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85三乘行果--聲聞緣覺

    所以通常成就聲聞緣覺可能一剎那之間就成就了,但是菩薩乘裡沒有這種一剎那可成就的。常常看到禪宗裡,有所謂少數的一些成就者,事實上他並不是行菩薩道,只不過是聲聞者而已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40期2019年1、2月

唯識法相學85三乘行果--聲聞緣覺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這個時段談三乘行果。三乘行果以唯識學來說,因為唯識學是屬於菩薩法,所以唯識學談三乘,是聲聞、緣覺為一乘;菩薩為一乘;佛為一乘。這裡談三乘行果應該是什麼?是從聲聞、緣覺,任何修學佛法的可能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可是修菩薩行,以菩薩法而言,還是要行菩薩道,當然最後的成就還是以佛來說。如果聲聞、緣覺是一個基礎,菩薩就是一個過程,最後完成的是佛果,所以三乘行果須要用這種方式去看。

 

 首先看為什麼聲聞、緣覺是基礎?通常說聲聞是羅漢,緣覺是辟支佛,其實這是個聲聞果位的分別,必須要成就阿羅漢才是果位,而緣覺必須要成就辟支佛才是果位。所以聲聞、緣覺顧名思義,聲聞是從聽聞中知道道理,而後依教而行。緣覺是隨十二因緣而覺,這是以佛法的辟支佛來說;事實上佛法以外,在當初印度的時代,各家各派也可以成就緣覺乘,也就是可以成為辟支佛。只是要瞭解,緣覺有教內的也有教外的,為什麼要強調聲聞與緣覺是基礎?因為聲聞法是以四諦法作為生死的一個認知,我們曉得四諦法,以一個人來到世界必須承受苦果,這種苦果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或者一生一世所完成的,是累積起來的。所以苦是集之因,因「集因」而有「苦果」,也就是無始以來所有的業作累積起來,才會承受人的這種苦。

 

 當然談苦不只是談八苦的問題,聲聞乘其實不談八苦,通常只談四苦,講「生、老、病、死」。因為生老病死在聲聞乘,以人的業報的現象來看,只有這個是他可以直接體會的,後面的「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是屬於菩薩法,菩薩的一種理論,也就是菩薩面對環境所發起的一種苦相。在此,緣覺乘於苦而言,也是由生到死,兩者看起來很相似,所謂從無明到老死,其實還是像聲聞乘一樣,也是以「生老病死」四苦做為問題去面對,而引起一種道的力量。這種道的力量是來自生老病死,所以為什麼把聲聞、緣覺放在一起看,因為在認知上,他們是以這種苦相來說「道」。聲聞、緣覺唯一不同的地方是什麼?聲聞是以「八正道」來消滅其苦;緣覺是依因緣而引發他的道的意念,從迷惑中而能覺悟,看起來好像不同,事實上是大同小異。

 為什麼說「三乘行果」?首先看聲聞、緣覺,如果把它放在一乘,菩薩放在一乘,佛放在一乘,就要去認識「乘」是什麼意思?先要瞭解「乘」是乘載,這涉及到行果的問題。在行為上的結果是一種現象,聲聞緣覺是一種所謂自己得到利益,並不在乎別人的利益,是於生老病死的認知,在求得解脫上,只管自己不管別人。所以常說聲聞是自了漢,其實緣覺也是自了漢;所謂「自了」就是一種行果的現象。尤其談到「乘」,我要稍許解釋一下,我們常把這個乘當成「乘」(ㄕㄥˋ)。什麼大乘佛法、小乘佛法,這麼唸完全錯誤!因為如果講載運的內容,譬如一個獨木舟能載運的是一個人,一條船能載運的人就很多,一部汽車可以乘載多少人?能不能說這部汽車乘載五人,就叫做乘載五人呢?為什麼乘會變成乘(ㄕㄥˋ)的唸法?因為是「乘」一種江蘇靠北部的土音,所以他們唸「乘」(ㄕㄥˋ)。

 

 由於江蘇地區來到台灣的人數特別多,尤其是出家人數特別多,那種地方的語言也隨著帶入了佛教,譬如唸「阿彌陀佛」,以江蘇北部地區的唸法是阿彌陀「我」,不是唸阿彌陀「佛」。如果用這方音來當成比較流通性的方式,去看佛教的文字,的確會叫人模糊。因此瞭解這個乘是乘載,就不會錯到現在為止還是唸成大乘佛法、小乘佛法。佛法沒有大小,佛法不分大小,雖然在梵文中間「小」是罕那衍,

「大」是摩訶衍,其實並不一定要翻成為大小,它是一個多與少的問題;罕那衍屬於少數,摩訶衍屬於多數,所以談乘載就是乘載少數與多數的差別。為什麼要講乘載的意思?這關係到行為,行為就涉及到個人的根機,你的根機是什麼,當然表現的行為就是什麼!譬如我的根機是我自己都顧不了,哪能顧及別人?這是很自然的,並不是對與錯的問題。事實上以行為而言,關係到根機,所以才有乘載的差別,所以就分別有聲聞、緣覺這種說法。

 

 為什麼談三乘行果不以聲聞、緣覺、菩薩為三乘?不要忘了現在談的是唯識學,也就是唯識法相,它是以菩薩法來講。打一開始我講過「聲聞緣覺」是一個基礎,每一個修學佛法的人都必須經歷的;菩薩法呢?可以肯定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所以通常成就聲聞緣覺可能一剎那之間就成就了,但是菩薩乘裡沒有這種一剎那可成就的。常常看到禪宗裡,有所謂少數的一些成就者,事實上他並不是行菩薩道,只不過是聲聞者而已,為什麼?我們看一悟得覺而成阿羅漢、緣覺乘,往往依因緣一剎那間就能覺悟,這是依於時間,以這種基礎來講,可以說人人都有機會。所以我常說去認識這個覺悟的基礎,要瞭解它是什麼?此中是有層次的;如果悟了、覺了,所謂悟只是體會一些什麼、感受一些什麼;「覺」是發現一些什麼。可是感受、體會不一定是發現什麼,所以其中的層次很容易分明,人人都有機會在某一些時刻感受到什麼,體會一些什麼,但這並不能發明;「發明」是從悟裡面完成為覺的結果,這種稱為聲聞乘的行果也可以,稱為緣覺乘的行果也可以。

 

 再看聲聞以四諦法談「苦集滅道」,其實前面的苦,是以生老病死做為前提;緣覺乘是以「十二因緣法」而覺,還是離不開生老病死為基礎,所以他們是面對苦,怎樣使苦能空掉,不再受苦。真正來講即身成就最快的,可以看到結果的就是聲聞、緣覺乘,為什麼?因為菩薩反而沒有這種剎那,或者即身就能成就的樣子。菩薩除了自己的修養、解脫生死之外,還要為更多的人去解脫生死,讓大家怎麼樣離苦得樂。所以聲聞、緣覺是自己離苦得樂,菩薩除了自己離苦得樂之外,還必須幫助更多人,這是最大的差異。因此在中國以「三乘行果」來講,菩薩法最為重,它的關係涉及到中國人的歷史背景、文化背景、種族性以及地理環境等等。所以很多的傳統習俗都比較偏重於菩薩法,譬如有一些成語,好比「惻隱之心」、「同病相憐」、「將心比心」,都是一種菩薩心。所以聲聞、緣覺比較適合於南傳的國家,像泰國、斯里蘭卡這些地方,包括印度在內。

 

 我們曉得以泰國而言,泰國的佛法已近三千年了,但到目前為止,泰國的出家或在家修學佛法者,能成就的幾乎只有比丘;他們偏於聲聞,因此成就的最高只有阿羅漢,沒有菩薩。據泰國本身佛教史所記載的,到現在為止,他們真正成就阿羅漢的只有三位。可見雖然聲聞、緣覺說起來成就很快,但是卻很難,問題在哪裡?就在乎他們的戒律跟菩薩法的戒律不同。聲聞的戒律沒有方便法,是以五分法做為戒的一個修養;菩薩有方便法,是以四分法做為戒的修養,可見聲聞、緣覺跟菩薩的差別了。其次心態、行為上,聲聞、緣覺是一個獨覺行者,他們只管自己,即使得到利益也不會願意跟人家分享;菩薩乘剛好相反,他把自己既得的利益跟更多人分享,所以行為上、心態上就很容易區別。至於談到聲聞乘在行果上,依四聖諦法、八正道,來做為一個主題修學的話,其實四聖諦法進入到菩薩乘,是以四諦分為「二諦圓融」,這個講菩薩法的時候再說,現在先看四聖諦法。

 

 講聲聞乘時我也提了一下,於苦他們是畏於苦,所以希望趕快讓苦空掉,才有一個法句叫「苦空無我」。「苦空無我」說什麼?因為知道苦是無始以來累積而成的,才會受這種苦果,所以要以八正道去消滅其苦。當然八正道的行法內容就是要達到「我無我」,把這個「我」空掉,顯現什麼?於原有的業在承受苦的時候,會害怕,擔心再造業,就用戒律去限制自己。其中就出現一些約束的問題,因為它沒有方便法;緣覺呢?以十二因緣法來達到覺悟的目的,剛剛也提過緣覺有教內的,也有教外的緣覺;教內的肯定是以十二因緣法來談,或者講十二緣起也可以;教外的是依各種不同的因緣而覺,不是以「十二緣起」或「十二因緣」法來說。譬如過去在中國禪宗,很多書籍有這種記載,聽到廟院內的鐘聲而覺悟,或聽到打板要吃飯了而覺悟,或者忽然聽到爆炸的聲音也覺悟了,那些都是緣!所以不限於十二因緣法來說,這是屬於教外的。當然我們不需要談到教外,只是在這裡稍微提醒一下,一些中國禪宗的書籍,看來看去不是聲聞就是緣覺的成就,但是我們反而把他當成是菩薩,甚而是佛,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為什麼?這就是對聲聞、緣覺,從他們的心態、根機、行法上面沒有深入的認識。

 

 所以聲聞是從聲而聞,聽之理,就是在聽聞中間知道道理,而後照著去做,所以叫聲聞。成就最高的果位是阿羅漢,但此中也有三向一果,就是「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最後到阿羅漢。雖然講三向一果,為什麼說三向一果呢?因為依行果而言聲聞只有一個羅漢果,但是依於行果的過程「初果、二果、三果」都可以成為阿羅漢,可是不是阿羅漢的成就者,這只是一個過程而已,這是以聲聞乘去看的一些概念。再者,一定要知道阿羅漢的本義有兩種涵義:一個叫做「應供」,就是成就阿羅漢就夠資格去接受供養;再者叫做「無學位」,是聲聞依於業而言,他的「業」淨了,得到獨覺的結果,所以以學的過程來講已經完成了,才叫無學位。這個「無」不是沒有!這一點要瞭解,是在這聲聞乘的範圍之內,的確於學而言,他已經到此為止了,這是聲聞緣覺行果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