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因緣法則(下)

    談學禪,很多人談禪淨雙修,尤其從永明延壽禪師開始起,強調禪與淨雙修。可是很少人去發現永明延壽禪師,因為提倡禪淨雙修,結果把一個宗派完全在他手上就喪失了,就毀掉了。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58期2020年9月

大乘起信論 因緣法則(下) /白雲老禪師

 

引發因──與前面的「牽引因」是不相同,因為談牽引因,是不相同的法義,一個原因而引發現在的因。這個引發因,是直接了當所發起的一個因。像美伊戰爭,就是美國跟伊拉克的戰爭問題,就是一個引發因,什麼引發因?好像是為了石油,另外又有更多的說法,伊拉克有生化武器,也有殺傷性的武器,因為聯合國怎麼樣去制裁,怎麼樣都不行,而引發戰爭。可是還會發覺,這個美伊戰爭中有多少引發因?從開始、過程到結束,很明顯發現什麼叫做引發因?不同的時間空間,表現不同的行為,它絕不是一個相同的行為,在相同的時間就完成了,因為這個引發,是一個很難去把握的,是一個千變萬化的。

 

像有些人對某些食物會產生畏懼感,認為不好吃,假使有什麼專家說,這個東西的營養價值如何好,很可能就改變原來的畏懼,會產生一種引發因,因為對身體的健康有幫助。再說人生病,不會無緣無故生病,他一定因為什麼事情引發而生病,這都很容易去瞭解,所以引發跟牽引,是完全不相同的。不要用一種牽強附會,用自我意識去看問題。

 

定異因──「定」是肯定了的,「異」是差異不同的,這是文字的解釋。這個定異好像彼此很矛盾,為什麼?既然肯定了,為什麼要有差異?既然有差異怎麼去肯定它?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因為這名詞來自梵文的翻譯,原有的法義是「定」是肯定的,「異」是差別的,這個要用什麼方式去看?

 

善與惡的關係,說善其中也有不善,惡其中也有不惡。如果說「定」,雖然是肯定,其實裡面還是有差異,是很明顯的差異嗎?其實也不一定,有些人喜歡逛百貨公司,是不是逛百貨公司的人,就一定喜歡買東西?這就很容易分辨,有的人每天不到百貨公司去逛一逛,總感覺少了些什麼事沒有做,這是肯定的行為,是不是一定到百貨公司,就非買東西不可,這就有其差異;或是說到百貨公司是大家都可以肯定的一個行為,是不是都會買東西?那不一定。

 

可見「定」跟「異」的涵義,就很容易辨別。同樣一個喜歡買東西的人,是不是天天都到百貨公司去逛,那也不一定。所以「定、異」兩個字,好像成為一個名詞,去看它的成因,千萬不能說定因還有異因,或異因然後還有定因,不是這麼講;也就是在肯定之下有其差異,在差異情況之下,還是有肯定的,或是不一定的這種事實。

 

以煩惱而言,煩惱一定是不自在,這是肯定的,有什麼差異?煩惱的內容是有差異的,眾生所煩惱的,幾乎都是為自己煩惱,佛菩薩的煩惱,他不是為自己煩惱,同樣都是煩惱是肯定,可是它的內容不同,因為佛菩薩是為眾生而煩惱。

 

若以正在修菩薩行的修行者來說,在定異的因上面,怎麼去看?菩薩有十地,前面的四地從初地到四地,是一個變化的,雖然完成了初地,隨時會退失,甚至完成了二地、三地,都會退失,進入到四地還會起變化,要完成四地就可以肯定了。可是這種肯定,只能說有菩薩的因,因為菩薩的因分十個等位來說,有三個不同的階段,這中間還有其差異。以等覺菩薩來說,初地到四地也是等覺菩薩,四地到七地還是等覺菩薩,甚至八地到十地,也可以稱之為等覺菩薩。因為初地到十地,都叫做等覺菩薩,這種等覺是肯定,雖肯定了他是菩薩,但到達哪種境界還是有其差異。

 

如果以佛而言,佛的願有願力世界,佛的世界是肯定的,可是他的世界內容是不相同的,像極樂世界、琉璃世界都不相同。娑婆世界的願力世界是誰?是釋迦牟尼佛,所以說肯定有其差異,差異中間還是有其肯定,這種因叫做「定異因」。

 

同事因──把「同事」當成是在公司裡面,大家一起同事,看得太小了。「同事因」是一種共識的問題,所謂建立起共識,關係到有相同的事,以病毒的問題來說,這個病毒是整個台灣地區所發生的問題。如果跟我沒有關係,可以說就談不上同事因了。如果面對病毒的發展,解決的方法彼此不能夠建立起共識各搞各

的,最後可以說會造成非常大的傷害。所以同事,是共同的一個事情,或是一個事物,建立起共識完成的一種因,就叫做「同事因」。千萬不要把同事當成同一家公司,或在同一個工廠,或在同一個什麼店裡,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

 

因為所謂的「因」,是關係到或涉及到「同」,就是一個大體,不是一個小的範圍。「事」是一種事物,這種事物關係到什麼內容?在共同相關的事物中去發現問題。

 

在台灣,所生產的農產品,如果沒有經過衛生單位做檢驗,即使是台灣的農產品,也很難去信任它。可是進口的農產品,一定會經過衛生單位檢查,就很容易發現,這些農產品有沒有問題。跟同事因有什麼關係?如果在台灣,本地生產的農產品,不經過衛生單位檢驗,反正各搞各的,查到了再說。沒有查到,就有所謂的農藥過度,或是添加物過度,或什麼東西過度?甚至像現在的水果蔬菜在施肥時,會在肥料中加一些什麼東西?其實,水果也好蔬菜也好,所有的農產品也好,這些相同的事物,是關係每一個人,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自我利益的認識而已。

 

講「同事因」,是建立在共同的認識上面,關係到,像健康的問題,這都涉及到所謂同事,所以同事在《瑜伽師地論》裡,以唯識的觀點來看,就是在一個大前提之下,怎麼去認識、了別,然後才能肯定;這就涉及到,不只是一個部分的或是大概的,不是這種現象,是一個整體的利害關係所發生的因,就叫「同事因」,就比較容易瞭解。

 

相違因──談到「相違」,後面還有一個「不相違」,談到相違,就必須瞭解,《瑜伽師地論》是唯識的論典之一,唯識離不開因明,其實談十種因,就等於明瞭那個因,「相違因」不是一個單純的相違背而已,為什麼?於有為法的相違背,無為法的相違背,有漏法的相違背,無漏法的相違背,還有自相違背,這都是一些相違的。講相違因就是相互之間產生一種對立,不能融和的,都叫做「相違因」,尤其在唯識學談到相違,是關係到相。譬如法相,法相是一種自相,它相不相違?法相的自相,產生相違的因。在因明學裡有這種記載,它說立宗就是立一個宗旨,說「聲」是常性,可是它的原因要建立在什麼?必須要去撞擊它,它才會發聲。既然肯定聲有常性,應該這聲音永遠都在那裡響,為什麼還需要去撞擊才會響,「因」成立了,可是於宗旨就相違背了,所以這相互之間產生一種違背的現象,叫相違因,也就是彼此不能融洽。

 

以學佛來講,我們常說學什麼最好?其實這一句話,一說出來就已經相違了,學什麼最好?其實契合,說是最好,就不相違嗎?還是相違,為什麼?相契相應還得看是某一個人,因為每一個人他都不相同。有的人念阿彌陀佛念得很順口,可是叫他念別的佛號,就沒有辦法,這個叫做自性相違。

 

在台灣也有人提倡念《地藏經》,說是《地藏經》功德最大,沒有錯,《地藏經》是釋迦牟尼佛印可、認定的一部經典,可是於人而言是相違的。為什麼?因為《地藏經》所說的一切的苦相是在地獄裡不是在人的世界裡,談《阿彌陀經》好了,如果說《阿彌陀經》最好,若不能融和,相契相應,造成的是相違因,為什麼?描述極樂世界是對極樂世界的環境所說的經典,說它如何的好如何的珍貴,尤其在極樂世界,沒有業的感報。不要忘了,現在是在人的世界,可能就會發生問題,發生什麼問題?《地藏經》是說地獄的情況,《阿彌陀經》是談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況,為什麼有的人贊成《地藏經》?而大多數好像不太喜歡。大部分的人又特別喜歡《阿彌陀經》,這個又怎麼說?還是要瞭解,不只是《地藏經》、《阿彌陀經》,什麼經典都一樣,為什麼要強調是能夠不相違背都是對的,怎麼才叫做違背?喜不喜歡它,條件適合、不適合。

 

談學禪,很多人談禪淨雙修,尤其從永明延壽禪師開始起,強調禪與淨雙修。可是很少人去發現永明延壽禪師,因為提倡禪淨雙修,結果把一個宗派完全在他手上就喪失了,就毀掉了。為什麼?因為他忘了相違因的問題?!

 

禪,是肯定的要去懷疑、要去探討,淨土,肯定的是要絕對的信、照著去做,想一想這兩者怎麼可以融和在一起,怎麼可以共修?我以前常說究竟是上午修禪?還是下午修淨土?還是下午修禪?上午修淨土?如果不固定是上午或者是下午,每一天想修禪就修禪,想修淨土就修淨土,就等於在那裡一天到晚跟自己作戰。為什麼?最起碼會想到一個問題,在某個時刻,在修禪,假使在修禪時,剛好一個意外發生,死了,那個時間剛好正是不修禪而轉變修淨土的意念,究竟怎麼辦?所以說,一門深入絕不可以成為什麼都修什麼都去作,因為談到十大學派只是一些知識經驗,一些道理方法,真正在個人的修養,只能「一門深入」,絕不可能腳踏兩邊船,如果是用那種方式,最後自己會掉到水裡面淹死。為什麼?不可靠,它本身就相違背。

 

為什麼談相違後面要有一個不相違?其實相違、不相違,能搞清楚一個,幾乎都會知道問題在哪裡?通常大家把相違當成不相違,可能不相違?其實就是相違,問題在哪裡?是一個因的問題!對這因不明瞭,只是在那裡作行為過程的,認為就可以得到一個結果,如此而已。我有時候,在介紹佛法時,總會提到一些問題,很多人就會責備,這老和尚為什麼盡講是非?說這個做什麼不好,那個做什麼不好,要做什麼最好?只要不相違背,能夠相契相應,能夠融和、能夠無礙,都是對的。否則相違背,的確就像一個,不喜歡吃辣椒的人,硬要他吃辣椒,最後他會活受罪。

 

不相違──有什麼樣的情況是不相違的,我剛剛講相違裡面已經透露了一些不相違的因,真正所謂的相違,比較容易把握,不相違反而容易搞錯。以看電視好了,有些佛教徒,自認為是修行人,就會說看電視浪費時間,增加更多的妄想雜念,不要看,認為這是不相違。電視有佛教的頻道,還有其他的頻道,節目裡面有很多的知識經驗,很多的資訊,很多現代新東西的介紹,同樣是看電視,就看取捨的問題,如果有幫助的,其實不要看它表現什麼?我常講一些這麼的話,有一些學佛出家以後,總是在放逸懈怠中過日子,我就會鼓勵他們不妨去看看,高僧傳記。有一些人太過於冷酷,有一些人太過於自私,我會鼓勵他們,不妨去看看電視裡面,一些比較感性的一面。有的時候,看到這一些,尤其是住道場的常住,身體健康、四肢健全,頭腦也不壞,可是就是懶惰成性混日子,我就會鼓勵他們去看看那些殘障者,怎麼過日子。

 

從這中間,都可以達到不相違,不要一定,什麼是好就肯定,什麼是不好就肯定了,不可以用這種方式。這裡談十種因的明瞭,怎麼認識、怎麼了別,而後肯定,不要只是在文字上,去解釋佛法,一定要知道它的成因,這是談因緣法則,是《瑜伽師地論》裡面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