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淨熏

    這裡講「淨熏」,並不是說用什麼清淨的東西去熏習它,而是用什麼方法。什麼認知去作熏習,使它顯現出清淨,當然,就有很多的道理方法。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49期2019年11月

大乘起信論 染與淨--淨熏 /白雲老禪師

 

繼續談「染淨分別」。前面談染熏,現在要談的是淨熏。「淨熏」如果只是在名詞上看,很容易造成誤會,為什麼?當然淨就是清淨,清淨怎麼去熏習,不是用這種方式,而是要怎樣去熏習顯現淨。像我解釋染熏,因為「染」是無始以來,人因業作的關係,免不了染的問題,所以要怎樣去熏習使它「不染」。

 

這裡講「淨熏」,並不是說用什麼清淨的東西去熏習它,而是用什麼方法。什麼認知去作熏習,使它顯現出清淨,當然,就有很多的道理方法。一般講《大乘起信論》談到淨熏,都是談什麼?認為真如熏習就是淨熏,不能這麼說,「真如熏習」,「真如」只是從某一種行為方式,而顯現出來的一個現象,也就是真如本身不是一種方法。

 

談「真如熏習」,是要怎樣熏習才能顯現真如,這麼去看,就不會誤會。當然,在菩薩法裡,總是離不開一個基本的修養,就是「三昧」,而三昧的種類很多,可是至少從三昧上面,可以去發現它。以中國的文字來看,三昧就是一種「正受」的意思,「正」是講正當,「受」並不是說感受,而是怎樣顯現這一種正當的;而這種正當的是因為感受而顯現的,但這種感受有業的,業又有輕、有重的。

 

如果用三昧的方法,面對染的執著,比較容易瞭解它說什麼?因為染的執著,通常是人無始以來業的習氣所成,也就因為業的習氣所成,依於自我意識,而產生分別,去計較執著,這是一個與生俱來的現象。

 

要怎麼樣把這種與生俱來的,在這種正當的情形之下,而去承受當下,這「承受當下」往往用自我意識也可以承受,也就是業的;也可以用修行的方式去承受,也就是所謂道的。道的承受,並不一定就是叫做好,業的承受或叫做不好,不可以用這種方式去看,因為熏習的目的,如果以染熏而言,是希望達到清淨,它的方法是不好的業不一定就排除,道的好就去抓住。

 

在前面談到染熏的問題,因為業也可以執著,同樣道也可以執著,只要是執著都叫做染。所以怎樣不去執著,不只是一個三昧這種方法就可以完成。談三昧,就必須要談到什麼?像《圓覺經》裡所講的,從止,以至到作持,而到達靜慮,這是修禪定的起碼方法。通常有分別產生了染的執著,先要能靜止,不能隨著染熏分別,而去選擇,去選擇的話,不可能達到清淨的目的。所以因業的力量,產生了自我的不管是情感的作用也好,或依於道的一個理法的作用也好,首先必須要能「止」,不能「止」,就不可能達到「正受」,為什麼?

 

講煩惱,煩惱就是一種業顯現的現象,如果先不讓煩惱停下來,隨著煩惱一直在那裡煩惱下去,就永遠是煩惱。所以當煩惱起來,首先要能止,才有正受的機會,為什麼?隨著煩惱,是依業而轉,如果煩惱來了,用菩提,怎樣去化解煩惱,這樣又變成一種法的執著,還會隨著這個法而產生障礙。所以要止,是止什麼不是止於業的或是道的,或是煩惱先讓它停止下來,不是這種意思!而是要面對煩惱,當煩惱起來,如果能面對,憑什麼?就憑平常在身、口、意行為上的一種調適,而產生有止的發起機會。

 

有句話「泰山崩於前而目不瞬」,憑什麼?一定平常有了這種修行的力量,而顯現出處變不驚的力量,但這不是一個完成的修養。因為完成的修養,面對煩惱,怎麼辦?先找出這個煩惱的一切,為什麼煩惱?煩惱的是什麼?可不可以不煩惱?先在這上面「止」,而後要怎麼樣?要去「作持」,止與作持加起來,其實就是完成三昧,可以說是一種修行的方法。只是以三昧來講,只是正受,怎麼正受!煩惱來了,不把它當煩惱,那不是正受,煩惱來了把它當菩提,也不是正受,為什麼?這是不可能的事。

 

因為人畢竟是人,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怎麼辦呢?煩惱來了,先讓煩惱停下來,去面對這個煩惱,就在當下思考,煩惱什麼?為什麼煩惱?可不可以不煩惱?這中間就有所謂的認識、瞭解。這些認識、瞭解是什麼?就叫做作持,也就是面對煩惱做什麼?這不夠,還必須要用「禪那」的工夫,「靜淨地去思考」,有靜淨思考的能力,也是要靠平常在身口意上面調適而形成的,否則那個靜慮,形成一個靜就不容易,因為先要靜,就是先必須要止,止以後幹什麼?去作持,作持什麼?就是慮。

 

如果靜慮,前面談靜,就是談止,後面談慮,就是談作持,這三者要混合在一起,才能達到正受的目的,一旦能完成正受呢?就有顯現真如之道的這一種成果。這只是一個概念,還不能達到,所謂的淨熏。如果前面我一開始講的,沒有注意,還是在那裡逃避什麼?遠離什麼?害怕什麼?去強調清淨,就變成清淨能熏習,清淨是不能熏習的,是要經過很多染著,分別、計較去熏習,從這中間去止、作持、去靜慮,然後顯現三昧的話,這時才有機會顯現真如之道,一旦真如之道能夠顯現,就等於搞清楚煩惱什麼?為什麼煩惱?可不可以不煩惱?這是一貫的從道理到方法上面,從認識一直到修行的完成,這樣的熏習就有顯現清淨的機會,這是談淨熏。

 

現在把染熏跟淨熏兩者總合起來看,因為這二者本身就是一體兩面,不是兩個分別的東西,為什麼?「染」不是骯髒的意思,染是於心相應叫做染,因為心,相應於外面的色塵緣境,才會起分別,才會有計較、執著;如果心不相應於外面的色塵緣境,就不可能有染的分別,就不可能有計較、執著。所以,學佛修行的人,千萬不要把自己當成唯恐我是眾生,應該是修行人,甚至於是菩薩行者,不能擺高姿態,為什麼?必須先去面對這一些,去認識它、瞭解它,而後怎麼樣去著手,這就是所謂染熏的下手處。染熏的下手處有了,最多要不就是業、要不就是道,不可能達到清淨,因為經過熏習之後,是業也清淨了,道也不需要了,才能達到清淨。

 

談真如,真如是修行過程中的一種現象,不是一個結果;相反的,染是一個結果,淨是一個結果,這是先要把二者搞清楚。這二者是一體兩面,為什麼?因為業是人無始以來自己造作而形成的,面對色塵緣境,就會因為外面的誘因,而產生分別,而計較而執者,所以這時就有了染的現象,因為有染,所以先去認識色塵緣境,跟那個自心,為什麼相應它,而產生這種染的分別。絕不可以一開始,就用逃避、害怕的方式,甚至以我是一個菩薩行者,就不管這個染,以清淨的心去面對它,如果用這種方式,就沒有什麼染熏、淨熏的這種道理了。

 

因為熏是一種熏習,是需要修養,有了修養才能顯現結果,絕不能拿佛法當武器,好像淨是佛法,染是世間法,拿佛法這個「淨」,去對付那個染,是最大的錯誤。好像煩惱中有菩提,很多人問我:「煩惱是世間法,我們都能瞭解,菩提是不是佛法?」我說菩提不是佛法,太多的人不能接受這個理論,為什麼?菩提是覺悟,怎麼會不是佛法?要瞭解憑什麼覺悟?一定是從煩惱中,去面對煩惱,能夠認識煩惱,瞭解了煩惱,最後就不會受煩惱影響,這時顯現的正受,是什麼?是菩提,為什麼?因為煩惱已經清淨了,是經過修養化解之後煩惱清淨了。

 

所以染熏,是從煩惱上面去認識、瞭解,在這個上面下手。因為以修行這種熏習的方式,使染的分別,就可以不去執著它、計較它,是不是一下就完成了淨熏?不是,因為這只是一個染上面的認識、瞭解,淨又是什麼?因為染的分別,以三昧在正受的前提之下,去行止、去作持,最後去靜慮。也就是從這上面,可以去面對染,而使染不成為執著、計較,這時會顯現一種什麼現象?顯現的好像是淨,其實不是淨,它只是染了而淡化了,並不是完全沒有染了。這話怎麼說?因為當下產生的染,難道以後就沒有染了嗎?所以它只是當下的淡化而已,真正達到清淨是什麼?要經過染的淡化,不斷的淡化,可以說學佛修行是一輩子的事,為什麼?一輩子都是在這個染上面去認識、瞭解,怎樣去淡化,久而久之,就成為一種熏習,熏習完成了,也就是有了這種修養了,才能顯現真正的清淨,也就是染心不起,當然清淨,就沒有心可染了。

 

這兩者我講一體兩面,要把握它的一個機制。它的關鍵性在哪裡?是在染的上面怎樣去認識、瞭解,憑什麼認識、瞭解?就需要「止」的方法,「作持」用什麼作持?靠平常的修養。然後用「禪那」,也就是靜慮的方式,最後就有顯現真如之道的機會。所以我們很容易發現,面對煩惱,從煩惱上面去下手,最後煩惱呢?淡化了,顯現的是什麼?當然就是覺悟,也就是菩提,可是菩提並不是清淨,因為菩提還是一種法。

 

菩提是道,業也是一種法,那是業的道,有覺的道,跟業的道之差別,就等於煩惱與菩提的一個相互之間的關係。在此,我要特別強調,染熏不是染著的熏習,淨熏也不是清淨的修行,不是這個意思!熏習是一種修養,這種修養靠平常從止、作持、靜慮上去下工夫,然後才有正受的本錢,一旦染心分別,有了計較、執著,才能敢於面對染,或面對煩惱,就有機會使它淡化,這叫染熏。淡化之後,並不表示就是淨熏了,為什麼?因為最多只是淡化,並沒有到達究竟清淨的結果,因為淨熏是要經過染的熏習,從淡化到清淨,這個清淨不是淨熏的那個清淨,不是究竟的清淨,最多是一種真如之道,或是一種菩提的現象,能夠把這個搞清楚的話,久而久之不斷的熏習,最後就可以達到清淨,這才叫做淨熏。

 

千萬不要說染淡化了,顯現的就是淨熏,不是如此,所謂的一體兩面,因為談淨熏的淨,是清淨,是究竟清淨,究竟清淨像什麼?一定要比喻的話,就像虛空一樣的了!人的自心,能不能像虛空一樣呢?相應外面的色塵緣境,不受任何的影響,就好像虛空,風雲雨電、日月星辰,對它來講可以顯現在虛空裡面,可是虛空不會受任何的影響,才是究竟清淨。如果這個虛空,雷來了會產生反應,風來了會產生反應,雨來了會產生反應,它還是染!如果說虛空,這些日月星辰、風雲雨電都沒有了,是不是就是淨熏呢?不是因為虛空必然會顯現各種染的現象,虛空本身不需要去受它的影響,不會為它所轉,因為虛空本身是究竟清淨。

 

可是面對的是相,所以染是一個「相」,淨是一個境界的「境」,所以染從相上去著手,最後相完全清淨了,顯現的現象還不是一個淨熏的完成,為什麼?必須要連這些都不需要了,最後心像虛空一樣,來也不多、去也不少,不會受影響。禪宗有一句話,所謂的「青山不礙白雲飛」,就是到達那一種境界,才能達到對染淨的認識,怎麼去熏習怎麼著手,而完成究竟清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