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探秘五之一

    我們繼續探討「空」義,為什麼叫「空」義?前面說到聲聞法跟菩薩法的情形,這部經開始的時候提到很多無漏大阿羅漢,可是這部經又是標準的菩薩大乘佛法,我們必須要把修行最重要的「空」的意義搞清楚,當接觸這部經的時候才比較容易下手。

  • 文:若知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09期2016年4月

              楞嚴探秘五之一        若知

    我們繼續探討「空」義,為什麼叫「空」義?前面說到聲聞法跟菩薩法的情形,這部經開始的時候提到很多無漏大阿羅漢,可是這部經又是標準的菩薩大乘佛法,我們必須要把修行最重要的「空」的意義搞清楚,當接觸這部經的時候才比較容易下手。這部經可以說是通各家,不僅是禪宗的經典,基本的理論可以說大乘各宗都需要,密教裡面的大白傘蓋就是楞嚴咒;般若學談空義,般若學的「空」義它是「大乘始教」,而聲聞進入到「空」義,跟菩薩進入到「空」義,是不同的。聲聞的「空」義是佛陀講四聖諦法的時候,最初講四聖諦法,老和尚告訴我們說,「聲聞住空,菩薩是利用空」,我們怎麼樣去瞭解到「聲聞是住空,而菩薩是利用空呢」?聲聞行者,佛陀最早對他們講的是「四聖諦法」─「苦、集、滅、道」,依於「俗諦」中,集因造成苦果的現象,而講「真諦」,出世間法,有修行的道理方法,然後滅世間的、俗諦的苦、集;另外還有個認識是:「苦、集滅了後,然後行道」,這樣的講法呢,就是「滅、道互為因果」,以道為因的話滅是果,以滅為因的話道是果。我們看,如果「滅苦集然後行道」的話,不是就有一種菩薩法的意味在內?這就是菩薩法的行道!所以在菩薩法裡面是說「二諦圓融」,滅俗諦之苦行真諦之道;聲聞法是講「四聖諦」,滅苦證道。

  我們學佛法,尤其學「大乘佛法」,一定要瞭解何謂「般若空義」?怎麼樣去瞭解它?先看般若部有偈云:

      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以有空義故,

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法不成。

      一切有為法,皆悉待緣生,發起不自有,隨緣有差別,性元無決定,

  生滅不堅住,如愚凡所執,不識從未有,應觀諸法義,般若究竟空。

    「般若空義」首先告訴我們:「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產生的,本不實在,一切法無不是空者;「一切有為法,皆悉待緣生」,法的生起有四個「不」─「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它要有因生,可是它不是自生、它也不是他生、它也不是共生,它要有因生,它不無因生,但是它不是只有一個因、不是自己一個因就可以生起來,也不是他因,它也不是兩個因可以生起來,而是因與緣的和合才生法,它一定是要因緣和合!以我們自己來講,我們本身所有就是因,以外面來講,在別人身上的對我們來說是疏因,也就是緣,事的形成要因緣和合,所以說「一切有為法,皆悉待緣生!再看發起不自有,隨緣有差別」,它不是自動發起來的,是依於緣的不同而有差別以世間法來講,為什麼有的是善業、有的是惡業、有的是無記業?因為隨緣而產生差別;像古人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緣境造成的影響;善、惡、無記的內涵很多,這裡只是提個理念的認識,說明法是隨緣而有差別的

    我們看世間法一切的現象,好比學佛也是依於緣的引發啊,其他就更多了,就如學習,有的人學這一樣、有的人學那一樣…是什麼造成的?一個是他自己的興趣,這就是因,或者是他聽命於父母的安排(其中就有緣,父母就是他的緣,因緣和合促成他的決定),這也是因,或者其他因;另一個就是他必須還要有個緣,而後剛好因緣和合,那因緣又是怎麼和合起來的?他一定有過去的一種關係形成潛在的一個因,而且有緣的引發才會發生。老和尚曾說:「緣就是一種疏因」;我們自己的是「親因」,外面的就是「疏因」,這是相對的,這是以自己來講,自己的是「親因」,外面的是「疏因」;就像我們說「根塵能所相應」,站在自己的立場來看─我是根、是能,外面塵境是所;但相對的同時你要知道,換個立場,對方也是根;自己與對方,自己是對方的所,自己也是塵了。所以凡事把立場互換一下,就容易做到「將心比心」了;去設想別人的處境、別人的想法,「同樣的,如果換了我的話會怎樣?」所以有時候瞭解佛法,明白了道理之後,可以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不用執著自己那一點,設身處地站在對方的立場想想,就會捨去自我的執著,這就是平等觀、同理心,能夠這樣的想,就能得到佛法的饒

    再看「性元無決定」,「性」是本體性,「元」就是原始、我們說一元復始,就這個元源頭之初所謂「性元無決定,」就是說,它會形成什麼樣子它不是一個定性,它是「發起不自有,隨緣有差別,性元無決定而它的現象是「生滅不堅住」的有生就有滅,一直都在變化的,而且生滅生滅、剎那剎那,變化太大了,經中說「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變化是那樣的快,這個生滅就是講我們的意念,意念生起,這個生滅生滅是剎那的變化、不堅住的,它是無常的現象。這說明法的現象是會變化的,你前一念才歡喜後一念馬上就陰霾人心無常嘛不是說「翻臉像翻書」嗎?常常形容年輕的女孩子「晴時多雲偶陣雨」…其實何止是女孩子,人心就是這樣子「晴時多雲偶陣雨」,它就是無常性的生滅不堅住的現象

  「如凡愚所執」,我們沒有學佛法,就是個凡夫俗子,而且有「貪、瞋、癡、慢、疑、不正見」的根本無明這就是凡愚所執若沒學佛法,就沒智慧,處在無明當中,無明當中就是隨著自心的造作,自心產生一種反應,就是執著的現象,計較執著的現象,而不知道「不識從未有」,從來沒有認識過這個「法」的本來面目,「從未有」就是說「法的本來面目」,法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你看不到那個實相啊你看到的都是眼前的實相啊,你看不到它的另外一個實相!實相可以有兩種,我們每個人所能見的實相不一樣,依於每個人所見,眼前所見就是實實在在的現象,就是實相可是如果菩薩有法眼菩薩有慧眼,他看的實相跟我們看的實相有沒有一樣?什麼叫實相?學佛你要提昇你的知見,知見越正確,你所見的相,「實相無相」!「如凡愚所執,不識從未有」,所以「應觀諸法義,般若究竟空」!

    般若在佛法中怎麼認識般若要以闍那為基礎,闍那就是我們的知識經驗,我們每個人都有知識經驗,在家的知識經驗、學佛以後的知識經驗,這個知識經驗要經過般若的修養之後,所謂「應觀諸法義,般若究竟空」,你能夠瞭解到這個道理,你就比較能夠超越自心的計較執著如果能夠超越自心的計較執著,能夠瞭解到「空義」的時候,什麼樣是「虛空」?由虛空它會產生變化,沒有那個虛空,我們簡單的講,房子如果裝得滿滿的,人就進不來了,一定要有個空間,它才可以產生變化作用,它要做什麼用都可以就像老和尚說我們,到千佛山來熏習佛法的時候,首先就是要能放空,一定要把你原先過去學的,你都要放空,你放空的話才能把自己成為一個空瓶子、空海綿,你才能夠充分吸收那如果你已經裝到一半、或者裝滿了,你看你新來的東西就裝不進去了人是很容易先入為主的先入為主怎麼說聽到什麼就執著什麼,那你現在聽什麼就會不以為然,然後心裡面就「是真的嗎?是這樣子嗎?」就聽不進道理了會造成聞法的障礙所以一定要放空放空了之後你才能夠吸收,到了某一個程度,你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分辨的能力

  龍樹菩薩曾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提出「空、假、中」來看事理,其實我覺得有時候佛法,這個講來好像是「中觀思想」的「空、假、中」三觀,事實上佛法裡面,本身就是「空、假、中」的現象,我們不要去做學術的研究,不需要抽出來變成某一個學派,我們如果能把佛法學了之後融會貫通,那佛法本來就是這樣子啊每一家各取所長,其實佛法有個總賅的大意,都是通向覺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空依於因緣而顯現一個假相,其實中間有它的中道義,未生之前它是個空相,產生之時它是個假相,因緣過後它還是回復到空相,就是在空相、假相之間它有個中道義那我請問你,這個中道義是什麼?既然是因緣和合,它可以產生個假相,產生個現象,因緣未合之前它是個空相,那這個中道是說什麼?不合的時候它是空相,合的時候它是假相,那中道是什麼?老和尚說「其中有道」!那我問你「其中有道道在哪裡」?你能不能去設想那個中道?空跟假之中有個中道,你能夠明辨這個中道的話,那你就不會落入到斷滅頑空我們這是講道理,如果以來講,」既已成為一個假相了,有沒有辦法去理解到它的空相因為這個「我」是個「妄我」、「妄心」,妄心之我,如果你能識透這個妄心之我,在這中間,就知道其實我原是空,可假、可空其中有中那麼「我」現在是個假相,如果要把「我」放在中間的時候,你該怎麼去設想?!這樣懂嗎就是要能夠去看到那個中道義!能夠看到中道義,就像剛講的,你就能夠看到那個實相,就瞭解那個實相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