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起信論 緣的種類

大乘起信論 緣的種類 /白雲老禪師

 

還是談「因緣法則」,前面談了很多有關「緣」的認識。以緣來講,究竟有多少種類?第一個因緣,第二個等無間緣,第三個所緣緣,第四個增上緣。很多人把這個因緣,當成好像是因與緣的關係,這個名詞要特別注意。

 

1、因緣──因緣是因什麼樣的緣。不是講種性因,或講業因、道因,不是講那個因,是因為什麼樣的緣,所以叫做因緣。因什麼樣的緣,這個名詞要特別注意。通常發生一些事故,顯現一些現象,這是為什麼呢?除了有它本來的因,加上外面的緣,所以形成為因緣法則。

 

談因緣是說為什麼呢?也就是因為什麼樣的緣?常說人與人之間有緣,有緣是什麼樣的緣呢?是父母子女的緣、夫妻之緣、朋友之緣,也常說我們很投緣,這些都叫做「因什麼緣」?所以談緣第一個就是以緣來講,先要把握,這幾乎是一個重點!「因為什麼緣」而發生什麼事?顯現什麼樣的現象?」千萬不要把這個因緣的因,當做種性因。

 

2、等無間緣──「等」就是因什麼樣的緣,那個相等的緣來說,為什麼加「無間緣」呢?也就是這種緣一直都沒有斷掉,不斷地連續下去,有的人彼此有一份惡緣,往往對方不是這種意思或想法,自己因為有了先入為主的觀念,一直把他當成什麼?反正就那麼回事,甚至人家一份好意,還會認為有什麼陰謀?就是把原有的緣,不斷的往下發展,本來可以轉變為善緣的,都還在是在惡緣裡面發展,這種現象叫等無間緣。

 

3、所緣緣──是因為什麼樣的緣不斷的在發展,一定有一個「所為何來」。所為何來第一個所緣,「所緣之緣」是因為什麼一直這樣發展,不斷地延續不能改變,這是一個負面的說法。還有一個正面的說法,原來是一份惡緣,因為學佛,很容易體諒人家、包容人家。這個所緣的緣是什麼緣呢?就是善緣,把原有的惡緣轉變為善緣,這個是正面的。

 

所謂「因為什麼樣的緣產生這種業報,這種業報一直不斷地發展,而在這中間有負面跟正面的差別,可以從中轉變。負面的是因為過去的種子,惡的業種子太多,所以很容易造成什麼呢?出生的家庭,所處的環境,一直都是在惡的因緣之下發展。所緣之緣呢?是因為父親、母親,或是因為環境而產生,這是負面的所緣之緣。正面的是,雖然出生在這種環境,跟父母的關係,可是可能有某些機遇,遇著了一些善緣,善知識或宗教信仰,改變原有的,這是正面的所緣之緣。

 

一定要把握「所緣之緣」,有負面的、有正面的,就是把原來的「因為什麼樣的緣」加以調整,一個是繼續發展愈來愈嚴重。一個因為所緣之緣某些際遇、某些環境或講善知識也好,宗教信仰也好。「所緣之緣」,這個緣是善知識或是宗教信仰使人改變;因此所緣緣,就叫「所緣之緣」。

 

4、增上緣──原有的所緣之緣,如果是負面的現象,都不能改變,也是一種增上。或因為善知識、宗教信仰的不同,轉變為正面的,它也可以不斷的增上。所以談四種緣,其實是一個相互之間的關係,是以前面三個來 說,後面一個,不好的一直不好也是增上,本來不好的可以轉變為好,愈來愈好也是增上。所以增上是從前面三個的這種相互之間的關係,而發展出來的一種現象。

 

在佛法上幾乎都不離於前面三種緣境。譬如:發心,發什麼心?發菩提心,為什麼發菩提心呢?一定是有兩種現象,一個是際遇都是逆境,都是不理想,甚至是傷害,這是因為什麼樣的緣?是因為這種緣而發心。還有一種呢?是因為親近善知識,過去古代有很多這種現象,看到寺院的佛像起歡喜心,聽到鐘鼓聲就感覺特別舒服,這種因什麼緣而開始發起菩提心,發起菩提心,是因什麼緣而起呢?就是我剛講的這種現象。這種現象能維持多久,是不是可以繼續不斷地做下去呢?學佛有在家的、有出家的,可是在家也好、出家也好,以佛緣來講都是相等的,也就是菩提是相等的。

 

可是這中間是不是無間?在家學佛不斷的學下去,也是等無間緣,可是要有環境來維護。如果在學佛的過程中間,造成很多障礙,什麼障礙呢?家庭的反對,或自己事業上的不容許,或工作上的阻礙,使菩提心不能繼續不斷地發展下去,所以因什麼緣而停止了。後面講等無間緣,是因為這種菩提心的發起,繼續往下發展,不斷地修學佛法、修行辦道,當然這裡面出家、在家,以發起菩提心,學佛而言是講「等」,都是相等的。

 

做法的無間也是相等的,為什麼呢?都是學佛、都是學道理、學方法去修養自己,而達到覺悟的境界,這種不斷地發展下去,也需要有緣境來維護,才能達到「等無間」。在這裡「等無間」,不管出家、在家,都是這種現象,有的在家在修行辦道過程中得到的利益,為了使自己修行辦道的環境,或學佛親近善知識,更好,原來在家就變成出家,這就是「所緣之緣」的緣。

 

所以「因什麼緣」而發起菩提心,如果「等無間緣」不能延續下去,可能所緣之緣,會造成什麼?原來是出家的,可能因為所緣之緣的緣境改變,會還俗,也可以說是一種所緣之緣的不同,這個重點就可以發現,真正關鍵性在第二個「等無間緣」。雖然因什麼緣而發起,只是一個開始,是不是可以繼續做下去,如果不能繼續做下去,所緣之緣一定改變了原有的那個緣,也就是因什麼的緣,跟「所緣之緣」產生一種變化,如果「等無間緣」,能夠延續下去的話,所緣之緣可能也有這種現象。

 

也有人剛開始學佛道心非常的高漲,可以說那種熱誠,簡直是不顧一切,可是如果不如法、不恰當,往往就會產生失望的現象,好像有一種失落感,為什麼?「我一直都是這麼做,為什麼始終都不能提昇自己的修養呢?」這是因為,所緣之緣不是完完整整的依教如法,在知見上有,可是在修養上沒有,這個所緣之緣不完整,雖然有等無間緣的樣子,可是所緣之緣的緣不完整。

 

可以發現,等無間緣固然重要,往往所處的環境再產生。有的是依自我意識,

而一些所知障、煩惱障並沒有排除掉;也有的自認為已經得到了好處,甚至

到達了什麼境界?所緣之緣所產生的後果,於原來的菩提心那個緣,跟這個所緣之緣,產生了衝突的話,也會起變化。起什麼變化?可能本來是道而變成魔,看起來是道,事實上本身已經在所知的上面,成為障礙,所以煩惱障始終就不能斷。

 

所緣之緣跟等無間緣、跟因緣這三者,它是一個什麼?不只是相輔相應,

而是變化無窮的一種法則。當然因什麼緣所發起菩提心,而是因為有這種佛緣,什麼佛緣呢?善知識或者寺院裡面,剛好有這種際遇生起菩提心,然要達到等無間緣的目的,就必須要這個緣。

 

等無間緣跟原來開始的緣,就必須要相輔相應,如果不相輔相應,等無間緣就不可能繼續下去,就會產生很多的障礙,很多的斷層。所以說等無間緣這中間是沒有障礙;沒有斷層而且是依教如法,不斷地去相應於最初的緣,可是第三個把握不住的話,就很難增上,為什麼呢?會造成所緣之緣,跟原有的「起因的緣」不相應,甚至還產生一種違背,在這種情況之下,「所緣之緣」,就是自己本身那個「等無間緣」的緣並不圓滿,所以想增上都增上不去,因為「增上緣」,還是要「所緣之緣」來維護,才能不斷的增上。

 

這種不斷的增上緣,當然也關係到,像做出家人,必須要有四事供養,必須要有可以安安心心修行辦道的環境,才能達到增上,所以增上的緣,就是一個維護最初的那個緣,再加上所學的是依教如法的,所緣之緣也相應於最初的緣,這時剛好環境也很適合,當然修養就會不斷的增上。

 

這四緣的前面三個就是談它的道理方法的著手,怎麼去認識了解,後面才可以說增上,當然是要有環境,也就是四事供養不缺,環境也可以維護,能夠沒有任何的擔心、害怕。所以有很多出家人,住在寺院裡修學,剛開始一份熱誠,好像什麼都可以放得下,時間一久了總感覺,這種團體生活妨礙他的修行,甚至常住裡面的事情,都感覺這都沒有必要,原來的因緣跟等無間緣,就會產生一個不如法,為什麼?因為所緣的緣,跟最初的緣不相應,反而相違背。

 

所以說退道心,其實這不是別人叫你退道心,而是自己處的環境,親近的善知識,以及本身下的功夫,是不是達到等無間緣的一種完美的境界。如果等無間緣能夠不變,所緣之緣一定都是增上緣,否則就變成變化緣,起變化什麼?所緣之緣跟最初的緣產生違背,為什麼?有的剛出家一份道心,簡直連命都可以不要了,可是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所緣之緣產生了自我意識,這種自我意識是怎麼形成的?以自己的所知在那裡煩惱,結果自己還不知道?!

 

學佛法的兩大障礙,一個是所知障,一個是煩惱障,因為這種所知障的確最難破除,相反的,煩惱障還可以去克服。如果所緣之緣是一種所知障,通常都是自己認為,「我對經典也看得懂,修行我也都幾十年的功夫,所謂的善知識甚至還不如我!」好像自己什麼都會了,沒有錯這是一個好事,如果成為障礙呢?那所緣之緣是一個所知障,當然就違背了最初發起的菩提心,或是與最初發起的那個相應之緣相違背。

 

當然,即使最初的緣、等無間緣、所緣之緣都是相輔相應圓融,可是增上緣還是很要緊,為什麼?如果四事供養都有問題,怎麼去增上道業?增上緣除了四事供養,還必須原來到達某一些境界,藉善知識的教化,境界提高了,而善知識的智慧是不是更高?這都是增上緣的關係。

 

就像看藏經好了,看藏經好像都看得懂,其實只是認識每一個字而已,然後照文字能做些解釋,然而經文裡面的法義能不能懂呢?就可以去發現,除了經文的解釋,裡面還有法義,法義是可以幫助我們了生脫死!這才得到解脫的,真正是佛陀的真實語言。

 

佛陀所說的,就是真實的語言,什麼真實的語言?就是佛陀所證的那種境界。所以我常說一部經典,是佛陀的智慧,是佛陀的知識經驗,我們學習這知識經驗,怎樣轉化成為自己的智慧,從這裡面就可以去發現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以及增上緣相互之間的關係,這一段介紹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