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開示-四無量(上)

“四無量心”這名稱應該大家都很熟悉,“慈、悲、喜、捨”,通常“慈、悲、捨”大家比較容易瞭解,“喜”就比較不容易把握,我們現在一個一個來介紹。“四無量心”,以一般學佛來講,就是談“慈悲喜捨”,一旦修行菩薩道,地位提昇了,到什麼位?就是入位了,或者是證位了,那是四地以上,要成為“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要加一個“大”字;如果是八地以上的菩薩以及佛位呢?慈悲喜捨才可以稱得上“無量”。所以慈悲喜捨有三個階段,一般的慈悲喜捨是有限的,到達菩薩四地以上,那是提昇了,所以稱為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八地以上的菩薩以至到佛,那是無量。這個順序,從修養慢慢提昇,他所表現的「無量心」或者講「慈悲喜捨」,其實都是以度眾生、幫助眾生要付出的條件來說的!

“慈”跟“悲”一般合在一起說,就是「拔苦與樂」,慈心就是拔除眾生之苦,悲心就是給予眾生快樂。聽起來好像很容易,可是先必須要瞭解,“慈”跟“悲”怎麼樣成就?因為這都是從修養功德而完成的,沒有修養功德我們談慈悲喜捨,往往就會鬧笑話。記得在五十幾年的時候,我到各地方去介紹佛法,我們曉得在台灣有一個現象,弘法的人弘法完了人家都會供養,那收到的供養紅包,我就會買一些出家人可能用得著的,譬如說日用品、或者吃的點心餅乾之類的,我會把這些紅包全部去買這些給常住大家分,我講的常住是我在某一個寺院的常住,就是在哪一個寺院弘法,那種環境;通常那些常住都會講一句話:「法師你好慈悲」、「你很慈悲」…,好像給他們一點日用品,給他們一些點心餅乾,就是「很慈悲」;這對慈悲的看法可說完全錯誤,慈悲不是這個意思。“慈悲、喜捨”,真正它的重點,或者說它的大前提,應該放在生死大事上面,關係到生死,或者解脫。

我要提醒各位,“解脫”不是死,就好像“解脫、涅槃”,很多人把它當成死?那是很悲哀的事情!其實解脫是,一個問題產生了,把它化解掉,就是解脫。涅槃也不是死,我們有很多人,學佛的人死了,說他「涅槃了」;佛教界也常常有很多這麼的笑話!“解脫”,是一個問題發生,我們把它化解掉、不存在了,就是一種解脫。譬如你有煩惱,煩惱起來了,怎麼樣去面對煩惱?能夠探討它,能夠發現它,能夠化解這個煩惱,那就是一個解脫!所以我們說解脫,有一般問題的解脫,也有所謂的生跟死的解脫,涅槃呢?是究竟解脫之後,所得到的一個境界。什麼是“究竟解脫”呢?就是沒有任何問題了,他的生與死的大事都圓滿了,業清淨了,道也不需要了,這個就叫做究竟解脫,它完成的境界稱之為涅槃。

有個名詞我解釋一下──“般涅槃”,般是入的意思,進入到涅槃的境界。很多學佛的甚至於法師,寫文章來個「入般涅槃」;各位看看「入般涅槃」就變成什麼?「入入涅槃」或者是「般般涅槃」了,這都是對梵文不瞭解,用自己的方式去想的!“般涅槃”,“般”就是“入”,就是進入到這種境界。涅槃有兩種現象:一種是“有餘”、一種是“無餘”。什麼是“有餘”?以一個修行辦道的人,如果成就了阿羅漢,阿羅漢的完成還是個有餘涅槃,為什麼?因為阿羅漢他還具有微細惑,要完成到菩薩七地,菩薩完成七地進入八地了,那就是無餘涅槃;那佛呢?其實談涅槃,還有一個名詞叫做“大涅槃”,“大涅槃”就是菩薩九地、十地、佛的成就──圓滿的境界。

此外涅槃的解釋有很多,如果知道涅槃有那麼多的含義,你就不會把它當成死了。涅槃有不生的意思、有不滅的意思、有寂靜的意思、還有不來去的意思,包含的意思很多,最簡單的說法,涅槃它的境界是個什麼樣子呢?是一個寂靜的樣子,就是寂寞的境界,它也沒有生的現象、也沒有滅的現象了,如果以究竟解脫而言,是到達菩薩八地以及佛的果位,所以解脫不是死、涅槃不是死。

  要做到慈悲喜捨,你必須要有修養,有修養必須要有成就,你如果沒有修養功德,修養沒有成就,肯定的說,就談不上涅槃,最多你的過程,有完成某一些階段的解脫,如此而已。

  剛剛說到慈悲,慈是拔苦,悲是與樂,拔誰的苦?給與誰樂?當然是指眾生──已學佛的人以及未學佛的人。為什麼談慈悲要談拔苦與樂?因為一個修行佛法的人,他本身能走上菩提道,就已經至少知道了:來到這個世界,是來承受業報的,承受業報的過程中間,就必須去面對很多的痛苦,譬如說生老病死這些。也就因為人帶著業而來,來受報,就必定會面對很多的苦要去承受,你想逃避都逃避不了;所以,四無量心不是對自己,是對眾生的一種付出,那你想,要對眾生付出,給與他利樂,你當然必須要具有修養的功德。 

剛剛提到,四無量心──慈悲喜捨有一般普通的,還有菩薩四地以上的,以及菩薩八地以上的,這就關係到修養功德的不同。舉個例子比較容易瞭解,一般說“隨喜功德”,當遇著有什麼事,身上所擁有的有限,就是用一種隨喜的心來付出、來幫助別人,這是以物質來說,當然如果身上什麼都沒有,至少在精神上也可以給與人家鼓勵、安撫,這都是一些慈悲喜捨的行為,這是一般性的。但可以發現,你必須要自己擁有你才能付出,絕不是說,譬如現在有一個什麼事需要幫助人家,你說「請大家都拿一點錢來,然後我拿這個錢去幫人家解決問題」,認為這就是一種修養功德,這不是修養功德!一定要你自己擁有,把你自己擁有的來付出,去幫助別人。

所以我常說,所謂慈善事業,通常要到達功德的目的,必須要自己擁有,當然從事慈善事業也有它的功德,可是這種功德,並不一定是你付出多少,可以得到多少這種功德的福報,因為你必須要有付出,幫助到人家,人家才可以得到利樂。我們在台灣,常常誤解所謂慈悲的問題,以為慈悲就是慈善事業;我剛說過,一定要關係到生死的問題。譬如說生、老、病、死,談到拔苦,還有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還有五蘊方面的,就是說一個人潛在的一些煩惱。

  佛教經典裡面很多道理方法,以前跟大家講過,有佛教、有佛學、有佛法,為什麼說有這一些?佛教就佛教嘛…其實佛教只是一種宗教型態,佛學,就是宗教的一些內容,這都是在理論上跟形式上的一些東西,真正佛教裡面的佛法,那才能夠了生脫死,才能夠真正得到所謂的饒益性。

以慈悲而言,我剛說,慈悲喜捨都是關係到生與死的問題,我們談生的問題,“生”,就是人活著的時候,有各種不同的苦,在那裡承受他的業報。你如果面對這些環境,面對眾生,你去行你的慈心、悲心、喜心、捨心的話,那就是我剛說的,你必須要具備修養功德的理由。談慈悲比較容易把握,「把人家的痛苦化解掉,讓人得到快樂」,這就是慈悲。捨,當然我們從物質上、從精神上,都能做到完全不保留的去幫助別人;喜呢?究竟說什麼?喜心並不是說,「看到人家的生跟死很歡喜」?不是這麼說的;「喜是以慈悲為基礎,用歡喜心而付出,這個付出就是捨」!以慈悲為基礎,要以歡喜心而付出,才談得上慈悲喜捨。隨喜功德的喜,那是一個少分的行為,因為喜必須要以慈悲為基礎,也就是能夠拔苦、能夠給與快樂或者利樂。

如果從解脫上面去看,解脫就是化解的一些道理方法,或者叫解脫的道理方法,這些方法可以幫人家化解問題。因問題會形成障礙,障礙我們修行辦道,使我們的道心不能延續、不能恆久、不順利,會產生很多的障礙,要能夠幫他去排除。我舉個例子你們思考一下,排除障礙的問題:有個人,普通的人他出家了,出家之前是很盲從,有的是看了寺院很莊嚴、寺院都有佛、寺院的出家人都很清淨,這種環境很好;有的是一生多病,「大概出家以後我的病就沒有了」;更有的呢?是在事業上失敗了,或者工作上遭到挫折,都是世間的一些跟你的生死有關係而發生的問題;不管什麼原因出家的,一旦出家了,發現跟你原來看到的、想到的完全不同,就會產生一種什麼心態啊?「原來出家不是我想的那樣」!就像我們出家的,要有三刀六臂,什麼都要做;「原來我看到出家的,好像什麼都不要做,那我出家了還要做,我何必出家呢」?就會反悔…如果這個出家的有這種想法,就表示他出家前沒有經過相當的體認。像目前佛教界講究“志工”,或者我們叫“義工”,就是志願到寺院去做一些義務工作,沒有酬勞的,你如果有這種經歷的話,那出家以後的想法、感受,就不會一樣。這問題在哪裡?就是你對出家究竟認識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