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語書摘 認識體用相境(下)

    這關係到境的心識意念的轉化。比方我們看到人飢如己飢,看到人溺如己溺,必須打從心底感同身受,這是大乘菩薩的根本的精神。

  • 文:若知出處:雲語書摘期數:354期2020年5月

雲語書摘 認識體用相境(下) /若知

 

    在佛陀住世的時代,佛度弟子通常說四聖諦法,稍鈍者能入流,證須陀洹、斯陀含或阿那含,利根者則很快就能夠證到阿羅漢。緣覺是依緣而悟,有佛法緣覺和自然緣覺兩類。例如觀十二緣起,好比觀飛花落葉而悟,但僅僅自覺,不能覺他,覺行更不能圓滿,所以是獨覺乘。菩薩則有十地位的等分,初、二、三、四地是變化位,四地完成就能夠不退,五地到七地是提昇位,八地到十地是增上位,通常稱之為佛鄰位,然後入如如不動的圓覺,也就是佛果位。

 

    從聲聞起修,必須要能夠回小向大、回自向他、回事向理,才能夠步入菩薩境界,這關係到境的心識意念的轉化。比方我們看到人飢如己飢,看到人溺如己溺,必須打從心底感同身受,這是大乘菩薩的根本的精神。

    菩薩行修有因位菩薩和果位菩薩的分別,以菩薩十地位來說,七地以前是因位菩薩,因位菩薩又有兩個層次,未入四地以前,都有退失的可能,從發歡喜心的初地起,到離垢、發光兩地,這個時候菩提心都不堅固,一遇到挫折可能就會退失。

 

    佛陀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在發菩提心之初,就遇到考驗。有一個天神化作青年來向舍利弗乞眼珠,那個時候還沒有眼角膜的這種移植手術,所以眼珠對另外一個人而言,根本毫無意義,但是青年堅持要,舍利弗就挖給了他,結果青年說,我不要你這隻眼球,我要的是你另外一隻,舍利弗這個時候,他是初發菩薩心願,而菩薩法的第一關就是布施,面臨布施的考驗,所以舍利弗又把另外一隻眼球也挖給了他,沒想到青年把眼珠拿起來一聞,嫌臭,就丟在地上用腳大力去踩,刻意讓舍利弗聽到,舍利弗這下經不起刺激,認為人心真是弊陋惡劣到極點,他受不了,就退失了菩薩道心,回頭去做自了漢去了。

 

    可見修行菩薩是非常艱難的,有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這種要求。所以初二三地的菩薩,於心境而言,還是聲聞菩薩的一個內涵,聞法歡喜,可是只是一個學習的階段;必須要到四地焰慧地,能夠學著運用思想,發揮智慧了,這個時候菩提心才會慢慢的增強,逐漸的堅定穩固。所以四地以前的菩薩發心,經不起色塵緣境的挑釁,經不起八風的鼓動。

 

    八風是曾經提到的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是人世間撼搖人心的力量—八種順逆得失現象,其實是四種對法。比方盈就是利,虧就是衰,股市長紅就是利,長綠就是衰;毀譽是別人給的風評,是褒譽或者是貶損;稱譏、苦樂更與生活密切有關,凡順則心喜,逆就煩憂,幾乎已是人之常情,所以蘇東坡曾自許「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奈何被佛印禪師識破,一個屁字就把他打過了江。所以未入四地之前,菩薩發心就不堅住,一直要在運用止觀—察覺返照,不斷地做這種思惟修,於思惟修行中,契合「與道相應,與生死有關」,才能夠進入顯現道的「極難勝地」,還有隨處無不現的「現前地」,和無遠弗屆的「遠行地」;把修行覺悟的點變成線,然後變成為面,這個階段是菩薩的提昇位;要一直到進入八地不動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雲地了,這個時候的修養才能夠相等於佛,接近圓滿覺悟的境界。在整個修行過程中,的確是相當漫長的,一般講,他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

 

    「阿僧祇」是形容無法計數的多,《金剛經》中,佛陀曾經舉過他修行過的數字,佛陀說:

「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這是佛陀自述,在燃燈佛之前的無量阿僧祇劫的那個時空年代中,佛陀值遇過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而且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

 

    八百四千萬億已經是一個概數的極限,再加上「那由他」,「那由他」相當於億,或者是千萬,它是用來形容無盡之多的一個數目,過去這麼多無盡萬億諸佛,而佛陀都是「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但都沒有被授記,直到燃燈佛的時代,佛陀還是一個修梵行的外道青年。那個時候,燃燈佛像釋迦牟尼佛一樣,也是棄王位而修道,在菩提樹下成道之後,成為修行的聖者,所到之處人們紛紛恭敬供養;所到之處,所有的鮮花都被搶購一空了,梵行青年最後遇到一個女孩手中拿了七莖蓮花,他就向她索購,女孩答應讓他五莖,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生生世世結為夫妻。梵行青年以一份虔誠的心意購取五莖蓮華來供佛,他心中別無雜念,面對這個進退兩難的一個時刻,他以無染心同意了女孩的要求,這個「無生法忍」不棄眾生的修養,讓他終於得到了燃燈佛的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

 

    以上是我們對「境」所作的了解,也是我們對「體、用、相、境」所作大體上的一個認識。

    老禪師曾經以臨濟四料揀為這個「體、用、相、境」作了說明,四料揀是臨濟禪師接引學佛人的一種手法。

    問:如何是體?

    答:心佛眾生!

 

    心既然是迷與覺的關鍵,學佛就是要讓我們的心轉迷為覺;心是一個根本,心迷就是眾生,只得生死輪迴;覺悟就是佛心,必然就能夠了生脫死。明白生的種種真實面目,死的無明恐懼便得解除。《華嚴經》中有偈如是說:

    「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一切世間中,無不從心造;

      如心佛亦然,如佛眾生然,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

 

    這是束縛與解脫的關鍵所在,既然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而所造由心,這就是關鍵的本體。

    我們接著看:

    問:如何是用?

    答:瞿曇多事!

 

    瞿曇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名字,當時外道都是直接這麼稱呼佛陀為「瞿曇」,不會稱「世尊」,世尊是佛弟子對佛陀恭敬的專有稱呼。世尊是如來十個名號之一,以示佛陀覺者的成就,他的福智德業圓滿的修養,為世人所尊,「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所以稱為「世尊」。後人訛寫為「釋尊」,這是錯誤的,佛陀雖然已入滅近三千年了,但就這一劫世而言,他永遠是佛弟子所尊崇敬仰的「世尊」,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並不是外人,怎能稱之為「釋尊」呢?而後人不察,以致以訛傳訛,紛紛效用。

    經中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本來無為,因為「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所以說:「瞿曇多事」。我們再看:

    問:如何是相?

    答:殿堂裡的!

 

    殿堂裡面有什麼?不外莊嚴的佛菩薩像,佛像是佛圓滿報身的象徵。佛陀成道後,有一年夏天,上昇忉利天,為母親說法九十天,人間殷切地在思念佛陀,九十天那麼長,怎麼過?於是優填王就願出鉅金請工匠彫刻佛像,由神通弟子把他帶到天上,為佛陀雕像;後來佛陀說法圓滿回到人間時,佛像也成了佛的分身趕去迎接,佛陀為佛像授記說:待佛入滅之後,佛像就會發揮它的功能,接引無數眾生。那我們看,殿堂裡除了攝受人心的莊嚴佛像之外,一切的法器佈置都是光潔無瑕,這都是能見的「相」,以及一個寧靜清淨的心識「行相」,所以殿堂它不是皇宮,也不能過度的富麗堂皇舖張,所謂過猶不及,都會造成人心的愛染和執著,失去了它的分際。接著我們看「境」:

    問:如何是境?

    答:合十長跪!

 

    「合十長跪」,不言而喻,它呈現出來一個意境,不論我們看別人穿著海青,合十長跪在殿堂也好,或者我們自己合十長跪也好,的確,都會呈現出我們感受上的一個意境;但這還是膚面的,因為每個人合十長跪的內涵不同,每個人的心念不同,這才是真正的一個「境」。

    所以老禪師說:「一個完整的佛法,必須包括體、用、相、境。」這可以幫助我們作為修學的參考,以作為自我省視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