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研讀之六十四 - 行修的境界 (二)

談到〝無〞,我們必須要知道:〝無不是沒有〞,所以不是憑空談無。憑空談無,就會否定現實的一切,流於聲聞偏空的一種意識型態。

比方談五蘊的認識,在阿含部裡面,聲聞的認識是這樣子的:
〝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馬,行如芭蕉,識如幻法。〞

所以聲聞行人在聽聞佛陀說法,於蘭若修禪定的時候,他很快便能夠把我放空而〝入流〞──超凡入聖之流。

在大乘般若經中談五蘊,它是這個樣子的:
〝色蘊,色是質礙幻色,實是般若真空;
受蘊,受是六根幻受,實是般若真空;
想蘊,想是緣思幻想,實是般若真空;
行蘊,行是造作幻行,實是般若真空;
識蘊,識是分別幻識,實是般若真空。〞

既然色、受、想、行、識的內涵,都是幻化的結果,那麼如何去突破呢?《華嚴經》裡有偈這麼說:
〝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如心佛亦然,如佛眾生然,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
偈中所說五陰就是五蘊,由此可見我們的自心是一種幻而不實的現象,而且完全由我們自己決定。

佛是覺悟的境界,是因為他的心能夠明覺妙悟,作用就在於心;所以說〝如心佛亦然〞。同樣,迷中的眾生如果能夠覺,那麼也就和佛一樣,所以說〝如佛眾生然〞。眾生與佛,他們的本體性,也就是本質的〝體〞都是相同的,是平等的,它的〝相〞與〝境〞是不同的,也因此,〝用〞也就不同,也就是作用不同;迷的話,是在造業之中,就是眾生,覺的話,就能夠顯現清淨明妙的圓覺──佛;而決定的因素便在於心,所以說:〝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

可見得在大乘佛法中,宣揚的是根本了義的道理。

當了解了心的作用的同時,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旦平等心生起,就很容易興發一種〝無緣慈、同體悲〞的精神和懷抱,便能夠突破自我的執著,而轉化為無我的修養。

所以雲老禪師介紹般若經,特別闡釋〝無〞,說:〝無不是沒有,無是有的突破〞,這一點我們先要能夠掌握,也就容易相應於大乘──大乘佛法的精神。

我們再回到原來談的──聲聞行者的課題:
〝須陀洹〞是聲聞修行人進入聖流入道的第一階,但雖名為入流,而無所入,方〝名為入流〞,這是以文字形容修行人的境界。

所謂入流,是因為已能駕御自己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使不致隨塵境──色、聲、香、味、觸、法而轉,也就不會隨業再造業,步入賢聖之流的初階。〝而無所入〞是談行者的心境,他是清淨無染的,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入流,所以說:〝雖名為入流,而無所入,是名須陀洹〞。

聲聞第二個階段的成就是〝斯陀含〞,斯陀含中文的意思是一往來。

所謂〝一往來〞,是指他在斯陀含的這一個階段,從向斯陀含到斯陀含境界的完成,他必須經過一個一往一來的時空證驗,亦即由人道到天道,或者是由天道到人道──如此的一往一來,但他雖然達到了這層修養,可是心念卻不能夠執著,一執著便有了〝我〞,就已入了聲色香味觸法,那就連須陀洹都入不了了。

而學佛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這個自我,為此禪宗五祖才會說〝不明自心 學法無益〞。

我們平常人就是深深地陷在這個我當中,稍一得意就趾高氣揚、志得意滿;稍一失意呢?就抑鬱難當、消沉志喪;這個〝我〞,就是因著五欲、八風的蠱惑、憾搖,一直波動不已。對於財、色、名、食、睡的追求,無法滿足;在日常生活中禁不起利與衰、苦與樂、稱與譏、毀與譽等八風的吹襲,無法抵擋,極易激起生命中的波濤巨浪,最後不是隨波逐流,就是為巨浪所吞噬淹沒,而這就是業力的現象,非常現實也非常可怕。

可貴的生命,如果讓業力來左右,那將多麼可惜!而學佛是出離業力輪迴唯一的一條路。學佛是要培養智慧的,有了智慧才能夠覺悟,也才能夠掌握我們自己的生命,發揮可貴的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我們再談聲聞的第二階〝斯陀含〞。
〝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同樣的,也是心念不能有執著,所以說:名一往來 而實無往來。

我們再看第三階〝阿那含〞。《金剛經》裡面說:
〝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名阿那含。〞

修行證道只是一種境界,雖然說〝阿那含〞它是離欲不再受果,所以名為不來,但是它絕不是斷滅現象,所以說〝而實無不來〞。就像《金剛經》裡面須菩提問佛陀:
〝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佛陀回答說:
〝如是如是!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們曾經提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學佛人所要完成的最高覺悟的境界,像佛陀一樣圓滿覺悟的境界,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它的中文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是修行人所要追求的最高圓滿境界沒錯,但那個境界是絕不可以用欲望之心去企圖達到的,這是一個先決條件;所以這是一個足以勘驗修行人修證真假的量尺,在這個量尺下,是聖是凡?是佛是魔?一切盡皆現形。佛陀在《金剛經》中說:
〝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從佛陀在《金剛經》所提示的般若理諦的意境中,我們可以了解:成佛是一個究竟清淨的境界,那是一種不取不捨、無欠無餘的修養(老禪師開示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