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91) 認識五臟--本藏篇(節錄)

    五臟先天有大小的不同,也有長得高下、堅脆、是否端正、偏傾的差異;而六腑也有大小的不同,並有長短、厚薄、曲直、緩急的差異。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39期2018年12月

氣血、經絡、與健康(91)
認識五臟--本藏篇(節錄)
/詹天賜
 

  在靈樞本藏篇裡,黃帝提到了人的血氣精神、經脈、衛氣、志意的作用與功能,這四者和順時,人得以身心健康。而黃帝的心中疑惑是,為何有人能因此享天年,有人卻不能免於病?岐伯由先天的角度來回答,五臟先天的大小、高下、堅脆、端正、偏傾等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而六腑亦然,它們也有大小、長短、厚薄、結直、緩急的問題。這些臟腑的先天差異,對人的身心是有影響的,而這些差異,是可由體表的特徵看出來的。

 

 黃帝問于歧伯曰:

  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於性命者也;

  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

  衛氣者,所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者也;

  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

 

黃帝先提到人的血氣精神、經脈、衛氣、志意的作用,指出人的血氣、精、神,是用來奉養生命、調養身體的;經脈是用來運行氣血、為臟腑與體表提供營養、滋潤筋骨、滑利關節的;衛氣是用來溫養肌肉、充實皮膚、為腠理提供營養,並主司皮毛開合的;情志意念是用來駕御精神、安魂魄、調和喜怒的。

 

 血氣精神,即精氣神,血氣即氣血,精為五臟所藏之精氣,神為心神等五神;

精氣充足,心神安定,是養生的根本,而合理的飲食、起居、運動,與平和的心情,能使精氣充足,身心健康,故為健康的基石。經脈是氣血運行的通道,連絡臟腑 (陰) 與體表 (陽) ,能滋潤筋骨、滑利關節,是保健的根本。故經絡保健,既能調養臟腑,也能調養筋骨、關節,使筋骨強而有力,關節動作靈活。氣血是較溫暖的,常有人筋緊,經過經絡、經筋保健後,在保健部位常有“熱”的感覺,這正是人體氣血帶走體內寒邪的現象。

 

 衛氣是脾所運化的水谷精華中較為慓悍者,運行於經脈之外,能溫養人體的皮毛、腠理、肌肉。若是脾所運化的衛氣不足,人體抗寒的第一道防線就不足,風寒邪氣容易入侵,也就容易感冒了。風寒侵入人體,由皮毛、孫絡、絡脈、而漸深入經脈,若有人感冒時,按項背的經絡穴位並未顯著得氣,反而抓皮肉時會有痛感,顯示出寒氣進入的是絡脈,還未深入經脈。這時抓皮肉可能較痛,但痛感亦容易消散,表示侵入皮毛、淺層肌肉層的寒氣,比較容易由皮毛散出去,這時項背也常會有暖熱的感覺,顯示溫暖的衛氣重新溫養著皮毛肌肉。

 

  志意為情志意念,黃帝內經提到: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其中喜怒憂恐均為情志反應。若以五蘊來理解志意,喜怒憂恐為志,思、意為想,人常因受到外境的刺激,隨即產生喜怒憂恐的情識反應,當下就產生各種想法,很可能在瞬間就有不當的行為反應出來,因而造下惡業。若能在想行之間拉大距離,運用思想,發揮智慧,久而久之,也有可能當下即能調和,產生饒益功德。迷悟一念間,迷時容易造不好的業,悟時本無所有,外境的刺激只是夢幻泡影,過後即空,故意念、想法、感受是可以改變的,是可以藉著修養而提升的。志意包含了感性與理性的心理層面,五臟為心的使者,心為君主之官,志意是心神內心世界的具體表現,故有駕御著精神,守著魂魄,調和著喜怒的功用。

 

  是故血和則經脈流行,營複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

  衛氣和則分肉解利,皮膚調柔,腠理緻密矣;

  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

  寒溫和則六腑化榖,風痹不作,經脈通利,肢節得安矣;

  此人之常平也。

 

人的氣血若能調和,則經脈通暢,無礙的運行於五臟、體表之間,筋骨受到氣血滋潤,強勁有力,關節則靈活滑利,運動自如。衛氣若能調和,則肌肉受到滋潤而滑利,皮膚柔和潤澤,腠理緊緻細密。情志意念若能調和,則人的精神得以專一,魂魄不散,不生悔怒,就能使五臟不受邪。人若能順應四季寒溫,則六腑消化吸收運作正常,不受風寒濕等邪氣侵襲,經絡通暢,四肢關節滑利。以上這些氣血、衛氣、志意的調和,並順應天時,則能使人身心經常保持健康。

 

 五臟精氣足,又受到經絡的保護,不容易受邪,但若有過當的情志,就會直接傷到五臟;也就是說,最容易傷到五臟的,是我們的情志。前述的本神篇提到:“恐懼而不解則傷精 … 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五臟藏有各臟腑的精氣,受到情志的衝擊時,就會守不住精氣,五臟精氣若是因此而空虛,那人的健康就會出問題了。因此,情志調和十分重要,養生貴在養心,養心才能維持住五臟精氣,確保身心的健康。

 

  五臟者,所以藏精神血氣魂魄者也;

  六腑者,所以化水榖而行津液者也。

  此人之所以具受於天也,無愚智賢不肖,無以相倚也。

 

黃帝總結道:五臟是用來藏精氣神的,六腑是用來運化水谷、運行津液的,這些五臟六腑的功能都是先天具足,不分聰明才智,都是一樣具備的。

 

  然有其獨盡天壽,而無邪僻之病,百年不衰,

  雖犯風雨卒寒大暑,猶有弗能害也;

  有其不離遮罩室內,無怵惕之恐,

  然猶不免于病,何也?願聞其故。

 

但黃帝心中的疑惑是:有的人能享天年,而能不受邪致病,健康長壽;即使有風雨侵犯,經歷酷寒酷暑,亦能調其身心,不受傷害,長保健康。而有的人安居室內,也沒受到驚嚇恐懼,但仍然不免於生病,這是什麼緣故?也就是說,雖然人的五臟六腑功能,不分聰明才智,都是一樣的,即使大家都能調和血氣、衛氣、志意、寒溫,但仍然有人健康長壽,有人不免生病,這在醫理上就有點說不通了,這是黃帝的疑惑所在,而歧伯的回答,係就先天的臟腑結構來回答。

 

 歧伯曰:窘乎哉問也。

  五臟者,所以參天地,副陰陽,而運四時,化五節者也;

 

歧伯認為這個問題有些難以回答,無法由一般的醫理來說明,而要由五臟先天結構的角度來解說。中醫是天人之學,可由天道的運行來了解人體,例如天有風寒濕燥熱暑六氣,人體內的氣血運行亦有此六氣,六氣運行不和順,就會形成六邪。而養生之道,要合乎陰陽,依四時五節的變化,來調養身心。就像前述的四氣調神大論中所說的“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應該早起,讓身心舒暢,以應春氣。

 

  五臟者,固有小大、高下、堅脆、端正、偏傾者,

  六腑亦有小大、長短、厚薄、結直、緩急。

  凡此二十五者,各不同,或善或惡,或吉或凶,請言其方。

 

五臟先天有大小的不同,也有長得高下、堅脆、是否端正、偏傾的差異;而六腑也有大小的不同,並有長短、厚薄、曲直、緩急的差異。這五臟六腑的先天結構上的五種差異,對身心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例如若有人心臟長太高、較脆弱、不端正、偏傾一邊,對身心有不利的一面,也就難免生病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