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探秘九之五

    不知道「無著」是一種心境上的修養,佛陀跟大弟子說無著,他就認為是無著,實則心境天差地別

  • 文:若知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30期2018年2、3月

楞嚴探秘九之五  /若知

 

七處徵心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昔見佛與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怎辦?無法御心,才出問題,尋心不得,無從下手,阿難把能捕捉的道理講徧了,佛陀都說「無有是處」,這回只得搬出優秀的師兄來請佛陀驗證了;於是對佛陀說:世尊!我以前看到您跟大目連、須菩提、富樓那、舍利弗四大弟子談論佛法共轉法輪…;這是因為阿難出家比較晚,佛陀成道那年阿難才出世,那個時候目犍連、舍利弗、須菩提、富樓那四位尊者,分別已證阿羅漢,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四位傑出者,已經幫助佛陀在弘法利眾了。富樓那善於說法,曾被佛陀派往監獄看望頻婆娑羅王及韋提希夫人,開示他們樂生淨土,離苦得樂。須菩提是位解空行者,在佛陀宣說最深奧的般若經時,他總是法席上的首座和尚,為後世眾生提問,讓佛陀盡宣妙理。目犍連和舍利弗兩位尊者,一位神通第一、一位智慧第一,兩位護佛護法護僧不遺餘力,當提婆達多毀教破和合僧時,目犍連跟舍利弗兩人挺身而出,運用智慧及神通變化,對被迷惑的資淺僧人注入正見,帶回僧團,所以他們是佛陀的貼身使者,護法護教,貢獻很大。阿難問佛陀:您跟四大弟子常常談法論道,曾聽您說:

嘗言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則我無著,名為心不?」

他這個問話就有問題,什麼無著名之為心?我們看佛陀怎麼回答:

「佛告阿難,汝言覺知,分別心性,俱無在者。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請看講義,看佛陀怎麼破解?

阿難把所有能講的可能性都講完了,究其所以,不明心的成因與道理,只剩最後一個可能,但他還不甚明瞭,於是說,佛陀昔日與四大弟子共轉法輪,常聽說「覺知分別心性,既不在內,亦不在外,不在中間,俱無所在;一切無著,名之為心」,那我無著,可名為心否?

佛陀開示:如果你認為覺知分別的心既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都無所在,那麼虛空山河大地,一切水陸空行種種的森羅萬有,你說無著,那這一切是「在」還是「不在」?

若說「不在」,它明明是有,豈不就像講「龜毛兔角」一樣說不通,怎麼不著?講不著是因為有「著」,所以不能說它無。如果一切物相都沒了才能說無,既不能說無就是因為有物相的存在,既然有相就有存在,你怎能無著呢?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因為你已經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與一切的東西,到底你有沒有看到?你已經看到了,不能說無著?所以他明明是有,豈不就像你講,你一定要否定他的話,就好像龜毛兔角一樣,這個說不通的;怎麼無著?我們要注意的是,這裡有兩個無,這個無,在這裡的意思就是「沒有」!這裡講的是物相,跟老和尚講般若的「無」不一樣,般若經的「無」是講心境!是心境的修養,經過般若的修行,那個無才能說「無、不是沒有,無、是有的突破」!這裡是講物相,此處無就是沒有,不要搞混了。

所以看《楞嚴經》必須要有邏輯概念,頭腦要很清楚。佛陀循著阿難的理路去破解他:(世間虛空水陸飛行,諸所物象,名為一切。汝不著者,為在為無?無則同於龜毛兔角,云何不著?有不著者,不可名無,無相則無,非無則相;相有則在,云何無著?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他不知道「無著」是一種心境上的修養,佛陀跟大弟子說無著,他就認為是無著,實則心境天差地別,此時阿難尚未悟道,所以不懂無著的真諦(阿難自己說的「不知真際所詣」,對於阿難不懂的道理佛陀並不解釋,因為佛不說過人法,佛陀只是告訴他:「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

以上就是《楞嚴經》裡有名的七處徵心問答。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毘羅呪,為彼所轉,溺於婬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唯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阿難思考了七處,都不明白心到底在哪裡,所以這個時候,他經過生命當中這麼大的考驗,去托缽居然經不起誘惑,他自己也覺得很慚愧,這個時候他想了七處這個基本的道理,都不得要領,也就是根本都不見道,到底道在哪裡?該怎麼樣去修行呢?所以他也會緊張,因為是佛陀最小的堂弟,所以就向佛陀求開示了,請佛陀告知「真際所詣」,還有修行的方法一一「令諸闡提隳彌戾車的奢摩他路」。

奢摩他是「止」的意思,止是一種靜定的工夫,所謂的行止作觀,是行者面對自我所應做的修養,「止」即是下手處,先師雲老禪師說:「止於一念,去做研究、分析、認識…」即是。「闡提」是指「一闡提性人」,也就是一點點善根都沒有的人,「一闡提性人」一般說來就是地獄性的種子,實在是慘透了,永遠沒有成佛的機會,對於這一觀點,唐朝道生法師深不以為然,古來「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典故也因此而來,直到後來《涅槃經》傳到中土,才證明道生法師見地的卓絕;眾生的佛性是平等的,即使「一闡提性人」也應該具有佛性,只是惡業積重難返,幾近沒有覺的可能,就永遠處在闡提裡了。

請看老和尚《楞嚴經決疑》裡對「闡提種性」的解說:闡提種性有兩類人,「如何是闡提?闡提有二,一為斷善,乃大邪見者,無有善根;二為大悲,乃大願度眾者,捨其善根。前者係眾生業,後者係菩薩願。」一類是業性重的凡夫眾生,無有善根,與善絕緣的大邪見人,好比基本上我們做人都講究孝悌忠信為人之道,邪見之人他不重人倫,不孝不悌、不忠不信,所以惡事做絕,墮入地獄;還有一種闡提種性的人是具有菩薩願的,就像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具大悲心,恆處地獄,誓度眾生的菩薩悲願。

「彌戾車」,是依於惡見、惡知而墮落的人,這種受報是出生在邊遠不開化的地方、卑陋的族群裡,沒有福慧,聽聞不到佛法。「隳」是摧滅、摧毀之意,「傾渴」是傾心渴望,「翹佇」翹首盼望佇立等待,大眾都昂著頭期盼等待著佛陀的開示。為什麼這麼重要?而且佛陀在開示之前,他是顯示神通相的。

「從其面門放種種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如是十方微塵國土一時開現;佛之威神令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諸大菩薩,皆住本國合掌承聽。」

其實佛陀放光都是智慧的表徵,他有那個超越十方世界所有的智慧之光一一晃耀如百千日;普佛世界六種震動,所謂「東湧西沒、西湧東沒、南湧北沒、北湧南沒、邊湧中沒,中湧邊沒」,當然這不是我們凡夫層次所能看得到的;在《長阿含經》提到:「一佛入胎時,二出胎時,三成道時,四轉法輪時,五由天魔勸請將捨性命時,六入涅槃時」;六種震動的形態則有動、湧、震、擊、吼、爆。出現於佛之一生的六個時刻,因為佛之偉岸,天地感召,當此六時,大地震動。而佛陀每講到類此秘密寶藏法要的時候,都會顯現不可思議的大威神德,那是法身境界的修養,法身境界的修養,感動的都是法界的諸佛菩薩,各佛國世界的菩薩一時都能夠顯現出來,諸佛國世界成為一合相,合掌承聽佛陀開示這部重要的經典。

  

下面的法要很重要,下次再介紹:

「佛告阿難:…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云何二種?

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

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佛陀告訴我們,我們是用攀緣心變成我們的自性了;我們的自性,原有的自性,「元清淨體」,卻終「遺此本明」,「枉入諸趣」,不像惠能大師一樣業障輕,能夠馬上見到瞭解到自性,始終都以攀緣心為自性。

「佛告阿難:汝今答我,如來屈指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見?以何為心,當我拳耀?」

「阿難言:如來現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

「佛言:咄!阿難, 此非汝心。」

我們看,前面的「徵心」是後人講的「七處徵心」,事實上,徵心呢是七處回答,「徵心」怎麼來的?就是因為阿難出現了這個「徵心所在」.這裡才是真正的問「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窮尋逐。即能推者我將為心」,這才是阿難所瞭解的,前面講的是理論,這裡講的是感覺。佛陀在問,什麼是我心?然後屈指耀光明拳,佛陀耀拳放光,在阿難眼前閃閃閃;問阿難說,你現在看到我閃耀的拳頭,你是用什麼看的?

阿難回答說:我是用感覺去推尋的,我看到您的手在我的眼前閃動,我感覺到這個,這個就是我的心。

可是佛陀卻說:「咄!阿難,此非汝心」!

所以阿難一聽到這個傻住了,其實我們不也是嗎?阿難講的感覺不正是我們的感覺嗎?我們不就是循著這種感覺以為就是我的本心嗎?這就是我啊!可是佛陀說:「咄!此非汝心」!這才是我們要去覺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