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要義 覺的法要

    覺行圓滿不是依於缺失而談圓滿,是依於圓滿了以後是不是會退失而又發生圓滿。覺行圓滿是再也不會有缺失,肯定就是依於圓滿而說圓滿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19期2017年3月

佛法要義 覺的法要

 

現在來談「覺」的法要;也就是對覺的認識。

「覺」,一般有覺跟悟的認識,覺跟悟不是一個名詞嗎?談覺悟,常說:「啊,我覺悟到什麼了!」先要知道,覺、悟其實要放在一起解釋,在梵文中就是Buddha,佛陀的意思,所以佛陀就是覺悟的意思。談覺、談悟,為什麼要有覺、有悟?譬如說成佛,佛陀就是一個完成了圓滿覺悟的人,怎麼樣才能圓滿覺悟呢?必須要經過很多的悟。所以我常說覺是一個果,悟是完成覺果的點點滴滴,可是它不是因。

 

舉個例子比較容易把握,完成了一個圓滿的果,譬如一個橘子的形成必須要有一棵橘子樹,橘子樹要開花,開花以後才能結果,但不是說每一個橘子都是覺,而是凡是談到橘子,已經成熟的橘子就是覺的現象的話,那麼每一個成熟的橘子就是悟,這是一個認識。再舉個例子,一個整體的圓,一個圓圓的西瓜,這個整體就是一個覺,它的悟是什麼呢?要搞清楚,不是西瓜的藤子、西瓜的開花……不能用這種方式講,因為是談結果,結果是怎麼組合起來的,就像談橘子只是一個概念,橘子成熟了,這就是一個覺的結果,每一個橘子就是悟,許許多多的橘子成熟了,完成「橘子成熟」,這裡面有一個覺,還有很多不同的悟。

 

如果一個圓滿的西瓜是一個覺的結果的話,把這個西瓜切成一片一片,這一片一片都是一個不同的悟,也就是一個圓,但是這個悟有大有小,可見原來悟還是有缺失的,可是它也有一個圓的相。覺呢,是一個沒有缺失圓滿的相,可見所謂開悟還是有缺失,要到達圓滿的覺才沒有缺失。通常說「覺」,以結果而言要用佛陀來講,如果要去認識覺呢?就必須要從菩提來講。佛陀是一個圓滿的結果,菩提就是許許多多有缺失的圓滿,許許多多就是菩提,完成的圓滿才是佛陀。菩提,從概念上講就是覺,沒有錯,其實菩提是一種悟的現象,佛陀才是一個覺的結果,所以談菩提就有察覺還有覺悟的不同。

 

察覺是什麼?就是體會到一些什麼,感受到一些什麼;可是這一種體會感受是不太可靠的,那經過察覺去證實它是不是有可靠性,如果展現了它的可靠性,菩提才談得到覺悟的意思。所以談菩提,不能夠談果,菩提只能談道。菩提道是什麼?常說學佛的人走在「菩提道」上,是什麼意思?就是正在修行覺的人,或者修行覺悟的人。菩提令人聯想到另外一個名詞「菩薩」。「菩薩」的全名叫菩提薩埵;從中發現“覺”是菩提,薩埵是“有情”,所以說正在修行覺悟的人,所走的道路就是菩提道,因為走在菩提道上,會覺察到一些什麼,終究會發現一些什麼、體會與認識一些什麼。所以去覺察,發現了一些什麼才談得到覺悟的問題,這是以菩提來解釋。

 

因此菩提不是一個圓滿的結果,真正要談是談佛陀,如果說菩提是覺,佛陀也是覺,為什麼要分成兩個名詞?譬如說Buddha,梵文就是佛陀的意思;又為什麼講菩提呢?菩提是Bodhi,就不一樣了;Buddha與Bodhi:Bodhi才是菩提,Buddha是佛陀,這差別在哪裡呢?一個是還有缺失的,一個是圓滿了沒有缺失的。只不過從佛陀的法義來解釋,有自覺、覺他、覺行圓滿,那麼自覺、覺他是不是有缺失的呢?如果說「要到覺行圓滿才沒有缺失!」也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因為是談佛陀的內涵,譬如談自覺,一定是在菩提道上,自己真正覺悟了,不只是一個名詞而已,是你自己在修行道路上覺悟了。

 

這「覺他」呢?不是別人的覺悟,因為自己在菩提道上覺悟了,已經得到了利益,把這種利益再去告訴別人,使別人也能得到覺悟,這叫做覺他。至於「覺行圓滿」呢?有很多人說:自覺就是「覺」、覺他就是「行」,不是這麼解釋。因為覺行圓滿肯定地說,“自覺”不是一個圓滿的;“覺他”是把得到的利益讓別人也能得到,也不是圓滿的,要把自覺本身在菩提道路上真正修養,不僅僅覺悟了,還能表現出來,這個表現除了讓更多的人分享利益,的確自己還能做得到,這就不只是講一講就可以了。

 

所以說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拿釋迦牟尼佛來講,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以自覺而言,他覺悟了,可是在菩提樹下所覺悟的自覺,以至到以後去度人,教學兼長,還是在自覺的內容。覺他,是要使人得到利益,這種利益是究竟苦樂認識的利益,還是在修養上完全改變,把缺失完全化除掉?此中都有其差別;差別是來自你的自覺,所以自覺到達圓滿了的話,的確不能說是覺行圓滿;通常你自己覺,自認為覺悟了,可是還要拿經典、善知識來證明,所覺的是不是真正的覺?而且到達了什麼樣的境界?是不是真正圓滿了?

 

所以佛陀於覺來講,分成三種法義,一個是自覺,從少量的缺失到達完全沒有缺失;覺同樣可以影響所及,就是修養影響別人所及,開頭有一些不怎麼樣圓滿,最後使別人也能得到圓滿,這一種自覺、覺他雖然圓滿了,可是還要瞭解,所行持的是不是永遠都不會變呢?如果自認為圓滿了,過不多久缺失又來了,那不是覺行圓滿!因為所謂的覺行圓滿,覺悟的修養是不是在行持上,一直到入涅槃為止都不退失?而且愈來愈好?那要好到什麼程度?一直到真正圓滿了才叫做“覺行圓滿”,才是所謂的佛陀的一個結果,所以“菩提”談覺與“佛陀”談覺是不同的,這是要把握的地方。

 

菩提是道路的話,佛陀就是行於道路上,最後得到的一個結果,只不過關係到佛陀,要稍許解釋一下。佛就是佛,還有什麼不同?還是有其差別,依於他修養境界的不同,譬如有應身佛、報身佛、法身佛。“應身佛”比較容易瞭解--這相應身,不是三十二應身,而且佛的三身不是以菩薩來講,應身佛是什麼?「應」,譬如釋迦牟尼佛是應娑婆世界的眾生所需要,這才是叫應身佛;譬如阿彌陀佛,是依於他的願力完成一個極樂世界,基於需要而顯現阿彌陀佛,那也叫應身佛。所以應身是依於“願”,相應於環境而需要,所顯現的佛身;這裡不能談「應以什麼身得度」,那是菩薩的應身,不是佛的應身。

 

其次看“報身佛”,既然成就了佛為什麼還有報身呢?常常會忽略一個問題,釋迦牟尼佛是相應於娑婆世界的眾生的需要而顯應身佛,可是他要來這娑婆世界,還是以一個報身而顯現,不是一個化身、變化身,所以說應身要有報身的顯現,才能夠住娑婆世界度眾生;報身,報什麼?佛不是業都清淨了嗎?為什麼還有報身?要瞭解他還有當世的父母、當世的環境;譬如釋迦牟尼佛的父母親,當母親懷他之後開始,就已經跟父母親有了所謂的世俗的緣,而後父母栽培他,同樣也有世俗的緣,甚至去參訪許多的善知識、去學習,也有不同的緣。

 

報身佛在什麼時候最明顯?以釋迦牟尼佛來講,就是在雪山苦行,雪山苦行就是在受報的時刻;釋迦牟尼佛的應身是相應娑婆世界,他在雪山苦行,就是報身佛的現象。他什麼時候是“法身佛”呢?在菩提樹下成就道業,完成了法,也就是自度度他的這些條件,法身佛就關係到事物、道理。法是因事物而說道理,因道理而表現它的事物,這叫做「法」,也就是於理於事都已經圓滿了的,這時候顯現的法身。怎麼證明呢?就是以後在娑婆世界普度眾生,說道理、方法、談修養,這種種都是法身具備的條件才能表現的。

 

佛以三身來講,要把握的是以釋迦牟尼佛來說,如果釋迦牟尼佛一生下來就是佛,也不需要去修行辦道了,根本就沒有什麼所謂的報身了,應該一生下來就是法身。所以悉達多太子是一個應身佛的時刻,悉達多太子以後,一直到菩提樹下成道之前,是報身佛的時刻,菩提樹下成道了以後開始度五比丘,以至到他入涅槃之前,都叫做法身佛,有這三個階段。所以這裡談佛,都是談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談釋迦牟尼佛?因為只能知道釋迦牟尼佛,談別的佛,對他的事蹟的確太陌生,對整個的生命過程也是太陌生,我們唯一能夠知道的是釋迦牟尼佛,所以舉例單指釋迦牟尼佛;其實在娑婆世界,在人的世間,談佛法就是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談佛陀就是釋迦牟尼佛,不能談其他的佛,因為我們對其他的佛很陌生,談出來那只是一些傳奇而已,不是現實的。

 

為什麼談“覺”要談到「有菩提、有佛」,而且要談到三身佛的現象?其實這是涉及到「信佛、學佛,可以成佛」。譬如信佛,當然就要去學佛。所以說信佛是信什麼?信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可以得到覺悟,這叫做信佛;不是信釋迦牟尼佛那個人,而是信他的智慧,他的智慧是來自那些道理方法。這些道理方法你照著去學習,這是個什麼現象呢?是行於菩提道上,就是走在覺悟的路上,然後再談真正圓滿的覺悟,覺的問題,那就是佛陀。

 

佛陀怎樣顯現呢?所以提出三種意義:自己覺悟了而且是圓滿的覺悟,可是這種圓滿的覺悟是以缺失而說圓滿,不是依圓滿而說圓滿,所以“自覺”是依於人有缺失,慢慢慢慢的使缺失愈來愈少,少到沒有了;這是個人的修行,達到這種覺悟的境界,而且把這一種修養的境界利益,給更多的人也能得到利益,這就是“覺他”。可是能不能永遠維持恆久不變?所以佛陀最後的一個圓滿的境界就是覺;在行持的過程中永遠不會退,而且還會繼續增上,增上到完全圓滿,因此這裡不是依缺失而說圓滿的問題。我再重複一遍,覺行圓滿不是依於缺失而談圓滿,是依於圓滿了以後是不是會退失而又發生圓滿。覺行圓滿是再也不會有缺失,肯定就是依於圓滿而說圓滿。怎麼去證實這種現象?可依釋迦牟尼佛來談,談他的應身的時刻、報身的時刻、法身的時刻,所表現的這種佛的相就可以知道,這一段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