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 (三十九)

    人為什麼會經常性的脹肚、肚子不消化?主要的原因來自不當的飲食,包含飲食過量(尤其是晚餐過量)、營養結構不平衡、及未能細嚼慢嚥等。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287期2014年4月刊

消食導滯穴

 消食導滯穴,指的是消化食積、化解胃脘脹滿氣滯的這類穴位,對保健而言,也就是對治脹肚,保健胃腸的穴位。這類的穴位共計十六個,包含:

.胃經:不容穴、承滿穴、梁門穴、關門穴、太乙穴

.任脈:上脘穴、中脘穴、建裏穴、下脘穴

.腹哀穴(脾經)、幽門穴(腎經)

.奇穴:臍中四邊穴、長穀穴、食竇穴、接脊穴、四縫穴。

這類穴位集中在胃脘部,如圖一所示,皆可用推腹、摩腹、或揉腹等法來對治胃脘脹滿的症狀。

人為什麼會經常性的脹肚、肚子不消化?主要的原因來自不當的飲食,包含飲食過量(尤其是晚餐過量)、營養結構不平衡、及未能細嚼慢嚥等。“飲食自倍,脾胃乃傷”,飲食過量會直接傷到脾胃,這種長期的傷害,會造成脾胃虛弱,使得脾運化功能失調,到後來,即使飲食不過量,依然會有脹肚、食積的現象。脾胃是後天之本,胃為五穀之海,脾主運化,如果長期飲食過量,就會產生脾胃不堪負荷的情形。以十二經絡循行時間而言,胃經在七點至九點,脾經在九點至十一點,而小腸經則在下午一點至三點,能得到較多的氣血來消化吸收吃進來的食物,故養生上有所謂的“早上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的名言。因為晚餐,腸胃並無額外的氣血可供運用,若晚餐經常性的過量,最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食積脹肚的現象。尤其是現在很多年輕人,白天辛苦的工作,早餐、午餐常以外食為主,而晚餐為了慰勞一天的辛苦,不但晚吃,還吃得多,長期下來,就會造成食積、脹胃的現象。加上工作壓力大,情志無法舒發,也容易產生肝氣郁積,進而影響脾胃,更加重脹肚的症狀。在我保健的經驗中,年輕人常有不好睡、容易累、脹肚的現象,說明了現代年輕人的生活飲食,不符合養生之道,已是個常態,值得大家多關注。 

現代人常有營養過量的問題,以美國為例,根據最近一項統計資料顯示,它有百分之六十多的人口超重,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肥胖,這種普遍超重肥胖的現象,主要與飲食不當有關。不但吃得過量,又吃進過多富含蛋白質、脂肪等食物,造成營養過剩,不但引起超重,也容易產生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各種代謝綜合症的健康問題。試想當照顧一個盆景,若每天施肥過量時,不但無法加快盆中植物的成長,反而造成根部的腐爛、樹葉的枯黃了。因此在飲食結構上,要參考食物金字塔,多吃五穀類,其次是蔬菜水果類,再來才是奶蛋肉類、油脂類等,否則營養過剩,就會產生各種健康問題了。中醫常用“痰飲”來說明飲食過量、營養過剩的後果,當人體超過胃納量時,過多進入胃脘的食物,並不會全部進入小腸、大腸,以排出體外,因為小腸需要不斷的蠕動,才能有效的吸收營養,過多的食物進入小腸,可能會癱瘓小腸的蠕動,因此一些過剩的食物會停留在胃脘,化為“痰飲”(過剩的營養物質及水份),然後隨氣上下,經由經絡分散到各處,以減少過量的飲食、營養對身體的傷害。因此,食積的停留,主要是身體無法消化吸收的食物,以痰飲的形式停留在胃脘所造成的。 

談到消化吸收問題,一般人認為食物只要吃到肚子裡就好,人體就能消化吸收,其實不然。以黃豆類食物為例,煮熟的整粒黃豆,其吸收消化率,遠不如豆漿、豆腐、豆皮、豆乾等,故養生之道,要多了解食物的性質。其實吸收消化功能,食物在口腔咀嚼時就開始了,吃飯囫圇吞的人,消化吸收較不理想;而細嚼慢嚥,則可提高消化吸收,並能減輕腸胃的負擔及氣血的消耗,故養生專家及營養師總是大力提倡細嚼慢嚥。只是對一般人而言,白天工作忙,匆匆吃飯成了常態,能細嚼慢嚥者仍然不多。 

由上可知,飲食過量、營養結構不平衡,及未能細嚼慢嚥等不當的飲食習慣,會造成經常性脹肚、肚子消化不良的現象。在養生上,一定要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否則任何保健、藥物,只能緩解現象,無法解決根本問題。而在經絡保健上,可就近利用位在胃脘上方的消食導滯穴,來緩解食積、脹肚的症狀。這種局部穴位保健法,普遍用在胸腹部、頭部及項背部的保健上,可見就近取穴保健,可視為經絡穴位保健的一個簡單規律。 

在實際保健上,可以採推法或摩法,對胃脘部(肚臍以上、胸前肋骨旁及以下的部位),作一個局部經絡保健。在摩腹時,取中脘穴為中心,以左手壓住右手(較為省力),右手掌心以中脘為圓心來進行摩腹。在方法與次數上,有人主張順時針摩腹即可,也有人主張先順時針(補)、再逆時針(泄),次數以主張一次60下者為多。個人建議是初學者以順時針摩腹即可,問題在摩腹的次數要夠,才會有保健效果,一次60下,多按幾次,應有緩解效果。推腹時,仍建議以左手壓住右手,右手貼在胃脘上,利用手大魚際(手大胟指下方)較厚實的肌肉作為著力點,由上往下推,先由中間任脈(含上脘、中脘、下脘等穴)推起,再向兩旁肋骨旁的胃經推,力道不用大,但次數要夠,以60下為一個單位,多推幾次,胃脘常會有較舒服的感覺。在取穴上,中脘穴為必取穴位,可多加按揉,中脘在肚臍與胸肋骨上方交界處的中點,約在肚臍(神闕穴)的上方四寸(約五個手指頭)處,可用按壓或按揉的方式來進行。其它穴位,可在推腹或摩腹過程中,去找出較為得氣(痛脹點等)的穴位,來多加按摩。 

除了取上述消食導滯穴作局部保健外,也可取脾胃的穴位來消食導滯,個人常取的穴位是脾經的公孫穴、胃經的足三里穴,及手心包經的內關穴。位於腳底的公孫穴,可調腸胃、乃至胸部的氣,是個人保健脹肚時必取的穴位,保健效果十分良好。其次是胃經的足三里穴,這個穴位較深,需要以較大的力道、較長的時間按揉(至少一分鐘),才會有較好的保健效果。再次是內關穴,它可調心胸胃的氣,也是脹肚保健時必取的穴位。有人雖然沒脹肚,只覺得肚子不太舒服,但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通常都會取這三個穴位來保健,並建議他自己用推腹或摩腹的方式來作經常性的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