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100) 經筋循行路徑

    靈樞經除了有經脈篇描述十二經脈的循行路徑外,另有經筋一篇描述十二經筋的路徑。說明了十二經絡的氣血滋養了相關的經筋,故經筋被視為是經絡的“外周連屬部分”。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48期2019年10月

氣血、經絡、與健康(100) 經筋循行路徑 /詹天賜

 

經筋循行路徑

 

  靈樞經除了有經脈篇描述十二經脈的循行路徑外,另有經筋一篇描述十二經筋的路徑。這兩者的循行路徑大致相同,說明了十二經絡的氣血滋養了相關的經筋,故經筋被視為是經絡的“外周連屬部分”。經筋具有“束骨而利機關”的功能,也就是筋具有包裹著骨節而使關節能靈巧活動的作用。人體各骨頭、關節,透過經筋的連結、經脈流通的氣血,形成了一個能靈活運動的整體。十二經筋的循行路徑,均起於手足的末端,結聚於骨節,最終散佈在軀幹或頭面。例如手太陰肺經的經筋,其循行路徑為:

 

  手太陰之筋,起于大指之上行,結於魚後,

  行寸口外側,上循臂,結肘中;

  上臑內廉,入腋下,出缺盆,結肩前髃。

  上結缺盆,下結胸裡,散貫賁,合賁下抵季脅。

 

肺經的經筋,如圖一所示,起於姆指上方的指骨端,結聚在魚際後方的骨節。然後往上,經過寸口 (把脈處) 的外側,再往上沿循著手臂,結聚在手肘的骨節。接著再上循前臂內側,進入腋下,從缺盆出,結聚在肩髃穴旁的骨節。經筋入胸後,散佈在缺盆與胸裡之間,並往下貫穿賁門 (胃上方出入口),到達脇下小肋骨。從解剖的角度來看,在體表的肌肉為骨骼肌,在骨節處附近為肌鍵,然後為肌頭、肌腹、肌尾,肌肉有層筋膜包裹著,筋指的就是肌鍵、筋膜等軟組織,也包含連結骨頭的韌帶。筋肉連結在骨節間,它們包裹著骨骼,帶動骨骼、關節的活動。

 

  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痛甚成息賁,脅急吐血。

  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仲冬痹也。

 

由於經筋不入臟腑,故經筋的病証一般在體表,以疼痛為主,但嚴重時,也會擠壓、影響臟腑。例如在肺的經筋循行路徑中,會出現抽筋的現象,嚴重時肺部會形成結塊,影響呼吸,引發脇肋急痛、吐血等証候。對治的方法,要以火燔針,快刺不留針的方式來進行治療,取的穴位為阿是穴,也就是以痛點為穴,疼痛則以病人的感知為依據。

 


 

 

  在我學習經絡的過程中,對經筋的注意,來自清代按摩經對經筋保健的描述,例如:“平肩大筋真氣聚,捏此開通氣血行”,“大包穴在乳筋內,此是脾經脈絡通,斜按能調五臟氣,心胸之病往下沖”等。而在酸痛經絡保健經驗中,只是疏通經絡、穴位,有時收效不大,許多的問題都在經筋之中。於是在經絡保健上,經筋的保健成了我保健的一個重點,尤其是體表的酸痛部份。在日常保健裡,我同修常幫我作經筋保健,效果十分顯著,例如作腳部的經筋保健,使我腳部的六條經筋較為柔軟有力,在爬山時,覺得比過去要輕快許多。

 

  在體表的酸痛保健實務上,我會先研判酸痛是來自經絡穴位的痹阻不通,還是經筋問題。例如膝關節痛,先測試膝關節附近的經絡穴位是否為主要痛點,若不是,則在痛點附近的筋肉中找。當然,痛點不一定是病位點,張釗漢醫師提出的原始點療法就指出了這一點,只是酸痛的成因十分複雜,病位點的確認也是十分多元的,因此,酸痛的對治保健,可以說是十分多元複雜;原始點療法、X型平衡法等,都具有參考的價值。基本上,循經筋保健法,是我常用的方法,在每條經筋上找筋結、痛點,並加以按揉或撥筋,保健效果還不錯。若是遇到筋緊的狀況,反複按揉該段的經筋,使它柔軟,有時需要較多的時間,尤其是項部 (後頸部) 。頸部經筋因有動脈通過,用拿法時要一捏一放,否則容易頭暈。

 

  經筋保健法,除了需要了解經絡、經筋的走向,力道與手法也十分重要。由於筋肉有淺層與深層之分,尤其是肩部附近的筋肉,在三角肌下有小胸肌、岡上肌、岡下肌、小圓肌、大圓肌等,因此究竟是那條筋肉有問題,要每條筋肉用力抓看看,若力道不夠,便無法深入保健有問題的經筋。因此,對於經筋的保健,除了經筋循行圖外,我也參考詳細的肌肉解剖圖,以作為輔助。我過去無意中練了一點氣功,沒想到今日作經筋保健時卻有大用,也體會出“力氣”兩字的意涵,以三分力、七分氣做經筋保健,才能做得比較輕鬆長久些。

 

  肝主筋,腎主骨,“骨正筋柔”是長壽之道,代表著肝氣、腎氣充足。若一身經筋較為僵硬,可推知肝氣必然不足,這時可常推揉各經筋;理筋可以養肝,經筋保健法對肝經的通暢與肝經氣血的恢復是有幫助的。經筋與經絡的關係十分密切,若經筋僵硬不通,橫絡便可能阻礙經絡的運行,而使得經絡不通。因此,對於經絡的保健,經筋的保健也很重要,對酸痛的保健,尤其如此。酸痛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十分普遍,畢竟“五十歲,肝氣始衰“,五十歲後肝氣逐漸不足,若是經絡、經筋再痹阻不通,就容易有酸痛的問題,五十肩、退化性關節炎就可能發生。因此平日就要多注重養生保健,才能預防這些老人常見的病痛,若能增加一些保健的知識經驗,加上平常能積極的作經絡、經筋的保健,對健康則更多一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