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唯識學談十真如(上)

    唯識學包含的經典、論典很多,可是談「真如」,還是以《楞伽經》為主。可以這麼說,唯識學裡談真如的法義,一個是以《楞伽經》為重點,其次是以《瑜伽師地論》做為輔助的一個論典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55期2020年6月

大乘起信論 唯識學談十真如(上) /白雲老禪師

 

前面談真如的意義,是以華嚴的思想來談,現在再以唯識學來談。唯識學包含的經典、論典很多,可是談「真如」,還是以《楞伽經》為主。可以這麼說,唯識學裡談真如的法義,一個是以《楞伽經》為重點,其次是以《瑜伽師地論》做為輔助的一個論典,這是談「真如法義」在唯識學派,它是根據什麼來論說?還是一個一個來看。

 

徧行真如──「遍」就是普遍的遍,遍行真如是什麼意思?因為唯識學所有的法,它離不開一個緣起性,凡是法的建立,總是人與事相互之間的關係。從這中間去了別、去認識,第一個觀念,先以一般普遍的做法是如此,就叫做「遍行」。在佛法中,各家各派常常同樣是一個真如的名相,為什麼說法有那麼多不同?大前提都是相同的,什麼大前提?就是完成真如的境界是相同的;可是它的過程以及時間、空間背景,說法是有所差異。

 

所謂的「遍行真如」要怎麼去看,也就是怎麼去認識?怎麼去了別而顯現真如?以一般人離不開的一種方式,就是吃飯的問題,為了色身的維護,必須要吃飯,普遍都是如此。不管吃什麼,總是要吃才能維護色身;談吃飯,就有所謂的吃素、吃葷,甚至吃各種食品,當然還關係到民族性、地緣,或是風俗習慣所造成的。所以談「遍行」,也是有一個範圍,不是全天下都是這個樣,不是這個意思!以吃飯來講,有那麼多吃飯的方式,談遍行怎麼去看?以唯識學來說真如,吃飯是為了維護色身,就是真如,吃是相同的,吃什麼有差異。如果吃素的,肯定凡是動物類的都不可以吃,這就是遍行。

 

 

像伊斯蘭教不能吃豬肉,其他什麼都可以吃,以遍行來講,什麼都可以吃是它的真如,可是還是有所限制,就是豬肉不能吃。當然不談他為什麼不能吃豬肉,只談「真如的境界」問題。再看在台灣早期以及大陸的農村,都有一個觀念「牛肉不可以吃」,為什麼?因為牛用來耕田,一生很辛苦為人服務,再宰牠來吃,在中國文化道德觀念上,就會造成有所違背,所以遍行在某些時空背景上,還是有其差異。可是如果因為吃而起煩惱就有問題了,為什麼?普遍的人的確因為吃而起煩惱,唯識學談真如,因為吃而起煩惱,就只是執著於普遍的這種行為,忘了真如的境界。

 

學佛的人,尤其是出家的,在中國人來看,出家的比丘、比丘尼,肯定一定要吃素,普遍都是這樣,那是侷限於中國的環境。像泰國、斯里蘭卡、緬甸,甚至越南、韓國、日本等還是有大同小異,在某一個時刻吃素,某一些時刻他是無所謂的。尤其像泰國這些托缽的環境,雖然儘量不肉食,可是又不可以完全不肉食,如要那些供養者,一定要做素食給他們吃,就變成不慈悲,同樣不能達到真如的目的。所以此中就可以發現,遍行大概都是這樣做,可是能不能達到真如的境界?就要搞清楚。

 

常有人問我,看到什麼人吃肉,怎麼樣又怎麼樣。我說為什麼專門去注意他們在吃什麼?「出家人不都是要吃素嗎?」我說「吃素的目的是什麼?」如果不知道吃素的目的,只是說吃魚、吃肉、吃雞、吃鴨就不是出家人,如果以普遍的行為來看,好像是對,可是捨棄了真如境界的話,那就錯了!因為他們這麼做是有原因的,再說還要知道在佛法上,在某一方面怎麼說,在某一方面又不是這麼說,如果不清楚就是斷章取義,就是以所謂的普遍都是這麼做,認為這就是遍行的話,就不能達到真如的境界。所以普遍的行為,還是有所差異,不能以自己本身的修養、知識經驗,去看普遍的行為,這種遍行的最後,是以真如作為一個結束。

 

最勝真如──「最勝」在經典上面常有一個名詞,就是無上、無等等,就叫最勝。究竟「真如」是說什麼?還是以吃飯、煩惱、菩提來看這個問題。譬如一個出家人,處在一個沒有可以吃素食的地方,只有肉食這一些東西的環境,說情願餓死就是不吃,那就不能達到真如的目的。為什麼?「最勝」是談什麼?色身都不能維護,怎樣轉變為法身,怎樣成就道業,所以它的最勝境界,是在最後的結果,不是過程。往往太多人不去認識這些、了別這些,就只執著、計較某些相,捨棄了一個大前提,或捨棄了所謂「最勝真如」的這種境界。談煩惱、菩提,知道煩惱都是不好的,菩提當然是好的,如果轉煩惱成菩提,是不是就是最勝?也不一定,為什麼?所有的煩惱以及所謂的菩提,你究竟認識了多少?了別了多少?不能把握最勝境界,就不可能達到真如。

 

尤其很多人看經典看不太懂,就願意看高僧大德、善知識們寫的一些註解?如《金剛經》的註解,到目前為止,有三百多種的註解,最早有八十四種註解,都是一些高僧大德們所累積起來的。這裡面就有一個問題,八十四家寫的《金剛經》註解,究竟哪一個是最勝?如果用這種方式去看,就不瞭解「最勝真如」。不是哪一家最勝,而是說能不能表現金剛般若的真如境界?能表現的就是最勝!不能表現,寫得再好,看得很清楚也沒有用,「最勝」是要用這種方式去看。

 

勝流真如──前面談最勝,為什麼這裡談勝流?「流」是不是流水,或者怎麼樣?或是「勝」變成一種流弊,不是這種說法,千萬不要搞錯了這名詞。「勝流」,以插花來說,有各種流派,究竟哪一種流派最好?這裡要注意一個問題,常常說外國的最好,現在看日本插花最好,目前在台灣,大家都崇尚日本的流派,可是忘了是中國人,中國的古代插花,以年代來講早日本多少?尤其中國的古代插花藝術,從宮廷到貴族,表現的花藝,就會發現什麼是勝流?宮廷的是勝流?還是貴族的是勝流?還是有錢的人是勝流?勝流,這個「流」是在一個水準上面來看,這個水準又關係到它的環境,因與緣的環境所造成的,只要能適合於這個環境的就是。

 

譬如:花藝比賽有各家、各派、各國的流派插花的藝術,在評審時絕不可以籠而統之,把所有各家、各派、各國的統統一起來比較,看哪一個最好?那就不能達到真如的境界,只是個人的偏好,就會變成一種分別、計較、執著了,那不是勝流。勝流是什麼?以流派的這一系列來看,像日本就有很多的流派,如果要把日本所有的流派放在一起來比也不對!在中國同樣也有不同的流派,所以,以水準來說,在某個環境單獨來看而顯現所謂的真如境界,才稱得上勝流。

 

無攝受真如──這名詞很容易誤解,「攝受」,「攝」是攝取,「受」是接受,不是感受,為什麼講無攝受?是不是沒有攝受?我以前常講這個「無」,在某些地方使用的方法,絕不可以用「沒有」來說無,是肯定從「有」的突破,或者還包含有「不一定」的意思。所以在佛法上看一些名相,必須要瞭解它的法義。談「無攝受」,是因為有攝受,究竟無攝受是什麼情況?一定是有攝受的行為,怎麼樣達到無攝受的這種境界,才能達到真如。

 

經典上有這種話:「度十個善良的人,還不如度一個惡人,度十個惡人呢?還不如度一比丘。」如果用這種世俗人的觀念去分別、計較,度十個善人不如度一個惡人,為什麼?就要知道真如境界在哪裡?因為十個善人不度,不會造成傷害別人,可是度一個惡人,可以使很多人不被這惡人傷害。為什麼?這中間就是真如境界了。可是,又說度十個惡人不如度一個比丘,是不是比丘比惡人更壞?要瞭解,以善惡的分別來講是談眾生,因業來說眾生的分別;如果談比丘,不可以用業的方式,跟善業、惡業的人去比較,就可以發現「攝受」這個問題,攝受善人還不如攝受惡人,要具備條件,人家才會願意接受,否則要降服一個惡人,那麼容易嗎?善人很容易攝受,為什麼說不如度一比丘?因為比丘代表人天師範,是釋迦牟尼佛的代言人,專門從業裡面去發現問題而顯現道,怎樣從善與惡的眾生中間,使善的更好,惡的能夠轉變為好的,只有比丘才有這種能力,所以度一比丘,並不是度了一個人成為比丘,叫做度一比丘。

 

一定要瞭解,比丘以聲聞乘來講是屬於賢聖之流,以摩訶衍來講是菩薩之位,可以發現「無攝受」,一定是從有攝受的行為上面去看,要突破這種有攝受,才能達到無攝受的境界。雖然能達到,可是有時也達不到,所以它還可以叫無攝受,為什麼?因為「無」也有不一定的意思。所以有時看到出家人說:「這個人出家那麼久了,什麼都不會!」那是站在所看到的、聽到的去評論這個人,他究竟有沒有具備這種無攝受?可以慢慢往真如之道上去行為,哪怕是一點一滴,同樣也不能否定他。所以要搞清楚攝受的目的是想幫助他得到利益,不是讓他造成傷害而失去利益。

 

譬如說:「哎呀!這個人那麼頑劣、惡劣、那麼糟糕,何必為他浪費精神呢?」要瞭解以佛法而言,佛法講究大慈大悲,捨棄了慈悲而居然說這些人、這種人不能度。像現在台灣,有一些的確本身知見不夠,對佛陀太陌生,有一些從事漁撈業的、屠宰業的想皈依、想學佛,甚至說他們不夠資格,說他們都是從事殺業,要皈依、要信佛的話,最好改行,不要做這個!那才是真正的無攝受,也就是講沒有攝受了。所以要瞭解「無攝受」,是從有攝受上面,怎樣慢慢調整,慢慢改變,最後達到無攝受的境界,就叫做「無攝受真如」。

 

剛剛講的例子,還是稍許補充一下,漁撈業、屠宰業,並不是說他們不改行就可以信佛,就隨他們就好了,也不是這個意思!常常看了漁撈業,有的遠洋的漁船,它的漁獲量的載重,可以到達一萬噸的那種大漁船,如果賣不掉,剛好這一家人,要靠這個生活的話,怎麼辦?當然在這種環境,如果以無攝受到達真如的境界,要怎麼做?可以請他慢慢換個小船,或慢慢改變,可是這中間一定要瞭解,不能使他受到傷害,為什麼?他靠這個生活,最後失去了生活依歸,挨餓了就不可能是真如,這是談「無攝受真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