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前言)

    凡是加上「佛說」二字的可以說是特別強調:只要是學佛的人,有加上佛說二字的經典,都應該去接觸;在家有在家的、出家有出家的。

  • 文:白雲老禪師出處:紅塵甘露期數:358期2020年9月

佛說四十二章經(前言) /白雲老禪師

 

前 言

今天介紹《佛說四十二章經》,首先看標題,很多經典都有「佛說」,假使沒有提到「佛說」兩個字,是不是那些經就不是佛說的呢?而有「佛說」二字的就是佛說的呢?這很值得去思考。太多的經典前面都沒有「佛說」,不知大家在看經的時候,有沒有注意一下?凡是加了「佛說」的,幾乎都是出家和在家二眾學佛的入門經典。像《佛說阿彌陀經》是針對在家居士講的,而《佛說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則是專門對出家眾講的。

 

所以,凡是加上「佛說」二字的可以說是特別強調:只要是學佛的人,有加上佛說二字的經典,都應該去接觸;在家有在家的、出家有出家的。可是現在很少人談到這個問題,為什麼?因為並不知道加上「佛說」二字是為什麼!那麼多的經典前面都沒有這兩個字,究竟是不是加了「佛說」才是佛說的?其他就不是佛說的呢?

 

也因為這樣,於是就有人說《楞嚴經》是偽經,不是佛說的;問題出在哪裡?每部經典翻成中文時,依每個朝代所表現的筆調不一樣。現在的經典大部分都是唐代翻譯的,唐代的經典,於用字、格調都是以韻文來表現。所謂韻文,就是有押韻的經文,韻腳很講究,而且在詞句方面,幾乎都是用對等的作法。

 

至於唐代以前或以後所翻譯的經典,有各式各樣不同的人翻的,有的是印度跟中國的出家人一起合作翻譯的;所以有時經文看來好像怪怪的,為什麼呢?因為從印度來的出家人在翻譯上,很多名相都採納音譯。

 

中國的翻譯流通本以唐玄奘跟姚秦鳩摩羅什為主,兩位所翻是以中國文字的風格來翻的;很多方面常常讓人搞不清楚,為什麼經典有的看得懂、有的看不懂?最大的問題是翻譯者的問題。像《佛說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是以條文式的方式介紹佛法,這都是翻譯上的差異。

 

現在不講這些,因為涉及到翻譯經典以及經典的緣起,還有每個不同的翻譯者,加上有些是皇帝御賜,由國庫拿錢出來做的,有各式各樣的內容,僅僅這些就夠談的了;畢竟我們不是專門研究經典的,所以不以論文的方式來表達。

 

介紹《佛說四十二章經》,顧名思義,就是有四十二個章節,也就是四十二個部分。這四十二個部分,看起來都很簡單,文字不多。如果只想從文字上得到些它的內容,可能得不到好處。所以常說,經典一定要有人介紹,如果經典沒有人介紹,那真正很難把握它的法義。

 

什麼叫做法義呢?就是「這部經所說的道理方法,真正的意義是什麼?叫做法義。」為什麼要這麼說?用白話來講,就是「這部經究竟跟我有什麼關係?」因為釋迦牟尼佛說經,有各種不同的對象,有教育程度、身分、職業以及在家、出家的差別。

 

所以佛陀的說法,都是針對現場的參與者而說,不像現在的介紹經典,自己先決定要講什麼,大家就來聽什麼。在台灣經常說「講經說法」,其實講經說法我們不夠資格。為什麼?「經」釋迦牟尼佛已說完了,「法」是釋迦牟尼佛的開示;只能說「介紹佛法」。

 

談講經──「我來講什麼經」,你來講什麼經?除非是自己發明的經典,如果是釋迦牟尼佛講的經,只能做心得報告,也就是介紹自己的心得,看這部經所得到的利益,如此而已!「說法」一般講開示,開示也不是現在的人所表現的方式,總是幾個固定的言語:

 

第一、學佛要虔誠。第二、多發心,發什麼心?就是布施功德這類型的。第三、就是好好念佛。可以這麼說,幾乎都是用這三種方式,最後再加個整體的利益,什麼利益?這樣就能消業障。大家想一想,這三個能不能消業障?業障不是念念佛就可以消掉的?或做功德可以消業障、或是發什麼心消業障?

 

再說發心,發什麼心?都說發菩提心。請問這個菩提心是什麼?怎麼發出來?菩提只能談道,不能談心,沒有菩提心這個名詞,( 編按:老禪師之所以對弟子眾這麼說,因為出家就是已發菩提心了,故輕此而重菩提行,因為若沒有菩提行,菩提心則成空洞無意義的名詞,所以特別強調。) 只有菩提道。至於說做功德,所謂的功德,就是布施、供養。念佛,只要談到念佛,就是念阿彌陀佛,好像其他的佛都不需要念了。

 

這都是目前的現象,很多學佛的人都認為,眾生來到世界,都是因為業障很重,所以要這麼做才能消業。我說一句很不好聽的話──這都是騙人的!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這麼說過,以這三個方式能消業;業是要去承受果報之後,原有的因才能化解的,所以談業因、業果。

 

何況談到業,動不動就是「這個人業障好重!」還有的人自己認為:

「我業障好重!」說「業障重」,都是擺在惡業上,忘了善業也是業,如果善業好重,請問是好是壞?通常都認為惡業不好,善業一定是好的;其實善業如果那麼重,同樣也是種障礙。為什麼?善業很重福報大,日子比人家過得好,煩惱比別人少,就很容易造成更多的放逸、懈怠。同樣可以阻障學佛的精進心,成為一種破壞力。

 

所以千萬不能用這麼的方式去消業,當然也就會發現問題──既然學佛不能消業,那學佛幹什麼呢?甚至皈依三寶幹什麼呢?這都是必須把握的非常重要的問題。因為學佛、皈依三寶,說明很多的道理方法,這些道理方法是講不要再去造作業,不管是善的、惡的;因為人,往往在惡業顯現時承受不了,就可能會再造業,同樣善業顯現時會得意忘形,也會造業;這就是依於原來的業來受報,結果產生另外造作的業。

 

這話怎麼說呢?惡業來了,在什麼時候可以發現?在日常生活上面就很容易知道,兩個人意見上不合,或是相互之間有些什麼隔閡、誤會,可能開頭只是爭吵,爭吵以後呢?沉不住氣就打起來,打到最後甚至可能出人命。

 

有句話「相罵無好言,相打無好拳」是什麼意思?因為人在衝動的時候自己控制不了,如果是學佛的人,當跟對方發生了不愉快即將爭吵的時候,頭一個就會想到忍波羅蜜;學忍波羅蜜幹什麼呢?就是要化解問題!

 

怎麼化解?用忍的方法。可是這種忍,絕不是一般人說的,這在《四十二章經》裡面有提到。我現只是先提個概念,忍絕不只是抑制、壓迫自己,那種忍是有限度的,一旦忍不住了,所發生的後果將更不堪設想,而忍波羅蜜的本身是要化解問題的。俗話說:「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最簡單的說法是,暫時的忍可以省去很多的後遺症。

 

人都只有後悔,為什麼只有後悔?不願意忍!為什麼不願意忍?認為說忍就沒有面子,台灣話說「輸人不輸陣」,學佛的人就不會有這種想法!不論是不是因為業報不能去承受、化解,在這種情況之下,不僅僅原有的業無法消失掉,還會再造業,而這就是人。要學佛才不會發生這種現象,不學佛,就是隨著自己的想法、看法,以自我意識去處理問題。

 

學佛幹什麼?就是學佛陀的道理方法,有佛陀的道理方法,在現實生活中於人、於事有很大的幫助。以概念來說,學佛就是學智慧。人之所以面對人與事,很多的問題不能解決,甚至還有很多的無可奈何,這是為什麼?因為智慧不夠!最簡單的說,學佛就是學智慧。

 

人有沒有修養?拿什麼來表現?就是以智慧來表現。智慧愈高修養愈高,智慧愈少,當然修養就愈少。絕不是時下一般人所講的,這個人修養很高有神通,甚至打坐可以坐多久,或過午不食、晚上不睡覺;不然就是去拜山、苦行,再不然就是念佛,一天念幾十萬遍;把這些當成是智慧。這不是智慧,是智慧不夠時的一種依賴的方式。

 

真正學佛的人,是要學佛陀的智慧!剛開始是要依賴,依賴三寶。為什麼說學佛要皈依三寶呢?先要依賴三寶,至於三寶的內容,此處暫略。(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