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十九集

    「好的有其不好,不好的也有其好!」學佛能覺悟到這一個問題,妙就妙在那個"不"字!「善,有其不善;惡,有其不惡」!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87期2014年4月刊

經文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

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

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

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

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恒河沙諸佛世界,

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

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

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

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

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繼續介紹圓覺之道,這一段經文的主題是:一個修學佛法的人要怎樣面對法,建立起對法的觀念?通常一個走在學佛修行道路上的人,剛開始是怎樣對這個我有所認識,而後讓這個我愈來愈清淨、愈來愈莊嚴。當然必須要依賴法才能清淨、莊嚴。前面談了很多法的問題,這一段經文的主題就是教我們怎樣去面對法才是正確的;怎麼樣去把握法才是可靠的;怎麼樣去運用法而達到目的才是可信的;那就一定要建立法的觀念!所以看《圓覺經》的經文,總感覺好像很多言語帶一些矛盾。譬如:不執著於法,但是又不能捨棄法。

談到法,關係到經典上所提出來的一些道理方法,譬如談涅槃,修行終究的目的是涅槃,但是又不能執著涅槃;在修學過程中,戒律是基礎學,既然戒律是基礎學,經文上又談到什麼?談到不要只是用恭敬心去對待戒律,所謂“不敬持戒”這句話,不是說不要尊敬持戒者,而是對戒不要只是用尊敬心去對待,必須要以修持的實務的方式去做。這些經文我不做太多解釋,還是把整段經文的法要做概念上的認知。

首先看法的形成,在前面也介紹過,是關係到道理、事物;因為道理可以說明事物,因為什麼事物而能顯現出道理,這一種現象就稱之為法。很多人講到“法”,就以為只是釋迦牟尼佛說的才叫做法,其實法”在梵文中的音譯是“達摩耶”或者“達摩”,是什麼意思?如果以"達摩"這個梵文意思來講,是說於道理有其道理;於事物,必須相應於因果關係與因緣法則而發起的,絕不是說事先有一個道理擺在那裡,而我們用事物與道理之間一個交錯的方式去看,又是一種什麼現象?佛陀說的道理方法就是法,沒有錯!但是這些法是做什麼用的?就涉及到因為有事物的問題,這些問題本來是一種存在的現象,但是這些事物什麼時候成為問題?什麼時候不是問題?如果不是問題的時候,這些事物它是存在的,可是要法也沒有用!必須是這些事物已經成為問題了,才需要有道理怎樣去認識它、了解它,這是一個必須要把握住的原理、原則。我們經常會誤會佛陀說法,好像佛法就在經典裡,那就是出世的道理,事物好像就只在世間。其實用這種觀念去看問題,不是一個學佛者能夠用得上力、能夠把握得住的,為什麼?就是只在文字上看佛法,而文字上是看不出佛法來的!也就是佛陀說的道理方法,必須涉及到事物,沒有事物的發生成為問題,佛陀說的道理方法也沒有用。所以要運用佛法融合在現實生活裡,運用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道理方法,為什麼要融合在現實生活裡?因為人活在現實生活裡,關係到許多事物而產生問題,要先建立這種佛法的觀念去看問題。

所以從中可以發現佛陀說的道理方法,是關係到世間的事物產生了問題。從世間的來說同樣也可稱之為法,因為世間也有其道理與方法;只是這些道理方法對事物的認識、了解,即使能有所突破,都是有限的,是相對的,因為只是從正面的選擇而去排斥負面的。譬如說對與錯,往往就認為錯的不好,對的才好,善與惡呢?當然惡的不好,就選擇善;但是對也好、善也好,是屬於正面的,而那些錯的,與惡的,是屬於負面的,世間法總是依於人能接受的能力去分別,而人能接受的情況又不相同,面對問題的能力不同,產生的認知也就不相同。往往人能接受的主題,除了正面的多數人能接受,負面的還是有許多的人也能接受。通常說世間的法不完美,有缺失,問題就出在這上面,問題在哪裡?「善的是好的,對的是好的」這大部份人都能接受,但是錯的、惡的呢?並不表示就沒有人接受,如果沒有人接受的話,世界就太平了,就沒有問題了!

所以才會說;世間法是相對的法,有善的必然有惡的;有對的必然有錯的,當然以世間的這一種理來論說對錯、善惡的話,並不是說就不叫做法,同樣也是一種法,問題是都在相對裡去選擇、去分別。佛法呢?是基於世間法有這些缺失,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能完全化解問題,所以佛法才會告訴我們,怎麼樣去面對相對的法!當然不捨棄世間法的對與錯。“對”是正面的,善與惡呢?佛法中並不排除“善”是正面的觀念,只是佛法的提昇在哪裡?這種相對本來是世間人面對的問題,而佛法不說善的一定是好,惡的就一定就是不好;對的一定對,錯的就一定是錯,佛法不用這種方式去看世間法。譬如“善惡”,在佛陀的理念中,善不是一個完整的善,為什麼?善裡也有不善,所謂的不善不就是惡嗎?同樣,惡裡也有其善,那個善不就是不惡嗎?所以在佛法中,通常用"不"字來看相對法,就比較容易把握。譬如:以"對"來看,完完整整都對嗎?難道就沒有一些缺失?有缺失那不就是錯?同樣以錯而言,難道錯裡面完全沒有對?常常說人從生下來以至成長,甚至到老、病、死,其實都是從錯誤中慢慢走出來的,絕不是從“絕對”的對裡走過來的。

可見相對法是存在的問題,不可能否定,所以佛陀從來不否定世間法,只是教我們去認識、了解;世間的法有缺失,有很多地方不能把問題完全化解。也就是說世間法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而佛法就是以世間法為基礎,從相對中去認識、去了解,但是這認識與了解,我要特別強調,不只是正面的,還包括了負面的;因為是要從相對裡去認識,不是從相對中去取正面而捨負面,不是以取捨的方式,因為取捨的本身還是一種分別,所以要從相對中去突破的話,正面的、負面的都要去認識、了解,才有機會去突破,這種機會自然有其道理方法,就是用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會運用這些道理方法,就可以突破!

  但是話又說回來,可以突破,聽起來容易又要怎麼突破呢?再舉一個例子就很容易了解。譬如講善與惡的問題,善,是大家都認為是好的,惡呢都是不好的,那善與惡、好與不好,在現實的生活、生命的過程中都是不能避免的,可見必須要去面對,而一面對就會產生很多的無明、煩惱、迷惑種種的問題,對我們而言就會變成苦、不快樂。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引導我們面對這些相對的,苦與樂的關係,要怎樣去突破!剛剛說苦與樂這種相對不是取捨,既然不是取捨,那要怎麼去面對?如果取善,排斥惡,還是取捨;所以正面、負面的都要去認識,去了解,究竟怎麼樣去著手?怎樣不被相對的苦樂、善惡造成無明、煩惱、迷惑?當然就要去明瞭,才能不煩惱、不迷惑,重點擺在"不"字上!“不”,不是否定也不是一味的接受。所以我常談到佛法,有關經典裡提到一些,例如我常說釋迦牟尼佛從來不否定世間的一切,而不否定並不表示就是完整的接受;不否定是從中認識、了解,去發現一些什麼才叫做突破,否則就是被這一些綁住了,就造成無明、煩惱、迷惑。

以善與惡來看,譬如講善,什麼叫做善?善的標準又是什麼?當然一般會講,“善”就是好事,善的標準有大的、有小的,以世間法而言是這種現象。同樣惡不也是相同的嗎?惡也有大、有小。以世間法來說,對善惡有了認識以後,還是在世間法裡,再怎樣進一步去了解它,那就要深入認識了!認識什麼?就必須要了解善與惡,為什麼有善與惡?因為關係到有人、有事的問題,因而就有行為與思想上的善惡。既然關係到善與惡,我們通常會把人分別為這是善類、這是惡類,當然以世間法來講,是可以如此分類,可是分類就會造成取捨,就會造成更多的問題,為什麼?善類,大家認定是好的,能接納它;那惡的就排斥,難道就把它消滅嗎?世間法,最多只是獎勵跟懲罰的差別,而佛陀是教我們從中顯現那個“不”的!“不",的確是從很深的修養上顯現出來的,怎麼說?譬如,善有其不善,惡呢?也有其不惡;從相對的正與負中再產生一個"不",就可以進一步怎麼深入的去認識它、了解它了!如果不能顯現"不",只是做一個肯定,這是善,這是惡,最後只是取捨、分別,能解決問題嗎?不能!所以化解問題必須要有道理、方法,沒有道理與方法怎麼去化解?

以善與惡而言,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不是把人分類為善、惡,而給與一種取或捨,只是提出來讓我們去認識,善與惡是世間本有的現象,如果認定善就是善,惡就是惡的話,就會造成傷害,因為其中還有不善不惡的存在;如果不深入認識“不善不惡”的存在,就會發生問題。譬如一個家庭有兩個孩子,一個把他分別於善類,另外一個孩子分別於惡類,這一對兄弟可能的現象是什麼?就像很多家庭,父母總是用一種分別心去看待子女,說這個孩子比較乖,就多疼他一點;這孩子調皮一點,可能當成不乖。兩個孩子,或許一個書讀得比較好,另一個不太喜歡讀書,動不動拿成績好的去比較,這不就是在相對的分別裡再產生問題嗎?父母如果不用這種分別心去看待,不分別善或惡,兄弟的本身就不會產生忌妒的心態;一個孩子程度好,一個不好,硬要把程度好的作為學習的標準,提醒那個程度不好的,一定要合乎那一個標準,最後他會恨那程度好的,認為:「我不好,你好!所以爸爸媽媽就對你特別好,就不在乎我了!」就會產生恨,因為人本來就是如此,但是學佛的人就不一樣,會想:「他好,難道完完整整都是好嗎?會不會也有不好的地方?同樣的;不好的也不是完完整整的不好,裡面也有好的地方。」因此,「好的有其不好,不好的也有其好!」學佛能覺悟到這一個問題,妙就妙在那個"不"字!「善,有其不善;惡,有其不惡」!

以正與負相對來看,假使兩兄弟一個是善,一個是惡,就已經是相對了,因為把兩個人做成相對的比較,當然會成為問題。那要怎麼樣突破?就要從相對中顯現絕對來,如果不能先展現出"不"字,善,永遠是善;惡,永遠是惡!即使那一天,惡的轉變為善,甚至你還懷疑他,因為你沒有在其中發現「善,有其不善;惡,也有其不惡」。所以要發現就要深入的去認識,深入的去了解,才能有所發現。佛法,講圓覺,其實發現就是一種覺的現象,所以釋迦牟尼佛不以善惡而分別眾生,主題在哪?關鍵性在哪?就在乎人是因業而來,業的成分各有不同,因為每一個人無始以來所造的業,裡面的內容都不相同,不能說同是父母所生,兩個兄弟按照業的成分來看,本來就是善與惡都有,做父母的硬要把他分別為「這個是善,這個是惡」,那就否定了業裡存在的一個真面目;因為業裡面存在的真面目是有善也有惡,不是一個單獨的東西,剛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表現出來,以父母感性的心態去看,會認為這孩子是善,這個孩子是惡,用白話來講,善就是好,惡就是不好,如果用這個角度去看,就等於一個是好,一個是不好。

再看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可以去發現善有其不善,這種不善並不是肯定的就是惡。同樣的,惡也有其不惡,惡也不是肯定的都是惡或者不惡,所以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父母都會有一種感受,這個孩子小的時候很乖,很聽話,那是孩子小時候還沒有思考與分辨的能力,父母怎麼講他就怎麼做,當然是完全的接受,但是慢慢的成長了,會接受外面的資訊,無形中增加很多知識經驗,因而有一種自我的意識,自我的分別;每一個人其實都是這麼走過來的。但是往往做父母的面對兒女,就忘了原來自己也是這麼慢慢走過來的;甚至有的還會提出很多強有力的理由,認為:我過去不好,所以現在希望我的兒女更好!其實這不是正當的理由,過去不好所以希望兒女更好,如果過去好呢?是不是希望你的兒女更好?其中又會發生一個什麼問題?原來還是父母的一種分別在取與捨,就變成一個好、一個不好,永遠在好不好上打轉;認定好的就是正面的,你就取;不好的是負面的,你就捨。

其實,取能得到什麼?捨又捨棄了什麼?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於生理的變化、於知識經驗的變化、於智慧開展的速度,經常在那裡變,你硬要把他擺在一個模式上,認為孩子小的時候那麼乖,那麼聽話,長大了就變了;其實並不是變了,而是他原來是什麼都不知道,慢慢成長才知道了一些,長得愈大知道的就愈多,人的自我意識本來就這麼形成的;做父母的如果能用佛法的方式去看,就會發現自己是這麼走過來的,難道兒女就不一樣嗎?當然做父母期望高,希望兒女不一樣,但是會造成什麼問題?譬如父親做醫生,就希望兒女也要是醫生,如果兒女對醫沒有興趣,他不喜歡醫,這父親就會拿自己的自我意識去強迫兒女;有沒有想過兒女該選擇學什麼?你有興趣並不一定兒女都有興趣;何況即使有了興趣,還要具備很多條件。譬如想學外科手術,如果一看到血就害怕,甚至會暈過去,你一定要他學醫學得成嗎?

所以不管怎麼樣,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不只是父母、子女相互之間的問題,其實人與人之間都是如此,也就是因為人與人之間都有問題,而有問題是關係到事物,所以人與事只要發生這種因果關係、因緣的這種法的現象,表現出來就會有問題。所以世間本來就是如此,會造成缺失、造成傷害,才需要佛法幫助我們進一步去認識,深入的去了解,而且還能從中去發現什麼。就可以發現僅僅世間的相對法,如果不能顯現出"不"字的修養,則對法的觀念就很難建立,為什麼?就會變成世間法不好,佛法最好;“不好”與“好”不就是相對嗎?讓佛法跟世間法也成了相對法了,那就完全錯了!佛法是出離之法,出離就是突破的意思,出離什麼?出離世間的相對,從相對中去認識、去了解,從世間的認識與了解,而運用佛陀說的道理方法去深入的認識、了解,那就不一樣!不一樣的原因就是多了一個"不"字。如果能從問題上去顯現那個"不"字,學佛就已經有了一些修養;如果連一個"不"字都顯現不出來,表示你最後還是在相對法裡打轉,只是用你的方式去表現,那還是正與負的取捨、善與惡的分別,如此而已,還是在相對裡。這就是講對“法”,要怎樣建立觀念?當然,建立觀念容易,要運用佛陀說的道理方法,能去化解世間的問題,還要從相對中間認識,去突破,的確不容易!其實,也不是那麼不容易,只要有心,願意去學習、去修養,同樣可以達到目的。

講到這裡,現在把"不"再做進一步的認識。因為相對法就是世間必然的現象,要從中顯現出"不"來,需要有修養,這種修養是從佛陀說的道理方法,慢慢修養而成;所以可以說,"不",是一種修養完成的功夫。到寺院去,經常一進門就會看到“不二門”,那個"不"跟我現在講的“不”有沒有差別呢?其實沒有差別,是相同的"不"的內涵。如說"不二法門",談到“二”就不是指單一的,就已有了一個相對的,或者另外的一個;即使相同,也有不相同的差別。講不二法門,究竟"不"字的重點怎麼去認識?其實"二法門"是講世間法,因為世間法不是一個單一的一,都是以二,甚至於三、四……去看問題,怎麼說?就是剛剛講的相對的問題;而佛法怎樣講“不二法門”?基於世間法是二分法,甚至於三分法,當你進到這個門,看到不二法門,如果只是在“不二法門”做為絕對的認知,認為“不二法門”就是沒有第二個,就像是釋迦牟尼佛出生時指天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就變成文字上的認識,並沒有把握它究竟說的是什麼!

不二法門並不是否定世間的,而是要表現"不"是從修養而來的,是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而展現的。就像釋迦牟尼佛一生下來就講:「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大家都以為釋迦牟尼佛很貢高我慢,天上天下,唯他一個獨尊,就變成這種解釋;其實,釋迦牟尼佛講的那個“我”是人人或者說是眾生的我,因為人人都有一個我,如果不能把握那個我,只是認為“自我”──唯我獨尊的話,當然問題就多了。想想看,在什麼情況下可以做到唯自己獨尊?沒有這種環境,也沒有時間、空間,更沒有機會;人只要活著有你自己的一個我,不要忘了別人也有一個我,其實講不二法門,講世間法,所謂二分法,是說我有我的我,就是用我來講是非、對錯、好壞的分別,就忘了對方也跟你的那個我是相同的。我常舉一個例子,我們講眼睛是根,眼睛看到的是塵,來認識一下你的眼睛,假使看著別人的眼睛,你能不能否定他的眼睛也是根呢?不錯,依眼睛的能力所見到的,都是屬於色塵,如果只是強調天底下就是唯我獨尊的我,等於沒有第二人了,難道別人的我可以否定嗎?否定不了的!同樣的,站在對方的眼睛看到你的眼睛,他變成根,你也變成塵了。所以我們常常把人的問題只是擺在某一方面,即使有兩種不同的,最多只做一個取捨。其實取捨的本身還是二分法,有取、有捨不是二分法嗎?最多只是我剛說的,取正面的,絕多數的人當然認為正面是好的,如果負面的都是不好,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去取惡?

所以不二法門,這“不”不是自我的絕對認識,是依於前面所說的道理方法而顯現的。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與世間的道理方法都叫做方法,但是因為世間的道理方法會造成問題,佛陀的道理方法可以化解問題。有一個這麼的笑話,譬如看到人家在看你,也許你會說:「你看我幹什麼?」那個人會回答一句話:「你沒有看我,怎麼知道我在看你?」不要以為這個話不講道理,也就是說你的眼睛是根,難道人家的眼睛就不是根嗎?你的眼睛有看的能力,難道人家的眼睛就沒有看的能力嗎?在這當中,可以在世間法中顯現佛法,「你看我幹什麼?」「你不看我怎麼知道我看你?」如果回答:「我看你一下有什麼關係?又不會少掉一塊肉!」這都是很平常的話,若從「我看你一下有什麼關係,又不會少掉一塊肉!」從這句話去思考一下,它有沒有佛法的存在?因為在這當中,它不是在於一個取或者捨的,其中並沒有造成傷害,佛法的前提是不要造成傷害,同樣我們也曉得,講到一個人的“我”的問題,眼睛本來的能力就是看,如果一定要否定別人也有看的能力,其實不是否定自己,那是強調自己,否定別人!

基於這種道理,可以發現眼睛本來就是看的,它具備的能力就是如此,但是也不要忘了你自己的眼睛如此,別人的眼睛也是如此,這是我們對問題的認識。其實"不"字,絕不是只做那麼簡單的分別,認為“不”就是否定或者怎麼樣?“不”是從修養而來,那就是看平常在世間法裡,究竟認識了多少?了解了多少?有沒有曾經發現過什麼?體會過什麼?感受過什麼?所以說佛法在世間中,就是從世間法裡慢慢去體會、慢慢去感受、發現,只是那還不完整。所謂不完整就是不究竟,為什麼佛法中的成就者,例如緣覺乘,他不一定依於釋迦牟尼佛講的道理才能成就,他是在世間法裡去體會、去感受、去發現,久而久之就能夠成就緣覺的這一種果位;只不過他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圓滿的成就,因為他不究竟!其實不只是緣覺不究竟,聲聞也不究竟,即使是菩薩,在八地以前也是不究竟,就像四禪八定進入到五定也是不究竟。

再看有餘、無餘涅槃還是不究竟,從這裡就會發現"不"字,是不是經過修養而來的?所以建立起面對法的觀念,不只是面對佛法,也要面對世間法,那是必然的!學習佛法才是修養,因此「信佛、要學佛、才能成佛」!如果面對佛法,把世間法放在一邊,這個佛法沒有用!就等於藥舖裡有藥,從來沒有人生病的話,藥有什麼用啊?醫生也是如此,若沒有病人要醫生有什麼用?其實這裡不是用這種分別去計較、去執著,而是從中顯現它的“不”,為什麼?要醫生一定因為有病人;為什麼要有藥?一定有病需要藥來治療,這才叫做化解問題。沒有問題,佛法的確沒有用,如果不能把握這原則,一味的叫人去學佛,把自己的身口意,所謂的自我全部都放在佛法裡,而排斥、遠離、逃避世間法,那學佛有什麼用?用不上嘛!等於藥舖裡面有藥,但沒有生病的人吃藥,等於醫院裡有醫生卻沒有病人一樣的道理。

佛法是以世間法為基礎,不可以否定世間法,還是得從中認識、了解,看看能否體會、感受或者發現一些什麼?但是它的境界不究竟!佛法是可以提昇、增上,使它達到究竟圓滿的一種境界,也就是佛法是化解問題的,因為世間有問題,這是基本的觀念,我們對法的認識就要用這種方式,這一節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