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探秘四之四

    剛才講到因緣和合產生的現象,但這種現象是虛妄的、不是實在的,你只要能見取因緣和合之前它是什麼樣子,就知道實相在哪!

  • 文:若知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13期2016年8月

  楞嚴探秘四之四         若知

    《金剛經》提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雲公上人主張「即見如來的見要唸「現」是顯現之意,如此更契合覺意。《普賢行願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何謂實相剛才講到因緣和合產生的現象,但這種現象是虛妄的、不是實在的,你只要能見取因緣和合之前它是什麼樣子,就知道實相在哪如果知道這樣,不執著那個造作,當然現象已經出來了,因緣和合造作已經成結果了,但是你若懂得懺悔的話,何謂懺悔?「懺是檢討,悔是改過」,所以懺悔之後,「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並不是罪業可以憑空消失,而是大乘佛法的實相懺,可以讓你進入清淨行願的地步,把腐朽的色身變成了有價值的法身。

  《金剛經》說:「離一切相即一切佛」,《楞嚴經》說「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可見法的周流無礙的圓滿意境就現象而言,它是隨著因緣法則、因果關係而變化,就實質而言,本無實體,所以說實相無相。

  法為什麼會變化?因為是依於因緣法則、因果關係而發展!就實質而言呢它本無實體,要透過智慧去瞭解它本無實體的本來面目,所以說「實相無相」

  佛陀在入滅前,曾向弟子吩咐學法四事,即所謂的「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這了義就是顯示分明萬法之究竟實際義諦的意思,或者謂之實相、真如,或者稱之涅槃、法界等之代名詞,因為是最勝之理,故謂之勝義和第一義,而這層道理只有在大乘經教義理中才看得到,尤其是般若經典,所有般若部的經典不外乎在詮釋這一理體認識,因為太專門了,難為世人所瞭解接受,但在流通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兩部經中,我們還是看得出般若經所揭示的中心旨義:好比《心經》中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以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金剛經》中說:「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這些都是實相的意境,同體而異名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這道理懂嗎?剛才不是講「無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那你想想看,「無智亦無得」,我們說「做了布施不作布施功德想」,那你想「我想要學智慧,但學智慧不是刻意去求那個般若」,若是刻意去求的話,還是有所求有所執著,都是有為法達不到那個境界你必須要能捨以無所得故才能夠菩提薩埵,菩提薩埵就是成就菩薩

  「非法、非非法」,就是打破那個執著我們舉例打電話,電話是給我們用的,如果家裡面有個一兩歲的小孩,看你打電話認為電話是玩具,他要拿來玩,你當然不會拿真正的電話給他玩啊,可是你去買個玩具電話給他玩,讓他轉移目標,這是一個「非法」的現象但是哪一天他長得大一點的時候,他還是要去玩電話,你就撥給他玩,找到他媽媽也好誰也好,撥通了講話了,他覺得很神奇,竟然從這裡可以聽到那邊的聲音,你拿電話跟他講講道理,當然他長大了要懂事啊若不懂事你跟他講也沒用,他只能聽到聲音從電話裡面媽媽跟他說:「這個電話不能隨便亂玩喔,有事的時候才能講喔」,這樣子達到了,一方面滿足了他的好奇心,另一方面達到了電話的實用價值,這個就是「非非法」這是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

  所謂」,雲公老禪師的法義「“非”是不同於原有」,「非法就是不同於原來的法,用玩具滿足小孩子,跟原來電話的實用價值,是不同的可是對小孩子來講,一方面既滿足了他的好奇玩心,一方面又讓電話完成實際的效用價值讓這個不懂事的孩子知道,電話跟玩具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而又明白道理說「真正的電話跟玩具電話不一樣,不能夠隨便亂用」,達到了這個目的就是個「非非法」的現象

  般若論部中說「佛陀為說諸法實相,以兩種不同的方式表達:一是諍處,於其他經中隨處可見;二是無諍處,盡於摩訶般若經中提示」佛語須菩提:若菩薩觀一切法,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非我非無我、非有非無等,亦不作是觀,是名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是義捨一切觀,滅一切言語,離諸心行。從本以來,不生不滅如涅槃相,一切諸法相亦如是,是名諸法實相「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是破除兩邊,沒有執著「非我非無我」如剛才講的「非實非虛」

  般若波羅蜜因為它穿透萬法的虛空性,但又不是什麼都沒有,你若能瞭解萬法的虛空性,也就能產生所有的變化,所以「非常非無常、非苦非樂」會產生樂、會產生苦,但不是執著的現象「非我非無我」,非我、因為你不會否定別人,你才會非我,你要否定別人就是肯定自我,你只要那個自我冒出來就會否定別人,形成對立,所以要破除一切的執著,「非我非無我」為什麼說非無我呢?非我、你不會強調自己,視別人跟你一樣非無我,因為這個人還要講話、吃飯、睡覺…,這些總不能假手別人吧,別人不能代替你!所以說非無我可是又不是執著非有非無等,亦不作是觀,是名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所以般若的境界,是一種深明空義,已到虛空隨緣變化無礙的程度。又說:是義捨一切觀,滅一切言語,離諸心行」,禪門所謂「離四句、絕百非」就在這裡是破除一切對待、差別、執著而完成的

  那麼實相懺悔呢既懺悔已,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於是斂念正觀,不斷結使、不住使海,觀一切法空如實相。」所以懺悔後,記得「懺是檢討,悔是改過」,要改變生命的觀念,這是大乘佛法,要做無相懺悔,要做無生懺悔、實相懺悔滅心識懺悔;《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云:一切業障海,皆從妄想生,若欲懺悔者,端坐念實相,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像惠能法師接了衣缽到了大庾不是度惠明將軍嗎「不思善、不思惡,當下哪個是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惠明將軍來說,那是見道的一個剎那平常人你不到那個程度,你沒有辦法因為惠明內心那一剎那間正處在矛盾交爭裡他要搶衣缽那是不善啊,心裡面很掙扎就說「我是為法而來,不是為衣缽而來」,那是善念啊,所以「不思善、不思惡」破除你兩端,然後當下「哪個是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那是見道之始可是這裡我們看「既懺悔已,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這是教我們發「菩提心」呢,知道嗎?你看這個層次上就不一樣喔,剛才是見道,現在是悟道「不思善、不思惡,當下哪個是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原來如此「原來舅舅是外婆的兒子」各位有沒有這麼悟過?無以言之,這只是一句代表!在我們學佛的人生過程中,你也要嚐到這種法味,這個法味只能自己享受,沒有辦法跟人家講清楚,就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不是「原來舅舅是外婆的兒子」就這麼簡單可是這話吞下去,如人飲水,那個甘甜只有自己知道,講不出來的!

  所以說懺悔後,「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捨平等之心」,「於是斂念正觀」斂就是收斂,收斂自己的妄心,提起正念做一種觀照,你才會發起菩提心「不斷結使,不住使海」,結使就是煩惱,住是存在之意,使就是結使,造作的苦海,造作無盡形成生死流所以要「觀一切法空如實相」,這個就是無實無虛;般若經的「無實無虛」就是中道義所以說「不生是不住使海,「不滅」是不斷結使,「不斷結使、不住使海」就是中道義,也就是菩薩發心

    所以各位如果在道上修行的話可以說都是菩薩乘願再來的,雖然還沒有到兜率內院,但能夠把持得住繼續保有人身,就很不錯了,可見得你已是道上的修行人了可是如果一方面學佛法,妄心起來又造作不斷,那當然會入輪迴如果能行善業,而又不執著的話,你還要有願來度與你有緣的人,抱著「不斷結使」再來為人,「不住使海」可出而不出然後繼續修,哪一天你的俗緣了了,說不定你也可以出家修行了,再轉俗緣為法緣,那就功德圓滿了哪天你俗緣差不多了,用功得差不多了,就可以繼續提昇,一大阿僧祇劫滿了,可以進入二大阿僧祇劫修,二大阿僧祇劫後才能進入到三大阿僧祇劫,最後才可以像佛陀一樣圓滿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