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十二集(上)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 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

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上一集介紹了對於幻的認識、了解以及發明,然後怎樣得到不動的結果,現在雖然還是談幻的問題,不同的是,前面是談道理與方法,現在談的是究竟要用什麼樣的觀念去面對虛幻的問題。

事實上人不可能離開虛幻,既然不能離開就必然得面對,那需要以什麼樣的觀念去面對?如果不能建立正確的觀念,就很難把握與運用釋迦牟尼佛的道理,以一個比較容易了解的話來說,「幻就是道」,因為離於幻無道可言,可是「道絕不是幻」!如果用這種觀念去看就比較容易把握了。為什麼說“幻就是道”而不說“幻等於道”?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說口渴了,最好的辦法當然就是喝水,可是如果沒有水喝怎麼辦?你說“望梅止渴”吧,能嗎?事實上渴的問題還是存在,所以才說望梅止渴本身就是一種虛幻,如此情況會發現什麼問題呢?

渴,因為沒水喝,又提到前面有梅樹林有梅子可以吃,才引發口水,好像渴的情況暫時有了化解,事實上口渴的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因為望梅止渴是一種虛幻,照說口渴應該喉乾、舌苦,為什麼說前面有梅樹林,口裡就會產生口水,暫時化解渴的現象?就可以發現:渴,其實於相上來看還是一種幻境,這種幻境顯現在什麼時刻?就是顯現在沒有水喝,而說前面有梅樹林、有梅子可以吃,這時引發了口水。其實以渴而言,水能止渴,就會想到渴是因為在這一個沒有水的地方行走,或者是流汗,消耗體力才會產生渴的現象。假設沒有流汗也沒有消耗體力,只坐著,會不會渴呢?就會發現外表沒有流汗,沒有消耗體力,而內在是不是完全沒有產生運動作用?其實我們的氣血、內部的各部門的功能,包括整個神經系統,還是在那裡動,只是這種動是內在的,謂之內在的相,表相之外並不是什麼都沒有了。

一般說有內相、外相,依於表相能直覺感受得到的稱為"外",內在是個人的;「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可以形容內外的認識,水是涼的還是熱的?涼,又涼到什麼程度?熱,又熱到什麼程度?我們在表面是看不出來的,只有喝下去的人才能確定這水的冷與熱的程度?

從渴跟水的關係來看,是不是分泌口水就能暫時化解渴?其實那是因為有另外一個幻象告訴我們,前面有梅樹林有梅可吃,雖是幻象,可是聽到的人並不認為那是幻象,他真以為前面有梅樹林,有梅可吃。如果口渴,大家也都知道明明前面沒有梅樹林,嘴裡就不會產生口水了,這種情況下,如果要去面對幻、去看幻,那就不是一個單一的只從外相或從內相,或以內色、外色,用自我意識去看。因為用單一的方式看就很難去理解!所以佛法離不開因果關係、因緣法則,對於虛幻的問題如果捨棄了因果關係,你會說:這幻跟我有什麼關係?談幻幹什麼?

而佛法是每當你提出一個事物、一個道理或者一個問題時,先要探討其中的「為什麼」,這「為什麼」就是它的起因。如果起因是口渴,就會想到“渴”的問題,從渴去看問題。若捨棄了因果關係、因緣法則,就會變成口渴就口渴嘛,但為什麼會口渴?譬如軍隊在行走,剛好在沒有水的地方或者天氣很熱才口渴,為什麼要選在沒有水的地方?也許是為了訓練,那既然故意設置在一個沒有水的地方訓練,依重點而言不是在考驗你口渴的問題,但是每一個參與者一定會口渴,這其中的「為什麼」就不一樣了?

談「為什麼」只是一個起因,口渴是一個結果,怎麼去認識口渴的起因與結果相互之間的關係,也就是──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會口渴?原因就不止一個了,當然可能的結果也就不止一個,這要看所處時候的身份、地位、環境的不同,所以又涉及到種種的因緣法則,為什麼會造成口渴的?探討起來也許就會有一些問題發生,這就涉及到不只是一個因與果的關係了。好比運動流汗,說熱是因,口渴是一個果的話,那你還是會搞不清楚,為什麼?因為它還涉及到因緣法則的問題。談因緣法則與因果關係,比如剛剛說的行軍訓練,在一個沒有水的地方刻意的磨鍊,於因與果的關係就比較不重要了,為什麼?訓練的目的不是考驗你的口渴,其中的因緣法則就不相同!所以基於這種狀況,只談因果關係不談因緣法則;或者只談因緣法則不談因果關係,都很難去面對虛幻的問題。

談幻,為什麼說我們要面對?又為什麼說「幻就是道」?這「道」要從因果關係、因緣法則上去認識、去了解,才知道“道在那裡”;因為走在沒有水的地方而口渴,是各種不同的情況發生的。首先為什麼會在那種沒有水的地方作磨練?它涉及不同的問題,如果只以單一的觀點去看問題,於幻就不可能發現道在哪裡;必須從因果關係、因緣法則著手,才可以從幻顯現出道來,才說幻就是道!那為什麼「道不是幻」呢?還是要從因果、因緣去看;如果一個人走在沒有水喝的地方而口渴,至少可以發現很多;譬如他是一個旅遊者,或是一個經商者,又或者是隨軍隊在受訓,也有可能是發生什麼災難,所涉及的因果、因緣都不一樣,如果只認定某一個顯現出來的是道,於所說的幻都是如此,那就變成斷滅了。佛法不講斷滅,所以談因果,有不同的因與不同的果;同樣談因緣,是依於什麼樣的因,配合什麼樣的緣而發生問題。因此談因果是談彼此的關係,談因緣是相互之間的法則;如果只用一個因顯現一個果的方式,好比說口渴,口渴是因為這個地方沒有水,因果關係是沒有水,口渴,那又怎樣呢?口渴沒有水,沒有水才口渴,這是說不通的,為什麼說不通?你為什麼要待在那個沒有水的地方?這才是要討論的問題!

所以只談因果捨棄因緣,或者只談因緣捨棄因果,就會變成只是處在一個沒有水的地方而喊口渴,如此而已。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用佛法的道理方法去面對,可以說會很容易產生很多的「為什麼」,關係到什麼、涉及到什麼,彼此又可能產生一些什麼現象;所以依佛法而言,不能夠只談因為沒有水而口渴,必須要去探討彼此的因果關係、因緣法則,也就是佛教的方法與道理,依這些道理與方法去探討,而後思考以什麼方法去化解!再用一個最簡單的方式說:在沒有水的地方口渴,口渴又有不同的因果、不同的因緣;如果說在有水的地方,當然這個水就不一定是什麼水,好比在海上、在海裡,這時候不管你是浮游或者坐船,漂浮;感覺口渴,船上又沒有水,或者發生了什麼船難、人面臨危險掉在海裡,當然你沒有帶淡水,那時你說「口渴喝水就好」!行嗎?到處都是水,能不能說有水就能止渴,管它鹹、淡?所以若沒有實際經歷過,不從因果關係、因緣法則去認識,只認為口渴就喝水那是不妥的!這是待在水裡的一種情況,再看另一種狀況。譬如在游泳池,都是淡水啊,口渴了,是不是就喝游泳池裡面的水呢?一般幾乎都不敢喝,一定是離開游泳池去找水喝。可見要從不同的因果關係、不同的因緣法則,去探討不同或是相同的問題,才能夠從中發現什麼。

譬如為什麼說幻就是道?為什麼道裡面,道的本身不是幻?因為從幻可以顯現出道,而道絕不是幻!一旦從因果關係、因緣法則去認識、去了解之後,顯現的是道,就絕不會還存著幻,這就知道要用什麼觀念去面對幻了?既不可以執著也不可以否定它,還要依於道理顯現道,要這麼去建立觀念才能夠表現所謂的佛法與道!否則最多只是說口渴,喝水就好了,那法在哪裡?不錯啊!喝水就是法,如果我們一定要從中探討,同樣也可以發現法!但是那是世間的法還是覺悟的法?就有差別了!譬如口渴最好的方法是喝水,喝什麼水呢?我們曉得現在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水,礦泉水、蒸餾水,甚至於各種不同的果汁還有不同的水果,都可以化解渴,可見假使人家問到口渴最好的辦法是什麼?你不能只說喝水啊!喝什麼水?是不是一定要喝水才能止渴?這裡面涉及到的因果關係、因緣法則各有不同,

因此,口渴還得看自己的習慣性與本身的喜好,譬如蒸餾水都說是最乾淨的,可是也是最沒有營養的,還有口渴一定要喝水嗎?吃水果不也可以解渴?其他的罐頭飲料也都可以解渴啊;所以口渴了怎麼辦?喝水,喝什麼水?凡是能止渴的都可以!從裡面是不是可以發現它的因果關係、因緣法則?絕不是一個問題用一個單一的方式就完全解決了,否則是一種斷滅的現象;就好像「人死如燈滅」,其實人死了如果還有業,必須再來轉世投胎,那就並不表示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就等於說口渴,喝水就不渴了,問題就解決了,喝了水現在暫時解決口渴,是不是以後就不會再渴呢?如果喝了水就不渴了,就像我常講的:「你吃飯了沒有?」、「吃飽了!」、「你真的吃飽了嗎?」因為你只是說吃飽了,那就是說你再也不要吃了!等到餓了,還不是要再吃?這跟口渴是相同的道理,可以發現它的因果關係、因緣法則。

如果能把握這些觀念,才談得上是面對幻,去認識它、了解它,不執著又不能捨棄,建立這種觀念之後,還要有佛陀的道理方法,就是因果關係、因緣法則,這樣不管你面對任何幻境,幾乎都可以處理!

再舉一個例子來看虛幻問題,人常常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者一個表情而歡喜、難過,我們知道表情是眼睛所見到的,幾句話是你耳朵所聽到的,以自我而言肯定他的確有這種表情、有這種言語,是你親眼所見、親耳所聽,但這中間會不會發現虛幻的存在?以自我意識而言肯定就是如此,這是事實嘛!再舉一例:人家毀謗你,問你為什麼難過?「因為他毀謗我!」從這麼一個問題的發生去探討你為什麼難過?是因為人家毀謗你,你受不了,認為自己被冤枉了,委屈而難過,好像是事實,但是如果不用因果關係、因緣法則去面對,我說你連幻也不認識,反而把它當成事實。就像把燈吹熄了一樣。其實它還是虛幻,為什麼?毀謗,客觀來看它不是事實!它的內容不可靠、不可信!既然毀謗不是事實,那你為什麼要難過?假使繼續問「你為什麼難過?」,「他毀謗我!」、「他毀謗你什麼?」、「他說我是小偷,偷了人家的東西!」這不是又有事實了嗎?其中的事實就有兩個問題,講的人認為是事實,聽的人是不是也認為是事實呢?如果聽的人的確偷過東西,有小偷的行為,那就不叫毀謗了!是不是又有因果關係、又有因緣法則?如果你根本沒有偷過東西,也無法肯定你的確是一個小偷,還可以發現你自己肯定沒有,別人卻認定有,那就是一種誤會!而你能從誤會中又去發現為什麼別人會誤會你偷東西?如果完全不知道誤會在哪?講的人卻又有一些憑據認定你是如此,那才叫誤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