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探秘(二之三)

    「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道安法師分的,後人因為他分得很正確,可以當成一個標準,所以後來講經就依這三個分法來看經文

  • 文:若知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98期2015年4月合刊

十一是“阿浮陀達磨”,意思是未曾有,是佛說法示眾時,所現大神變不思議的事記。本經中有多處,茲舉數例:

1.     爾時世尊,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見。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卷一)

2.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為未來一切眾生,為出世因,作將來     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以彼世界,來祇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眾,得未曾有。(卷五)

3.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并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

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是諸大眾,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即時天雨,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梵唄詠歌,自然敷奏。(卷六)

4.     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光中涌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徧示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徧虛空界。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祐,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咒。(卷七)

    十二是“優婆提舍”,為論議,是佛陀說法時遇問答解說諸法的事記;後期諸菩薩所述之心得論藏,如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乃至《六祖惠能大師語錄》(原名《六祖壇經》)等皆屬之。本經中也有論議式的經文,如卷四:

佛告阿難:汝學多聞,未盡諸漏,心中徒知顛倒所因,真倒現前,實未能識,恐汝誠心,猶未信伏;吾今試將塵俗諸事,當除汝疑。

即時如來,勅羅睺羅擊鐘一聲,問阿難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我聞。鐘歇無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俱言不聞;時羅睺羅又擊一聲,佛又問言:汝今聞不?阿難大眾,又言俱聞。

佛問阿難:汝云何聞,云何不聞?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我得聞,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聞。

如來又勅羅睺羅擊鐘,問阿難言:汝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少選〈時〉聲銷,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答言無聲。有頃,羅睺羅更〈再次〉來撞鐘,佛又問言:爾今聲不?阿難大眾,俱言有聲。佛問阿難:汝云何聲?云何無聲?阿難大眾,俱白佛言:鐘聲若擊,則名有聲:擊久聲銷,音響雙絕,則名無聲。

佛語阿難,及諸大眾:汝今云何自語矯亂?大眾〈及〉阿難俱時問佛:我今云何名為矯亂?

佛言:我問汝聞,汝則言聞,又問汝聲,汝則言聲;唯聞與聲,報答無定,如是云何不名矯亂?

阿難!聲銷無響,汝說無聞;若實無聞,聞性已滅,同於枯木,鐘聲更擊,汝云何知?知有知無,自是聲塵或有或無,豈彼聞性為汝有無!……

    以上十二大部也稱十二部經,或者十二分教、十二經教,只是有的是一經具一分,也有一經兼具數分的,簡單介紹如上。十二經教在方廣經中極被重視,經中說:「南無總持大陀羅尼,十二部經:修多羅、祇夜、授記、伽陀那、優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闍陀伽、毘佛略、阿浮陀達摩、優波提舍,所有大藏,諸波羅蜜。若人聞是十二部經,諸波羅蜜,贊誦禮拜,信樂受持;是人二十萬劫中,不墮地獄苦,得宿命智。是故今敬禮!」

  下面再概略重述一下,相當複習;前面“修多羅”、“祇夜”、“伽陀”三者是指體裁,“修多羅”是種平鋪直敘的文章,依照義理的長短,不論字數;“祇夜”是重頌,我們讀《妙法蓮華經》、或是《圓覺經》,它前面敘述一段(長行)後,後面以詩句、偈句的方式重複敘述一次,把前面的故事、經文、義理,大致做一個交代,這形式叫重頌,重就是重複,頌就是用偈、詩句,以讚咏易誦的方式再呈現一次。

  “和伽羅那”是授記,這是配合口訣「長行重頌兼授記」而說。授記在經裡面,常常有佛陀為弟子授記、為眾生授記,比方「若有眾生能誦此經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盡,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復魔業」,認真說來,像這一類也可算是授記的一種,為佛所印可與護念,所以授記不止於指授「成佛」之記,因為「直成菩提」就可抵達「成佛」之境。

  “伽陀”是孤起,所謂的孤起是說,於義理上它跟前文不搭,不像重頌,重頌是把前面的事理重新再敘述一遍,用詩句重覆敘述一遍,孤起不然,它是獨立的,就像《金剛經》裡有許多伽陀;經文敘述之後,它中間會出現「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等的偈句,這一類就是一種孤起。孤起它是獨立成偈的,而且是了生脫死的法要,對修行人來講,它是相當重要的,所以佛陀現身說法,捨身命以求法要。

  “優陀那”是無問而自說;因為佛陀知道眾生的需要,比方阿闍世王的母親──韋提希夫人,正當痛不欲生的時候,因為兒子不孝要竊據王位,竟把自己的父親關到牢裡要加害,最後把媽媽也關進去,因為媽媽偷渡食品去給他爸爸吃,他聽了很生氣,把他媽媽也關起來,身邊大臣就告訴他,自古只有殺父沒有殺母的,你若殺母的話天地不容、萬劫不復,所以他不敢殺他母親只能關起來;這個時候韋提希夫人生不如死,在這種情況下,她是虔誠的三寶弟子,所以在牢裡面就求救於佛陀,希望得到幫助,佛陀就為她示現極樂淨土,於是為弟子們無問而自說,主動說了《阿彌陀經》;從來佛陀講經說法都要有因緣,佛陀說八萬四千法門都要有因緣而說,以免留口實給外道,毀謗佛陀愛現愛說法,唯獨說此經的因緣是無問而自說,所以這經是應眾生迫切的需要,其因緣環境有需求者,所以“優陀那”意指佛陀是因為眾生的需要,無問而自說。

  “尼陀那”是因緣,這是個基本的內容,在佛法裡面講因緣和合,說什麼現象都是依因緣際會而說的,所以在佛陀的道理當中相當多的就是弘法因緣、見佛因緣、或者佛說法教化的因緣,有時就在經的「序分」也就是緣起當中描述。「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道安法師分的,後人因為他分得很正確,可以當成一個標準,所以後來講經就依這三個分法來看經文,前面是「序分」,講經的緣起,「正宗分」是經文的法要內涵,最後是「流通分」──囑咐弟子們流通的方式,或是介紹經名、流通功德等等,基本上經文可以如此三分。

  “阿波陀那”,是譬喻;譬喻在經裡面,佛陀說法相當重要,有好幾部大經,像《妙法蓮華經》、《楞嚴經》都提到「智者因譬喻而得解」,好幾部大經都有這樣的話。有的時候純粹的道理,理是懂了,可是難悟,不容易領會,一個比喻可以讓人舉一反三,想到其他,智識因而打開。智者並不是指有智慧的人,因為我們人道眾生都是用思考的,所以此時智者指懂得用思維、善用思維者,因為佛陀講的,一般我們講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心念,每個我都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形成的,這個都是心識作用,所謂「生因識有」,就是心識作用形成生命現象,肯定就是業的現象。那在唯識裡面講要「轉識成智」,要能夠轉識成智,這個識是個情識作用的狀況,情識作用都是依於我們的心,透過我們的五根、六根,去跟外面打交道,隨這個緣對不對,“緣”引發我們心的起伏,「假名為心」;一切都是依緣而起,在《圓覺經》不是講都是一種「緣氣」嗎?引發了喜怒憂思悲恐驚(七情),這是中醫裡面講的七情,我們之所以產生喜怒憂思悲恐驚,都是什麼?外面緣引發的啊!這些都是假的啊(緣),可是我們就會被這個操縱啊,因為我們「不識」真心,看不到我們的真心,不能夠認識我們的真心,就會被這個“假我”所騙──「認賊為子」,結果跟著轉,就是繼續造作,繼續造作就會輪迴了。所以譬喻在經文裡面相當重要,一個道理如果用譬喻,很容易讓人明白;佛陀善於說法,善用譬喻。最有名的比喻,是佛在《譬喻經》裡講的一個故事:〈時有一人,遊於曠野,為惡象所逐,怖走無依,見一空井,傍有樹根,即尋根下,潛身井中;有黑白二鼠互齧樹根,於井四邊,有四毒蛇欲螫其人,下有毒龍;心畏龍蛇恐樹根斷,樹根蜂蜜五滴墮口,樹搖蜂散,下螫斯人,野火復來,燒然此樹。王曰:是人云何受無量苦,貪彼少味?爾時世尊告言:大王!曠野者喻於無明長夜曠遠,言彼人者,喻於異生。象喻無常、井喻生死、險岸樹根喻命、黑白二鼠以喻晝夜,齧樹根者,喻念念滅;其四毒蛇,喻於四大;蜜喻五欲、蜂喻邪思、火喻老病、毒龍喻死。是故大王,當知生老病死甚可怖畏,常應思念,勿被五欲之所吞迫!〉這是佛陀勸喻離生死苦最有力的譬喻。(文中的思維請不要改成思惟,謝謝)

    “伊帝目多伽”是本事,“闍陀伽”是本生;前者是佛陀說弟子菩薩或聲聞前世受生的故事,後者則是佛陀本生受生或因地修行的故事。

    再看“毗佛略”,毗佛略意為方廣──方正廣大,真理的經文,蘊含根本解脫義,這是大乘經典相當重要的。

  “阿浮陀達磨”是未曾有,是佛陀某些說法的時候,因需要會顯現放大光明、或是神變、不可思議等的事情。

  再看“優婆提舍”,優婆提舍是論議,具法理論議問答的經文。

    長行重頌兼授記,(修多羅、祇夜、和伽羅那)

    孤起無問而自說,(伽陀、優陀那)

    因緣譬喻及本事,(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目多伽)

    本生方廣未曾有,(闍陀伽、毗佛略、阿浮陀達磨)

    議論共成十二部。(優婆提舍)

  所有經的內涵整理起來,不外這十二類,所以這十二類後來就叫做「十二部經」。十二部經、十二部教,或說十二經教,有的經具一分或少分,有的兼具多分,瞭解了這些,當我們看經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有個清楚的概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