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殊勝行

    現出家相,棄髮染衣是踏出了修行的一小步,自此不為色身外相的束縳而煩惱,省卻很多時間與空間,有更多心念專注在佛法的體驗與深入,簡單樸素的外相於日常行住坐臥時,更顯得自在灑脫

  • 文:編輯部出處:佛研院園地期數:312期2016年7月

  出家殊勝行

/釋蓮善

現出家相,棄髮染衣是踏出了修行的一小步,自此不為色身外相的束縳而煩惱,省卻很多時間與空間,有更多心念專注在佛法的體驗與深入,簡單樸素的外相於日常行住坐臥時,更顯得自在灑脫。出家僧服日常所需,也僅止三套衣服兩雙鞋替換,就已經足以應付每天忙碌充實的生活,出家沒有多餘的裝扮與贅物,一切生活用品以簡潔素雅為色調,為的是不讓造作的心起過多的漣漪,不為心舖上更多的灰塵,省卻拂垢的力氣。

 

出家修行著實無後顧之憂,把心投入學習與作務,安頓好色身,有了踏實的立足點,就會不由自主的生起對法身的渴望。佛陀的經典是教法之最,是行者最迫切的甘露法水,而世間一切能幫助我們得到智慧的亦都是佛法,佛法以世法為基礎,普遍性的知識經驗是“一切智”的來源,進而以個己的能力與趣向,提升至“道種智”,即專業知識的發揮,於任何人事物都要盡可能的去吸收、學習且盡力的做到圓滿,這些都在幫助我們邁向“一切種智”的方向前進

 

出家修行能淡化自我,調整身心語言的造作,調伏心性,將這份改變的力量發揮,展現饒益,就是修養的表現。修心養性是日積月累的,無形間就會有潛移默化的功用,受惠者莫過於關係跟我們最密切的父母眷屬,除了經典描述捨小孝行大孝,幫助更多無始以來的父母,修行者因學習覺悟的法門,法喜自然溢於言表,令見者心生歡喜,欲加親近學習。

 

出家守戒在於止惡向善,人因無始以來的無明造作,使心中那把覺悟的尺,有了衡量的偏差,立足點偏移,才有兩邊的對立。因此戒律教導行人,最基本做為人天師範該有的準則,助我們調整日常的四威儀與身口意,透過刻意的調整,才可將散漫雜亂的心收攝,有謂「時時勤拂拭」,當拂拭了心中的塵埃,以心為戒,才能由迷轉覺,心地明亮透徹,照見萬法諸相。可見守戒的目的不外是將不好的慢慢的淡化、清淨,約束自己的業習,顯現本有的佛性。

 

披上袈裟,於表相就已經十分的不同了,袈裟又名福田衣,因其條相狀猶如世間耕種的稻田,細心灌溉便能滋生糧食、資養生命,所以佛制供養出家人就像耕農一樣,可以讓眾生培福,獲得福德饒益。身為僧伽的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做好本份事,精勤誠懇,方不辜負這難能成就的出家因緣,不平白的接受善信的四事供養。


 

註:

中國僧伽所著僧服,因應朝代的遷流、民俗習慣與社會背景的所需,加上百丈懷海禪 師建立的自耕自食的叢林制度,發展出特有的漢族僧服,著其服表現出來的舉止是不扭捏的,坦然大方、乾淨俐落,莊嚴隨和。

袈裟的德名謂「福田衣」,田有生長延續的意思,努力播種會有收穫故,故名福田。

袈裟喻為世間的福田,因供養僧伽能生福報、功德故,又袈裟的條相與世間的田疇相等故而稱之。((佛學大辭典2501)

 

云何染衣:佛制把當時印度普遍白色、花色的衣服,壞其顏色。即僧衣是以青、黑、木蘭色等之壞色染衣故。(佛學大辭典1558)

「大論云:釋子受禁戒是其性。剃髮割截染衣是其相。」(佛學大辭典1558)

 

云何剃髮:佛弟子出家之相,為去憍慢且別於外道之出家而為之。又此為三世諸佛之儀式也。《因果經二》曰:「爾時太子便以利劍自剃鬚髮,即發願言:今落髮,願與一切斷除煩惱及習障。」(佛學大辭典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