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法相學100五重唯識觀法(二)

    可見惡因、善因不是問題,而是在受苦果、樂果的時候,你能不能用這種機會去表現它的價值?這個價值如果稱做「道」的話,就可以發現什麼叫做「捨濫而留純」了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應佛之印期數:355期2020年6月

唯識法相學100五重唯識觀法(二) /白雲老禪師

 

繼續談唯識法相的「五重唯識觀法」,前面介紹了第一重觀法「遣虛存實」,現在看第二重「捨濫留純」。如同講一重觀法時一樣,我們不要在文字上花工夫;看一盆菊花與一個人的一期生死一樣,認為菊花有不同的時節因緣,就相當於人活著時也有不同的時節因緣。其實一盆菊花正開花的時候,可能有的花瓣長得很好,有的可能變種,或因為人為的關係,刻意去維護,譬如澆水、施肥、整土,在這中間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因緣,使這盆花不是每一朵花都一樣好,因而有其差別,這是第一個「遣虛存實」。

第二個「捨濫留純」,花慢慢會凋謝,但也不是一下凋謝的,是慢慢慢慢的凋謝;從這現象反映到怎麼去看人的生命?人的生命是一期生死,在生的過程中,不管是幾十年或一百年,所遭遇的所有時節因緣,有好、有壞,有善也有惡。還有以業報而言,惡報是苦的,善報是樂的;以業而言,這些是過去種下的,不管業因是善或惡、是無記,通常人活著的時候都有一個完全相同的意念,總認為受苦不好,因此樂都是人所貪求的。

可是一個學佛的人面對業因、業果就有差別,今天受苦是過去做了惡因才會承受苦果;同樣的今天過得很好,那是過去種了善的因,才能受樂的果。可是只這麼分別是不夠的!因為唯識學要去作認識,了別之後還要肯定,肯定什麼?以業而言,善惡的業,不管是苦樂的果報都要去承受,承受時要怎樣去認定?這個價值那在道上有沒有幫助?譬如講惡因苦果、善因樂果,是不是惡因都不好,受苦果都不好?就會執著於善了,所以不能用這種方式來看。

我們看人一生中的現象,每個人都不相同,即使相同的人,在每個不同的時間也都不相同,可見業裡面存在的不是善就是惡,這跟「捨濫留純」有什麼關係?必須要瞭解善行,除了自己能得到樂的果,如果繼續善行,還可以幫助別人,從中就可以顯現道。可是,是不是只有善的好?其實惡的因雖然要受苦的果,但是在受苦果的時候,如果能從中去認識、了別的話,就可以肯定。通常人受一次教訓就會得到一次經驗,所以不能說惡的苦果一定不好,善的樂果就是好的。我們也曉得有很多人生長在一個有錢人家,從來不知道苦是什麼,有的可能只知道吃喝玩樂,成為所謂的敗家子。可是並不是說善因就不好,也有過去世跟他這一生的父母有因緣關係,加上他本身的善根,很可能在這種好的環境中,他又去創造更多的財富,或能以現在所享有的財富去幫助更多的人。

可見惡因、善因不是問題,而是在受苦果、樂果的時候,你能不能用這種機會去表現它的價值?這個價值如果稱做「道」的話,就可以發現什麼叫做「捨濫而留純」了。絕不是叫你在善惡、苦樂上去分別,因為人帶著業來到這世界,一定不是善因就是惡因,不是苦果就是樂果,所以不能只用一種分別去執著、去計較「為什麼我命那麼苦?我生下來到現在,從來沒有做過壞事,為什麼比那些做壞事的人過得不好?」如果用這種分別計較、執著的心去看生命,你永遠發揮不出生命的價值,也沒有見道的機會。

這留純的「純」就是「道」的問題。如果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就等於那一盆菊花凋謝了,沒有用了,把它扔掉算了!但是有沒有想過菊花的本身,它的生命現象還是存在,雖然花凋謝了,只要好好照顧它,譬如修剪、施肥、照時間去澆水,這樣去照顧的話,即使這個菊花不存在了,但是菊花的那一個根本還是存在的。我們從法相去看問題,的確要做認識、了別,必須把握「跟生死有沒有關係?」「跟道相不相應?」所以我常講,一個修行辦道的人經常要注意你的起心動念,這起心動念涉及到身口意的行為,因此必須要把握一個原則,看看起心動念發起的身口意行為,「跟生死有沒有關係?與道相不相應?」如果捨棄這個大前提,就是隨業而轉。

因為業發出來是什麼,身口意表現的就是什麼!不僅僅是受報,可能隨業還會再造業。就可以發現,一盆菊花雖然凋謝了,好好照顧它,來年它同樣還會開出好的菊花來。就是說明人的生命,這一生過得再好,你的功德價值在哪裡?假使過得不好,你有沒有去發現所謂的功德價值?如果能把握「純淨」的「道」的話,這一生即使不好,你因為知道不好,會去把握它的功德價值,做好你的來生,當然就不會跟這一生一樣。何況人的一生中,年年、月月、天天,承受的苦樂都不一樣,有的很苦,有的可能很樂,也有的苦多於樂,有的可能樂多於苦,這中間都要去把握它的功德價值在哪裡?如果不能把握它的功德價值,就會變成「不好的我統通捨棄!我要保留好的。」你怎麼去捨棄?怎麼去保留?

唯識講「觀行」,就是要你去認識、了別,肯定它的功德價值。所謂「捨濫留純」,不管你過好日子、壞日子,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環境?真正純淨的根本是在乎功德價值,也就是「道」。所以為什麼要學佛?學佛就是在菩提大道上,學習怎樣求得覺悟!菩提大道如果是道的話,你也不要只知道有菩提。因為人有業、有煩惱,如果只是在煩惱與菩提上一天到晚鬥爭,就沒有見道的機會了!能見道就是一種功德價值,不能見道就沒有功德價值,這裡就是教你這種觀行。

「濫」通常是不好的,可是不是這麼去分別業的因是善或是惡,而是苦樂受果的時候,你能不能從中去認識了別,去把握它的「道」的價值,顯現它的功德,這才叫做「捨濫留純」。千萬不要「這一盆菊花,不好的我統通捨掉,最後我留好的。」其實就像剛剛說的,即使花凋謝了,把該修剪的修剪,該整理的整理,該施肥的施肥、該澆水的澆水,好好照顧它。照顧的是菊花本身「純淨」的根本,也就是它的生命的根源;如果生命的根源能把握得好,它的來年同樣可以再開花,這是五重唯識觀法談第二個「捨濫留純」。

現在看第三個「攝末歸本」。這裡談「攝」是攝取,不是揚棄、捨棄,而是攝取歸本。我們曉得「歸」是回到原來,從這盆菊花就很容易瞭解「攝末歸本」的重點是這盆菊花,不只是花的問題,而是開花的那一個根本,就是菊花的根與梗以及它的生命的現象。這個「末」不是最後,而是以一期生死來講,這一期由生到死的末,這個「末」卻不是最後。因為一盆菊花的生命現象,今年凋謝了好像滅了,事實上維護得好,來年還是能顯現它的生命現象。所以人的生命也是如此,不要以為死了就算了,死是不了的!為什麼?你是帶著業來,業沒有清淨,就不可能死了就了了!

所以這裡談「攝末」是什麼?譬如淨土宗講臨命終時,人要怎樣維護正念,這時阿彌陀佛才會來接引他,這就是一種攝末的重點。當然其他的法門也都是如此,所以在臨死的那一剎那,能一心不亂就是一種攝末的現象,它的理論就在「攝末」上。為什麼說「歸本」?本來的「本」就是指佛性,佛性比較難把握,說覺悟的本能可能比較容易瞭解。你這個人的生命已到了末期,可是要瞭解你覺悟的本能還是存在,也就是佛性還是存在的,那你能好好把握,臨命終時真正把平常的修養累積起來的這一種功德,能夠做到一心不亂,你的來去就很容易清楚自在。為什麼?因為歸於你本有的佛性,一盆菊花如此,其實人的生命現象也是如此。

所以這「攝末歸本」一定要把握這個「末」是講生命的,或者講死或講滅的時期;「歸本」是原本有覺悟的本能,眾生皆有佛性,同樣在臨終的這一剎那,如果你能一心不亂、提起正念,就會走得自自在在,而且不要擔心!不要以為人死了,佛性也離開了,其實佛性永遠跟著你,也就是覺悟的本能不會迷失,就在乎你臨終的那一個時刻。當然也不是那一剎那,而是在人的生命快要結束的那個時刻。所以談攝末,「攝」是攝取,不是捨棄;「歸本」就是歸於原有的佛性或是覺悟的本能;因此講「觀行」就要用這種方式去認識了別,才能肯定自己有佛性,即使這一生沒有成道,來生同樣還是可以成道。

可是來生想成道,這一生又沒有把握好,沒有好好地去修養,那就不可能攝末了!為什麼?在生命快要結束的時刻,人是最脆弱的,擔心這個、顧慮那個,罣礙不已,譬如妻子、兒女、家產,甚至還有很多心願未了的;在這個臨死最亂的時刻,如果你平常修養夠,在臨死的時候的確就能「攝末」;攝什麼末?可以做到不亂!清清淨淨。當然清清淨淨地走,很清醒的走,心中沒有迷惑,等再來的時候,你所處的環境必然跟道的因緣有密切的關係。所以這裡談「攝末歸本」,不要談什麼本末顛倒,不是用那種本末來說。

這裡談「本」是談佛性,談覺悟的本能;這裡談「末」是談你的生命快結束時。因為我一直在講,佛法是關係到生死問題、道的問題,這個「末」就是生命快結束時,看看最後你究竟於道的修養有多少?如果「道」的修養多,覺悟的本能就愈高,而佛性它本來就是存在的,所以為什麼說「心即佛」、「我即佛」?就是講佛性跟你的那個「我」。這一生只是一期生死的過程,可是在這漫長的過程中間你究竟把握多少?如果不能把握,最後就像一盆菊花一樣,花也謝了,葉子也掉了,長花的那個尖端都已經爛了,就扔掉算了!其實這一盆菊花的生命價值還是存在的。

可見「歸本」是講佛性,佛性是誰的佛性?當然是你的──「我」的佛性。在這一生的「生相」裡,如果你隨著業轉,即使有佛性的存在,也只是在業裡面打轉。假使這一生能行於菩提道的話,除了業之外還有道;唯有道,在生命快結束的時刻,你才能把握。所以活著的時候都不能把握,死的時候怎麼把握得了?事實上能不能把握?能!就看你活著的時候有沒有去修行辦道?也就是無始以來所做的業,把你的佛性掩蓋得那麼深,是不是已慢慢去清除?通常業愈重的人死得愈難看,為什麼?因為他從來沒有去修行辦道;真正有修行辦道的人,在生命快要結束的時刻很清醒與冷靜,可以做到一心不亂,這就是我們談第三個「攝末歸本」。


現在再回復到第一、第二、第三個來看,就可以發現於生命的價值,首先要瞭解什麼?而後「捨濫留純」。「純」就是功德價值,到第三個歸本的「本」是說佛性,教你要一重一重慢慢的修,把一個生命的現象與你的佛性、修養,以及道與業的關係,慢慢的顯現出道理方法。也就是一個法相的建立,我們怎麼去認識與了別而後肯定?其實最後說肯定,也只是把一個法相做了三次的認識、了別與肯定而已,真正要完整的話,後面還有兩個,這要留到下一堂課再介紹。(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