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98三乘行果--十地(二)

    法雲做為一種表現,可以說相同於佛,只不過因為是菩薩,他本身沒有願力世界,還是一個比較有限的環境,哪裡需要他才能去做;不需要他就不能勉強去做。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53期2020年4月

唯識法相學98三乘行果--十地(二) /白雲老禪師

 

繼續介紹唯識法相,這時段還是談十地菩薩。前面已談到了初地到四地;從初地到四地,進入第四地屬於變化位;一旦四地完成了,這時屬於提昇位。提昇到什麼程度?到「難勝」、「現前」、「遠行」,也就是到五、六、七地。現在來看看「難勝」究竟是什麼意思?因為「焰慧」四地的修養完成表現的智慧之光,能使人得到利益,不會受到傷害,「難勝」呢?是說你與別人之間表現出焰慧,可是並不一定能到達什麼境界或圓滿,以差強人意來看,其實也很不錯了!但不是什麼樣的問題、什麼樣的障礙你都可以把它化解。如果「難勝」用中文來解釋,很容易理解,就是說不管任何困難,你都可以戰勝它。也可以說完成焰慧,提昇到難勝的修養境界,對任何問題、任何的障礙都能迎刃而解。但也不是一種難勝或極難勝的修養,別人就不能跟他比了,而是說這個人已經很有修養了。

 

談十地菩薩,是說你的那個「我」在菩提道上修養到什麼境界了?焰慧完成以後再繼續提昇你的修養,是不是任何的困難都能戰勝、化解?如果能的話,可以說五地菩薩的修養已經完成了,但這還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即使你自己認為能也沒有用!因為自己認為能,一旦面對別人的時候能不能?所以後面談到第六地「現前地」,「現前」是什麼?就是在任何當下,不管自己或是別人,涉及到問題或障礙時,都能馬上表現出來,能馬上表現就是「現前地」。可見不是一個人自認為完成了難勝地就行了,必須是修養上不管遇著任何困難與障礙都要能化解,也可以幫助人家做到。舉個例子,「難勝地」就像在求學的過程,譬如大學畢業了進入研究所,甚至完成了博士學位,這是一個不容易完成的事。

 

可是一旦完成了博士學位,好像「焰慧」的完成,也就是當你面對一些問題、障礙的時刻,不只是自己已經到達這種境界,一定要在任何現實或別人有問題的當下,都能馬上表現這種修養。所以「現前」有一個很簡單的說法,就是「現在眼前,你馬上就可以做得到的!」可見「現前」不是聽人家講的「怎樣就可以顯神通」,那是胡說八道!釋迦牟尼佛從來不鼓勵神通,也不特別強調神通。這裡談「現前」是講你的智慧與修養,馬上就可以表現出來,隨時隨地都可以顯現;這個「現前」是從「焰慧」的完成,還要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戰勝任何困難,化解任何的問題與障礙,的確有了這種修養,然後在任何一個現前的時刻,你都可以表現出來。可見「難勝」只是自己的一種體會而已,是不是可以真正到達這種境界,證明你有這種修養?那就是「現前」的問題了。

 

但是「難勝」、「現前」應該很不錯了,為什麼還要提昇到「遠行」的境界?「遠行」究竟說什麼?是不是很遠你都可以去做?在字義上好像對,但在法義上不是如此!這「遠行」是這麼說:假使你的修養在任何的當下都能幫助別人,都能表現出來,可是還只限於你現前的這些,譬如親近你的人,你所熟悉的,所活動的範圍而已。「遠行」是超越這些範圍,也就是已經不受限制了,怎麼講?分析得更細一點就比較容易把握。譬如你修彌陀淨土,可以從歡喜地一直到現前,可以把西方極樂世界以及九品蓮台、帶業往生種種,都使別人得到利益。可是遠行就不只是局限於彌陀淨土,譬如佛教十大學派以及八萬四千法門,你不只是局限於某一個而已。所以這裡談「遠行」是一種廣闊的、不受限制的修養,談「行」,肯定是你的修養,因此談「法行」不能在文字上談,一定要瞭解它的法義,那麼菩薩已修養到這種境界,又是什麼樣的境界?「遠行」就是不限於某一個學派或某一個法門,它是多方面的,廣泛的來表現修養。可以說在修養中已經不是局限於某一派、某一種法門,這才叫做「遠行地」。

 

千萬不要認為「遠行」是眼前可以做得到,更遠的地方也可以做得到,如果這麼解釋,那菩薩究竟是什麼?根本也沒說出他的修養來。因為菩薩的修養是可以兌現的,不是口頭說一說而已!尤其在這裡我要特別強調,也不要在神通上打轉,而是談你的知識經驗、你的智慧,唯有這樣才能完成修養功德。所以談「難勝」、「現前」,還只說明某一方面、某一個學派,或某一些法門、某一方面可以做得到,涉及到其他的是不是都可以?常常看到一些法師,強調自己是學什麼的,一旦人家問到別的他就說:「對不起!我沒有涉獵到這一些,我是一門深入。」其實以個人修養可以這麼說,如果以真正的佛法之師來看,還不夠!尤其以十大學派來講,至少我們知道的六大學派,肯定你以一個學派為專長,而其他四個一樣也都少不了!為什麼?譬如講律學派,凡是學佛的人都必須要嚴持戒律,所以那是一個必然的。

 

再看以淨土而言,不管是彌陀淨土或藥師淨土,甚至觀音淨土,以至地藏淨土,凡所有的淨土法門你應該都要會。為什麼?因為佛法的本身就是教你離垢顯淨,所以六個學派裡,你必須有任何一個做為你的專修,其他的也同時要具足。譬如戒律問題、念佛法門的問題,還有「成實」、「俱舍」兩個學派,為什麼?因為這些是佛法的基礎學。所以原始佛典裡,就是從「我」以至到「法」,從「我空」依賴於「法空」,然後「我法二空」。這是一個學佛者修行的基礎學,這些不能不會!如果不會,你怎麼建立其他的?所以成實、俱舍以及律、淨土這四個,幾乎學佛的人都不能捨棄它,通通都要去修養。至於其他後面的六個學派,倒是可以一門深入。就可以發現「遠行」也不是十大學派、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門,全部都要會。

 

因此以十大學派來理解的話就比較容易瞭解,也就是後面六個學派你可以一門深入,可是前面四個也要具足才行!假使這四個你不具足,等於只是說「專門念一個佛號,專門做一個法門就好」,以個人修養可以,可是若以菩薩來講就不行!因為菩薩的願心不只是自己得到利益,還要幫助別人得到利益,所謂「自利利他」。如果只講求自利就不叫做菩薩位,那是獨覺位或聲聞位,這大前提不要忘了!一旦「遠行地」完成了,這時進入到「不動」,只是進入而已,並沒有完成怎麼叫進入?因為一個修行菩薩道的人,往往到達某一個階段會遇到瓶頸,進入「不動」就是一個瓶頸,「焰慧」進入「難勝」也是一個瓶頸。所以為什麼是十地三個階段?因為這當中有兩個瓶頸很不容易突破,禪宗講三關,三關也就是兩個瓶頸。

 

「不動地」是什麼樣子?一般說「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怎麼解釋?第一個如是「圓滿」,第二個如是「究竟」;圓滿就是關係到成就,這種成就是不是究竟了,就叫「如如」。可見要達到這種境界才能說「不動地」,而如如不動地,那是個什麼的境界?以菩薩而言,譬如隨緣不變、善巧方便、權宜,你在這一些方面的表現,會不會產生副作用、後遺症?這就進入到「不動地」了。如果還有計較、執著,還有分別的話,不要說進入不動地,可能前面初地到四地都還不一定像樣。所以「如如不動」也不是一般人講的,什麼都不在乎!好像五欲對我也不受影響了,八風也沒問題了。就舉睡覺的例子好了,五欲中的睡眠的問題,你說:「我根本睡不睡無所謂了!」那是如如不動嗎?完全錯了!因為你違背了你是一個「人」,所以這不是不動,只是一種自我意識而已。事實上真正能不能做到睡不睡無所謂,這種不動的解釋的境界是什麼?假使以睡眠而言,雖然是五欲之一,但是我們是人,凡是「人」的精神與體力是有限的,必須在這種情況之下考量,是不是能維護你的體力?所謂適當的睡眠,如果超越了,的確就是貪睡;如果是適當的話就不叫做貪,因為那是一種正當的行為。

 

這如如不動怎麼形容「睡眠」呢?並不是一定什麼時候睡覺,什麼時候不睡覺,而是隨心所欲的一個修養,如果累了,想睡就會睡;如果不累,不想睡,即使該睡覺了他也不會去睡,這就是一種隨心所欲。可是這種隨心所欲不是自我意識,不是一種狂亂,是一種如如不動的境界;一旦這個境界完成了,就進入到「善慧地」第九地。大家回想一下,前面談的第四地「焰慧地」,這裡談「善慧地」,兩者有什麼差別?此中的差別很大!因為前面談焰慧,是一種不會造成任何後遺、傷害的知識經驗與修養;這裡談善慧,不只是知識經驗、修養的問題,幾乎到達了什麼境界,他所表現的身口意、任何行為,於修養上處處都能使人得到利益,不管正面、負面的表現,這就是所謂的善巧方便、四攝法這一類的修養,幾乎不受限制了。如果還有局限,表示他的智慧的修養還是有缺失,某一些能力還有所不及,所以無法到達一個圓融通達的境界。

 

再看最後一個「法雲地」,前面善慧已經很了不起,為什麼還要談法雲?這就要瞭解平常說「法雨」、「法雲」。可是天要下雨,它不會說「那裡需要我就下,不需要我就不下」。我們曉得「雲」是一種蔭庇,所謂的保護、護持的意思,如果在佛法修養上完成了「善慧」的修養,這時於法的表現就像雲一樣,有蔭庇的效益!怎麼說?就是哪裡需要幫助就去幫助,可是並不是不需要的也給他。真正的「法雲地」,幾乎到達一個最適當,密度非常細,敏感度非常高的修養。通常一般認為「我到達了善慧地,就像法雲一樣,不管你學不學法,我都可以教你!」甚至外道都可以降伏,不是這麼講!因為菩薩不是佛,菩薩是講自利而利他,自度而度他。至於自利到什麼樣的修養?自度到什麼境界?就很容易去瞭解你的善慧所完成的境界,完成之後,就可以於法像雲一樣去庇佑人家,這種庇佑當中沒有任何的勉強。

 

所以我常說「隨緣化度」,這的確不容易!隨緣看起來容易,一旦緣境起來你能不能化度?能不能幫助人家,使人家得到利益?而且讓人家歡歡喜喜的接受?所以談「歡喜地」不只自己如此,一旦你完成了「不動地」,修養到達了「善慧」的境界,這時的表現就像「法雲」一樣,幾乎可以使人產生歡喜心,引發人家進入初地菩薩的境界與地位。所以「法雲」的本身是以「善慧」為修養條件;法雲做為一種表現,可以說相同於佛,只不過因為是菩薩,他本身沒有願力世界,還是一個比較有限的環境,哪裡需要他才能去做;不需要他就不能勉強去做。但是佛的願力世界就不同,因為進入佛世界的都是嚮往他的世界,都是心甘情願去那個世界修養,到那個地方完成自己的道果,這就是我們談十地菩薩,分三個階段,兩個成就的位;一個是「等覺位」,一個是「等佛位」,這是談十地所作的一個簡單的介紹,其實用這麼一點時間要談十地菩薩,並不能講得很完善,這節就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