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經要解 - 方便義(八)- 願波羅蜜

以下繼續介紹「十波羅蜜」的第八個波羅蜜───「願波羅蜜」。

曾經談過「行願」的問題。「行願」是「願」已立下,依之而行;這裡談的是「願」的方法,教你如何「立願」,而不是行願的方法。

談到「願」的建立,首先要知道「願」是如何組成的?願,包含了理想和希望,但絕不是理想、也不同於希望!為什麼?因為,「理想」不一定能成為事實;「希望」也不一定能達到目的。那為何要有理想、希望呢?因為,發起一份願,其中必有理想和期望;可是「願」的成立不能以單一的「理想」或「希望」而確立;也就是,於「願」的構成,不能只從「希望」或「理想」上去肯定。比如,發願往生淨土,其實只是一個理想與希望,但能不能真正往生呢?還得看你建立的願,能不能做得到?

雖然「願」絕不是理想和希望,可是它仍具備了「理想」、「希望」。譬如,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選擇這一生肯定修彌陀淨土法門,完全照著阿彌陀佛的要求,一樣一樣去做;由此可知,要「發起這種願」、「完成這個願」、讓「願」建立起來,一定要有許多條件。比如,你的理想就是要出離娑婆世界,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希望能夠化生於「九品蓮臺」,而且品位愈高愈好,但希望歸希望,是不是肯定能「上品上生」?那不一定!所以「願」有希望、理想,但絕不是「希望」和「理想」;因為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必須具備三大資糧──「信、願、行」:於「信」,不只信「西方極樂世界」、信「阿彌陀佛」、還要信「四十八願度眾生」、信「九品蓮臺」,統統都要信;此外,還要建立起「自信」。因為,你必須完全相信有這麼一回事,決定依靠它,但究竟能不能建立堅固的信心呢?這點很重要!

例如,有信徒問:老師父!這一生我決定要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可是,母親和我的感情很好,如今她過世了,如果將來要到極樂世界,我可不可以帶她一起去?我的回答是:這只是一種希望、一個理想,但不能構成「願」;因為「願」的建立不是這種方式。所以,千萬不要把理想和希望當成「願」。比如,在家居士發心要出家:「等兒女長大了,都交待好了,我再出家!」等他們長大了,男婚女嫁後,孫子又出生了;那是不是還要再等孫子成年?說這種話就已經於立願不負責任了,那只是一種理想和希望,說得難聽一點,是一些妄想、雜念。真正要出家,就要像那些高僧大德,願意割捨世俗的一切,包括家眷在內,那才是真正的出家。

然而,一般人往往把「願」擺在希望、理想上面,這是不對的!比如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發了願還要具足「信、願、行」三大資糧才有機會去。提到「信、願、行」,如果「願」已發,要到西方極樂世界,但過了一段時間,聽別人說學禪可即身成就,根本無須到西方淨土打個轉,於是捨棄了原有的「願」,這麼一來,第二資糧的「願」即已變質了。所以,於「願」若決定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其他的就應一概放棄,才稱得上是「願」;何況,有「信」、有「願」還得有「行」?必須依教如法,不能抱著:我決定信了,也決定往生,我每天念多少佛號、做多少功德。必須要知你「所行」是否依教如法?依誰之教?又如誰之法?

尤其「彌陀淨土」並不是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是由阿彌陀佛提出來的,這些在哪裡可以找到出處?在佛陀所介紹的「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這三部經典中。所以,修行淨土法門,必須熟悉這三部經才是「依教」;而且還要「如法」而行,絕不只是憑自己的想像方式,稱念「阿彌陀佛」就可以了;有的人甚至連「南無」兩個字都省略,以為念得愈簡單愈好,這能完成所立之「願」?

在學佛的過程中,不論是教人或自我的修養,其實通通離不開「願」;為要把握這個「願」,必須弄清楚「願」是如何組成的?怎麼把「願」建立起來的?才能完成自己的「願」。古德常言:「願」是要靠自己慢慢培養的,就好像挑東西一樣,不一定是什麼年齡就有什麼樣的體力;有的成年人手無縛雞之力,你要他挑東西那是不可能的!但有些小孩,從小生長在艱苦的環境,就可以挑很多斤。這其中說明,一個人雖然手無縛雞之力,但並不表示就沒有機會挑得起東西;也不表示一個小孩,小時能挑,長大後就一定還能挑,或者可以挑更重。因為,完成能挑多少的能力,是慢慢培養起來的,「願」就是屬於這種情況。

此外,還有人把「願」當作「發心」,於是說:這個我來發心!但究竟發什麼心?其實也只是等於:我願意這麼做!根本稱不上「願」,因為它還是止於一個理想、希望,或一種行為而已。「願」的本身,一定要肯定最後的目標,那什麼是「願」的最終目標呢?就是「求解脫」,能「入涅槃」,才是最後的目的。如果不能達到「解脫」、「入涅槃」的境界,不管你的願是什麼,都不叫「願」,它只是「希望」與「理想」而已。

對「願波羅蜜」有了初步的概念後,如果你問:「願」要如何發起,才能有機會達到解脫、入涅槃?這麼問,似是沒錯,若仔細一想,就表示你並未用心,怎麼說?因為要「求解脫」,那究竟你被什麼東西綁住了、束縛了?如果不先從這些著手,只是求解脫,解脫什麼?禪門不是有個公案嗎?有位禪師去拜訪祖師,見了面,祖師說:「你求什麼?」他說:「求解脫!」祖師反問他:「是誰綁住你了?」禪師想了想:「是啊!誰綁住我?」最後,祖師對他說:「好了!你已經解脫了!」這公案說明什麼?也就是你被什麼綁住了?要搞清楚!只是想求解脫,卻連被什麼綁住了都不知道,那不是盲目嗎?比如,你揉一團泥巴,為何而揉?目的何在?如果,不想做什麼,只覺得揉泥巴好玩,這麼回答,也不能說對或錯,只是毫無意義,對不對?假使你揉了一團泥巴,想作雕塑或什麼的;或者揉這團泥巴,準備當作蓋早期那種磚瓦房的材料,都有其目的。

其實,「求解脫」就是一種目的,至於是什麼目的呢?那就要看你正在做什麼?有什麼問題?譬如,從小受教育,開始學寫字、認字,這「寫字」、「認字」就是個開始,那個時刻,幾乎爸爸、媽媽或老師,教我們怎麼做就怎麼做。例如,寫字、認字要做什麼?其實還是有個目的。所以,看看現在,不一定是學英文,任何語言的學習,你都要會看、會寫,還要會翻譯、會聽,還要會講,這不都是一個學習語文的過程嗎?如果,以英文來說,你是一個真正的英文通,那應該什麼條件與能力都要具備,如果留學美國,那更需要會看、會聽、還要會寫、會翻譯,對不對?具足了以上的能力,於學業才算求得解脫,否則於學業而言,還是有障礙。

同理,「修行辦道」也是如此!身口意是我們修行的對象,因為我們的身口意常會偏差,要改進、調整不就是一種修養嗎?所謂「修正」、「修養」,久而久之,就會顯現你所需要的能力,每當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化解問題,這不就是「解脫」嗎?可見「解脫」也是「願」的一種,是一個目標的建立,而「涅槃」就是最後的結果。因此,於「願」,如果發了願卻做不到,以戒律而言,那是妄語!你不能說:我現在做不到,但我可以慢慢做!話雖沒錯,可是究竟慢慢要拖到什麼時候?比如,煩惱本來就很不自在,「為什麼不自在」?只因一味地鑽牛角尖,在問題上面打轉,在「慢慢」的過程裡,其實你是在煩惱中打轉,並沒有突破煩惱,如果有一份「願」,解脫的「願」,就可以解脫煩惱。

所以談「願」,要把握這個「求解脫」、「入涅槃」的重點,完成「道」的圓滿的做法,懂得這點,但並不表示你已生起了「願」。因為,一個「願」的確立,必須從許多現實問題來看,要有面對它的條件,憑靠著什麼?這就是前面所談的「波羅蜜」。具備了這些條件,才有能力面對,否則,問題生起無法化解,當然只有煩惱了。如果你說:我不煩惱就好了!可是,有一個問題,煩惱是因業而顯,「無明惑」是業,會迷惑就是因為「業」的關係,如果你能「明了」,才能顯現菩提!

可見,於「願」是要「求解脫」、「入涅槃」,絕不是發起要蓋一座廟的「願」,或者我的願是要開一間公司、要賺多少錢、要度多少人,那都不叫「願」,它只是一種希望、一個理想,或者說是一種事業。比如,佛教的事業是什麼?說「如來事業」或「佛的事業」皆可;但在「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原則下,如果沒有「願」作為前提,你談「自利」,難道是「財色名食睡」嗎?談「自度」,要度什麼?由此可見,一定要能到達「求解脫」、「入涅槃」,才能說是建立了「願」。立願之後,還得照著行,如是修養,久而久之,遇到任何問題都能「得解脫」。凡事都能「求得解脫」,久而久之,一切都沒問題了,最終連「解脫」也不需要,當然就可入於「寂滅」的境界───這寂滅的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

為此,「願」的建立有其道理和方法,如果只在名相上打轉,認為學佛一定要先發願,譬如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畢竟不甚了了。所以,不管「自利利他」、「自度度他」,你必須都能求解脫,能入涅槃世界,對自己、對他人都能做到,那才是「願」。否則,於自己只是希望和理想,對別人也還是希望和理想,那就和世俗人毫無差別了。

常見一些學佛者,不管在家或出家,都期望他的家人能學佛,於是就發了一個「願」,希望家人都能來學佛。其實,還是一種希望、理想而已;因為,就算他們都來學佛,對他們你又能幫助什麼?如果,你自己能自利,就能利益人家,自己能得度,當然就能度人。如果連自己都沒有得到利益,憑什麼家人會來學佛?只要家人隨便一句話,你就不知道怎麼辦?他們如果說:「你不是常說佛法好嘛!為什麼臭脾氣依然是臭脾氣,壞習慣還是壞習慣?而且常常動不動就得罪人?」人家只要問你這麼幾句:「你說佛法好,究竟好在哪?」你可能會啞口無言。

所以,學佛一定要自己能得到利益,能得度,根本不必去希望、去理想,自然修養所及,家人都會跟著學佛。世俗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做父母的如果不希望子女出家,就會罵道:「連人都做不好,你還想成佛啊!」這話聽起來似乎不合道理,事實上還頗為合理呢!因為,如果「人」能夠做好,表示就已經在學佛了!只不過要成佛,還必須依教如法,合乎佛陀所提出的道理和方法,依著去行才有機會;其次就是「發願」,於「願」必須把握一個條件,就是不要一下子發太大的「願」,可以一步一步來;先發自己能做得到的,再慢慢把「願」提昇、擴大,這才合乎「願波羅蜜」的精神,否則盡是妄想!或者最多只是理想、希望而已。

所以,學佛一定要有「願」,沒有「願」就不能成道,也就是無法「得解脫」、「入涅槃」。當然「發願」是一步一步往上提昇的,讓「願力」慢慢一點一點的增加。所謂,「自利而後利他」、「自度而後度他」也是這樣慢慢完成,絕不可以說:我學佛,希望大家也都學佛。那是希望,不可能成為「願」的,要成為「願」,自己要有「解脫」的本錢,才有「入涅槃」的機會,自己做得到,當然就可以幫助他人得解脫、入涅槃。當然,這一切必須先要有「願」才行!學佛不管是自度或度他,都離不開「願」,雖然不一定非得發菩薩願,因為那修養不是對或錯的問題,還得看你具備的條件夠不夠?如果不夠,就先不要發大願,先將自己的修養作好再說。也就是剛剛說的:做好「人」的本份就是在學佛!因為,那是一個開始!以上是談「願」的方法及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