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十三集(上)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

這一段經文是問問題,問菩薩怎麼去修行?有什麼樣的順序?要經過什麼樣的過程?這是提問的一種方式,沒有太多可以解釋的,我們再看下面的經文:

「 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

 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

 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 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 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這段經文的重點在哪裡?一是思惟,二是住持的問題,問要怎麼樣去思惟?怎麼樣去住持?先談談思惟:如果說思惟就是奢摩他也可以,或說三摩地也可以,或者講三昧也可以,這都關係到思惟。當然,依梵文有不同的翻譯上的認知,譬如三昧是正受,三摩地則是總持,因此不要用這種方式看;其實這些名相的法義都關係到思惟,好像禪一樣;禪就是一種思惟,所以把禪翻成比較容易把握的意境,那就是“靜靜的思考”;"禪那"有一義是思惟修,還是思惟。那麼究竟思惟怎麼解釋?先從名相上看,思惟就是意念加心念所完成,五蘊中的想蘊就是思惟。我們先認識意念是怎麼產生的?這關係到根與塵的相應,再由意根轉變為法,五根與五塵尚為色塵,是一個對法,必須要意根參與生起作用,前面的五根跟五塵打交道才有法塵的顯現,但是法塵並沒有生起作用,必須進入五蘊,從意念進入到所謂的心念,換句話說,心念跟意念兩者發生關係後,才完成五蘊的想蘊。

所以意根跟前面的五根、五塵打交道產生法,五根與五塵打交道那是一種對法,是色塵,於法尚未有關係;色塵之後,意根進入才有法的形成,這是屬於意念的部分。再從意念進入到我,通常說"心即是我"或"我即是心",也就是意念相應於心,才形成色法,所以是意念與心念的完成,之後的五蘊才顯現出想蘊來,以單一的來說意念是色塵,心念是法塵,而心念還只是一個概念而已,一定要跟我相應,也就是外面有了色法,才有色蘊的形成,受蘊的形成是來自感受所起,有感受才知道色法,能起變化,生作用,可是這變化作用必須要進入想,所以我才不談色蘊跟受蘊,只談意念跟心念完成的就是想蘊,道理就在這裡。

可以說,思惟是意念到心念完成想蘊,想的本身就稱之為"思惟"的話,這是有變化、有作用的一個階段。因為前面的色塵到法塵並沒有作用,而要有作用必須起變化;舉一個例子:汽車是以各種物質做成各種零件才組合成的,汽車稱之為法塵的話,那些零件就是色塵,為什麼?繼續談下去就會了解,物質體造成了零件,但是零件並不代表是汽車。譬如一個螺絲、引擎、離合器或一個車箱,車箱只是幾塊金屬或塑膠組合成的,再看這些零件的本身是色塵,組合完成一部汽車就有了"法" ,稱之為法塵。那為什麼還涉及塵呢?因為它還是物質體完成的現象,如果稱之為法就叫做汽車,可是這汽車只是一個法塵,什麼時候才顯現色法呢?當把電門打開、加油、拉離合器、然後拉剎車、拉排擋,一系列動作全部出來,加上那個我都叫做色法。可是這個色法只能說有變化,並不能產生作用,因為只是原來的物質體組合成為汽車,它的功能開始產生變化而已!這些變化又涉及到前面的法塵跟色塵,所以相互之間都有關聯。

剛才說汽車本身生起變化,那作用呢?就要了解汽車是幹什麼用的?當然是供乘坐、載貨用,但是這裡談作用不是這些,而是使所有的機件配備產生變化,然後讓車子轉動才是作用!可見即使有了色法,車子不能走動有什麼用?所以起變化、產生作用是憑靠許多東西而完成,車子能動就是汽車的作用完成了,我們拿汽車做什麼用那又涉及到另外的問題,什麼樣的汽車做什麼用,可是也不一定!這涉及到因果關係、因緣法則。我們說貨車可以載貨難道就不能載人嗎?現在有一種貨車專門載豬、牛、羊,甚至還有載鴿子、雞、鴨,你能說這是一部豬車、羊車或牛車嗎?它還是汽車,只是有不同的作用。但是其基本作用還是在於要能夠動,如果不能動就用不上它;可見因變化而生作用,是因色蘊形成才會有感受,繼而感受起變化,産生作用,即是想的作用,“想”的作用就是思惟。

剛才說汽車要能動才完成它的作用,產生作用必須要起變化,有很多不同的組件構成汽車的轉動,這就是變化!如果說汽車的作用是載貨、載人,那不是因變化而生起的作用。汽車能幹什麼?汽車有不同的汽車,公共汽車、大巴士、大貨車、卡車、小轎車,甚至還有跑車、賽車,如果只是談汽車的種類就完成了五蘊,從色蘊的形成到感受、然後到想,最後有所行為所完成的結果,這是一個思惟的完成。汽車載什麼?那又是另外一個思惟。可見任何一個思惟還是從緣起到過程到結束,就是一個五蘊的變化作用,從色、受、想、行一直到識,識就是一個思惟的完成。

為什麼要談思惟?因為思惟一不小心就成了妄想雜念;佛法談正思惟,雖然妄想雜念也是思惟,但不是正思惟,我們也不要說佛法的才叫做正,如何是正?譬如汽車,我們不談它怎麼構成的,又怎麼起變化、生作用,只要買一部車來代步,為了方便,這是正思惟沒錯,至於要買什麼樣的車則是另外一個思惟了;像進口車賓士這一類的車動輒幾百萬,如果不考量自己具備的條件,不顧一切去買一部很高貴的進口車,花幾百萬買來了,第一期頭期款付得起,以後怎麼辦?假使薪水階級又沒有別的收入,一個月領十萬好了,一年只有一百二十萬,而一部進口車可能兩三百萬遠超過你的能力,奢想於此那就不是正思惟了。即使剛好一百二十萬還不是正思惟,為什麼?你一年一百二十萬收入所得,全部都買車了,以後的三百六十幾天,衣、食、住怎麼辦?何況還有其他的消費比方娛樂呢?

可見這一些都不是正思惟,正思惟是量力而為,除了衣、食、住本身都已考量,剩下的買車這是不是正思惟?也還不可靠,為什麼?萬一生病了怎麼辦?雖然有健保,但是補助有一定的項目,超出了那些項目還是要花錢。可見這種思惟雖正還不一定完整,涉及到對自己的認識多少?如果對自己都搞不清楚,就是妄想、就是雜念,那不是正思惟!即使表面看起來是正思惟,還得分析有沒有缺陷與傷害性。思惟人人都會,妄想雜念是不正當的思惟,也要能去把握,而最難把握的是自以為是的正思惟,人常會用自己有限的知識經驗去衡量作為,其實還有那些知識經驗不夠,所沒顧慮到的仍會產生缺失與傷害;真正談“正”,的確無法做到百分之一百沒有缺失與傷害,但至少能做到不傷害別人,自己受的傷害可以減到最低,這才可以稱為正思惟,只是並不一定是完整的。

談思惟事實上還關係到另外一個名詞"住持",如果不能把"住持"兩個字搞清楚,正思惟就建立不起來,怎麼說呢?寺院裡的負責人不就叫住持嗎?其實在寺院"住持"是一個職務,在這裡它關係到法,所以就要了解"住持"":住"是長久性的存在現象,不一定是三年、兩年,五年、十年也不一定,只是看起來比較長久而已。"持"是一種操作或者是主動性的領導與管理。"持"是一種行為,以世俗來講,家庭主婦持家也是"持",出家人從事大寮香積工作也是一種行持,都有他的行為,其他知客部門、維那部門都有不同的行為都叫"持"。

一定要搞清楚“住持”兩字,有時還誤把人字旁去掉變成"主持",那是不對的!關於這個名相的解釋,經典上幾乎沒有談到“主”。所以"住"是一種存在的現象,"持"是行為,這種行為存在於某一個團體某一個環境與範圍,不只涉及某一個人,而是涉及每一個人的我,才說是一種存在的現象,表現的行為。如果不能理解"住持"而談正思惟,結果都是妄想雜念,因為存在的現象有偏差的、有正當的、也有必然的這種行為,是可以調整的。

所以存在的現象可以改變,行為也可以改變,因為關係到思惟,思惟是可以改變、調理的。如果"住持"只是擺在寺院方丈和尚叫住持,以名詞而言並不能說錯,因為以寺院的住持而言,常住在寺院從事他的工作那也叫"住持",但是法義上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所謂存在的現象,世間法是一種存在的現象,不可能逃避與否定,既然不能逃避與否定,是一種存在的現象,那要用什麼樣的行為去面對、掌控,這就需要靠思惟,如果都是妄想,表現的就會不實在,如果是雜念,則是亂七八糟。談正思惟如果捨了"住持",也就是存在的現象,而抱著否定、排斥、遠離的態度,那確實是不可能的。

因為依於存在的現象才引發思惟,才有行為的表現,不管行為的開始與過程都涉及到自己思惟的調整、變化,因此捨棄了住持是沒有辦法顯現正思惟,道理就在乎不去調整而用直覺的方式,以自我的意識去看問題,就認定如此。這一種現象就是沒有修行!因為思惟的本身是一種內在的行為力量,具有這內在的行為力量是因為曾經收集了很多知識經驗,做了一些修養,可以控制與把握自己的身口意行為,當然表現出來的是好,思惟就是正,否則跟世俗人一樣那就是妄想雜念。

再舉一個例子:佛法談布施功德,布施是正當的行為;功德是行為以後的結果,但是須正當的布施它的結果才是真正的功德。現實裡有以下的存在的現象,也是我常舉的例子:走在街上看到角落裡有一個人蹲著,全身發抖甚至臉上蒼白,還流著眼淚、鼻涕,看起來非常可憐。如果你是一個行善的人可能會去布施,給一點錢幫助他,完成布施的行為,也得到那個人的感激。但是你不知道他拿了錢以後到底去幹什麼?因為你沒有這方面的知識經驗與修養,只當他生病然後給他錢,所以雖有布施的行為結果卻不是功德。

因為有可能是位吸毒者,毒癮犯了沒有錢買毒品。看起來好像是正思惟,事實上完全錯了!你沒有知識經驗當然無法分別事情的狀況。如果沒有知識經驗又遇到這種事,該用什麼方式面對這存在的現象?就要提起正思惟了,還是可以為他做一些什麼。比如真正生病了可以問他:你是不是病了?有需要的話我就送到醫院去。如果是一個吸毒的人一定說:不要麻煩你!你只要給我一點錢我自己會去看病。絕不能聽他的,得好好思考一下,既然生病送到醫院應該求之不得,或者幫他叫個計程車,結果如何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正生病需要幫助,你若是達到助人的目的,當然就有功德。

可見存在的現象引發思惟,但不一定是正思惟,說不定只是雜念、妄想,所以談正思惟絕不能自以為是,世間常存在著現象,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有對、有不對的,都有什麼樣的問題存在。思惟如果捨棄"住持",捨棄了存在的現象,不把存在的現象搞清楚,不再多加思惟而立刻去行,以五蘊而言就是色受想行識一氣呵成。因此談正思惟,如果能從住持上把持存在的現象,思考後再去做,就涉及我講的五蘊的「想行之間要建立起間隔」的修養問題。就是怎樣運用間隔使原有的“想”轉變為“非想”,甚至達到“非非想”的境界,就可以發現思惟跟住持的關係原來是如此。但是這樣做是不是就懂得道理可以下手了?經文中佛陀還提了許多,我們再繼續看,問了這些問題要怎麼樣去思惟、怎樣去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