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本覺與不覺

    以聲聞、緣覺、菩薩來講,有沒有關係到隨染本覺呢?有,還是一樣的道理。講聲聞乘,通常是厭苦,他厭苦就有逃避的現象;菩薩,是於苦不以為苦,所遭遇的,也就是關係到隨染的不同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44期2019年6月

大乘起信論 本覺與不覺 /白雲老禪師

 

現在還是談佛性的問題,佛性就是覺悟之性,以覺而言,還有非常多的種類。首先來看本覺的問題。「本覺」是什麼意思?是覺悟的本能,就是叫本覺,眾生皆有佛性,是講本覺。如果僅僅這麼一下就肯定了的話,談覺悟之性就變成什麼?一下就完成了。其實,本覺的內涵還是有所差別,它有兩種不同的差別相:一個是隨染本覺,一個是性淨本覺。所以隨染本覺跟性淨本覺,這兩個如果照文字去解釋,很容易搞錯方向。既然談覺悟之性,為什麼還有隨染、還有性淨?佛性不是本來就是清淨的嗎?為什麼還有隨染?談性淨好像容易把握,加上個隨染,就很難去理解。所以佛法,常說「甚深微妙法」,要深入它,細是細到幾乎很難理解,或不可說、不可思議。現在來看──

 

隨染本覺,先從「隨染」兩個字去看,既然有覺悟之性,屬於什麼樣的人,是一種隨染本覺?三界六道的眾生,就是隨染本覺。怎麼說?因為在三界六道裡面輪迴,隨著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時間、空間,所染污的不同,所以覺悟的本能,顯現的就有不同。以人而言,雖然也是隨染,可是人能聽、能看、能思考、能分辨,甚至於好的可以使它更好,不好的,也可以去改變它。

 

如果是談畜生,畜生就不如人了,可是牠的隨染,不能否定牠還是有覺悟的本能,但牠所處的緣境不同,所以牠想顯現覺悟之性,就更不相同。所以隨染,是隨著在三界六道裡面輪迴的任何一道,覺悟之性的顯現不同,本覺不變,可是關係到顯現的差別。所以談佛性,不只是談一個理論,既然本來就有覺悟的本能,為什麼不能覺悟?即使以人而言,也有隨染的現象。說人,處在富貴的家庭,處在貧窮的家庭,同樣在富貴的家庭,有的可以繼承祖業發揚光大,有的可能是個敗家子。同樣處在一個貧窮的家庭,有的怨天尤人,有的就去奮鬥,怎麼樣去發展,使自己將來過得更好。

 

同樣是人,隨染本覺也有其差別。以動物而言,不同的動物隨染的環境就差別很大,為什麼?以飛禽走獸,甚至於水族類,隨染的環境都不一樣,當然牠顯現本覺,這種本能的機會,可以說微乎其微。如果以天道眾生來看,天道眾生的隨染,又是什麼?天道眾生因為過去善功德多,所以到天道受福報,他還有什麼隨染?其實,天道也有其層次,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他隨染的現象就不一樣,為什麼會隨染?於本覺不能顯現,這就是一種業的習氣問題。

 

在欲界,通常有苦、有樂,色界呢?樂多於苦,無色界呢?只有樂,沒有苦,在這種受報的環境,就有這樣的差別,所以於覺悟之性不能顯現。經常在概念上講,天道眾生都是在放逸懈怠,為什麼?耽於逸樂就會忘,怎麼樣去調理自己的缺失,怎麼樣去修行自己的身口意,怎麼樣完成修養,因為處的環境使然。所以「隨染」,要分得很細的話,不管是哪一道的眾生,即使是相同道的眾生,都有其隨染的不同,這好像不太容易瞭解。

 

譬如一把種子,這一把種子都是屬於蘿蔔的種子,把這一把種子撒在土地上,按照一般的概念來講,只要去灌溉、耕耘,就會長出蘿蔔的葉子,慢慢的蘿蔔就形成了。因此現在撒下種子,經過多久的灌溉,而後能得到蘿蔔,可是這些種子所處的環境,有的種子撒在石頭上,有的可能剛好都是一些砂,有的土質環境本來就很好,當然它隨染的現象就不同,顯現蘿蔔的機會就不同。為什麼談隨染還要談本覺?可以發現,一個種子即使經過培養,不一定都是相同的顯現。

 

就像學佛的人,以在家來講,也有不同的環境,親近不同的善知識,他的隨染也不一樣,顯現覺悟的機會也不一樣。以出家的來講,是不是出家了都可以馬上顯現覺悟之性?一般來講,他的環境是一個最容易顯現覺悟之性的環境,可是為什麼都不可能?甚至於還有很多人,出家了好像跟沒有出家一樣,這又關係到原來業與道相互之間,在現實環境中的誘因不同,因為誘因的不同;當然關係到隨染的不同,如果不能把握這一點,一個「隨染本覺」四個字都很難理解。

 

以聲聞、緣覺、菩薩來講,有沒有關係到隨染本覺呢?有,還是一樣的道理。講聲聞乘,通常是厭苦,他厭苦就有逃避的現象;菩薩,是於苦不以為苦,所遭遇的,也就是關係到隨染的不同。何況以聲聞乘來講,有三向一果,從須陀洹以至到阿羅漢,菩薩從初地以至到十地。大家不要把隨染的染,當成是染污,這個染也關係到如果業是染, 道也是染,因為染就是一種行為,如果隨著行為,是關係到緣境的不同,所以本覺的顯現也就不同。

 

我為什麼要講到出家?因為出家了在概念上很容易顯現覺悟,是最好的環境,為什麼有的還不如沒出家的?這是他的行為造作,我以前提過兩句話「造作成業,修行可以成道」,其實這都是染,造作是染,修行也是染,所以隨造作、隨修行,他的本覺、他的差別相都不一樣。性淨本覺──「性」以本體性而言,還有其本質,為什麼?如果只談本體,不談本質,後面這個淨就沒有用了,為什麼?就肯定都是淨的,好像沒有不淨,為什麼談他的本體,還關係到本質?

 

菩薩乘願再來,以他的本體性而言,肯定是清淨的,是不是這個菩薩,一生下來就是菩薩了?這就要談到性淨本覺。為什麼?因為菩薩即使乘願再來,要瞭解他還要投生父母,同樣要有現在的業作的因。這個「現在」是什麼時候?就是投到母親的肚裡,成為胎開始起,一直到成長,當生的這一種業行,不能否定。可是以本體性而言是清淨的,是性淨本覺,可是這一生有父母,從十月懷胎到養育、到成長,這中間有多少的業作呢?只是這種當世的業作,比較容易把握,為什麼?至少很容易看到,一個人從十月胎到成為嬰兒、到幼兒、到少年,這一些在現實中間就可以去體會。如果要使這種業作消失掉呢?就必須使這些業作不存在,要怎麼辦?有付出當然就有回收,父母對這個再來菩薩是一種付出,這個再來菩薩就欠了他的,因為這業作的結果是一種欠債的現象。

 

所以「性淨本覺」依菩薩再來,的確,他的本體性是清淨的,當然覺悟的本能也是清淨的,但還有一個當生的業行。如果以佛而言,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其實也是從「隨染本覺」到完成「性淨本覺」。為什麼?隨染本覺,不管過去世是什麼?至少他這一生,成為淨飯王的兒子開始起,就隨染了,可是以他的本體性而言,的確他是清淨的。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不能一生下來,就是釋迦牟尼佛,因為有一個隨染的關係,同樣要完成到性清淨,也就是當生的隨染使之清淨,才能稱之為佛。釋迦牟尼佛從一個太子身,到出家、到參訪、到苦行、到成道。為什麼非要經過一些過程,才能成道呢?

 

常常會產生一些問題,談到本覺問題,認為眾生皆有佛性,我本來就有佛性,我本來就是佛,難道當生的這一些隨染,就不在意了嗎?就可以不管它了嗎?這些隨染,必須要使這些本質清淨掉,才能真正完成本覺。所以本覺說差別相,為什麼還會有這種差別?尤其很多出家的人,甚至很多自以為過去世本來就是什麼樣,或者說自己是佛、是菩薩、是羅漢,那種自認為的,其實這都是一些虛妄之說,為什麼?即使本來是性清淨,絕不可能一生下來,就是佛、就是菩薩、就是羅漢。何況還很難確定是不是真正佛、菩薩、羅漢再來?

 

看釋迦牟尼佛,在然燈佛授記的時候,以至到成為釋迦牟尼佛的時候,從太子身到釋迦牟尼佛,有多少隨染,到最後性清淨;何況,從然燈佛時候開始起,一直到太子身之前,這中間的隨染有多少?要曉得有隨染也有清淨的時刻。講因果,造什麼因,會受什麼果報?即使當生不會顯現果報,來生可能就會顯現,也有的當生作,當生就會顯現,這都是一種果報顯現,須去承受,而且要歡歡喜喜去承受,才能性清淨;否則,就會變成隨業再造業,也叫做隨染。從這些理論上面看,隨染跟性清淨,絕不是一個從開始到結果。它只是說,除了有一種現象,是從道理上去分析,可是它還有不同的境界,這種境界關係到業的成分、道的成分,還有無始以來的,還有當生精進度的差異,所以不要把隨染跟性淨看得很簡單。

 

很多學佛的人,問題出在哪裡呢?我是個學佛的人,根本就沒有煩惱了,就表示他性清淨了,其實真正沒有煩惱了嗎?我們曉得成就了阿羅漢,還有很微細的煩惱,即使成菩薩了也還有;在七地之前,還是有其變化,只是四地到七地,這種變化現象是很微細的;初地到四地是很明顯的,必須要進入到八地,有了性清淨的樣子,可是並不是性清淨完成,為什麼?你發的願,做到了多少?何況要去履行所有的願,要有多少的時間、空間完成修養,在完成的過程中間,又有多少隨染?所以說隨染,不只是業的,還有道的;性清淨,業也清淨了,連道也清淨了,才能談到性清淨。如果不能這麼去看,就變成我有煩惱,我現在轉化為菩提了,煩惱是隨染,菩提就是性清淨,就變成這樣了。

 

所以太多的人學佛,很容易造成:我一生下來,我從小出家、我有善根,所以出家以後,很快認為自己了不起了。經歷成長過程中間,在這一生中,隨染於業的、於道的,已經夠搞不清楚了。所以不要把這隨染認為是煩惱,性清淨就是菩提,千萬不能用這種方式看。其實,菩提於性也不清淨,為什麼?如果還需要顯現菩提,表示還有煩惱,連菩提都不要了,當然煩惱也沒有了。可是這有兩種現象,我根本不相信菩提,只有業,並不表示性清淨,所以說業清淨了,道也是多餘的,也就是煩惱沒有了,菩提也是多餘的。這時候,才談得上真正是性清淨。

 

性清淨是恢復到原來佛性,所謂的本覺,或本有的覺悟之能,所以談佛性,要用這種方式去看。為什麼前面談什麼正因佛性?正因佛性就是本來的佛性,這性清淨本覺就是談本來,有這一種如來之性,可是經過無始以來的造業,所以才有隨染。把「隨染」搞清楚了,最後恢復到「性清淨」,而性清淨裡面的差異又有層次,這是談本覺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