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血、經絡、與健康(116) 舉痛論(續二)

    五色望診的應用十分廣泛,也可應用在經絡望診上,察看十二經脈循行路徑的顏色,也可看出五臟六腑的一些狀態

  • 文:詹天賜出處:健康講座期數:365期2021年05月

氣血、經絡、與健康(116) 舉痛論(續二) /詹天賜

 

  寒氣客於五臟,厥逆上泄,陰氣竭,陽氣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

  氣複反則生矣。

 

寒邪若停駐、客居在五臟,會使五臟的精氣上逆,此時五臟精氣空虛,經絡氣血未能進入五臟,患者會突然痛到不省人事,要等到五臟精氣回流,才能甦醒過來。事實上,五臟精氣最為密實,一般而言,寒氣能入而不能客,一旦寒氣進入五臟,就可能痛到不省人事。

 

  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

  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

  熱氣留於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幹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寒邪若停駐、客居在腸胃,會使腸胃的氣血上逆,而出現腸胃痛、同時嘔吐的現象。寒邪若客居在小腸,小腸無法集中消化吸收,因此會腹泄腹痛。若是熱邪駐留在小腸,小腸也會痛,這是一種熱性病,火性炎上,會有口乾舌燥的感覺,大便也會乾燥堅硬,造成腹痛、又難排便的現象。由此可見,疼痛主要是寒邪造成的,但熱邪也會造成疼痛。

 

  帝曰:所謂言而可知者也,視而可見,奈何?

 岐伯曰:五臟六腑,固盡有部,視其五色,黃赤為熱,白為寒,青黑為痛,

  此所謂視而可見者也。

 

黃帝問到,以上這些都是容易瞭解,言而可知的部份,視而可見的又是如何?岐伯回答道,五臟六腑在臉部都有對應的部位,以五種顏色來看臟腑的症候,黃色、紅色主熱,白色主寒,青色、黑色主痛,這就是視而可見的部份。

 

  “固盡有部”的部,一般都由臉部望診的部位來解說,若以“臉部望診圖”為關鍵字,則可查到五臟六腑在臉部對應的部位。例如,一般常看到的鼻翼紅,因鼻翼對應的是胃,而紅色主熱,故代表胃有熱邪,需要清熱。五色望診的應用十分廣泛,也可應用在經絡望診上,察看十二經脈循行路徑的顏色,也可看出五臟六腑的一些狀態,由於我們重點在經絡保健,因此經絡望診也是可以參考的方法。我認識一位山友,她是一位保健專家的學生,學過經絡保健,聽聞她的老師以十二經脈望診為主,能深入觀察十二經脈的顏色及其它特徵,再作經絡保健。

 

  帝曰:捫而可得奈何?

 岐伯曰:視其主病之脈,堅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捫而得也。

 

黃帝再問道:按診又如何?岐伯回答道:循經按脈,是看主病的臟腑所對應的經脈,看它是否堅實、有無血絡、是否虛陷等,都可經由經脈按診來了解。這段文字,可由《靈樞》〈周痹〉篇的最後一段內容來了解:

 

  帝曰:善,余已得其意矣。此內不在髒,而外未發于皮,獨居分肉之間,

  真氣不能周,故名曰周痹。故刺痹者,必先切循其下之六經,視其虛實,

  及大絡之血結而不通,及虛而脈陷空者而調之。

  熨而通之,其瘛堅轉引而行之。

 

黃帝提道,對治這些特定停駐在肌肉間的風寒濕等邪氣,要先對這些經脈進行按診,可依據它們的虛實、是否有大絡的血結滯不通、或因氣血虛而有經絡部位陷下的情形來對治。虛時可用熱熨法來溫補,堅實的則可用導引按摩法來調治。因此,按診對於痹病而言,是“捫而可得”的。

 

  舉痛篇最後又提到了“百病生於氣”的以下的內容,由於這段文字已在 〈氣血經絡與健康109 情志致病〉章引用,故從略。

 

 帝曰:善。余知百病生於氣也…

  (以下略)

 

  對一般經絡保健而言,我們可由這篇文章中可知,寒邪若停駐在經絡、絡脈間,通常不會主動引起疼痛,抓了或提捏才會痛;但寒邪若深入經脈內外,就會疼痛。寒邪停駐、客居在經脈之外,會突然間疼痛,這時若能及時按摩,引導正氣來到痛處,可以止痛;但若是痛後不理,日後又中寒邪,日久累積,大量寒邪客居在經脈之外,就會演變成經久性的疼痛了。若寒邪停駐、客居在經脈之中,會引起流經此經脈的正氣與寒邪對抗,這時會有紅腫、滿痛拒按的現象,此時疼痛處不可再按。滿痛拒按是經絡保健常見的現象,保健一般經絡,按摩後若愈來愈痛,代表經絡中的寒邪正被驅散之中,正邪對抗強烈,會發生滿痛拒按、一按就很痛的現象。事實上,我們應該避免這種現象,按摩力道一開始不宜過大,而應由小而大,逐步觀察,較符合保健之道。

 

我過去初學經絡保健時,一開始用的力道較大,就發現被保健者很快就有滿痛拒按的情形,這樣的保健效果並不好。後來改為先以較輕力道找出經絡、經筋疼痛範圍,再逐步加大力道,並適時稍停片刻,觀察狀況,再作進一步的保健。若已較為疼痛,則輕推附近經絡、經筋,結束這部份的保健。因此,經絡保健也有學習的過程,自我經絡保健也需逐步充實相關的知識經驗,尤其是退休人士應較有時間與精力來學習各種養生保健的知識與方法,並身體力行,以減少一些老來病苦。

 

  舉痛論說明了許多疼痛的病因,主要是由寒邪之氣所造成的。因此,平時要符合養生之道,使氣血充足,以抵擋風寒邪氣入侵,也要注意保暖,以防範風寒。若寒氣已侵入體內,則要及時保健,以驅除寒邪。因此,對於感冒,要能及時保健,不可輕忽,否則寒氣入侵、停駐經絡,就要飽受疼痛之苦了。此外,也要注意飲食,不宜多吃冰涼食物,對於寒涼食物也宜注意 (以“寒涼食物”為關鍵字,可由網路中查到非常多的資料可供參考),以免長時間吃下來而導致身體受寒。