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依《華嚴大疏》談真如

    法中談飽跟餓,不是以飽與餓來看,是以一個色身的需求,在這需求的中間,必須要瞭解需求的是什麼?需求的是營養,所以營養才是真實義,這種需求必須要恰到好處,才叫做真如。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53期2020年4月

大乘起信論 依《華嚴大疏》談真如 /白雲老禪師

 

這時段還是談真如的問題。真如,在佛教裡不管哪一個學派,幾乎都把真如當成一個真理。其實真理跟真如,還是有其差別,這裡談真如,「真」是真實的意義,也就是真實的法義,「如」是圓滿的意思,也就是佛教裡談真如,跟世間法談真如的差別很大,問題就在「如」字上面。所以真實的法義,在經典上常看得到的一個名詞叫「真諦」,講「如」,通常在梵文中,都以「莎訶」或「薩婆訶」,所翻出來的一個名詞。這兩個混合起來,用白話來講就是,佛法是從世間法裡面去認識、去瞭解、去發現;發現什麼?發現世間法的缺失,去尋找對,不管是人、事或者道理方法,去得到一個真實的面目。

 

我經常說,飽、餓是因為吃飯,其實這是世間的法。因為吃飯有飽、有餓,吃了飯會飽,飽了以後沒有吃飯了,經過消化會餓,這是世間的看法。佛法談飽、談餓,不是談吃飯的問題,而是談營養的問題,飽餓是一個現象,關係是它的消化,這消化當然又關係到吸收,吸收什麼?吸收的營養,營養幹什麼?就是維護整個人體的一個需求。所以營養對人的色身來講,就是一個真實的法義。可是為什麼要談「如」?「如」,是圓滿的話,是說要恰到好處,過多、不夠都會生病。所以在佛法中談飽跟餓,不是以飽與餓來看,是以一個色身的需求,在這需求的中間,必須要瞭解需求的是什麼?需求的是營養,所以營養才是真實義,這種需求必須要恰到好處,才叫做真如。

 

又真如,在各種不同的經典裡所說的法義,有很多的解釋。現在綜合起來談真如,有九個。現在一個一個來談,「真如」做為真實的,恰到好處的這種法義,又關係到不同的時間空間,不同的時代背景,甚至不同的人或事,都涉及到真如。在佛法中整體來講,要認識世間,才有機會出離世間,這也是一種真如。為什麼這麼說?看看真如的法義,究竟有一些什麼?就可以去理解。

 

 1、隨緣真如──一般說就是隨緣境,是說什麼呢?是不是隨波逐流,就是隨緣境?不是!談隨緣,是談環境中,不管是人的也好、事的也好,必須要隨著這環境中,關係到的人與事,就叫隨緣。絕不是這一個環境中,顯現的人與事,做了對、錯就去隨那個對、錯,而是隨那個緣、環境,跟人與事的問題。

 

我們到一個不是佛教的道場或教堂,假使有機會進到人家的教堂、殿堂,於一個佛教徒而言,面對的環境是一個佛教以外的宗教,而且是他們的殿堂,有機會接觸到這種緣境,不能說我是佛教徒,我不可以拜它,我不可以怎麼樣!那就不隨緣了。怎麼才叫隨緣?基督教崇奉的是耶穌,天主教是以聖母瑪利亞做為一個偶像,其他的宗教,尤其是道教有各式各樣的神在殿堂裡面,他們也是非常虔誠供奉,不能因為自己信佛教,就把它當成所謂的邪魔外道,這是最大的錯誤!

 

等於面對緣境只是分別內外、好壞、正邪,用這種方式,而不是隨著緣境怎樣去表現。雖然佛教徒崇奉的是釋迦牟尼佛,可是今天有這種緣境,在別的宗教環境中,不能排斥、否定別人,甚至造成一種鄙視。隨緣是可以在這種環境──合掌、問訊,這就是一種隨緣。很多人容易把隨緣搞錯,問題在哪裡呢?到人家家裡,假使是個出家人,是中國的一個比丘、比丘尼,到人家家裡面去,剛好人家吃飯,可能他們吃的是什麼都有,這時人家說:「師父來了,剛好我們在吃飯,現在另外弄一份飯菜來供養。」你說:「不要緊,我跟你們一起吃就好了!」這不叫隨緣,為什麼?這個緣境的利害得失你還是要認識,如果不認識就叫做隨便,就沒有真如的這一種實質的意義了。所以說隨緣的這個緣境,你一定要把握,也就是說「隨緣」為什麼要「不變」呢?其實「不變」就是一種真如,不變什麼?不變你的本分、立場,以及應有的一些規範,這都是不可以隨便改變的。

 

所以隨緣不是在緣境上,已經有的現象認為不要緊,就會變成沒有真如了,雖然有隨緣的樣子,卻沒有真如的把握!目前在台灣化緣好了,托缽也是化緣,在佛教中托缽一定是求飯食養色身。在台灣托缽去求飯食養色身,可能人家不方便,為什麼?因為畢竟不像泰國這些國家,他們老百姓就會準備飯食來供養出家人。在台灣的環境,就沒有這種做法,所以處在這種情況之下,化緣的主題,如果以真如來說,是求飯食養色身,不管去托缽也好,或是不托缽也好,都可以隨緣,可是要把握的是真如。目前的問題在哪裡?去化緣,就是為了要蓋廟、要幹什麼?主題不是為了飯食,不是為了滋養色身,就失去了真如的這個實際效益。這個「緣」字,往往在佛教中,依於一些名詞,引發一些偏差的表現,就是忘了真如的問題。

 

 2、不空真如──講不空的「空」,是什麼意思?因為「空」,關係到本質本體;也就是以真如來說法,關係到空的問題,不可以捨棄了它的本質本體,叫做不空真如。以佛教的經典來說,尤其在台灣,有其他的宗教甚至打著佛教旗號,在那裡發揮自己的說法,寫出來卻說這是佛教的,這是什麼經典的,這是什麼祖師的,認為這都是佛書。我以前說在社會上流通的一些書,很多都不是佛書,說是善書還可以。為什麼呢?依佛而言,這一本書要能幫助得到覺悟的利益,才能叫做佛書。如果只是使人怎麼樣去遠惡向善,只是一種善書。

 

很多人講世界的宗教都一樣,都是教人向善,教人向善只是一個起手的工夫。真正佛教不只是教人向善,還必須談到修養,除了教向善做為一個起步之外,還必須要能在無明中能明瞭,在迷惑中能覺悟,才能達到佛教的本質本體的大前提。所以談不空,空是以本質本體為對象,不要把本質本體都捨棄了,如果捨棄了,就等於是空亡,佛法從來不會談這種空亡之空。

 

「不空真如」,把握一個重點就是依本質本體,什麼樣的本質本體?就是佛陀所講的道理方法,以智慧為修養,以覺悟為結果,它的本體本質是如此,能達到這種境界,就可以說是不空真如。千萬不要說,不空真如好像不要空掉了,空什麼呢?要有一個重點把握,否則怎麼樣顯現真如?因為談隨緣要顯現真如,談不空也要顯現真如。像常常有一些人搞不清楚四大皆空,多少社會上的人都說「酒色財氣」是佛教的四大皆空。酒色財氣是中國道家的一種看法,因為佛教談「四大」,談它的本質本體是以「地、水、火、風」來說。所以同樣是談不空或者談空,如果不能把握關鍵性,很容易造成誤解。

 

 3、清淨真如──既然談真如,為什麼還要談清淨?「清淨」,應該就是真如的面貌,那你錯了,真如面目沒有什麼清淨不清淨。至於談清淨的主題,還是以所知的,以及煩惱的這一種執著成為障礙,而談清淨,為什麼呢?因為煩惱、所知,往往是以自我意識而造成的。這裡談清淨真如,可以告訴各位,是從法的執著上去看,因為法的執著也是不清淨,不要以為法就是清淨了,因為法的執著,很容易造成死在這法的裡面。「金剛經」有句「如筏喻者」,像要渡河,有一個竹筏子,可以幫助渡河,執著於竹筏子是一個好東西,就扛在肩上走路,等到下一次遇到渡河,又有竹筏子可渡,就變成不清淨了。所以清淨什麼?不要執著於法,而造成一種不清淨。所以法執在學佛的道路上,最容易造成「不得出離」,為什麼呢?動不動就學一個什麼法門,專門研究一部什麼經典,或是像很多在家學佛,頭一要吃素,看來是清淨,事實上以真如而言就是一個問題。

 

於法之中,不要去執著於清淨而顯真如,而是要在法的中間,怎麼樣出離,能夠了生脫死,得究竟解脫!所以把握清淨是以法來說,法就是關係到所謂的所知而成為障礙;如果能突破,所顯現的真如,才是真正的清淨真如,否則就是不清淨。

 

 4、有垢真如──垢是污垢,就是清淨的相反,既然前面談清淨真如,為什麼要談一個有垢真如?這就是談成就的問題。於法的成就,或是於法的修養過程中,都會造成有垢。講十大學派,站在任何一個學派的立場,強調這一個是最好,認為其他都不好,所修的這一個,於修養而言就是有垢,為什麼?佛法沒有不好的,而是談相不相契,相不相應的問題。

 

想學密的人,好像密是唯一可以即身成就的法門,其他都不好,所學的這個密,就是一個有垢;為什麼?因為取其一捨棄更多。智慧的形成,達到覺悟的目的,絕不是個單一的東西。所以很多人學佛,不管在家、出家,常常問我一個問題,「老師父,你認為我學什麼最好?」我說我沒辦法告訴你;「能不能告訴我,專門研究什麼經典最好?」我說我也沒有辦法告訴你;他說「你們不是教化眾生嗎?你就要教!」我說我能教你什麼?我教的是不是你所需要的?

 

 

就像吃飯,胃口不好,酸甜苦辣哪一個最好?沒有好壞,適合它就剛好,不適合它對你就沒有用,再好的東西也沒有用。我們看糖甜的人人都喜歡,為什麼說它有垢?糖吃多了會得糖尿病,會使胰臟受損,就可以發現有垢,談真如究竟說的是什麼?所以要瞭解,前面談清淨是以法執而言,這裡談有垢是依於修養或者成就,譬如問「羅漢好?菩薩好?還是佛好?」不能用這種去取其一而捨更多,它的意思就是如此,這裡是談,只取一捨多的話,就是有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