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研讀之六十一 - 緣起與性空 (四)

    所以老禪師把“有、空、非、無”看成是智境四相,這在老禪師《休庵隨筆》的《內心世界的研究》中有清楚的說明。

  • 文:若知出處:紅塵甘露期數:201期2006年3月刊

所以老禪師把“有、空、非、無”看成是智境四相,這在老禪師《休庵隨筆》的《內心世界的研究》中有清楚的說明。因為人要面對自我意識去調適、修養,才能夠轉識成智。唯有轉識成智之後,所作才能夠轉業成道。

《金剛經》如何教我們轉識成智?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能否行深般若,照見五蘊皆空?!

所以《金剛經》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於理上的懺悔,便是做到於心法上的把握;學習金剛經的法要,不僅無明頓銷,轉自我為非我,進一步突破我,再突破為無我,成就的是功德饒益,因為它讓我們進行的是心的修養:“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於修持上則著重究竟的清淨,比方經中說: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如來於法,實無所得”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等等,都是提醒要打破意境上的執著,從相的突破到心的無住,最後才能完成究竟清淨。所以經中特別強調: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
“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

這都是正宗分裡面所提示的法要。至於流通分,比方談受持讀誦功德,則散見於各品中,在《金剛經》裡很特別的是,佛陀特別強調受持讀誦此經的功德,

前十六品就出現了十一次,有的甚至是整品文字的呈現,可見《金剛經》的不尋常。第十七品之後,再次出現須菩提的同一問話: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一般以為這是重複的現象,其實不是重複而是現實需要。因為法會中間陸陸續續有加進來的聽法者;我們看,一開始是“佛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而到結束時是:“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有這麼多人是中途加進來的,他們不知原委,換了是我們,將心比心去設想一下,如果是我,是不是也很迫切地想要知道,今天佛陀究竟說了什麼法要?而這法要又這麼的重要?只見佛陀一再地強調受持讀誦的功德呢!

須菩提是成就的阿羅漢,自然明白這種情況的,於是在佛陀宣說法要之後,強調這部經不可思議的力量時,須菩提便為後來的與會者,重新提問這一次的問題,讓在場的大眾都能明白佛陀這次宣說的法要。而佛陀在複說時,對與會的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來說,更有境界上的提昇。

我們先看佛陀的回答: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

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

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
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
“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

這一段的經文非常重要,可以說是究竟法義所在。

我們已經知道佛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是般若經中要我們破執出離的方法,但佛陀說法又無所說,為什麼?佛陀所說的法就像竹筏子讓人渡河一樣──如筏喻者,佛陀說法不外是想幫助相應於這個法的善男子、善女人們,覺向自心,出離一切的有為;因為三界六道的輪迴,不離有為。

所以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無為的修證,各有不同。我們前面曾經提過,有聲聞羅漢、緣覺辟支佛、菩薩摩訶薩以及佛果的差別。

學佛最高的結果就是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佛的果位境界,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怎麼證得?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
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進入菩薩法的修行時,有一點要把握住,就是菩薩法的心境,它是轉化了〝我〞的,所以說:“通達無我法者,是名菩薩”。眾生即我,我即眾生;眾生有苦我同苦,眾生有病我亦病,所以經中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

般若經講破執,所以“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修行是要:“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於修證的境界,則必須是究竟清淨,所以佛陀說:“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或者說:“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另外像:“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這種種所談的,實在是一個很高的境界,但我們還要注意佛陀說的:“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就像一個修行人,他從一個普通人去修行,後來證到了菩薩境界,但於色身來講,他還是原來那個人,可是呢?他的精神內涵變了,具備了法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