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染與淨(下)

大乘起信論 染與淨(下) /白雲老禪師

 

前面談到染與淨的問題,現在再進一步來看,染淨究竟怎麼樣去分辨,也就是「淨」是用什麼方式去看?譬如時間上的、空間上的差別,「染」也是如此,所以這裡有四個子題,其實就是兩個,一個是說「一向淨」,一個是「一向染」,就是兩個分別。後面談到「非染非淨」、「亦染亦淨」,成這四個子題,用這麼看比較容易瞭解。第一個「一向淨」,它也是非染非淨、亦染亦淨。第二個「一向染」,它也是非染非淨、亦染亦淨,這好像有點在做文字遊戲,其實不是!我來做些解釋就比較容易瞭解。

 

一向淨-「一向」是一句江南的地方話,這個人怎麼那麼沒有耐性,回答說:他一向都是如此。一向也就是說,一直以來,這中間就有時間、空間的問題;一向淨,有人把它當成一個什麼?從這個樣一直朝前走,就可以到淨,這是完全照文字解釋,一向可以這麼說:如果要一直維持這種清淨,叫做一向淨;同樣一向染也是如此,一直染,一直都是在執著於這種染著的問題,可以說「一向」,就是一直都是如此的意思。先把握這個文字,千萬不能說,一直向什麼地方,如果這麼去看文字,後面就解不通了。

 

為什麼談「非染非淨、亦染亦淨」?因為在這個時間、空間裡面,他起變化,為什麼會起變化?關係到色塵緣境,才是最大的誘因,有色塵緣境做誘因,才會有機會產生一向淨、一向染。所以說一向淨裡,同時談到非染非淨,一向染裡面,也談到非染非淨;同樣,這兩者也談到亦染亦淨。首先把非染非淨、亦染亦淨的名詞做個解釋,「非染非淨」,並不是說不是染、不是淨,「非」,是依於染與淨的本身,不是一個肯定的,因為染跟淨是肯定兩個相對的。非染非淨呢?並不是說不相對,而是在這相對中間,染中間也有淨,同樣淨的裡面也有染,這一種現象叫做非染非淨。為什麼又說亦染亦淨?「亦」在白話裡,比較容易把握的是「也會有染、也會有淨」。所以我說「一向淨」,有非染非淨的認識,同時也有亦染亦淨的,這種修養中間去發現。要怎麼樣去瞭解它真實的意義?我常說要談論佛法,先要去瞭解法義在哪裡?

 

首先談「淨」的問題。淨,絕不是一開始就是淨,以人來到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隨業而來,但往往學佛就做三級跳,為什麼?本來這一生人是隨業而來,一下就跳到無始以來的真如之性,或是如來藏本來就是清淨的,一下就跳到那個開始了。那個開始是一個什麼現象?是一個不能把握的現象。為什麼?如來藏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從什麼時候開始本來清淨?所以必須要知道,「一向」就是一直維護這種淨的情形,而不起變化,就先要瞭解「非染非淨、亦染亦淨」裡面的法義;同樣,要一直去認識這一種染著,也必須要知道「非染非淨、亦染亦淨」。所以通常談「淨」是淨染,談「染」是企圖能使染化解掉而顯現淨,所以這兩者不是一個相對的。如果把它當相對,後面「非染非淨、亦染亦淨」,就很難理解。

 

懂得了非染非淨,就是於染,它不是完全的一個染,淨也不是一個完全的淨,這種現象叫做非染非淨,也就是染中間也有淨,淨裡面也有染。我常常舉例談業,大家總把業都當成不好的,業裡面善業不就是好的?!可是,只是做善惡分別的話,就很難去把握,為什麼善惡分別?善就是善,惡就是惡。如果把這個淨與染,改為業與道的話,一向淨就是一向道,一向染呢?就是一向業。如果把淨與染,改為一個道、一個業,再看那裡面就關係到業假使是染,那淨是道的話,會發現什麼?業裡面有道,可是道是來自業,這是一種修養才會發現的。同樣亦染亦淨,可說亦業亦道,也就是在業裡面也有其道,而道如果沒有到達究竟,還需要道做為修養的前提,還是有染。所以亦染亦淨依於染與淨,在修養完成顯現的境界沒有達到圓滿,還是離不開所謂的業與道,或染與淨的問題,這樣講可能還不容易瞭解。

 

業裡面有善有惡,如果依於煩惱與菩提來講,都是煩惱,為什麼?善業、惡業都是煩惱,絕不能說惡業是煩惱,善業是菩提,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因為同樣都是在業的範圍之內,只是有的業會造成傷害,就是惡業,有的不會造成傷害,甚至以人的感受來說,能得到利益就是善業,可是這還在業的範圍中,於此就會發現為什麼是「非染非淨」?也可以說是非善非惡,就很容易把握了。為什麼?這個惡裡面同樣還有其善,善裡面,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惡,如果說亦善亦惡,就更容易瞭解了,為什麼?因為善與惡,若是明顯的去分別,一個會造成傷害,一個會得到利益,可是傷害中間,可能也有其利益,利益中間,同樣也可能有其傷害,這種現象就是「亦染亦淨」,或者說亦善亦惡。

 

有時候會搞不清楚這個人,他究竟是一個善良的人,還是一個惡劣的人?如果不能把握業的善惡成分去探討,很難去理解,會把眾生分為善人、惡人兩類了。這麼分的話,最後就會變成善人永遠是好人,惡人永遠是惡人,就是壞人了。但在佛法不是用這種方式去看眾生,為什麼?惡人也有機會,可以教化轉變為善,同樣善人在某一些色塵緣境之下,很可能轉變為惡。

 

有時候打著慈善的旗號,結果做一些傷天害理的事,不就是一種表面是善,內在是惡嗎?所以能瞭解了「一向淨」,關係到「非染非淨、亦染亦淨」;同樣知道「一向染」,也關係到「非染非淨、亦染亦淨」,千萬不要把染淨分別,分成為四個,雖然有四個名詞的說明,事實上,它等於是說兩個。真正要去看佛法的名相,或一些論典的表現,總是有一二三四五項,或一二三四項,很容易搞錯,問題在哪裡?像談布施波羅蜜,每一個人都說有三種布施,其實布施只有兩類,為什麼?講物質上的布施,要具備無畏的精神,同樣說精神上的布施,也要具備無畏的精神,可以發現,物質上的跟精神上的這種布施行為,都必須具備無畏的精神,為什麼無畏也叫布施?這種精神,關係到物質與精神上面的一個付出的問題。

 

看染淨的問題,如果用我這種方式,就很容易去瞭解法義;為什麼把握不住法義?就是太過於在文字上看佛法,在文字上找佛法是很難的。我以前說過一句這麼的話:「一個學佛的人,最好多少去理解,或者學習一些梵文,因為往往梵文中,提出名相裡面,它具備有法義,而現在的佛學辭典,都只是一個名相、一個名字,從文字上面搬出一個梵文來,事實上沒有任何解釋,就像解釋那個ㄛ︵阿︶的問題,ㄛ、ㄚ的問題,因為對梵文陌生,才會把它統統放在一起,ㄛ也是ㄚ,ㄚ也是ㄛ。」

 

現在在這個上面,有了一些概念,再以煩惱與菩提來看染淨怎麼樣去把握?如果一個學佛的人,而且學了很久了,有了修養,自認為一向都是清淨的,那是一個妄語。為什麼?還是免不了有非染非淨、亦染亦淨。我剛剛不是說了嗎?道與業等於煩惱與菩提是相同的,假使說一向都常住在菩提道上,那不一定;在菩提道上常住,或者行於菩提道上,難道就不起變化了嗎?常住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境界呢?可是有很多人就會說:我是清淨莊嚴的。

 

這種情形之下,什麼叫清淨?什麼叫做莊嚴?必須要瞭解,清淨莊嚴只是一種境界,必須要有內容去完成,來自哪裡?關係到染與淨的問題;因為「淨」離開了染,無淨可說,就像談菩提從來不談煩惱一樣,菩提也只是一個意境而已,面對的現實是什麼?是煩惱。你可能說:「我行於菩提道上,一直都保持一個清淨莊嚴之心。」這是大妄語。即使是大修行人,甚至自認為是佛菩薩再來,講這些話都是大妄語,為什麼?吃一碗飯,受一頓供養,都虧欠了所謂的布施者、供養者。一般講信眾布施,為什麼說「信施難消」?因為去受供養,是接受別人辛勞

所得,來奉獻給你:你說你常住在、走在菩提道上,經常地維護一個清淨莊嚴之心,是絕不可能的。為什麼?你還有非染非淨,亦染亦淨的事情,在那裡起變化、產生作用,如果把握不住這一點,就說「我都是在菩提,我沒有煩惱」,這是大妄語,須知即使是佛也還有煩惱,為什麼?為眾生煩惱。

 

依個人而言,還是免不了煩惱,因為要跟人與事打交道,免不了煩惱,唯一不同的,如果到達佛的境界的話,煩惱的時間非常短,一剎那間這煩惱就過去了。為什麼?因為很容易化解煩惱,可是再怎麼樣,還是離不開「非染非淨、亦染亦淨」,絕不可能「我的境界就是到這個……,因為沒有到達這種境界,你不懂!」這是騙人的話!就是妄語。所以有太多人,都是用這種幌子在那裡表現,最後反而造成迷惑眾生,其實自己受的傷害最大,為什麼?迷惑眾生得到的供養更多,得到人對你的尊敬、依止、布施。要瞭解這些都是!所謂的信眾或信徒或佛弟子,表面看起來很熱鬧,但你怎麼去消化這一些?都會說「我在做善事,我都是在普度眾生。」不錯都有這些行為也不否定,難道在這中間你個人就完全沒有私心?至少四事供養,要維護色身,就不能否定,唯一不同的在哪裡?就是「非染非淨、亦染亦淨」的這種修養,所表現的境界,也就是對法義的認知。

 

如果只是強調自己一向都是淨,還有的又太看低自己一向都是染,這都是兩個極端,這是一種相對法、世間法,這不是佛法的認知,因為一向淨,難免有非染非淨、亦染亦淨,即使一向染,同樣有非染非淨,也有亦染亦淨;如果不能這麼把握,什麼煩惱、什麼菩提都好像什麼?雖然煩惱,可是表現的是菩提,這是騙自己,不只是騙別人,為什麼?煩惱就是煩惱,菩提就是菩提,為什麼?如果還要有菩提,表示還有煩惱,如果有煩惱,必須要去顯現菩提;可以這麼說,如果把染與淨當成煩惱與菩提的差別,就很簡單,非煩惱、非菩提,亦煩惱、亦菩提,很容易把握,為什麼一向是淨、一向是染?就很容易去理解它。不要只是在文字上看而造成最後佛法都變成相對法,不是一個出離突破、圓滿的法。所以看起來簡單的幾個字,若不懂得法義,的確,最後自誤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