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依《華嚴大疏》談真如(下)

    談絕對真如,肯定說相契相應,也就是適合自己又具備這些條件,還要喜歡,能達到這種境界,就是真如的境界,不能達到這種境界,只是在裡面打發時間而已,並沒有得到究竟的利益。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54期2020年5月

大乘起信論 依《華嚴大疏》談真如(下) /白雲老禪師

 

5、在纏真如──

「纏」一般說,就是糾纏不清的那個纏。談真如,為什麼要談在纏?在纏,又是說什麼?如果很多學佛的人,都喜歡找一個清靜的地方,最好沒有人打擾的地方,最好是一個人,或深山裡面,或是選擇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在那種環境,永遠見不到真如。唯有「在纏」,才有見真如的機會,為什麼?離於這個紅塵世界沒有機會,唯有去面對紅塵世界起煩惱,產生無明而造成障礙問題,學佛的人本來就是隨業而來,來到這個人的世界,本來就是在這紅塵世界裡面成為一個人,該受善的時候是樂,該受惡的時候就是苦,本來要去承受這一些現象,來到人世,就是受業報的一個環境。如果捨棄了,處在現實的環境中,害怕這一些、逃離這一些,不可能顯現真如。

 

就好像煩惱,人人都不喜歡煩惱,可是人偏偏又離不開煩惱,為什麼離不開?因為人隨業而來就是來受報,受報哪裡會沒有煩惱的?善的也會有煩惱,惡的當然更會煩惱。講在纏,事實上就是處在這一個受業報的環境中,怎樣去面對它。我常說一句話,當業報顯現的時刻,要歡歡喜喜承受,為什麼?才有機會見到真如。當業報顯現的時候,只是在那裡煩惱不自在,怨天尤人,怎麼有機會顯現真如?煩惱中間有菩提,如果在纏就是煩惱,真如就是菩提。那麼就知道,在纏真如是什麼意思?不能因為有煩惱,就想逃避它,甚至一天到晚在求佛菩薩、求三寶不要讓我有煩惱,是不可能的事。

 

一個人隨業來到世界,是來受報的,受報的時刻怎麼會沒有煩惱?有很多學佛的人,害怕煩惱、逃避煩惱,甚至用嘴去否定煩惱,為什麼?假使看到學佛的人有煩惱,另外一個人自認為很有修養,還會指責他﹁學佛的人,還在煩惱,你學到哪裡去了?﹂他就根本不知道,在纏能顯真如,也就是煩惱能顯菩提是一樣的道理。

 

6、生空真如──

前面談到不空是以本質本體而言。這裡談「生空」是什麼意思?如果把這個「空」字,稍許改一個字,可能大家比較容易瞭解,「生緣真如」為什麼不用「生緣」?因為生緣比較容易造成誤解。

 

「生空」就是說,當人的問題或事的問題發起的時刻,在這緣境中怎麼樣不被緣境所轉,也就是能夠突破緣境。可是千萬要瞭解,不是捨棄,是突破,我常說空是從有而來,這裡談空是以生來說,生什麼?生與滅的問題,什麼緣生緣滅,就是講生緣滅緣。談生空,是關係到這個緣的問題,緣就包含了時間、空間都在內,「生」是人與事發生的一些狀況,要在這些人與事發生的狀況中怎麼去出離,突破這種緣境而顯空相,空原有的生起的相,這叫生空。不是說把原來生起的相,把它空掉了沒有了,不可能,為什麼?這一次暫時顯了一個空相,可是下次還是會發生,在活著的時刻,都會不斷的發生。在這個不斷的發生中,所生起的人也好、事也好,這些緣境如果能突破空其相,也就是不為相所轉,就能顯現真如,否則這個生空就很容易造成什麼?好像活著的時

候,因為所謂的五欲八風,會造成應該要空,空財、色、名、食、睡,我告訴各位一樣都空不了。

 

只要是人,要怎樣從人進入到賢聖,進入到佛菩薩完成結果,怎麼才能完成?就是從生空上面去顯現真如,才有機會。絕不是沒有一個目標就把它否定。講貪瞋癡是三惡三毒,結果就變成這些都是學佛最大的障礙,要趕快排除它,不可以貪、不可以瞋、不可以癡。能不可以嗎?它會發生呢!問題發生了怎麼辦?這就談到為什麼要學佛?依於佛陀的道理方法,怎樣去空掉相,把生起的事情化解,顯現的就是真如,這叫「生空真如」。

 

7、依言真如──

這個依言,「言」包含了語言、文字,不只是言語,還包含文字在內。如釋迦牟尼佛講的道理方法,留下的經典也是言,歷代祖師們、善知識們所講的也是言,所以語言文字是一體的。「依言」是依於這些語言文字,從中去深入地觀察,不是照著去作就顯真如,是依於這些去深入地觀察,從裡面去發現、去突破,才叫做「依言真如」。

 

時常聽到六祖惠能大師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好像就是一個成道的偈語。可是話又說回來,「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搞清楚了沒有?為什麼「菩提本無樹」?明明有菩提樹,怎麼會菩提本無樹?就要搞清楚依這些言語,「菩提本無樹」說什麼?「明鏡亦非台」又說什麼?必須要作深入地認識、探討,才有顯現真如的機會。

 

遇到一個善知識的一句話,馬上就能覺悟到什麼而得到利益,要得到利益才能叫做「依言真如」。如果照著他的話去作而不能顯現真如,就是在學人不是學佛。「依言真如」,重點是依於語言文字,要去認識、瞭解、發現,還要能突破,顯現真如才可以。

 

8、安立真如──

「安立」兩個字,既然安、既然立,究竟安什麼?立什麼?不要把它當成很穩當的意思!就錯得離譜了,安立不是談穩當,這個安立就是說過去的一些榜樣。講很多高僧怎麼成就的?釋迦牟尼佛怎麼成道的?所有的諸佛菩薩,怎麼成道的?把那些已經成就者做為安立,也就是學已成就的佛的道理方法,所以這裡的安立,說一句比較不太好聽的,有點偶像的味道。

 

在台灣很多人說太虛大師怎麼樣…,開口就是太虛大師怎麼樣…,我有時候會問他:「你見過太虛大師沒有?」 「沒有!」 「怎麼會知道他那麼好?」他說他有《太虛大師全集》,然而《太虛大師全集》如果說是依言可以,它不是安立,安立是他已經成就了。像慈航法師肉身不壞擺在眼前,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才能叫做安立,否則是依言,所以這個「安立」為什麼有偶像的味道,就是已經擺在那裡,的確看得見、摸得著、認得清才能叫安立。

 

所以不可以說「安立」乃依穩當而顯真如,這安立是已經成就了的擺在那裡,看得清清楚楚的,講到這裡,如果有人提出問題,也沒有見過釋迦牟尼佛!可是要瞭解,至少釋迦牟尼佛的成就,不是一個地區或某些民族,或某些人在那裡說,而且關於他的這些文字記載,也是經過時空的考驗。我們要瞭解,我們雖然沒有見過釋迦牟尼佛,至少在這人世間,沒有人可以去否定他。

 

怎麼會沒有人否定他?不信佛教的就會否定他,要瞭解他只是否定他的教義,強調他們自己的教義,但也不可能否定釋迦牟尼佛的成就。雖然我講有人「開口太虛法師,閉口太虛法師」,可是沒有見過,不能與釋迦牟尼佛相提並論,不可以用這種方式。

 

9、絕對真如──絕對已經是沒有第二、第三,也沒有分別、沒有差異了,才叫做絕對。如果談唯一,可能還有比它稍許差一點的,講第一名、第二名。可能第一名與第二名不分上下,只是尋找一些微小的不同而分別第一、第二,如果說絕對,應該是百分百就是絕對,在佛法中是談圓滿。前面談了七、八個真如,其實最後所謂的真如,是要絕對的真如。這裡談絕對,不是說「絕對」中怎麼去認識還有一個真如,而是講不管隨緣真如、不空真如、清淨真如、有垢真如、在纏真如、生空真如、依言真如、安立真如,不管談哪一個,不要忘了,後面絕對的是以「真如」做為最終的目的。

 

如果捨棄了真如談什麼?只是一些個人的知見、個人的經驗而已,因為目的都是要達到真如的境界。也就是前面八個不同的真如,不管怎麼說,最後以真如來講是絕對的。真如已談了八個,再做一個整體的來看,為什麼?因為絕對真如的關係,前面說過人是因業而來,來到這世界會承受業報。業報有苦的、有樂的,往往人喜歡樂,畏懼苦。如果以人的方式去尋找真如,就不可能達到「絕對真如」,為什麼?因為隨緣境,要瞭解緣境所造成的是利、是樂,還是傷害、還是苦,不能只把它當成隨便來看。

 

其次看受報的時刻,善的受樂報,認為理所當然,惡的受苦報,就怨天尤人,甚至很多人只看到自己從知識開發之後,就認為「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做過壞事,都沒有什麼不好,我為什麼受這種苦?」所謂的從來,真的是那麼好嗎?自己所知道的,又是真的那麼好嗎?從來都沒有一點點不好嗎?佛法肯定說,以人而言,再善其中也有不善。同樣也可以發現,那些所謂的惡,並不是真正百分之一百都是惡,中間也有其不惡的。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人有一個自我,有自我就會有分別、計較與執著。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不能顯現真如,即使能顯現,很可能有的是煩惱造成障礙,有的因所知造成障礙,有的是自以為是造成障礙,甚至執著於一些什麼法造成障礙,為什麼?總是強調這個好,其他都不好。

 

釋迦牟尼佛講的道理方法,於經典、於法門而言,那麼多!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談絕對真如,肯定說相契相應,也就是適合自己又具備這些條件,還要喜歡,能達到這種境界,就是真如的境界,不能達到這種境界,只是在裡面打發時間而已,並沒有得到究竟的利益。很多人初學佛時,我都常提出來說,要多看、多聽、多問,去多接觸,慢慢去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最後就會搞清楚,究竟喜歡什麼?適合於什麼?如果只是依別人說什麼?或大家都說這個最好,不一定能得到好處。在台灣以佛教而言,是一個智慧的宗教,可是在佛教的羽翼之下,又包含了多少所謂的邪魔外道,那些是不是佛教的?於相上看,打著佛的旗號,太多所謂的「掛羊頭賣狗肉」!如果只看眼前的利益,最後都是一些傷害。

 

談真如一定要瞭解,真如是一種境界,它肯定是利益的沒有傷害,它肯定是智慧的,絕沒有任何的愚迷,如果不能這麼把握,什麼叫做「絕對真如」,就認為真如有九個,後面一個叫做絕對真如,其實,絕對真如就是要把握前面的八個真如,達到真如的境界,才是絕對真如,否則都不是真如,這就是談真如的法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