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114) 舉痛論

    這裡指出了氣血不通則痛的道理,而疼痛主要是由寒氣造成的。寒氣入經絡,寒氣收引凝結,使經絡之氣不通,導致疼痛。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63期2020年03月

氣血、經絡、與健康(114) 舉痛論 /詹天賜

 

  疼痛是一種病苦,這種苦大家都經歷過,但對於各種疼痛的症狀及原因則不甚瞭解,黃帝內經素問 [舉痛論] 舉出了諸多疼痛,並說明這些疼痛與寒氣、經絡、氣血間的關係。

 

  黃帝問曰:余聞善言天者,必有驗於人;善言古者,必有合於今;

  善言人者,必有厭於己。如此則道不惑,而要數極,所謂明也。

  今余問于夫子,令言而可知,視而可見,捫而可得,令驗於己而發蒙解惑,

  可得而聞乎?

 岐伯再拜稽首對曰:何道之問也?

 

黃帝說道:我聽聞善言天道的,必能在人道中應驗;善言古代的,必能契合當代;而善言人道的,必能親身驗証。要這樣才是可貴的知識經驗,而具有能融會貫通這些天人之學、古往今來的見識,是所謂的明。我現在就請問先生(岐伯),有沒有那些醫理可以聽了就懂,看了就知道,按了就明白,能親身驗証、具有啟發性的一些知識經驗?岐伯回禮道,您想問那方面的醫理?

 

  由於這是一篇應用性的文章,因此,醫理要能容易明瞭,症狀要能看得見、摸得著,是可以親身體驗的。至於醫理,則要放諸四海皆準,合乎天人之道,貫通古今。疼痛是本文的主要症狀,醫理則是氣血、經絡與邪氣,其中導致疼痛的邪氣主要是寒邪。

 

 帝曰:願聞人之五臟卒痛,何氣使然?

 岐伯對曰: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寒氣入經而稽遲,泣而不行,

  客於脈外則血少,客於脈中則氣不通,故卒然而痛。

 

黃帝接著問道,人的五臟突然疼痛,是何種邪氣使然的?岐伯的回答是,氣血在十二經脈中不停的流動,就像繞著圓心的圓一樣,形成一個封閉環路,不斷運行。這時若寒氣進入經脈而停駐,就會使該處的經脈之氣凝結,運行不暢。若寒氣聚集在經脈之外,會導致該處附近的血脈受寒收縮,血行不暢;若寒氣客居在經脈之中,則氣血不通,因此導致五臟突然疼痛。

 

  這裡指出了氣血不通則痛的道理,而疼痛主要是由寒氣造成的。寒氣入經絡,寒氣收引凝結,使經絡之氣不通,導致疼痛。寒氣在經脈,而陰脈連結到五臟,若連結到五臟附近的經脈受寒,會使五臟突然作痛。

 

  帝曰:其痛或卒然而止者,或痛甚不休者,或痛甚不可按者,

  或按之而痛止者,或按之無益者,或喘動應手者。

 

黃帝隨即提出十四種不同的疼痛症狀請教岐伯:有的會突然痛一下;有的很痛,而且痛不停;有的痛到不可以再按;有的痛時按了就不痛;有的再怎麼按都無效;而有的疼痛,會使肌肉產生振動。

 

  或心與背相引而痛者,或脅肋與少腹相引而痛者,

  或腹痛引陰股者。

  或痛宿昔而成積者,或卒然痛死不知人,有少間複生者,

  或痛而嘔者,或腹痛而後泄者,或痛而閉不通者。

  凡此諸痛,各不同形,別之奈何?

 

有的心與背部會相互牽引著痛;有的脅肋與少腹會相互牽引而痛;有的因腹痛牽引到陰股的。有的過去經常疼痛,導致積聚之証;有的痛到不省人事,不久又醒過來的;有的痛到嘔吐;有的腹痛而後拉肚子的;而有的腹痛,卻又拉不出來。以上這些種種疼痛,症狀各不同,要如何分別?

 

 岐伯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蜷,縮蜷則脈絀急,絀急則外引小絡,

  故卒然而痛,得炅則痛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

 

岐伯一一回答道,寒邪停駐、客居在經脈之外則經脈受寒,經脈受寒則附近筋膜收縮蜷曲,然後屈曲攣急,牽引附近小絡脈,因此會突然疼痛。因寒邪導致的疼痛,若得到熱氣驅寒,則疼痛馬上就停止。若是經脈外再度受寒,則寒上加寒,疼痛就會持續不止。人一受寒,就要及時保健,及時將寒邪驅離,否則深入經脈內外,就會生疼痛現象。若突然疼痛,則可先作痛處的局部經絡保健,按摩以驅寒,以免寒上加寒時,導致疼痛不已,這時再來保健,就比較費時力了。

 

  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

  寒氣稽留,炅氣從上,則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

 

寒邪若停駐、客居在經脈之中,經脈中的熱氣會與寒邪迫近搏鬥,這樣就會使經脈充滿正邪之氣,因此會有滿痛拒按的現象。寒邪的停駐,若熱氣由上而來,也會形成與寒邪對抗,這時也會造成經脈充實脹大、血氣紊亂的現象,而造成巨痛、不能按壓的現象。

 

  這段文字裡的炅氣,第一個應指運行在經絡中的氣血,第二個應指衛氣,都能對抗寒氣。滿痛拒按指的是一按就很痛,這時不可再按,否則心臟會受不了。滿痛拒按處會有紅腫現象,這時無法在該處按摩,對治之道,除吃些醫生所開的消炎止痛、消腫的藥外,也可嘗試在別處按摩以止痛,例如在該經絡找上下對應穴位、或用原始點療法、或 X型平衡法等 (這兩種按摩法可在網路上很容易找到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