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探秘二之五

    “諸行無常”,要看破;“諸法無我”,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現象,用法我來取代這個,諸法無我,要能進入到法的真理裡面,把我放掉

  • 文:若知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00期2015年6月合刊

                                                                                                                                           /若知

 

    再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這也是有來由的。比丘,其他的經裡面有翻譯為「苾芻」、「比庫」等的,一般大半都用「比丘」。比丘的意思是“乞士”,為什麼?「上乞法以養法身,下乞食以養色身」!

    如來立「乞士」有三個要義:「一、不食珍味,為破我慢」,不吃好的東西;「二、善惡平等,貴賤同遊」,不問對方身份,善惡平等;「三、慈悲平等,為眾生福田」,用一種慈悲平等的心面對眾生來乞食的話,等於為眾生植福田,所以比丘身上穿的袈裟就是「福田衣」。這個「福田衣」也有來由的,有一天佛陀跟阿難走到外面,看到那個田地啊一片一片的,佛陀就說:「我們出家人,衣服也可以做成福田式樣」,就讓阿難去思考,於是阿難發明了「福田衣」,袈裟的一塊一塊就是這樣子來的。

  「千二百五十人俱」,這是經裡面常出現的數目,叫做「常隨眾」,佛陀身邊的「常隨眾」;這「千二百五十人俱」的數目,怎麼來的呢?佛陀最先在鹿野苑度五比丘,是最早隨侍佛陀出家的,有五個大臣,這五個大臣跟著佛陀,主要是淨飯王派這五個大臣要隨佛陀去修行,也要照顧佛陀的。可是佛陀為了了生脫死,花了五年的時間去參訪外道,又花六年的時間到雪山上去苦行,這個時候他們都跟在身邊,可是在這樣苦行的過程中,佛陀都找不到生命的訊息,他要追求生命的真理,生命真正究竟的訊息!他每次遇到的修行都覺得不究竟,沒有辦法探討生命究竟的問題,所以他累積了這些經驗,我們說佛陀十九歲就出東西南北四城門,見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狀態,他就了悟到人生免不了的就在生死輪迴裡面生老病死!要怎麼樣出離呢?因為他夙昔有修啊,看到這個就引發了要去探討生命的究竟,要以這個為重,所以他就捨棄了身家、捨棄了富貴榮華,去修行了。

  在經過五年探訪各外道、各式各樣的外道都探訪了,都覺得不是生命究竟的答案,不是究竟修行的方式,然後再到雪山苦修六年,仍追求不到生命的究竟,最後餓得皮包骨,後來他想到,他的資訊也很多了,就到尼連禪河裡面把身體的污垢洗乾淨,拖著疲憊的身體,坐到吉祥草上、靜坐,然後牧羊女煮了乳糜來供養,他喝了之後恢復了一點元氣,就在菩提樹下打坐,把他所有的經驗融入,進入到深深的禪定裡面,用自己生命的經歷與智慧去融會貫通,然後智慧大開,過去的都知道了,未來的也能推測了,終於知道了生命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有一天清晨破曉的時刻,看到東方一顆閃爍的啟明星,像天地宇宙為他印證般,不由觸動了內心恍然大悟,整個就明徹了,那就是覺悟了、證道了;這就是「見啟明星而悟道」。

  當他在苦修的時候,身邊還跟了弟子,但當他接受了乳糜到尼連禪河裡面去洗乾淨身體,去坐在菩提樹下的時候,這些臣子們就以為佛陀拋棄了修行的方式、怕吃苦了,他們就紛紛離開佛陀;佛陀成道了,就先到鹿野苑去找他們、度他們;當然這也有因緣,裡面其中有一個叫憍陳如的,就是《金剛經》裡面講的歌利王,「歌利王割截身體」,讓佛陀行忍波羅蜜的,進入到無生法忍,那個時候那個修行人就發了願,將來我一定先度你,就是這個憍陳如,在今世就是五比丘之一,他是最早隨侍佛陀出家修行的王族家臣。

  接著佛陀度迦葉師徒共一千人,這都是拜火族的,其中優樓頻螺迦葉三兄弟的老大,都一百多歲了,佛陀度他們也花了很大的功夫,結果是老大先投入佛陀門下,佛陀要去度他的時候先去借他的地方住,他說我這是拜火的,裡面有一隻龍會噴火,所以這地方你不能住;可是佛陀不聽,就住進去,到了晚上的時候放光,迦葉兄弟以為佛陀被毒龍吃了,結果沒想到是佛陀收服了龍,放到他的缽裡面去了,也是用盡方式收服了迦葉三兄弟。

  然後又是波羅奈城富戶耶舍長者子以及跟他五十個伙伴,去投靠佛陀出家。

  再來就是舍利弗與目犍連兩位尊者,這兩位尊者是很喜歡修行的,舍利弗是相當聰明的,聽說他母親懷他的時候,就能夠把他的舅舅辯倒,因為他舅舅擅長議論,那個時代的女孩子怎麼會懂什麼,可是自從懷了這個孩子舍利弗之後,什麼事情議論都講輸她,這個舅舅就感到很奇怪,「這個孩子在媽媽肚子裡面就讓媽媽口才變這麼好,將來生出來還得了」?他很好強,所以先去學辯論術,學了辯論術回來要找這個外甥辯論,結果這個外甥出家了,跟誰出家?跟佛陀出家!他相當不服氣,就跑到佛陀那邊去,到底這個人是什麼樣的人?這中間的經過也是一段很精彩的故事,在《大智度論》裡面有!後來佛陀用一句很簡單的話,就叫他心服口服了!

  舍利弗跟目犍連那時候拜了一位師父,結果這個師父啊沒有全部告訴他們,師父臨死的時候,這兩位死忠門徒一個站頭一個站尾,來幫師父送終,結果師父透露了一件事情,好像預言什麼結果應驗了,原來師父有私心,對他們保留了一手,好像怕這兩個優秀的徒弟勝過他似的,臨終還賣弄功夫,真叫人感傷,所以這兩個師兄弟就商量好,以後修行彼此絕對不保留,要去追隨真正的修行人。他們兩個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就是你有好的要告訴我,我聽到什麼東西我也告訴你。舍利弗有一天在路上走,遇到一個非常莊嚴的修行人馬勝比丘,舍利弗被他的形象所攝服,連忙上前打聽:「你師父是誰?他曾經教你什麼法要?」那個馬勝比丘就說,「我的師父是瞿曇」,「他告訴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因緣和合就生,離散就滅」,舍利弗聽到了這個,覺得真是智慧的語言,覺得這是很有智慧的人所說的話。因為舍利弗本身就有智慧,聽到這個話一語點破世間所有的道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他就回去告訴目犍連,兩個人就去參訪去了。當他們兩個人遠遠走來的時候,佛陀就告訴身邊的人說:「他們是我將來的大弟子,一個智慧第一、一個神通第一」。

  那個目犍連修神通有道理的,我們看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目犍連過去有一世是個打鐵匠,有一位辟支佛到他家裡來托缽,他就供養辟支佛,這個辟支佛就顯現神通給他看來度他,讓這個目犍連好生歡喜,就說「將來修行我也要像他一樣」,可見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他將來就是神通第一,有大神通。可是神通不敵業力,他看見自己的母親墮在鬼道,沒辦法救,也只能靠眾僧之力,他看到母親在鬼道不能吃東西,東西一到口邊就冒火,根本沒有辦法下嚥,他驚慌地去找佛陀,佛陀說,那要在七月十五結夏完畢佛歡喜日的時候,你要供眾僧,光靠你一個人的力量還沒用,神通也沒有用,要以盂蘭盆會供養眾僧,那個功德力才能夠度脫你的母親。

  舍利弗、目犍連兩人各率領徒眾一百人隨佛出家,我們看一共是一千兩百五十五個人啊,取其約略的總數,就是一千兩百五十人,這就是經裡面常常出現的數字了,他們都是大阿羅漢。

  阿羅漢有兩個唸法,因地位唸阿(ㄚ)羅漢,果地位唸阿(ㄛ)羅漢,阿(ㄛ)是無的意思,老和尚因為古梵密,依咒語的發音知道確實的意思,阿(ㄛ)有無的意思,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西方極樂淨土南無阿(ㄛ)彌陀佛、無量壽佛;那阿(ㄛ)羅漢若是果位的話,就是無學位了,如果還在學習的因位的話呢,我們知道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都通阿(ㄛ)羅漢,在修學的時候就講阿(ㄚ)羅漢,如果真正他已經是成就的話,就是果位的阿(ㄛ)羅漢,阿(ㄛ)羅漢有:殺賊、應供、不生、無學的意思,無學就是達到已經畢業了,不用再學了,「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做已辦、不受後有」。

    什麼是「無漏」?「三無漏學」就是戒定慧,戒定慧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到「無漏」,我們是娑婆世界的有情眾生,在所有的世界裡面娑婆世界是最苦的世界、業力最重的世界,我們生在娑婆世界來為人,只有兩種情形,一個是業力重、一個你是修行人,所以自己不要妄自菲薄,我們今天能來聽聞、研習這個經典,一定是過去有修了,不要忘了自己的本心,不要為「五欲」牽著走,忘了自己的本心!  

 

 

 

 

               

               楞嚴探秘二之六            若知

    佛陀之教,其法的要旨在戒、定、慧之學,舉凡佛陀所說,於道理、於方法悉歸於戒、定、慧之內,是以修行當以「戒、定、慧」三無漏學為依皈。

  「無漏」知道嗎?我們造作的都是有漏,「戒、定、慧」成為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修養,因為沒有造作了,所以不會有漏失、不會有缺失,才能完全儲存起來變成功德的力量,否則造作就是漏啊。在《楞嚴經》有提到,「佛告阿難:阿難!汝雖歷劫憶持如來秘密妙嚴,不如一日修無漏業,遠離世間憎愛二苦」。這個「憎愛二苦」基本上就是「煩惱障」,所以我們看,在佛教裡面的修行來講,有「見、思」二惑,見惑和思惑,「見惑」可以說是一種「事障礙」,在《圓覺經》裡面提到“事障礙、理障礙”,事障礙可以說:因見造成的惑、以致我們去造作;思就是理障礙,經過思維、想進入到思,我們說色受想行識,經過想、思,思就是思維修,想行之間建立間隔,思惑當然就是進入理的層面了。

  所以「見思二惑」要除去,小乘有九十八使,大乘有一百二十八使。為什麼叫做「使」呢?使是「結使」,或者叫「隨眠」、或者叫「垢」、或者叫「漏」、或者叫「惑」、或者叫做「煩惱」,都是一樣,同體異名,性質一樣,都是煩惱的意思。使就是結使,差遣、驅使,你造作了這個後,變成一種習氣業性,被習氣所驅使,結就是打了結一樣,《楞嚴經》裡面提到有六結,結要解開啊,解鈴還待繫鈴人,解結也是一樣,像是毛巾、手巾,我們把它打了結,還要把它打開,它才能夠平坦,還復清淨,我們結使也是一樣,結、因為造作的關係,像打了結了,以致被結使所差遣,業力所驅使,你都沒有辦法自由自在;那如何把業力消除?把結打開?當然要聽聞道理方法,聽聞了道理方法,然後依教如法,才能夠破除結使。

  斷了見、思二惑之位謂之無學位:斷三界六道見思惑盡,臻無學位,成就阿羅漢。

  聲聞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十使,斷見思二惑九十八隨眠(結使、煩惱),入無學位,成阿羅漢。

  大乘見惑一百一十二使,思惑十六使。

  大乘比較多,大乘全部都要斷盡。我們看講義第二頁這些結使怎麼配?瞭解一下。修聲聞不容易,修菩薩更不容易,為什麼?「通達無我法者」,要完全把那個我捨掉的,不能保有那個我!菩薩要修那個我,為眾生而捨那個我,“無”不是沒有喔,老和尚講無不是沒有,“無”是要把那個我經過修養而改變。

  見惑   小乘八十八使,請看講義:

  欲界三十二:

  苦: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集:貪、瞋、癡、慢、疑、            邪見、見取見

  滅:貪、瞋、癡、慢、疑、            邪見、見取見

  道:貪、瞋、癡、慢、疑、            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色界二十八、無色界二十八:

  苦:貪、    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集:貪、    癡、慢、疑、            邪見、見取見

  滅:貪、    癡、慢、疑、            邪見、見取見

  道:貪、    癡、慢、疑、            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因為聲聞乘他是修苦集滅道-四聖諦,集是因,苦是集的果,滅道兩者可以互為因果,以基本來看,因為要滅苦,所以要去修道,所以道是因、滅是果;這是聲聞的。

  可是另有一種,你如果迴小向大,變成行道的話,行道是果的話,那你滅了苦之後,可以去行道,以道為果,所以滅道可以互為因果。苦集滅道,是四聖諦,聲聞基本上是要修這個四聖諦的。

  如果是大乘佛法的話,以大乘的觀點來看苦集滅道,叫做「二諦圓融」,苦、集是俗諦,滅、道是真諦;因俗諦的需要,才有真諦存在的必要。

  苦集滅道,基本上在唯識裡面列出六大煩惱──貪嗔癡慢疑,還有不正見──身見、邊見、邪見、戒禁取見、見取見,一共是十個大煩惱。

    那麼於苦來講呢,十個大煩惱全部都要清淨;以集來講,它沒有身見、沒有邊見、沒有戒禁取見;後面的滅、道,也沒有身見、沒有邊見,但是道有戒禁取見。這要怎麼去瞭解呢?因為苦是個果相,前面集因的時候,尚未造作當然沒有身見、邊見啊,但是基本上的煩惱,貪嗔癡慢疑還是有。

  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入色界就是禪定的功夫了,所以你看禪定功夫裡面瞋都沒有,你有瞋心的話沒有辦法進入禪定。色界無色界都是禪定功夫,進入禪定肯定沒有瞋,所以你看,怎樣照見自己的修養?我們說學靜坐的時候面對自己,也配合現在正在教學的靜坐止觀,靜坐止觀也是一門相當重要的功課,尤其老和尚教的止觀法門裡面,剛好在此《楞嚴經》裡面配合止觀的要義,怎麼樣去照見自己?在禪定功夫裡面,肯定的瞋心要除掉,要沒有瞋心。

  那在苦果裡面就有身見、邊見、戒禁取見,何謂戒禁取見懂不懂?以三寶弟子來講,怎麼會有這個戒禁取見?成為三寶弟子的時候你不是要懂五戒嗎,懂五戒,其實戒是要保護自己的,是要求自己的,可是我們人常常會眼睛去看別人,看到別人不對都會講,忘了自己,其實這個戒禁取見,你看到別人…,你起煩惱去講別人的話,這個戒禁取見,你變成一種執著了,戒本來要求的是自己,用來保護自己的,使自己的身口意清淨不再造作的,可是你變成一種執著點,變成一種見的盲點,變成一種見的執著,看到別人這樣「不合我的要求啊」、「不合佛法的要求啊」!學成這個樣子,就成了所知障,變成去要求別人,這叫做戒禁取見,增加了一個執著點!

  身見,變成一種自身的執著,你自己認為這樣子是對的,你就去要求別人「這樣子才是對的」;邊見,就是常常處在空有、有無、斷常…的兩邊,形成二分法,不是有就是沒有的二分法。聲聞是上述見惑的八十八使都要斷,依於苦集滅道,他才能清淨.他要見惑思惑完全清淨了之後,他才能進入到無學位,才能夠成就阿(ㄛ)羅漢。

    大乘的見惑一百一十二使,他要完全清淨:

  欲界四十使:

  苦: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集: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滅: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道: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色界、無色界各三十六使:

  苦:貪、    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集:貪、    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滅:貪、    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道:貪、    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思惑   聲聞乘十使:

  欲界  :貪、瞋、癡、慢

  色界  :貪、    癡、慢

  無色界:貪、    癡、慢

  為什麼會有慢呢?因為有時候修行上會有增上慢,「我修到什麼程度了,很得意」…知道嗎,這種起了一種「見」的執著,他會有一種增上慢的心.慢很難去除喔,有的時候不如人也會慢喔,有時後高過人很自然慢啊,一種優越感,那種都是慢心。色界、無色界,是瞋都沒有了。

  大乘我們看一下:

  思惑   大乘十六使:

  欲界  :貪、瞋、癡、慢、身見、邊見

  色界  :貪、    癡、慢、身見、邊見

  無色界:貪、    癡、慢、身見、邊見

  在禪定的裡面─色界、無色界,都沒有瞋了。

  聲聞的觀行我們看看,聲聞的觀行要契合「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

    “諸行無常”,要看破;“諸法無我”,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的現象,用法我來取代這個,諸法無我,要能進入到法的真理裡面,把我放掉,聲聞修行的時候他都是在禪定當中,聲聞修行他們一天只用一餐而已,他所有的時間除了上午聽聽佛陀說道理方法之外,其它時間都是在禪定自修。所以他把持這三個要點,三法印的話,他很容易進入到禪定的當中。聲聞行者修四諦法,所以他戒律要求相當嚴。老和尚告訴我們,聲聞的戒律依五分律,要求相當嚴格,在南傳國度現在還是一樣,如果比丘走在路上,人家作弄你,用草把你手綁住,你就沒辦法掙脫它,用完整的草你就不能掙脫它。那還有,如果說比丘走在路上,你千萬不要走在他的旁邊,如果他的袈裟,不是你去碰到他,被風吹、飄到你,你都會被警察帶走!要求是很嚴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