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夏安居共修後記

    此次結夏安居共修,使我們有業因、業果及因緣的概念,而更加謹慎於每個當下,身、口、意行為的造作;時時提起正念,照顧好每個念頭,就是修行中所要下的工夫了。

  • 文:編輯部出處:衲衣下的故事期數:303期2015年10月

/苒苒

    平時忙碌於寺院職事的作持時,時光就這麼悄悄的從指縫間溜走,來不及定下心來好好檢測身、口、意的造作是否與道相違;但幸而千佛山菩提寺訂定僧眾三個月的時間結夏安居,並於此期間禮拜或禮誦《法華經》或《楞嚴經》,讓僧眾能深入經藏中,體解佛陀的慈悲智慧。

    7/18~7/24為結夏安居期間,僧眾精進共修的時間。每日的課程自早課後,有靜坐、佛法研習、禮慈悲三昩水懺、晚課及懺摩等。在佛法研習的課程中,由菩提寺的住持和尚尼-上如下念法師及女子佛學院院長上若下勍法師指導僧眾研習 雲

老禪師之DVD著作-佛法要義,並依章節之內容,做深入淺出之研討。過去,也曾看過此DVD之內容,但看過之後,仍有抓不到頭緒之感,畢竟老禪師之修養已達深不可測,而身如凡夫之我,仍難體會其中之奧義,但此次透過二位教授師之用心指導,使自己對於所謂:「遺傳種性」、「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及「業的作用」…有初步的概念。

    其中,談到「遺傳種性」時,令人印象深刻。這是談如來藏已經有的種子,相應於外緣,而繼續發出來的;但也有後得的,也就是這一生在不同的時間、空間裡面,熏習所成的。  雲老禪師在DVD裡,也提醒我們,種質不好沒有關係,繼續發展也沒有關係,在這一生可以去修養、調理。過去已經有的,可以去歡喜承受;發展新的、好的。

    例如:如果一個家庭,父親、母親都很不好,或者專門做壞事,他們所生下來的孩子,也不一定都做壞事。因為家庭有家庭的環境,社會有社會的環境,所以在今生所得的,關係到環境不同就會產生影響,就有差別。這使我瞭解到原來不管資質如何、出身高低,今生能夠把握機會熏習佛法,並在每個當下運用出具饒益性的力量,就是在培養道的種子本質。

    透過此次佛法研習的課程,使自己於修行的方向上獲益良多,更對於業因、業果及因緣之關係有更多的認識。而在最後一天的研習課時,住持和尚尼-念師父也一語中的的問我們,在拜完六天即六部水懺後,對於水懺的內容是否有加以認識、瞭解?或是誦過就算了!?並提到水懺的內涵最先開宗明義說的就是三障,即煩惱、業及果報,這三種能障聖道及人天勝妙好事,但透過懺悔之力,則能除滅。記得懺本中也提到,欲滅三障者當用何等心,可令此障滅除,先當興七種心以為方便,然後此障乃可得滅,何等為七?一者慚愧、二者恐怖、三者厭離、四者發菩提心、五者怨親平等、六者念報佛恩、七者觀罪性空;可見欲行懺悔法,發起懇切至情之心是相當重要的。

    凡夫因為無始無明垢重,易因煩惱而隨業再造業,於因緣成熟時就要承受果報;但透過此次結夏安居共修,使我們有業因、業果及因緣的概念,而更加謹慎於每個當下,身、口、意行為的造作;時時提起正念,照顧好每個念頭,就是修行中所要下的工夫了。

    在這七天的的共修期間,承蒙許多義工菩薩們的發心護持,使寺內僧眾得以專心共修,於道業上互相提攜精進,誠然是份無量功德,更願此功德能與十方之有情眾生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