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66唯識與緣起--三苦(下)

    十二因緣法裡面談到了“行苦”,是依於身口來說;“壞苦”是依於意而說,所以身口意談苦,意是內在的,是意念所產生的苦,就叫壞苦。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21期2017年5月

唯識法相學  66唯識與緣起 三苦(下)

 

十二因緣法裡面談到了“行苦”,是依於身口來說;“壞苦”是依於意而說,所以身口意談苦,意是內在的,是意念所產生的苦,就叫壞苦。怎麼形成呢?是依於時間、空間的不同變化而生。緊接著看“苦苦”,前面談到了行苦、壞苦,為什麼還要說一個苦苦?其實苦苦用一個最白話的說法,因為苦而再發生苦,也就是說“苦”沒有結束又發生別的苦,“苦苦”的第一個苦還是關係到行苦、壞苦;第二個苦是什麼?行苦、壞苦後面所產生的後遺症,或者副作用,叫做苦苦。這兩個苦都是依於行苦、壞苦而再生起的苦,或是後遺症;或關係到“行苦”而再產生苦,關係到“壞苦”而再產生的苦,這叫做苦苦。

 

苦苦在十二因緣法裡面最明顯,一個是“觸”,就是接觸;而後就是“受”,受就是感受。在這裡依十二因緣法談觸、談受,假使用另外一種方法來看,就很容易發現“苦苦”就是五蘊之苦,所以前面的“行苦”是身口的苦,“壞苦”是意的苦,這個“苦苦”是心的苦。因為此中以分段來說,人有身口、有意,還有所謂的心識變化,這個心肯定就是五蘊。因此不要只說五蘊的苦,認為“苦就是我”,它只是五蘊的一個變化作用,如果以“我”來講,你說“心即是我”,這就包含了身口意,因為沒有身口意的存在就沒有五蘊的變化,五蘊的變化是來自身口意。

 

所以“苦苦”是一個五蘊變化而生起的現象,為什麼?我們看十二因緣法裡面的觸,就是接觸,而後產生的受,這個受說是“感受”、“承受”都可以,為什麼說它是屬於心的作用?假使以生相來講,一個胎兒經過十個月的時間來到這個世界,接觸到一個新的環境;原來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裡,與他來到世界所接觸的環境不同。在胎裡面不僅僅是黑暗無光明、擁擠,幾乎一切仰賴母親,不是有這種說法嗎?當母親喝一口熱茶,胎兒在裡面所接觸的環境,就像火那樣的滾燙、熱度很高。假使母親喝一口冰水,胎兒所接觸的就像南極、北極的世界,這是他接觸的現象,可以發現是因感受而發起,是一種接觸的行為,而有接觸的行為才會有感受。所以為什麼說“苦苦”是依“行苦”、“壞苦”而有,那是一個感受的問題。

 

如果以“生相”來講,一個嬰兒在母胎,然後出胎來到這個世界,接觸的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因為在胎的世界跟人的世界完全不同,他所感受的也就不同。為什麼說苦呢?假使這個胎兒原來在母親的胎裡,餓了由母親去飲食,他自然得到所需的營養,可是來到人的世界就完全不同了,為什麼?母親在,餓了即有母奶可吃,可是母親不在身邊,他就不像在胎裡的世界,那是一個母子沒有分離的環境,而來到這個娑婆世界是一個分離的環境,他所接觸顯現的現象,感受的不同。為什麼“行苦”、“壞苦”而再產生的苦就叫“苦苦”?ebi 是關係到接觸而產生的感受。

 

舉一個例子,剛剛談生相,可是生相不只是說胎兒從無明到六入,以至到老死,不是談這個而已。凡所有人與事的問題都涉及到十二因緣法,也都涉及到行苦、壞苦、苦苦,為什麼?我剛剛做了一個分類,行苦是身口的行為,壞苦是意念的行為,苦苦是心的造作,也可以說心主宰,從接觸到感受而有差別,佛法常離不開煩惱的問題,煩惱的本身就是一種苦。我們先看煩惱苦還是自己造作形成的,就是一種“行苦”,因為行而產生苦,之後必然會有變化的現象,都不是我們想像的' 所要的、所愛的,總會有一些負面上的埋怨與正面的追求,最後因為這樣所以產生“苦苦”。

 

以煩惱為例,煩惱一定是因為什麼而煩惱,如果你不去探討,就是處在一個無明而形成的煩惱中,因此煩惱另外一個名字就叫“無明”,是由迷惑而產生的。所以我們常有一些言語行為、動作,自己並不知道這個行為產生的後果。我們曉得行為一定要去接觸,接觸的是什麼?就是外面的色塵緣境使你感受煩惱,為什麼這裡談十二因緣法要談行苦、壞苦、苦苦?就是關係到可不可以“由好變壞”?“由壞變好”?能不能“自己去主宰?”其實還是在乎身、口、意以及我們的心。唯識學肯定是說六根、七識、八識,但是這裡面不提八識,為什麼?因為苦的形成從無明來講,它的力量就是業,“業”本來就存在在八識裡面,所以雖然沒有提到八識,事實上它已經告訴你了!

 

所以我常說以八識而言,裡面有業同樣也有道,並不表示就只有業沒有道,為什麼?因為人活著的時候,總有一些利益別人、利益社會或利益一個區域的行為,這都是一種好的行為,。八識裡面有業有道,可是於業而言,不要忘了“業”不是都是壞的,業除了有惡還有善,甚至還有一些善惡分不清楚的。就可以發現行苦、壞苦以至苦苦,它的來源是八識裡面所生起的力量,有現在造作的、也有過去造作形成的,所以種子的形成,不能只說現在,它還關係到過去、未來,現在暫時不談,因為後面還有關於十二因緣於唯識學中觀法的問題,這裡我們只談苦相。

 

也就是前面談“生相”對十二因緣的認識,這裡是談“苦相”於十二因緣的認識,它分別有身、口、意、心的問題,除了我們講的六識、七識、還有八識。第一個“行苦”是以五根五塵相接觸轉為識,也就是五識,所以“行苦”是前面五識形成的。“壞苦”是六識形成的,“苦苦”則是五蘊形成的,可是不能說五蘊就等於第七識!七識是什麼?是末那識,有時翻譯成為心,也有的翻成主宰的意思。看看行為的苦,是因為五根跟五塵接觸,接觸之後會產生意念,所以前面的行為是身口的行為,產生了意念就關係到意念的行為。

 

換句話說,身口──前面的五根與五塵接觸,意念生起一種認識與分別的作用,所以才會有“壞苦”。譬如有人講話很剛直,認為這樣講對別人有利益,可是往往聽的人呢?就已經不歡喜了,為什麼?因為對方身口的表現,即使於意念是好的,可是反應到這個聽者的耳裡就會變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語氣?這種表情的善意在哪裡?原來的“行苦”就會轉變為“壞苦”,這就是五根五塵接觸,所產生的一種識的作用,引發第六識生起分別。這種分別真正的主宰在哪裡?就在第七識,也就是第七識的那個“我”──依於五根五塵轉為識,進入到第六識,於這種接觸的過程所生起的感受。

 

所以“行苦”、“壞苦”、“苦苦”,要從兩方面融和;譬如“行苦”是依於身口而表現,可是以八識來講是依於五根五塵接觸,轉變為識,也就是五識,這是身口的苦。然後前五識的苦進入到意識之後,產生第六識的苦,所以才說“行苦”會變“壞苦”,是因為第六識它所產生的分別,分別來自哪裡?來自時間、空間的變化,所產生的一種作用,由誰來主宰?因為“行苦”而顯現分別之苦。本來是好的,我們反而認為不好,這“壞苦”最後完成什麼?就是第七識,也就是我們講五蘊“色受想行識”所產生的一些作用。

 

我們曉得“色”肯定是十二因緣裡所講的“觸”,接觸什麼?就是外面的色塵緣境,因“行苦”完成之後變成“壞苦”,而後再成為“苦苦”。所以第七識主宰什麼?主宰接觸,就是憑自我意識的感受而展現出“苦苦”。我再重覆一遍:“行苦”是五根五塵相接觸,顯現出識,是前面的五識。“壞苦”是因為前面的五識,第六識起了分別,本來是好的可能轉變為一種分別、懷疑或者一種猜測,這樣反而由“行苦”轉變為“壞苦”,當然也不一定肯定行苦之後一定是壞苦,可是往往是苦多於樂,所以我們還是以壞苦而言它。然後進入到第七識──依於外面的身口以及內在意念的行為的一種接觸,這個心也就是“第七識”的那個我”產生了感受,這個感受還是依於“行苦”與“壞苦”的變化作用而顯現,所以“苦苦”是什麼?是因為前面的行苦或壞苦使自己產生另外一種苦,這叫做苦苦。是誰主宰?就是那個心,或者第七識因接觸而做自我的感受所形成的苦,這個大家一定要把握!

 

“行苦”於十二因緣法裡面是無明到六入,事實上就是我們講的五根五塵,根塵接觸之後才會有“壞苦”,也就是我們的意根第六識,因分別而產生的苦。“苦苦”是因為第七識依於前面的一些接觸,所完成的一種分別作用而感受的苦,就可以發現“苦苦”不一定是行苦而後壞苦、再苦苦。因為行苦也可以成為苦苦;壞苦也可以成為苦苦,因為主宰的力量是在乎那個“我”。如果涉及到第八識顯現的是道的話,這種苦苦就可以轉變,苦苦能轉變,當然壞苦也就不在意!行苦就不會造作。

 

如果第八識裡面只有業沒有道的話,就不可能轉變,假使業是屬於一種障礙的話,道就是化解障礙的方法,當然這兩者同樣都是一種力量,所以談行苦、壞苦、苦苦,這是依人的生命現象去看,並不是肯定、否定,也沒有否定樂的存在。所以有時凡夫眾生因為業在善惡上面分別,如果進入到修養的話,就可以面對這些業去承受,不使它形成為「行苦、壞苦、苦苦」,這就是八識裡面的種子成分的差別。這好像都瞭解了,可是如果不能把握十二因緣法的話,還是搞不清楚行苦、壞苦、苦苦,最後就變成“行苦”是因為五根跟五塵打交道;“壞苦”是因為意;“苦苦”是因為我們的心,就是“身、口、意、心”而已,最多瞭解前面的“行苦”是八識裡面的前五識,而後進入到第六識是“壞苦”,再進入到第七識就變成“苦苦”。

 

如果用這種去定位,而把十二因緣法跟五識、六識、七識混在一起,不能融會貫通的話,最後你可能還是處在一個無明裡,只憑自己的感受認為就是這樣。譬如有一些人常說這個人怎樣壞或如何好,你會認為那是別人講的。如果你自己講這個人如何如何好,假使有人不相信,你可能會說:「我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我跟他相處過還不知道嗎?」就會發現原來那個自我意識是因為“行苦”產生苦,為什麼?你說別人好,你承受的是什麼?影響所及別人又怎麼樣?可見這個苦苦,有自我的苦苦,不要忘了還有他我的苦苦。壞苦也是如此,行苦也是如此,佛法不會只以一個自我意識而言,不要忘了你有自己的“我”,還有別人的“我”、眾生的“我”,這就是我們談十二因緣法,涉及到三苦的問題,同樣的我們也不要捨棄六根、八識的問題,這一節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