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26-心不相應行法(七)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還是談百法裡的心不相應行法,前面談了不少,現在談的是“勢速”。“勢”,講勢力或趨勢;“速”就是速度,當然談到速度就涉及到快、慢的問題,為什麼要談這些?舉一個例子可以幫助瞭解“勢速”:比方我們的教育,一般六歲或七歲開始就要唸小學,唸六年,然後唸國中,接著高中,然而有一年的大專聯考,有一個小孩十二歲就考上台大,這是一個正常的教育時間跟這個小孩本身所具備學養的內涵,形成了一個勢速的問題。“勢”是力量,“速”是一種時間,依於某這種力量於時間上去認識問題,常常會把「勢力」放在一起,譬如權勢、財勢等,而權勢、財勢會涉及到名位,於是就有它的力量;當然學有專長也會成為一種勢力,乃至社會上所謂的江湖勢力等等,這些涉及勢的本身要具備一種力量,才能夠顯現出來,只不過勢力的表現,於時間上它是有所差別的,這是名相上的認識。真正的認知還得從法相來看,當然要依於人的生命來看,試問一個人的生命究竟,如果說我

擁有生命,其究竟之“力”在哪裡?其實生命的力量就在於身體的健康與不健康。健康與不健康於時間而言是個不定時,有的人很快就生病,有的人能維持很久的健康,慢慢累積才會生病。

有句俗話說“好漢就怕病來磨”,就是一種勢速。所謂好漢一定是身體很健康,當然成為好漢,一定有他的“勢”,此勢力能維持多久?也就是他的健康能維持多久?就是一種“勢速”;當然也不能用這種方式去了別解脫的問題、生死的問題,就以人命長短的問題來說,有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的話,意謂早晨聞道,夕死無憾,但在唯識學裡,畢竟尚未完整表現出勢力,為什麼?因為聞道並不是成道,佛法絕不會用這種方式來看,應該是朝聞道如果夕死了就很“可惜”,不是“可以”。

佛法講的是“究竟解脫”,於生要能不再生,當然就不會再受死,所以談勢力以人命而言,不是有一句話“人命在幾間”嗎?一般也提出很多說法,最後是多長的時間呢?以生命之勢力而言,其速度就在一呼吸之間;只要一口氣吸進去吐不出來,或是一口氣吐出回不過氣來,就是不能再吸氣了,生命就結束了。所以有時生病住醫院,醫生說這個人的生命力很強,存活率有百分之多少;或說那個人的生命力很弱,能夠維持的生命有多少?這就是一種勢速;當然反應到修養上也可以看出來,而修養就關係到精進跟懈怠的問題。

所謂精進,絕不是一天八小時,天天都在做什麼或做多少就叫做精進,還要瞭解本身的精神力量,究竟能精進到什麼程度?!好比“三天打魚,十天曬網”,如果是這種精進不當,勢力不足的話,那就不能經常維持,也就很容易造成懈怠。剛剛說“勢”是勢力、“速”是時間,從精進上可以看出來,其實從懈怠也可以。譬如精進本身要具備勢力才能維護時間的長短,其實以懈怠來講也是這樣,為什麼?因為懈怠的勢力也關係到時間,而人在精進的時刻也會有懈怠,當然在懈怠的時刻還有一份道心的話,就會恢復精進,差別在於勢弱就會敗,勢旺就會成為力量,這力量就是勝的力量,也就是精進的力量,就不是懈怠的力量。所以談精進也不能捨棄懈怠的問題,因為捨棄了懈怠而談精進,那叫勇往直前,要“勇往直前”你有多少本錢?如果說休息一下就叫做懈怠也未嘗不可,事實上休息一下並不肯定就是懈怠,而是從勢力的成份可以確定是什麼,勢力的成份是精進就是精進,你是在這個時間範圍之內都是精進,也並不表示所有的時間你都精進,你總還有別的事要做,但不能說做別的事情就叫懈怠。所以常常有很多學佛的人搞錯了方向,問題就發生在這上面!

就以出家而言,待在廟裡領一份職務、工作,就認為浪費時間,其實有沒有想過?如果自己住,難道每一天的時間都屬於你的?事實上也是要做別的事,要吃飯、要清洗、要整理環境,同樣要按照正常的作業的功課來做,那什麼才是精進?什麼時候就不精進?我常說以在家而言,每一天能夠提起五分鐘的正念,我認為就是一個大修行人,出家的如果每一天能夠提起十五分鐘的正念,就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出家人。這十五分鐘還不是連貫性的,假使以在家來講,每一天五分鐘,分成五次好了,在任何的一分鐘中間完全沒有妄想雜念,就很不錯!同樣,出家的在每一分鐘中間,沒有妄想雜念也是難,為什麼說在家五分鐘,出家十五分鐘?因為以學佛的時間來講,在家人還有其他的工作的環境,需要更多的時間,所以說在家五分鐘;為什麼說出家十五分鐘,畢竟寺院裡的時間作務都是一定的,沒有太大的變化,可以把握的時間更多。

當然這還不叫精進,真正的精進是什麼?譬如每一天假使是出家人來講有十五分鐘,把這十五分鐘分成上、中、下午三段,若都能維持個五分鐘的時間沒有妄想雜念,那就是精進;只不過不是一天,而是經常性的一輩子都能做到,那即使你還要去做別的,都不叫懈怠。所以在禪門中有一句話,在唯識學也用得上,就是「吃飯的時候就吃飯,工作的時候就工作,該睡覺就睡覺」,其實這也是在法相上經過了別之後,顯現出的一個肯定,不要把精進用一種什麼都不幹了的方式看待,好像一天到晚“用功”就叫做精進,畢竟你有多少勢力維持這種時間性?談勢力是用這種方式來說。

其次看“次第”,這次第並不是順序,“次”如果以現代名詞來講就是層次,“第”是前後,“次第”就是有層次、有前後,能夠把握這個就知道次第是什麼。譬如有一本論典叫做《菩提次第論》或叫做《菩提次第論》,裡面所說的,其實從菩提上就可以發現什麼叫做次第?事實上真正所談的還是關係“業與道”的問題。如果因業而顯業果,因道而顯道果,這還不是能把握的,事實上也沒有次第,那為什麼要談次第?這裡談次第有一個基本的原因,就是以什麼樣的身分,現在在做什麼來談次第。譬如學佛有在家的、出家的,如果在家人,我常說在家學佛不可以把學佛當成職業,應該是副業,為什麼?因為你有你的權利、責任與義務,關係到家人要生活的很多現實問題,如果把學佛當成職業,就沒有辦法做到你的權利、責任、義務,這就是次第之認識。

所以在家學佛不可以把學佛當職業,要當副業;譬如假日、早晚的時間,你能不浪費,還能多珍惜善用,這就是一種次第,如果搞混了就沒有次第。很多人修淨土的時時刻刻都在念佛,而且認為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這都沒錯!以前曾經講過一個笑話,我說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亂是對的,但是時時刻刻都要念佛,假使在廚房煮飯弄菜,拿著刀切菜,這時念佛就是有嘴沒有心,如果嘴裡唸佛沒有心,表示還是有口無心的念佛,而如果心口相應的話,說不定切的不是菜而是指頭,這就是不分次第。如果真知道次第,那切菜的時候就專心切菜,念佛的時候才一心念佛,絕不可以說什麼時候都念佛,的確必須要瞭解它的次第,不可以搞混了!

剛說在家不要把學佛當職業,那出家了,肯定學佛就是職業,為什麼?因為住在寺院,既出家了,已離開世俗的一些權利、義務、責任,生命已經轉向了,原來面對的只是小小的家庭,一旦出家了,你的對象就沒有一定,但你千萬不要誤解,我一出家了,我的對象就是所有的眾生,那就太誇大了!是說不一定的眾生,不可能是所有的眾生,因為你還沒有那麼大的本事,這就可以發現次第的本身,如果搞不清楚,就不可能瞭解;這就是為什麼是屬心不相應行法,因為把什麼事情都搞亂了,最後什麼都沒有了!但是有一個問題,試舉例來說讓大家思考一下:

譬如說念佛,當要睡覺的時候,還在心裡默念,一直念,念到睡著了,請問這個次第究竟有沒有搞混?!當清醒的時候,念佛是有其次第,為什麼?因為要睡覺,是要休息了,打算休息表示沒有別的事了,這個時候念佛當然是有次第,可是你念…念到睡著了,這跟念佛就沒有關係了,因為你本來就準備要睡覺,所以不會造成混亂,但是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之下稱為心不相應行?因為開頭是念佛,但是你的目的並不是念佛,目的是睡覺,可見它還是不相應行。

剛剛說次第的本身是有層次,而且有前後,如果能把握這個原則,的確真正是「十字街頭好參禪」,為什麼?你看在十字街頭,人來車往那麼混亂的環境,如果能把握:過馬路就小心過馬路,不可以念佛、持咒、修行辦道,而如果特地選在十字路口這種環境去修行辦道,一定是有意選在那種混亂的環境去訓練、磨練自己,看怎麼樣能夠靜下來?這裡面還是有次第,為什麼這種情況之下還是心不相應行?一定要瞭解,這只是體驗,絕不是道,所以於心還是不相應行!也可以說你在十字街頭去參禪,並不能了生脫死,因為這不是一下子或是多久的時間就能完成的,我常說學佛是一輩子的事,所以一定要知道次第,“次”是層次,“第”是前後,能夠注意層次、前後,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不要搞混了,就是次第。

但是也不要認為這就是肯定的,於心,其實在行為上,心與行還是不相應,要瞭解一個大前提,凡事不是一蹴而成,不要認為這就合乎層次、有前後,就是一種次第,次第究竟是幹什麼?這是告訴我們每一個人在每一天當中,所過的日子、所關係到的人與事的問題,要有次第,但是絕不能依賴,這就是一個大前提。依於學佛而言,不管學什麼都要有次第,但是學什麼有次第並不表示於心、於行為,就是一個決定的相應,還是不相應!因為心與行在某一些環境中,幾乎很難把握!即使所謂修禪定,入定了,其實心與行還是不相應,為什麼?若說“入定了”,可否告訴我那是個什麼境界?是行為境界?還是你的自心境界?它還是不相應行!所以要能知道次第是有其層次、有其前後,只是說當你正在做什麼的時刻,不能把它當成這就是整體,而於整體而言,的確心與行往往還是不相應行,這一段講次第,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