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90) 認識五臟--本神篇

    是故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 因哀悲動中者,竭絕而失生。 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 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 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恐懼者,神蕩而不收。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38期2018年11月

氣血、經絡、與健康(90)
認識五臟--本神篇
/詹天賜

 

認識五臟­--本神篇 (續)

 

 是故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

 因哀悲動中者,竭絕而失生。

 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 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

 盛怒者,迷惑而不治。 恐懼者,神蕩而不收。

 

常戒慎恐懼、憚精竭慮者,會傷到心神,心神受到傷害,人就容易恐懼,導致心的精氣不斷流失。悲傷過度者,會傷到魂,使得肝的精氣流失而失去生機。過度喜樂者,會傷到魄,使得肺的精氣無法攝藏而散失。憂愁過度者,會傷到意神,使得脾的精氣閉塞不通。盛怒者,會傷到志神,使得神志迷亂難治。過度恐懼時,會傷到五臟之精,使得五神動盪不安。

 

 這段談到了情識作用影響五神,再由五神影響五臟的狀況。人的情識作用,中醫謂之情志,情為七情 (喜樂憂思悲恐驚),志為記憶,人起七情反應,與過去的記憶、經驗有很大的關連,故稱情志。例如看到過去喜歡的人事物,會起歡喜心;若是看到過去不愉快的事物,則會起煩惱心。過度的情識作用,則將傷到五神,進而使得五臟無法攝藏其精氣,而造成身心出現問題。

 

 心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

 破胭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

 

上述提到長期戒慎恐懼、憚精竭慮者,會傷到心神,心神受到傷害,就會心生恐懼,導致心的精氣不斷流失,並使脂肉耗損流失,其結果將皮毛憔悴、臉色枯萎,常死於冬季 (腎應冬,水克火)。責任心重,長期用心過度者,終將操勞過度,傷到心神。許多疑似過勞死的工程師、企業家等,都有日夜加班、心力交瘁的現象,出問題的臟腑常是心臟。

 

 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悗亂,

 四肢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

 

憂愁過度者,會傷到意神,使得脾的精氣閉塞不通,心思煩亂,肌肉無力 (脾主肉),四肢不靈活,其結果將皮毛憔悴、臉色枯萎,常死於春季 (肝應春,木克土)。長時間憂思過度而無法化解,一再回想過去無法忘懷的一些人事物,長時間下來就成了心病,傷到了意神,就會有心思煩悶、心緒雜亂的現象,於是更加難以化解愁憂之事,惡性循環下,健康就十分堪憂了。

 

 肝悲哀動中則傷魂,魂傷則狂妄不精,

 不精則不正當人,陰縮而攣筋,

 兩脅骨不舉,毛悴色夭死於秋。

 

悲傷過度者,會傷到魂,使得肝的精氣流失而失去生機,導致狂妄失智,精神錯亂;肝主筋,陰器有宗筋圍繞,因此肝精流失使筋失養,會使得陰器緊縮、筋攣疼痛,兩旁脅骨舉動困難,其結果將皮毛憔悴、臉色枯萎,常死於秋季 (肺應秋,金克木)。悲傷肺,若是悲傷過度則傷肺、傷肝,而傷到魂時,則會使人發狂、精神錯亂,而有舉止失當的現象。

 

 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

 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過度喜樂者,會傷到魄,使得肺的精氣無法攝藏而散失,導致心智狂亂,無法認人,其結果將皮毛憔悴、臉色枯萎,常死於夏季 (心應夏,火克金)。過度的喜會傷心,極度喜樂則傷心、傷肺,而傷到魄,使人發狂、心智狂亂,而有待人不當的現象。由此可知,因過度的情識作用,傷到魂魄時,會有令人發狂的一些不當行為出現。

 

 腎盛怒而不止則傷志,志傷則喜忘其前言,

 腰脊不可以俛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

 

盛怒者,會傷到志神,使得神志迷亂難治,導致記憶流失,善忘先前所說的話;腎主骨,骨生髓,腎精流失會使得骨髓失養,腰部背脊僵硬,無法上下屈伸活動,其結果將皮毛憔悴、臉色枯萎,常死於長夏 (脾應長夏,土克水)。怒傷肝,若盛怒不止,肝氣不斷上逆,衝擊腦部,就會傷到志神,使人善忘前面所說的話。

 

 恐懼而不解則傷精,精傷則骨酸痿厥,精時自下。

 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

 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過度恐懼沒得到化解時,會陸續傷到五臟之精,五臟精氣流失,則筋骨酸痛,筋肉無力,並有遺精現象。因此,五臟藏精氣而不泄,不可受到傷害,受傷則精氣失守,精氣虧虛則氣血嚴重不足,人就無法生存了。

 

 是故用針者,察觀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

 五者以傷,針不可以治之也。

 

因此,善用針的高明針者,會細察觀知病人的氣血狀態,以了解五臟精氣是否流失,而知道心神魂魄志意是否健在。若是五臟精氣均已流失,就不是單憑針灸之術可以對治的了。

 

 肝藏血,血舍魂,肝氣虛則恐,實則怒。

 

肝藏血,魂以肝血為家,肝的精氣不足,就會心生恐懼,邪實入肝則易生氣。

 

 脾藏營,營舍意,

 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

 

脾藏營氣,意神以營氣為家,脾的精氣不足,則四肢無力,五臟不安,邪實入脾則腹脹,月經、大小便不利。

 

 心藏脈,脈舍神,

 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心藏血脈,心神以血脈為家,心的精氣不足易悲,邪實入心則笑不停。

 

 肺藏氣,氣舍魄,

 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

 

肺藏氣、主氣,魂以氣為家,肺的精氣不足則鼻塞不通,呼吸不順暢,氣短;邪實入肺則氣喘有聲,胸腔脹滿,要仰面呼吸才比較舒服。

 

 腎藏精,精舍志,

 腎氣虛則厥,實則脹。

 

腎藏五臟精氣,志神以精氣為家,腎的精氣不足則會手腳冰冷,邪實入腎則水氣滿脹。

 

 五臟不安,必審五臟之病形,以知其氣之虛實,

 謹而調之也。

 

五臟不安時,一定要仔細審查五臟的病形,以了知各臟腑精氣的虛實,謹慎來調治身體。

 

  本篇論述了人的心神與情志對身心的影響,心神包含心、意、志、魂、魄等五神,分別駐守在心脈、脾營、腎精、肝血、肺氣之中,各臟精氣充足時,心神運作順暢。而智者能運用心神,作進一步的深思、遠慮,了知人應順從天地陰陽、四時變化之理,故能符合養生之道,健康長壽。若是情識作用熾盛,或悲哀動中,或喜樂無極,或盛怒不止,則會傷到魂、魄、志神;若是怵惕思慮或憂愁不解,則會傷到心神、意神。五種心神受傷,則身心受傷,例如傷到魂魄,會有發狂的現象;傷到意神,則會有心思煩悶雜亂的現象。因此調和喜怒,對養生而言,十分關鍵,喜怒哀樂要適當疏泄,合乎節度,若是起了較激烈的情識作用,喜怒不和,則會產生傷害身心的後果了。因此,我個人常常以“心存和樂氣,念起無怨尤”自勉,調和情緒,以保身心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