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16百法—心所有法十一

    “念”是意念的念。失念跟散亂一不小心會以為就是一個,其實失念是空亡,沒有內容;而散亂的本身是有內容的,只是這種內容很凌亂,二者不同的地方要分清楚!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71期2012年10月刊

現在繼續介紹唯識法相裡的百法,“心所有法”的隨煩惱;前面已談過懈怠、放逸,接著來談兩個名詞:一是“失念”,一是“散亂”,這兩個名詞稍不注意便會弄錯;先看失念,“失”是失去了什麼,“念”是意念的念。失念跟散亂一不小心會以為就是一個,其實失念是空亡,沒有內容;而散亂的本身是有內容的,只是這種內容很凌亂,二者不同的地方要分清楚!

我們先談失念,一個修行辦道的人,如果本身沒有佛陀的道理方法做基礎,最容易形成失念。譬如以聲聞乘跟菩薩乘來說,我們曉得聲聞乘是講離苦得樂,並沒有失念。但是有時候一般會認為聲聞乘是住空,其實不是的!他是於現實的苦不想再承受,希望趕快離苦得樂,就被當成以住空而為樂,其實是錯誤的!

菩薩乘呢?於苦而言是不以為苦,所以如果談空亡,是以意念的內涵來區別,意念裡面沒有內涵,就是一種空亡現象;為什麼會空亡?因為他把他的意念消失了。經典常講一心不亂、要制心一處,甚至講修行三昧,其實說的都是念的問題。所以念不可以失去,若失念就無行可修!問題的關鍵在,若對佛陀的道理方法沒有基礎,就會動不動就淪於空境,將什麼都空掉!像電視裡演的濟公和尚什麼都空空,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佛法不是用這種方式,認為把身口意和心都空掉,才是修行的境界,這是完全的錯誤!那就跟朽木、頑石一樣,因為朽木、頑石的本身就是沒有意念的內涵。

所以談失念不僅是在意念上的把握,意念的認識尤更重要!譬如說煩惱,其實是一種意念,菩提,還是一種意念,那就很容易理解了;若說空,要把煩惱空掉,成嗎?因為菩提是從煩惱中顯現的,若把煩惱空掉了,還有顯現菩提的機會嗎?所以用自我意識去解讀經典,或揣摩佛菩薩的修養,都是學佛本身對佛法太陌生,以致往往淪於空亡,反而將失念當成是一種境界。

對修行人而言,為什麼說“失念”是隨煩惱?舉一個例:是人都有欲望,所以少不了貪瞋癡,其實有欲望並不是罪過,但要看欲望的內容是什麼?其結果又是什麼而定。對於意念要進一步去認識,譬如欲望的生起,如果都是強烈的佔有,那的確是不好!可是也並不表示裡面就沒有道,如果認為意念不好就捨棄,那就無道可尋了!何妨想一想“不好”裡面的好在哪?如果只說不好就捨棄,那就是一種失念。同樣“好”也一樣!要從中去認識,思考;“不好”在哪裡?“好”又在哪裡?一味捨棄就是失念!就是空亡!學佛的人通常怕煩惱,一味追求菩提,但是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給我們一個菩提,相反的煩惱裡面才有菩提!如果只想空掉煩惱,害怕煩惱,那怎麼有機會顯現菩提?發現菩提呢?所以這失念要特別把握!

其次談“散亂”,散亂的本身以白話來說就是精神、意志不集中,也可以說散亂就是妄想、雜念。話說回來,以看電視來說,不管你看什麼樣的內容,如果你認為看電視就是浪費時間,不是一個學佛的人該有的行為,那並不表示你就不散亂!相反的,你一天到晚誦經、禮懺、持咒、念佛,那也不表示你就不散亂,為什麼?一切要看你的意念擺在什麼地方而定。譬如誦經,是不是專心在誦經?禮懺,是不是專心在禮懺?如果過程中一腦袋瓜子都是妄想雜念,那不就是散亂嗎!即使看電視,電視裡表現的是世俗的談情說愛或打鬥時,你認為這些就是不好,強調要提起正念,要好好修行;其實這時反而是修行的最好機會,為什麼?我們知道談情說愛是一種情色,一種欲,你從中間就可以去體會很多;至於打鬥,我們看電視裡的摔角、各種打鬥,想想那個參與摔角的,在擂台上被打得臉青鼻腫,甚至折骨、受內傷,他心甘情願,但若是在平常或是在家裡,誰敢碰他一下?就可以體會很多!

再看那些暴力、戰爭、打鬥片,在影劇裡看起來覺得好殘忍,其實人的世界本來就如此,如果人的世界沒有這些現象,何須還要佛法?佛法提出來的道理方法,就是針對世俗的缺失,要我們去認識它、瞭解它,怎麼樣使缺失愈來愈少,那才是佛法的目的!否則一味講求要莊嚴、清淨,對世俗的一切卻用否定、逃避的方式去面對,則還是散亂,因為你對那些現象已經有所畏懼了!若沒有看到、聽到還好,只要看到、聽到了,即使你平常有很多的修行,乃至有經典、咒語可以支撐,也是撐不住的,為什麼?因為你害怕那些!

其實散亂的本身,以妄想雜念而言,你必須面對它去認識、瞭解,甚至這還不夠,你還要有所發現,發現「其中有沒有道」?不能害怕它、逃避它,況且一個人也不可能遠離世界,要有本錢去面對,現實本來就是如此,否則談佛法、談唯識幹什麼?就是告訴我們要從認識瞭解中去發現什麼,才能夠識而後唯,會談這麼多隨煩惱,都是因為大家對道理方法陌生,對煩惱的形成會理所當然的害怕,所以才會隨著煩惱衍生很多的隨煩惱來,這都因學佛缺少正知正見之故,但什麼是正知正見?並不是說把佛陀的經典或名相或方法搬出來就是正知正見;你必須瞭解,如果這些都是菩提,那麼它能不能使現實都成為菩提呢?所謂菩提,一定是在煩惱甚至引發的隨煩惱中去認識、瞭解而有所發現,達到識而後唯─才是轉煩惱成菩提!否則你就是在煩惱、隨煩惱了!所以不要害怕散亂、逃避散亂,一定要面對它,當然面對就一定要有本錢,所以要懂得道理方法,這些道理方法就是佛陀所說的經典、名相的內涵。

我們常講「依教如法」,何謂「依教如法」?就是要依於佛陀所教,依於佛陀所說的方法;“教”可說是以理而言,“行門”就是法。至於以名相、法相而言,同樣有其法義;所以我常說,我們講了許多的經典文字、許多的名相、許多的道理,法在哪裡?若不能發現法,你就會陷在散亂之中而不自知!好比你要看一部佛經,往往有一些名詞與文句,的確找參考書都不容易找,這時你如果隨它去,你就不能融會貫通佛陀的道理方法了,一心想找資料,的確又會造成很多的煩惱、隨煩惱,那該怎麼辦?說“算了!學佛這麼麻煩”,可能就會造成這種後果了;而如果自己平常一邊就自修佛陀的道理方法,一邊又能親近到善知識,問題是不是就可迎刃而解?!所以我常說:學佛有三多──多看、多聽、多問!就是幫我們怎麼能在散亂中提起正念,制心一處,做到一心不亂!這就是對散亂應有的認識。

最後一個名詞──不正知;前面講過不正見,這裡又談不正知,究竟不正見與不正知有什麼差別?為什麼煩惱中談了五項不正見,這裡又提出一個不正知?而不正知又是隨煩惱?要瞭解,“不正知”的“知”是一種知識,知識經過整理、經過修養可以完成經驗。正見或者不正見,是依於根塵相觸發起來的意念,也就是所謂的意識,這種自我意識就是以自我去了別所完成的,往往是不正見!不正知呢?是進一步較深入的說法,不正見是屬於煩惱,而因煩惱引發的,由不正見才會產生不正知,為什麼?因為沒有確立正確深入的認識所致。舉一個例子:學生時代常會犯的毛病,好比早期有一段時間流行武俠小說,很多學生就拿課本的封面包著武俠小說上課,好像聚精會神在看課本,其實是在看武俠小說。以此事而論正知見,武俠小說不是歷史,說難聽點,本身就是胡說八道,對學生來說是一種不正見,可是什麼是不正知?那是因不正見而產生不正知,如果知道武俠小說與自己的課業、甚至前途事業一點關係都沒有,那就是正見了!當然如果他能深入地去面對武俠小說,就不會拿課本的封面包上武俠小說,否則,他的表現就是不正知。

再舉打餓七的例子,學佛的人經常會去體會「餓七」,如果本身不正見,不瞭解打餓七有方法──怎樣不傷害身體又可以達到餓七的目的,所以沒有建立起正見的表現無知就是不正知;有很多餓了三天、五天、六七天,甚至餓個十來天,就像現在流行所謂的絕食抗議,這哪是禁食啊!要知道禁食的目的一定有其方法,若不能夠建立正見,誤認為自己曾經打過餓七,可以十天不吃飯,這種表現就是不正知;可見不正知的來源是因為你不懂得什麼是打餓七,不知禁食應該是用什麼方式去做,這就是沒有建立起正見。再看所謂的苦行,很多人認為苦行就是住在山裡面自耕自食,沒有時間去修行辦道,其實苦行也只是一種體會,像打餓七、禁語一樣,把它當成一種修行,藉著過程做一番磨練;但如果是躲到山裡面開山、生產、養活自己,那不叫做苦行,那只是捨棄出家的身分做農夫,如此而已!如果以住山來講,經典通常講“蘭若處”,什麼叫蘭若處?就是清靜的地方。其實清靜的地方也不只限在山裡,其實經常住阿蘭練若的都是一些苦行者,想去體驗那一種苦;因為在寺院裡衣食住行都不要你操心,一旦自己單獨住,衣食住行都要自己來,所以是面對苦行的體驗;講不正知,是因為他沒有深入去認識,不正知的來源就是因不正見而生起的,所以才會叫它隨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