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覺之道第三十五集(上)

    這節的主題是說一個修行的人,為什麼在現實的環境中不能得到覺悟?為什麼老是執迷不悟?如果用這麼的方式來說,大家會多想一點,一個學佛的人為什麼不能作佛?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19期2017年3月

319期 圓覺之道 第三十五集(上)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何以故? 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繼續介紹圓覺之道,還是根據《圓覺經》來說,這節的主題是說一個修行的人,為什麼在現實的環境中不能得到覺悟?為什麼老是執迷不悟?如果用這麼的方式來說,大家會多想一點,一個學佛的人為什麼不能作佛?通常談到作佛,事實上其中有行為、有過程,還有結果。因為作佛就是成就佛,作的本身有道理、有方法、有行為,常常看到經典裡有談作佛的問題。千佛山雜誌每一期都會標出這句話:「信佛,學佛,可以成佛。」也可以寫成「信佛,學佛,可以作佛。」一般說作佛,通常就不會提到信佛、學佛的問題,因為作佛的本身就具備了要信,也必須去學的行為,如果以信佛、學佛可以成佛的話,這還是一個未知之數。所以這裡主要還是談圓覺的問題,也就是要怎樣才能圓滿覺悟?

一個學佛的人即使出家了,或者出家多少年,或者只是在家學佛,大體上都把自己的希望或理想擺在一個不可知的未來,或擺在一個很遙遠的未來,事實上以《圓覺經》來說,重點是講修學的人必須要把握當下。常常提到“當下”兩個字,用白話來講很容易理解,“當下”就是每一個現在或任何的一個現在,正當發生人的問題、事的問題,都要把握當下,等於把握每一個現在。可是現在會成為過去,未來也會成為現在。假使以最快的速度一秒鐘來計算,一秒鐘很快就會過去,未來的一秒很快就成為現在,如果以秒來看已經夠快的了,若以五蘊來看,“想蘊"以秒的計算還太慢,那是一個非常微細的剎那,一剎那究竟是多長呢?其實沒有辦法計算!所謂一剎那是一個很快的速度,剎那翻成中文應該叫做“疾速”。有很多人把剎那當成中文字的意思,其實是梵文的譯音,叫作“剎那”,翻成中文則是“疾速”,是一個很難去把握的、非常快的速度。

我們平常已習慣說一剎那間、一下子,其實那只是概念,真正的速度是很難把握的!譬如《法華經》裡說「一念三千」。「一念三千」不是說一個意念裡面有三千個內容,是說一個意念的轉變,假使以三千個等分來說,等於是三千分之一的一個意念,怎麼說呢?譬如平常我們看書是一個字一個字、一句句、一行行這麼去看,究竟要怎樣才稱為速度呢?眼睛跟意念要合併在一起,也就是一念,從一個字到一句話、到一行或一個段落的完成,時間的快跟慢是很難確定的,為什麼?因為每一個人不相同。最近幾十年來有一個快速讀書的方法叫做速讀。其實速讀並沒有眼睛跟著意念,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去看,只是用一種概念式、重點式的方式去看書,所以不是真正在讀書。講速讀,其實只是像看報紙的一個標題,大概知道是什麼,然後再從子題上又看見一些什麼。舉一個例子來說,譬如很容易從賣房屋的廣告上看出要賣房子,只要把握一個字“售”,出售下面可能還會標出一個數目字,所以只要看一個“售”及一個數目字,就知道房子的價錢了!其他的就不需要看了。如果還想知道更多,譬如什麼樣的房子?在什麼地方?房齡多久?就必須一個字一個字的去看,仔細看才能夠了解它的全貌。

為什麼談這些?因為這關係到我們為什麼不能覺悟?為什麼老是在無明、迷惑中煩惱?經典上有一句話:「因為無始以來的無明或說業,主宰了我們。」業的顯現是由外面的色塵緣境引發,所以自我因業而顯現,不管是意識也好,思想也好,言語或動作也好,真正主宰者是什麼?是業,但究竟是什麼業很難去了解,所以就以無明來代替了,就說業是由無明的習氣所造成的。剛剛談了那麼多,其實就是關係到這點“人為什麼不能作佛?”因為在無明、迷惑中,我們一直以自我意識去認識、去了解,所以要談圓覺的話,要先從迷惑中突破出來,能顯覺悟就已經不容易了,何況要到達圓覺的話,那個距離真的很遠!舉一個例子,假使有很多人在游泳池,每一個人在游泳池的行為表現都不一樣,譬如完全不會游泳的並不表示就不會去游泳池,有時全家或是夫妻、兄弟姐妹、同學、同事,也許會游泳的跟不會游泳的一起去。如果發現泳池旁邊撐著一個太陽傘,傘下有兩張或一張躺椅,一個穿著游泳衣的躺著,你第一個反應是什麼?也許會想:這個人絕不是躺在那裡曬太陽,也不是躺在那裡游泳,直覺反應是在休息。

可是有沒有想過這個人已經下過水了,可能是游泳累了才上來休息?或者他根本不會游泳,為了陪人家來才一起躺在那裡。就可以發現,原來人的業的習氣,因為無明在主宰,你面對躺椅上的人真是一種無明,絕不是明瞭。但是能不能明瞭呢?當然從很多地方還是可以幫你去明瞭、去突破這種無明。譬如這個人躺在躺椅上,他穿的泳裝是溼的還是乾的?或者根本沒有穿泳裝,只是穿了一件汗衫、一個短褲,其實從衣服上面也可以去認識。假使現在在游泳池,可能是一個大眾游泳池,你看到了男男女女、大大小小,究竟誰是真正的游泳呢?就會因為無明產生一個意念,好像在游泳池裡的人都在游泳,其實真正游泳的人,這種公眾的游泳池對於他來說只是戲水而已。

再換一個角度去看,假使現在是一個游泳池,有很多游泳的人在那裡參加游泳比賽,所看到的不是游泳,而是看誰的速度快或慢?可以發現雖然是游泳比賽,但是真正要了解的應該是選手的游泳技巧與姿態,但是很少人會去注意這一些,只注意速度。這以游泳的主題來看,就會造成那麼多的無明,為什麼?因為人的知識經驗有現在的、有過去的,而這些已有的知識經驗,現在的也好、過去的也好,久而久之就變成一個習氣;這習氣就產生了自我意識,在現實中的一剎那或當下表現出來。可是以一個普通的人來看,這種現象無可厚非,甚至是正常的;其實從佛法的角度來看還是在無明中,為什麼?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真正所處的當下,該把握的重點是什麼?或者真正跟他息息相關的是什麼?

就以游泳比賽來說,游泳比賽只要快一點到達目的地,在比賽的規則裡不管你是自由式、蛙式、仰泳,不管你用什麼姿勢,還是有一個要求的標準。可是正在比賽的時候就沒有人去注意那些標準,只注意速度,誰在注意標準呢?就是那些裁判,可是裁判有分類,有的專門注意姿態,看選手游泳的姿態夠不夠標準?有的專門注意速度,其實注意速度並不是在游泳池裡,幾乎是在游泳池的兩邊,也就是一個出發點、一個終點。如果以一個世間的人看這些問題,的確沒有什麼對與不對,只要能夠達到一個標準就好了,但以佛法而言,一個具有覺悟修養的人來看的話,這裡面的差別就很大!為什麼要講這種例子?因為這關係到人的迷惑,不是一種利與害、也不是好與壞的問題,問題在乎跟我有什麼關係?如果只做一個旁觀者,認為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那也錯!世俗人可以這麼看,只做一個旁觀者,跟自己沒有關係,可是一個修行覺悟有修養的人呢?他的看法就不一樣了!他會去觀察、去思考,雖然跟他自己沒有關係,但是他會想到這是最好的知識經驗,將來可以做為自己的參考,就可以發現,如果跟你沒有關係根本不予理會、不在乎,事實上處在那環境中,究竟是什麼?還是無明!無明主宰了你。

因此一個學佛的人,面對的一個當下或剎那的起心動念,跟一個不是學佛的人差別非常大。我們為什麼不能覺悟?不是不能!而是有沒有去觀察有關的事,所謂因緣的法則,因果的關係,涉及到人與事怎麼樣去辨別?怎麼樣去深入的觀察而能得到利益?能把握這一個重點的話,雖然有無明、迷惑,就不會造成煩惱。如果沒有學佛的修養,同樣有無明、有迷惑,必然會煩惱,就很容易知道其中的差別,“無明的主宰”與“明瞭”,或說覺悟有修養的主宰,兩者的差別就在這裡。但是人往往自我意識太強,也就是無明的主宰力量太強,說得更貼切一點,業的習氣太重,所以往往表現的自我意識就特別強烈;尤其涉及到自我意識,有時還認為自己說的蠻有道理,是合情合理的,都是為別人好,但是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說?可不可以不說?而且你說的人家願不願意接受?」如果這些都不思考,即使你說了還是無明的力量在主宰;所以從修行的過程中慢慢成為修養,這就是修行,也就是希望能完成一種學佛的修養。可見修行是一個訓練的過程,修養是已經具足的內涵,學佛不能因為知道了一些經典裡的道理方法,就自認為有佛法的修養,這還不夠!最多你只是知道一些道理方法,根本沒有實際的體驗,從中真正的去認識與了解身口意造作的行為,看看究竟是偏差?還是助力?或者根本就莫名其妙!

可見學佛具備覺悟的修養,是來自平常陸陸續續、點點滴滴修行中完成的;不經過修行即使知道了道理、也懂得方法,並沒有做實際的體驗,就不可能真正知道修行是什麼!所謂真正知道了才是修養,它是經過道理方法而實際的體驗行為完成的,否則即使你講的是經典裡面的道理或方法,自己沒有實際體驗,說出來的也都是無明的力量在主宰,不是道的修養所完成的利益,不能使別人得到饒益。所以在學佛的過程中,常說要“轉迷成覺”,事實上就是因為無明主宰的力量,沒有道的修養才會迷惑、無明。所以,不管有沒有學佛,甚至包括有修養的人,無明是不可能避免,它總是跟著你來,為什麼?就是因為業產生力量。但是在沒有確定之前稱它為無明,一旦表現出來了就知道是善惡、是好壞,無明就是業的力量為主宰。凡夫眾生為什麼有那麼多缺失?那麼多問題?經常遇到障礙,這都是沒有調整身口意的行為,踏實的去修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