是自己不小心,即使是感染還是不小心。為什麼在社會上常常有些人因為什麼事就裝病?因為裝病可以得到很多優待,很多地方人家給他方便。

有很多家庭,尤其有的兒女都表現得很不錯,其中可能有一個,跟其他的完全不一樣,如果說做父母的本身不去思考的話,眼睛老是盯在那個表現不好的孩子身上,這孩子將來不可救藥!因為往往在這種家庭環境中,教育是有偏差,假使前面的哥哥姊姊,書讀得很好,什麼都表現得好,那這個小的只要有一點不好,就說:「你看哥哥怎麼好,姊姊怎麼好。」不會想到,哥哥姊姊在他這年齡時又如何?有沒有思考過?再說每個人的根基本來就不同,尤其要知道,某些比較頑皮的孩子其實是很聰明的,可是他並沒有那種要積極表現、要爭取什麼什麼……的心態。就像我,我在學校唸書時有兩句話:「平生無大志,但求六十分」,能過關就好,重要的是所吸收的知識經驗,用不用得上?如果考試只有六十分,在表現時,吸收的價值可能超過八十分,常常讀死書的人成績都很好,我們看聯考,平常不怎麼樣的,聯考時一點都不擔心,有的拼命地用功就考不上,所以不能在這上面去看標準,佛法講究什麼?「深入」!千萬不要只看表面,表面好不好不是問題,而是他的內心世界!所以佛法談「修心養性」,如果心性不好,那就等於是「詐騙集團」,不是常有一句這麼的玩笑話嗎?心性不好的人會是什麼?「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

談這麼多,重點不在我說的這些文字語言,而是其中的道理方法,你們究竟能把握多少?深入認識了多少?好比說,這一小時從開始到現在,大家聽得最入神的就是我講的故事,真正要去彙整起來,標出重點的道理方法、或知識經驗,把握了多少?那才是最要緊的!尤其出家人,在僧團裡若不經常去調理、去修正自我意識的話,永遠都是自尋煩惱。為什麼?因為你這個自我,都是執著於表相,沒有深入的去認識。譬如:有人誇獎你、稱讚你,你就真認為自己了不起了;就像演員,演皇帝演得很好,他就是皇帝嗎?演和珅演得很奸巧,難道他就很奸巧嗎?因為這都是表相;要探討的不是演戲的人,而是戲中的角色。如果我們學佛從這種見解上去發現的話,不是看釋迦牟尼佛有什麼了不起,而是釋迦牟尼佛留下一些什麼?告訴我們一些什麼?學佛不是學釋迦牟尼佛的表面;我曾說過,如果要學釋迦牟尼佛,不去學他的道理方法,不去學他的智慧,那麼,首先一個「八相成道」,你就辦不到。他是國王的兒子,必須要有一個太子的身份環境,這第一項你就做不到。所以我常說,學佛不是學人,可是不只台灣,說句比較誇大的話,全世界真正學佛法的人是鳳毛麟角,學人的人啊是太多太多!我們看很多書寫的,都是說譬如什麼祖師,譬如什麼菩薩……,說法的人呢也是如此,菩提達摩怎麼說?惠能大師怎麼說……?現在台灣,更提出一些現在的人怎麼說……,那都是學人!即使是那些論師菩薩,他們也是人,他們寫的論典,只是他們的心得,不代表佛法,即使我寫了那麼多東西,你們也只能夠去看,那是我的心得。所以,「經」是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論」是菩薩們的心得。我以前說一句話被人家罵得很慘,我說:惠能大師的書不能叫《六祖壇經》應該叫《惠能語錄》。

「經」,相等於是一條可以行的道路,照著這條道路就可以達到成佛的結果,那才是經,否則的話都是語錄、心得報告。學佛不要學悉達多,就像浴佛節浴佛,浴的是一個太子相,我們唱的是釋迦牟尼佛,「天上天下無如佛」,佛在哪裡?即使殿堂裡供的那些佛,那是佛嗎?那只是一些形相,因為不管是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我們從來也沒見過,我們拜不是拜偶像,是禮拜他的智慧;可以說:想學習他的智慧!世俗有句話說:「求人不如求己。」既然那些也是人,求他還不如求己,自己怎麼求?「去吸收他們的道理方法、知識經驗,轉他們的智慧為自己的智慧,那就是學佛。」

記得好多年前佛學院有兩位新生,來報到的第一天,那時我住在現在羅漢堂上面,剛好我下樓來,因為以前在菩提寺我每天都要做工,就穿個褲頭、穿件汗衫、戴個斗笠常常在那邊進出,這兩位要來念佛學院的,看到我,看了一眼就進到學院去了,在學院辦了手續,然後問教務長:「我們什麼時候可以看到老和尚?」學院的人說:「你們剛剛就看見他了啊。」她們感覺很奇怪:「什麼時候看到老和尚了?」「剛剛那個戴斗笠的就是我們的老和尚。」聽了這話,她們的行李都還沒打開就說:「我們不要念了,我們要走了。」「為什麼急著走?你不是要來念佛學院嗎?」「就憑這樣的老和尚能教我們嗎?」學院的人告訴她:「明天聽聽他上上課再說嘛?」「不聽也罷、不過如此」就走了。佛學院的教務長告訴我:「師父!您以後穿得莊嚴一點好不好?」我說:「要怎麼莊嚴?乾脆你們請一個雕刻佛像的給我全身裝金好不好?!」我說這話什麼意思?就是執著於表相!我不是說表相不要,我要出門在外,穿得還蠻像樣的呢,法會時登壇,那是嚴肅得很,一點也不馬虎的。人很容易被表相迷惑,這種迷惑當然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深入的認識」!一個學佛人幾乎每天都必須要去做深入認識,因為每天都跟人、跟事打交道,如果只是從看到的、聽到的,於是自己感受,就起分別而去做一個結論的話,你會失去很多!

為什麼禪叫做思惟修?就是去調理我們的思惟,不要被外面的色塵緣境影響,思惟產生偏差。好比《四十二章經》裡有一段話:「度十善人不如度一惡人。」就是度十個善良的人不如度一個惡劣的人。後面就說:「度十惡人不如度一比丘。」這麼說,度十個善人不如度一個惡人的話,表示這個惡人是很壞,那度十個惡人不如度一個比丘,表示這個比丘比惡人還壞是不是啊?這就要深入認識了;十個善人你不度他,他們也不會造成問題,還不如去度一個惡人,至少可以減少傷害很多人;為什麼度十個惡人不如度一個比丘?十個惡人即使是壞,他只有十個,如果有一位比丘,你能使他得度,他對道理方法,不管是解行都具足的話,他可以度多少人?這話是這麼說的。如果從文字表相上很容易造成誤會,所以深入的認識,去探討,還要有所發現,就是時時刻刻都在修行辦道;如果一味的把自己的自我意識老是擺在前面,你走不出去,人家也進不來!

有時候,信徒跟我談到一些問題,譬如:他家裡就他一人學佛,另一半或其他家人不學佛,就問:「師父能不能告訴我個方法,讓他們都能信佛?」我說為什麼?「信佛好啊!」我就問他:「好在哪裡?」講不出來……,想去讓人家信佛,的確還不如去表現自己的修養,也就是說在學佛的過程中,你的缺點越來越少、優點越來越多,你的另一半以及身邊的人,她們也會思考:「這個人原來脾氣那麼壞,這個人原來那麼固執,這個人原來那麼不好相處……,現在好像完全變了!」她們會去探討。所以說:「與其去要求別人,或勉強別人,還不如用自己的修養去影響別人。」世俗也有句話:「要去改變別人,還不如改變自己。」

所以修行辦道,說簡單,的確很簡單,說難也真的很難,可是絕不是說:「去學個什麼法門,去修一部什麼經典,唸個什麼咒,就能開悟、就能成道。」那是不可能的!我常常說:「現在的人,都比釋迦牟尼佛聰明。」以現在學佛人來講,尤其很多出家的,甚至所謂長老、大師之類的,跟他們比,釋迦牟尼佛是個笨蛋,他們很聰明?!這話怎麼說?釋迦牟尼佛從太子,受家教,到出家去參學、去苦行,歷經多少年!何況他過去本來就是佛!現在簡單呢,頭髮一剃、衣服一換,就是法師了?!再有幾個信徒、有一間寺院,就是大師長老了?!很多人被一些名相迷惑了,被言傳迷惑了,那是為什麼?因為沒有深入去瞭解認識,所以得不到好處;得到了好處並不表示就真正得到了?必須要從心性上去發現,也就是我剛剛講的,「缺點是不是越來越少」?「優點是不是越來越多」?何謂「洗煉」?「洗」在佛法上叫「清淨」,「煉」就是「精進」。人無始以來的業帶著來,要清淨就必須要精進修養,否則的話,不僅自己得不到好處,經常隨業造業傷害別人,自己也受到傷害,那是最划不來!好了我們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